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裏須是腳踏實地始得)。
虛堂雨滴聲。作者難酬對。若喚作雨聲。則是迷己逐物。不喚作雨聲。又如何轉物。到這裏。任是作者也難酬對。所以古人道。見與師齊減師半德。見過于師方堪傳授。又南院道。棒下無生忍。臨機不讓師。若謂曾入流。依前還不會。教中道。初于聞中。入流忘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若道是雨滴聲。也不是。若道不是雨滴聲。也不是。前頭頌。兩喝與叁喝作者知機變。正類此頌。若道是入聲色之流。也不是。若喚作聲色。依前不會他意。譬如以指指月。月不是指。會與不會。南山北山轉雱霈也。
垂示雲。天何言哉。四時行焉。地何言哉。萬物生焉。向四時行處。可以見體。于萬物生處。可以見用。且道向什麼處見得衲僧。離卻言語動用行住坐臥。並卻咽喉唇吻。還辨得麼。
【四七】舉。僧問雲門。如何是法身(多少人疑著。千聖跳不出。漏逗不少)。門雲。六不收(斬釘截鐵。八角磨盤空裏走。靈龜曳尾朕兆未分時薦得。已是第二頭。朕兆已生後薦得。又落第叁首。若更向言語上辨得。且喜沒交涉)。
雲門道。六不收。直是難構若向朕兆未分時構得。已是第二頭。若向朕兆已生後薦得。又落第叁首。若向言句上辨明。卒摸索不著。且畢竟以何爲法身。若是作家底。聊聞舉著。剔起便行。苟或伫思停機。伏聽處分。太原孚上座本爲講師。一日登座講次。說法身雲。豎窮叁際。橫亘十方。有一禅客。在座下聞之失笑。孚下座雲。某甲適來有甚短處。願禅者爲說看。禅者雲。座主只講得法身量邊事。不見法身。孚雲。畢竟如何即是。禅者雲。可暫罷講于靜室中坐。必得自見。孚如其言。一夜靜坐。忽聞打五更鍾。忽然大悟。遂敲禅者門雲。我會也。禅者雲。爾試道看。孚雲。我從今日去。更不將父母所生鼻孔扭捏也。又教中道。佛真法身。猶若虛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月。又僧問夾山。如何是法身。山雲。法身無相。如何是法眼。山雲。法眼。無瑕。雲門道。六不收。此公案有者道。只是六根六塵六識。此六皆從法身生。六根收他不得。若恁麼情解。且喜沒交涉。更帶累雲門。要見便見。無爾穿鑿處。不見教中道。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他答話多惹人情解。所以一句中。須具叁句。更不辜負爾問頭。應時應節。一言一句。一點一畫。不妨有出身處。所以道。一句透。千句萬句一時透。且道是法身。是祖師。放爾叁十棒。雪窦頌雲。
一二叁四五六(周而複始。滴水滴凍。費許多工夫作什麼)。碧眼胡僧數不足(叁生六十劫。達磨何曾夢見。阇黎爲什麼知而故犯)。少林謾道付神光(一人傳虛萬人傳實。從頭來已錯了也)。卷衣又說歸天竺(賺殺一船人。[忏-千+麼][忏-千+羅]不少)。天竺茫茫無處尋(在什麼處。始是太平。如今在什麼處)。夜來卻對乳峰宿(刺破爾眼睛。也是無風起浪。且道是法身是佛身。放爾叁十棒)。
