..續本文上一頁限。更有恁麼漢)。千峰萬峰不肯住(爾向什麼處去。且道是什麼消息)。落花流水太茫茫(好個消息。閃電之機。徒勞伫思。左顧千生右顧萬劫)。剔起眉毛何處去(腳跟下更贈一對眼。元來只在這裏。還截得庵主腳跟麼。雖然如是。也須是到這田地始得。打雲。爲什麼只在這裏)。
雪窦頌得甚好。有轉身處。不守一隅。便道眼裏塵沙耳裏土。此一句頌蓮花峰庵主。衲僧家到這裏。上無攀仰下絕已躬。于一切時中如癡似兀。不見南泉道。學道之人。如癡鈍者也難得。禅月詩雲。常憶南泉好言語。如斯癡鈍者還希。法燈雲。誰人知此意。令我憶南泉。南泉又道。七百高僧。盡是會佛法底人。唯有盧行者不會佛法。只會道。所以得他衣缽。且道佛法與道相去多少。雪窦拈雲。眼裏著沙不得。耳裏著水不得。或若有個漢。信得及把得住。不受人瞞。祖佛言教是什麼熱碗鳴聲。便請高挂缽囊。拗折拄杖。管取一員無事道人。又雲。眼裏著得須彌山。耳裏著得大海水。有一般漢。受人商量。祖佛言教。如龍得水。似虎靠山。卻須挑起缽囊。橫擔拄杖。亦是一員無事道人。複雲。恁麼也不得。不恁麼也不得。然後沒交涉。叁員無事道人中。要選一人爲師。正是這般生鐵鑄就底漢。何故或遇惡境界。或遇奇特境界。到他面前。悉皆如夢相似。不知有六根。亦不知有旦暮。直饒到這般田地。切忌守寒灰死火。打入黑漫漫處去。也須是有轉身一路始得。不見古人道。莫守寒岩異草青。坐卻白雲宗不妙。所以蓮花峰庵主道。爲他途路不得力。直須是千峰萬峰去始得。且道喚什麼作千峰萬峰。雪窦只愛他道楖標橫擔不顧人。直入千峰萬峰去。所以頌出。且道向什麼處去。還有知得去處者麼。落花流水太茫茫。落花紛紛。流水茫茫。閃電之機。眼前是什麼。剔起眉毛何處去。雪窦爲什麼也不知他去處。只如山僧道適來舉拂子。且道即今在什麼處。爾諸人若見得。與蓮花峰庵主同參。其或未然。叁條椽下。七尺單前。試去參詳看。
【二六】舉。僧問百丈。如何是奇特事(言中有響。句裏呈機。驚殺人。有眼不曾見)。丈雲。獨坐大雄峰(凜凜威風四百州。坐者立者二俱敗缺)。僧禮拜(伶俐衲僧。也有恁麼人。要見恁麼事)。丈便打(作家宗師。何故來言不豐。令不虛行)。
臨機具眼。不顧危亡。所以道。不入虎穴。爭得虎子。百丈尋常如虎插翅相似。這僧也不避死生。敢捋虎須便問。如何是奇特事。這僧也具眼。百丈便與他擔荷雲。獨坐大雄峰。其僧便禮拜。衲僧家須是別未問已前意始得。這僧禮拜。與尋常不同。也須是具眼始得。莫教平生心膽向人傾。相識還如不相識。只這僧問。如何是奇特事。百丈雲。獨坐大雄峰。僧禮拜。丈便打。看他放去則一時俱是。收來則掃蹤滅迹。且道他便禮拜意旨如何。若道是好。因甚百丈便打他作什麼。若道是不好。他禮拜有什麼不得處。到這裏須是識休咎別缁素。立向千峰頂上始得。這僧便禮拜。似捋虎須相似。只爭轉身處。賴值百丈頂門有眼。肘後有符。照破四天下。深辨來風。所以便打。若是別人無柰他何。這僧以機投機。以意遣意。他所以禮拜。如南泉雲。文殊普賢。昨夜叁更。起佛見法見。各與二十棒。貶向二鐵圍山去也。時趙州出衆雲。和尚棒教誰吃。泉雲。王老師有什麼過。州禮拜。宗師家等閑不見他受用處。才到當機拈弄處。自然活鱍鱍地。五祖先師常說。如馬前相撲相似。爾但常教見聞聲色一時坐斷。把得定作得主。始見他百丈。且道放過時作麼生。看取雪窦頌出雲。
