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又問。向上人來時如何接(道什麼。遭他第四杓惡水來也。又有一個鐵橛子)。山雲解打鼓(鐵橛。鐵蒺藜。確確。且道落在什麼處。朝到西天暮歸東土)。
禾山垂示雲。習學謂之聞。絕學謂之鄰。過此二者。是爲真過。此一則語。出寶藏論。學至無學。謂之絕學。所以道。淺聞深悟。深聞不悟。謂之絕學。一宿覺道。吾早年來積學問。亦曾討疏尋經論。習學既盡。謂之絕學無爲閑道人。及至絕學。方始與道相近。直得過此二學。是謂真過。其僧也不妨明敏。便拈此語問禾山。山雲。解打鼓。所謂言無味語無味。欲明這個公案。須是向上人方能見此語不涉理性。亦無議論處。直下便會。如桶底脫相似。方是衲僧安穩處。始契得祖師西來意。所以雲門道。雪峰輥毬。禾山打鼓。國師水碗。趙州吃茶。盡是向上拈提。又問。如何是真谛。山雲。解打鼓。真谛更不立一法。若是俗谛萬物俱備。真俗無二。是聖谛第一義。又問。即心即佛即不問。如何是非心非佛。山雲。解打鼓。即心即佛即易求。若到非心非佛即難。少有人到。又問。向上人來時如何接。山雲。解打鼓。向上人即是透脫灑落底人。此四句語諸方以爲宗旨。謂之禾山四打鼓。只如僧問鏡清。新年頭還有佛法也無。清雲。有。僧雲。如何是新年頭佛法。清雲。元正啓祚萬物鹹新。僧雲。謝師答話。清雲。老僧今日失利。似此答話。有十八般失利。又僧問淨果大師。鶴立孤松時如何。果雲。腳底下一場[忏-千+麼][忏-千+羅]。又問雪覆千山時如何。果雲。日出後一場[忏-千+麼][忏-千+羅]。又問。會昌沙汰時。護法神向什麼處去。果雲。叁門外兩個漢一場[忏-千+麼][忏-千+羅]。諸方謂之叁[忏-千+麼][忏-千+羅]。又保福問僧。殿裏是什麼佛。僧雲。和尚定當看。福雲。釋迦老子。僧雲。莫瞞人好。福雲。卻是爾瞞我。又問僧雲。爾名什麼。僧雲。鹹澤。福雲。或遇枯涸時如何。僧雲。誰是枯涸者。福雲。我。僧雲。和尚莫瞞人好。福雲。卻是爾瞞我。又問僧。爾作什麼業。吃得恁麼大。僧雲。和尚也不小。福作蹲身勢。僧雲。和尚莫瞞人好。福雲。卻是爾瞞我。又問浴主。浴鍋闊多少。主雲。請和尚量看。福作量勢。主雲。和尚莫瞞人好。福雲。卻是爾瞞我。諸方謂之保福四瞞人。又如雪峰四漆桶。皆是從上宗師。各出深妙之旨接人之機。雪窦後面引一落索。依雲門示衆。頌出此公案。
一拽石(寰中天子敕。癞兒牽伴。向上人恁麼來)。二般土(塞外將軍令。兩個一狀領過。同病相憐)。發機須是千鈞弩(若是千鈞。也透不得。不可輕酬。豈爲死蝦蟆)。象骨老師曾輥毬(也有人曾恁麼來。有個無孔鐵錘。阿誰不知)。爭似禾山解打鼓(鐵橛子。須還這老漢始得。一子親得)。報君知(雪窦也未夢見。在雪上加霜。爾還知麼)。莫莽鹵(也有些子。儱儱侗侗)。甜者甜兮苦者苦(謝答話。錯下注腳。好與叁十棒。吃棒得也未。便打。依舊黑漫漫)。