雪窦善能于無縫罅處。出眼目頌出教人見。雲門道。六不收。雪窦爲什麼卻道。一二叁四五六。直是碧眼胡僧也數不足。所以道。只許老胡知。不許老胡會。須是還他屋裏兒孫始得。適來道。一言一句。應時應節。若透得去。方知道不在言句中。其或未然。不免作情解。五祖老師道。釋迦牟尼佛。下賤客作兒。庭前柏樹子。一二叁四五。若向雲門言句下。谛當見得。相次到這境界。少林謾道付神光。二祖始名神光。及至後來。又道歸天竺。達磨葬于熊耳山之下。時宋雲奉使西歸。在西嶺見達磨手攜只履歸西天去。使回奏聖。開墳惟見遺下一只履。雪窦道。其實此事。作麼生分付。既無分付。卷衣又說歸天竺。且道爲什麼。此土卻有二叁。遞相恁麼傳來。這裏不妨淆訛。也須是構得始可入作。天竺茫茫無處尋。夜來卻對乳峰宿。且道即今在什麼處。師便打雲。瞎。
【四八】舉。王太傅入招慶煎茶(作家相聚。須有奇特。等閑無事。大家著一只眼。惹禍來也)。時朗上座與明招把铫(一火弄泥團漢。不會煎茶。帶累別人)。朗翻卻茶铫(事生也。果然)。太傅見問上座。茶爐下是什麼(果然禍事)。朗雲。捧爐神(果然中他箭了也。不妨奇特)。太傅雲。既是捧爐神。爲什麼翻卻茶铫(何不與他本分草料。事生也)。朗雲。仕官千日失在一朝(錯指注是什麼語話。杜撰禅和如麻似粟)。太傅拂袖便去(灼然作家。許他具一只眼)。明招雲。朗上座吃卻招慶飯了。卻去江外。打野[木+埋](更與叁十棒。這獨眼。龍只具一只眼。也須是明眼人點破始得)。朗雲。和尚作麼生(拶著。也好與一拶。終不作這般死郎當見解)。招雲。非人得其便。(果然只具一只眼。道得一半。一手擡一手搦)。雪窦雲。當時但踏倒茶爐(爭奈賊過後張弓。雖然如是。也未稱德山門下客。一等是潑郎潑賴。就中奇特)。
欲知佛性義。當觀時節因緣。王太傅知泉州。久參招慶。一日因入寺。時朗上座煎茶次。翻卻茶铫。太傅也是個作家。才見他翻卻茶铫。便問上座。茶爐下是什麼。朗雲。捧爐神。不妨言中有響。爭奈首尾相違失卻宗旨傷鋒犯手。不惟辜負自己。亦且觸忤他人。這個雖是無得失底事。若拈起來。依舊有親疏有皂白。若論此事。不在言句上。卻要向言句上辨個活處。所以道。他參活句。不參死句。據朗上座恁麼道。如狂狗逐塊。太傅拂袖便去。似不肯他。明招雲。朗上座吃卻招慶飯了。卻去江外打野[木+埋]。野[木+埋]即是荒野中。火燒底木橛。謂之野[木+埋]。用明朗上座不向正處行。卻向外邊走。朗拶雲。和尚又作麼生。招雲。非人得其便。明招自然。有出身處。亦不辜負他所問。所以道。俊狗咬人不露牙。沩山哲和尚雲。王太傅大似相如奪璧直得須鬓衡冠。蓋明招忍俊不禁難逢其便。大沩若作朗上座。見他太傅拂袖便行。放下茶铫。呵呵大笑。何故。見之不取。千載難逢。不見寶壽問胡釘鉸雲。久聞胡釘鉸。莫便是否。胡雲。是壽雲。還釘得虛空麼。胡雲。請師打破將來。壽便打。胡不肯。壽雲。異日自有多口阿師。爲爾點破在。胡後見趙州。舉似前話。州雲爾因什麼被他打。胡雲。不知過在什麼處。州雲。只這一縫。尚不奈何。更教他打破虛空來。胡便休去。州代雲。且釘這一縫。胡于是有省。京兆米七師行腳歸。有老宿問雲。月夜斷井索。人皆喚作蛇。未審七師見佛時。喚作什麼。七師雲。若有所見即同衆生。老宿雲。也是千年桃核。忠國師問紫璘供奉。聞說供奉解注思益經。是否。奉雲。是師雲。凡當注經。須解佛意始得。奉雲。若不會意。爭敢言注經。師遂令侍者將一碗水七粒米一只箸在碗上送與供奉。