祖域交馳天馬駒(五百年一間生。千人萬人中有一個半個。子承父業)。化門舒卷不同途(已在言前。渠侬得自由。還他作家手段)。電光石火存機變(劈而來也。左轉右轉。還見百丈爲人處也無)。堪笑人來捋虎須(好與叁十棒。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不免喪身失命。放過阇黎一著)。
雪窦見得透。方乃頌出。天馬駒日行千裏。橫行豎走。奔驟如飛。方名天馬駒。雪窦頌百丈于祖域之中。東走向西。西走向東。一來一往。七縱八橫。殊無少礙。如天馬駒相似。善能交馳。方見自由處。這個自是得他馬祖大機大用。不見僧問馬祖。如何是佛法大意。祖便打雲。我若不打爾。天下人笑我去在。又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祖雲。近前來向爾道。僧近前。祖劈耳便掌雲。六耳不同謀。看他恁麼得大自在。于建化門中。或卷或舒。有時舒不在卷處。有時卷不在舒處。有時卷舒俱不在。所以道同塗不同轍。此頌百丈有這般手腳。雪窦道。電光石火存機變。頌這僧如擊石火似閃電光。只在些子機變處。岩頭道。卻物爲上。逐物爲下。若論戰也。個個立在轉處。雪窦道。機輪曾未轉。轉必兩頭走。若轉不得。有什麼用處。大丈夫漢。也須是識些子機變始得。如今人只管供他款。彼他穿卻鼻孔。有什麼了期。這僧于電光石火中。能存機變。便禮拜。雪窦道堪笑人來捋虎須。百丈似一個大蟲相似。堪笑這僧去捋虎須。
垂示雲。問一答十。舉一明叁見兔放鷹。因風吹火。不惜眉毛則且置。只如入虎穴時如何。試舉看。
【二七】舉。僧問雲門。樹凋葉落時如何(是什麼時節。家破人亡。人亡家破)。雲門雲。體露金風(撐天拄地。斬釘截鐵。淨裸裸赤灑灑。平步青霄)。
若向個裏薦得。始見雲門爲人處。其或未然。依舊只是指鹿爲馬。眼瞎耳聾。誰人到這境界。且道雲門爲複是答他話。爲複是與他酬唱。若道答他話。錯認定盤星。若道與他唱和。且得沒交涉。既不恁麼。畢竟作麼生。爾若見得透。衲僧鼻孔。不消一捏。其或未然。依舊打入鬼窟裏去。大凡扶豎宗乘。也須是全身擔荷。不惜眉毛。向虎口橫身。任他橫拖倒拽。若不如此。爭能爲得人。這僧致個問端。也不妨險峻。若以尋常事看他。只似個管閑事底僧。若據衲僧門下。去命脈裏觑時。不妨有妙處。且道樹凋葉落是什麼人境界。十八問中。此謂之辨主問。亦謂之借事問。雲門不移易一絲毫。只向他道。體露金風。答得甚妙。亦不敢辜負他問頭。蓋爲他問處有眼。答處亦端的。古人道。欲得親切。莫將問來問。若是知音底。舉著便知落處。爾若向雲門語脈裏討。便錯了也。只是雲門句中。多愛惹人情解。若作情解會。未免喪我兒孫。雲門愛恁麼騎賊馬趁賊。不見僧問。如何是非思量處。門雲。識情難測。這僧問。樹凋葉落時如何。門雲。體露金風。句中不妨把斷要津不通凡聖。須會他舉一明叁。舉叁明一。爾若去他叁句中求。則腦後拔箭。他一句中須具叁句。函蓋乾坤句。隨波逐浪句。截斷衆流句。自然恰好。雲門叁句中。且道用那句接人。試辨看。頌曰。