歸宗一日。普請拽石。宗問維那。什麼處去。維那雲。拽石去。宗雲。石且從汝拽。即不得動著中心樹子。木平凡有新到至。先令般叁轉土。木平有頌。示衆雲。東山路窄西山低。新到莫辭叁轉泥。嗟汝在途經日久。明明不曉卻成迷。後來有僧問雲。叁轉內即不問。叁轉外事作麼生。平雲。鐵輪天子寰中敕。僧無語。平便打。所以道。一拽石二般土。發機須是千鈞弩。雪窦以千鈞之弩喻此話。要見他爲人處。叁十斤爲一鈞。一千鈞則叁萬斤。若是獰龍虎狼猛獸。方用此弩。若是鹪鹩小可之物。必不可輕發。所以千鈞之弩。不爲鼷鼠而發機。象骨老師曾輥毬。即雪峰一日見玄沙來。叁個木毬一齊輥。玄沙便作斫牌勢。雪峰深肯之。雖然總是全機大用處。俱不如禾山解打鼓。多少徑截。只是難會。所以雪窦道。爭似禾山解打鼓。又恐人只在話頭上。作活計不知來由。莽莽鹵鹵。所以道。報君知莫莽鹵。也須是實到這般田地始得。若要不莽鹵。甜者甜兮。苦者苦。雪窦雖然如是拈弄。畢竟也跳不出。
垂示雲。要道便道。舉世無雙。當行即行。全機不讓。如擊石火。似閃電光。疾焰過風。奔流度刃。拈起向上鉗錘。未免亡鋒結舌。放一線道。試舉看。
【四五】舉。僧問趙州。萬法歸一。一歸何處(拶著這老漢。堆山積嶽。切忌向鬼窟裏作活計)。州雲。我在青州。作一領布衫。重七斤(果然七縱八橫。拽卻漫天網。還見趙州麼。衲僧鼻孔曾拈得。還知趙州落處麼。若這裏見得。便乃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水到渠成。風行草偃。茍或未然。老僧在爾腳跟下)。
若向一擊便行處會去。天下老和尚鼻孔一時穿卻。不奈爾何。自然水到渠成。苟或躊躇。老僧在爾腳跟下。佛法省要處。言不在多。語不在繁。只如這僧問趙州。萬法歸一。一歸何處。他卻答道。我在青州作一領布衫重七斤。若向語句上辨。錯認定盤星。不向語句上辨。爭奈卻恁麼道。這個公案。雖難見卻易會。雖易會卻難見。難則銀山鐵壁。易則直下惺惺。無爾計較是非處。此話與普化道來日大悲院裏有齋話。更無兩般。一日僧問趙州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州雲。庭前柏樹子。僧雲。和尚莫將境示人。州雲。老僧不曾將境示人。看他恁麼向極則轉不得處轉得。自然蓋天蓋地。若轉不得。觸途成滯。且道他有佛法商量也無。若道他有佛法。他又何曾說心說性。說玄說妙。若道他無佛法旨趣。他又不曾辜負爾問頭。豈不見。僧問木平和尚。如何是佛法大意。平雲。這個冬瓜如許大。又僧問古德。深山懸崖迥絕無人處。還有佛法也無。古德雲。有。僧雲。如何是深山裏佛法。古德雲。石頭大底大小底小。看這般公案。淆訛在什麼處。雪窦知他落處。故打開義路。與爾頌出。
編辟曾挨老古錐(何必拶著這老漢。挨拶向什麼處去)。七斤衫重幾人知(再來不直半分錢。直得口似匾擔。又卻被他贏得一籌)。如今抛擲西湖裏(還雪窦手腳始得。山僧也不要)。下載清風付與誰(自古自今。且道雪窦與他酬唱。與他下注腳。一子親得)。
十八問中。此謂之編辟問。雪窦道。編辟曾挨老古錐。編辟萬法。教歸一致。這僧要挨拶他趙州。州也不妨作家。向轉不得處有出身之路。敢開大口便道。我在青州作一領布衫。重七斤。雪窦道。這個七斤布衫能有幾人知。如今抛擲西湖裏。萬法歸一。一亦不要。七斤布衫亦不要。一時抛在西湖裏。雪窦住洞庭翠峰。有西湖也。下載清風付與誰。此是趙州示衆。爾若向北來。與爾上載。爾若向南來。與爾下載。爾若從雪峰雲居來。也是個擔板漢。雪窦道。如此清風堪付阿誰。上載者。與爾說心說性。