問雲。是什麼義。奉雲。不會。師雲。老師意尚不會。更說甚佛意。王太傅與朗上座。如此話會不一。雪窦末後卻道。當時但與踏倒茶爐。明招雖是如此。終不如雪窦。雪峰在洞山會下作飯頭。一日淘米次。山問。作什麼。峰雲。淘米。山雲。淘米去沙。淘沙去米。峰雲。沙米一時去。山雲。大衆吃個什麼。峰便覆卻盆。山雲。子因緣不在此。雖然恁麼。爭似雪窦雲當時但踏倒茶爐。一等是什麼時節。到他用處。自然騰今煥古有活脫處。頌雲。
來問若成風(箭不虛發偶爾成文。不妨要妙)。應機非善巧(弄泥團漢有什麼限。方木逗圓孔。不妨撞著作家)。堪悲獨眼龍(只具一雙眼。只得一橛)。曾未呈牙爪(也無牙爪可呈。說什麼牙爪。也不得欺他)。牙爪開(爾還見麼。雪窦卻較些子。若有恁麼手腳踏倒茶爐)。生雲雷(盡大地人一時吃棒。天下衲僧無著身處。旱天霹雳)。逆水之波經幾回(七十二棒翻成一百五十)。
來問。若成風。應機非善巧。太傅問處。似運斤成風。此出莊子。郢人泥壁余一少竅。遂圓泥擲補之。時有少泥。落在鼻端。傍有匠者雲。公補竅甚巧。我運斤。爲爾取鼻端泥。其鼻端泥若蠅子翼。使匠者斫之。匠者運斤。成風而斫之。盡其泥而不傷鼻。郢人立不失容。所謂二俱巧妙。朗上座雖應其機。語無善巧。所以雪窦道。來問。若成風。應機非善巧。堪悲獨眼龍曾未呈牙爪。明招道得也太奇特。爭奈未有拏雲攫霧底爪牙。雪窦傍不肯。忍俊不禁。代他出氣。雪窦暗去合他意。自頌他踏倒茶爐語。牙爪開生雲雷。逆水之波經幾回。雲門道。不望爾有逆水之波。但有順水之意亦得。所以道。活句下薦得。永劫不妄。朗上座與明招語句似死。若要見活處。但看雪窦踏倒茶爐。
垂示雲。七穿八穴。攙鼓奪旗。百匝千重。瞻前顧後。踞虎頭收虎尾。未是作家。牛頭沒馬頭回。亦未爲奇特。且道過量底人來時如何。試舉看。
【四九】舉。叁聖問雪峰。透網金鱗未審以何爲食(不妨縱橫自在。此問太高生。爾合只自知。何必更問)。峰雲。待汝出網來。向汝道(減人多少聲價。作家宗師天然自在)。聖雲。一千五百人善知識。話頭也不識(迅雷霹雳可殺驚群。一任勃跳。)。峰雲。老僧住持事繁(不在勝負。放過一著。此語最毒)。
雪峰叁聖。雖然一出一入一挨一拶。未分勝負在。且道這二尊宿具什麼眼目。叁聖自臨濟受訣。遍曆諸方。皆以高賓待之。看他致個問端。多少人摸索不著。且不涉理性佛法。卻問道。透網金鱗以何爲食。且道他竟作麼生。透網金鱗尋常既不食他香餌。不知以什麼爲食。雪峰是作家匹似閑。只以一二分酬他。卻向他道。待汝出網來。向汝道。汾陽謂之呈解問。洞下謂之借事問。須是超倫絕類得大受用。頂門有眼方謂之透網金鱗。爭奈雪峰是作家。不妨減人聲價。卻雲。待汝出網來。向汝道。看他兩家。把定封疆。壁立萬仞。若不是叁聖。只此一句便去不得。爭奈叁聖亦是作家。方解向他道。一千五百人善知識。話頭也不識。雪峰卻道。老僧住持事繁。此語得恁麼頑慢。他作家相見。一擒一縱。逢強即弱。遇賤即貴。爾若作勝負會。未夢見雪峰在。看他二人。最初孤危峭峻。末後二俱死郎當。且道還有得失勝負麼。他作家酬唱。必不知此。叁聖在臨濟作院主。臨濟遷化垂示…
《014 碧岩錄(佛果圜悟禅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