問既有宗(深辨來風。箭不虛發)。答亦攸同(豈有兩般。如鍾待扣。功不浪施)。叁句可辨(上中下。如今是第幾句。須是向叁句外薦取始得)。一镞遼空(中。過也。築著磕著。箭過新羅)。大野兮涼飙飒飒(普天匝地。還覺骨毛卓豎。麼。放行去也)。長天兮疏雨蒙蒙(風浩浩。水漫漫。頭上漫漫。腳下漫漫)。君不見少林久坐未歸客(更有不唧[口+留]漢。帶累殺人。黃河頭上。瀉將過來)。靜依熊耳一叢叢(開眠也著。合眼也著。鬼窟裏作活計。眼瞎耳聾。誰到這境界。不免打折爾版齒)。
古人道。承言須會宗。勿自立規矩。古人言不虛設。所以道。大凡問個事。也須識些子好惡。若不識尊卑去就。不識淨觸。信口亂道。有什麼利濟。凡出言吐氣。須是如鉗如铗。有鈎有鎖。須是相續不斷始得。這僧問處有宗旨。雲門答處亦然。雲門尋常以叁句接人。此是極則也。雪窦頌這公案。與頌大龍公案相類。叁句可辨。一句中具叁句。若辨得則透出叁句外。一镞遼空。镞乃箭镞也。射得太遠。須是急著眼看始得。若也見得分明。可以一句之下。開展大千沙界。到此頌了雪窦有余才。所以展開頌出道。大野兮涼飙飒飒。長天兮疏雨蒙蒙。且道是心是境。是玄是妙。古人道。法法不隱藏。古今常顯露。他問樹凋葉落時如何。雲門道體露金風。雪窦意只作一境。如今眼前。風拂拂地。不是東南風。便是西北風。直須便恁麼會始得。爾若更作禅道會。便沒交涉。君不見。少林久坐未歸客。達磨未歸西天時。九年面壁。靜悄悄地。且道是樹凋葉落。且道是體露金風。若向這裏。盡古今凡聖。乾坤大地。打成一片。方見雲門雪窦的的爲人處。靜依熊耳一叢叢。熊耳即西京嵩山少林也。前山也千叢萬叢。後山也千叢萬叢。諸人向什麼處見。還見雪窦爲人處麼。也是靈龜曳尾。
【二八】舉。南泉參百丈涅槃和尚。丈問。從上諸聖。還有不爲人說底法麼(和尚合知。壁立萬仞。還覺齒落麼)。泉雲。有(落草了也。孟八郎作什麼。便有恁麼事)。丈雲。作麼生是不爲人說底法(看他作麼生。看他手忙腳亂。將錯就錯。但試問看)。泉雲。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果然納敗阙。果然漏逗不少)。丈雲。說了也(莫與他說破。從他錯一平生。不合與他恁麼道)。泉雲。某甲只恁麼。和尚作麼生(賴有轉身處。與長即長。與短即短。現長則就)。丈雲。我又不是大善知識。爭知有說不說(看他手忙腳亂。藏身露影。去死十分。爛泥裏有刺。恁麼那。賺我)。泉雲。某甲不會(乍可恁麼。賴值不會。會即打爾頭破。賴值這漢只恁麼)。丈雲。我太殺爲爾說了也(雪上加霜。龍頭蛇尾作什麼)。
到這裏。也不消即心不即心。不消非心不非心。直下從頂至足。眉毛一莖也無。猶較些子。即心非心。壽禅師謂之表诠遮诠。此是涅槃和尚法正禅師也。昔時在百丈作西堂。開田說大義者。是時南泉已見馬祖了。只是往諸方決擇。百丈致此一問。也大難酬。雲從上諸聖。還有不爲人說底法麼。若是山僧。掩耳而出。看這老漢一場[忏-千+麼][忏-千+羅]。若是作家。見他恁麼問便識破得他。南泉只據他所見。便道有。也是孟八郎。百丈便將錯就錯。隨後道作麼生是不爲人說底法。泉雲。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這漢貪觀天上月。…
《014 碧岩錄(佛果圜悟禅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