說玄說妙。種種方便。若是下載。更無許多義理玄妙。有底擔一擔禅。到趙州處。一點也使不著。一時與他打疊。教灑灑落落無一星事。謂之悟了還同未悟時。如今人盡作無事會。有底道。無迷無悟。不要更求。只如佛未出世時。達磨未來此土時。不可不恁麼也。用佛出世作什麼。祖師更西來作什麼。總如此有什麼幹涉。也須是大徹大悟了。依舊山是山水是水。乃至一切萬法悉皆成現。方始作。個無事底人。不見龍牙道學道。先須有悟由。還如曾鬥快龍舟。雖然舊閣閑田地。一度贏來方始休。只如趙州這個七斤布衫話子。看他古人恁麼道。如金如玉。山僧恁麼說。諸人恁麼聽。總是上載。且道作麼生是下載。叁條椽下看取。
垂示雲。一槌便成超凡越聖。片言可折。去縛解粘。如冰淩上行。劍刃上走。聲色堆裏坐。聲色頭上行。縱橫妙用則且置。刹那便去時如何。試舉看。
【四六】舉。鏡清問僧。門外是什麼聲(等閑垂一釣。不患聾問什麼)。僧雲。雨滴聲(不妨實頭。也好個消息)。清雲。衆生顛倒迷己逐物(事生也。慣得其便。铙鈎搭索。還他本分手腳)。僧雲。和尚作麼生(果然納敗缺。轉槍來也。不妨難當。卻把槍頭倒刺人)。清雲。洎不迷己(咄直得分疏不下)。僧雲。洎不迷己意旨如何(拶著這老漢。逼殺人。前箭猶輕後箭深)。清雲。出身猶可易。脫體道應難(養子之緣。雖然如是。德山臨濟向什麼處去。不喚作雨滴聲。喚作什麼聲。直得分疏不下)。
只這裏也好薦取。古人垂示一機一境。要接人。一日鏡清問僧。門外是什麼聲。僧雲。雨滴聲。清雲。衆生顛倒迷己逐物。又問。門外什麼聲。僧雲。鹁鸠聲。清雲。欲得不招爲間業。莫謗如來正*輪。又問。門外什麼聲。僧雲。蛇咬蝦蟆聲。清雲。將謂衆生苦。更有苦衆生。此語與前頭公案。更無兩般。衲僧家于這裏透得去。于聲色堆裏不妨自由。若透不得。便被聲色所拘。這般公案。諸方謂之煆煉語。若是煆煉只成心行。不見他古人爲人處。亦喚作透聲色。一明道眼。二明聲色。叁明心宗。四明忘情。五明展演。然不妨子細。爭奈有窠臼在。鏡清恁麼問。門外什麼聲。僧雲。雨滴聲。卻道。衆生顛倒迷己逐物。人皆錯會。喚作故意轉人。且得沒交涉。殊不知鏡清有爲人底手腳。膽大不構一機一境。忒殺不惜眉毛。鏡清豈不知是雨滴聲。何消更問。須知古人以探竿影草。要驗這僧。這僧也善挨拶便道。和尚又作麼生直得。鏡清入泥入水向他道。洎不迷己。其僧迷己逐物。則故是鏡清爲什麼也迷己。須知驗他句中便有出身處。這僧太蒙懂。要剿絕此話。更問道。只個洎不迷己意旨如何。若是德山臨濟門下棒喝已行。鏡清通一線道。隨他打葛藤。更向他道。出身猶可易。脫體道應難。雖然恁麼。古人道。相續也大難。他鏡清只一句。便與這僧明腳跟下大事。雪窦頌雲。
虛堂雨滴聲(從來無間斷。大家在這裏)。作者難酬對(果然不知。山僧從來不是作者。有權有實有放有收。殺活擒縱)。若謂曾入流(刺頭入膠盆。不喚作雨滿聲。喚作什麼聲)。依前還不會(山僧幾曾問爾來。這漆桶。還我無孔鐵錘來。)。曾不會(兩頭坐斷。兩處不分。不在這兩邊)。南山北山轉雱霈(頭上腳下。若喚作雨聲則瞎。不喚作雨聲。喚作什麼聲。到這…
《014 碧岩錄(佛果圜悟禅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