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月溪禅師問答錄▪P5

  ..續本文上一頁

  問:昔與某公同遊北平香山碧雲寺,某人將寺內數寸高金沙泥小佛偷一尊,交我帶回,從前未學佛,不知是過,今已學佛,乃知犯戒,如何處置?

  答:自性中覓罪性、福性、損益了不可得,皆如幻化,以世法來說,無心不爲過,若放不下,則做一尊送去亦可。

  〖終南山定慧師〗

  問:如何是一心叁觀?

  答:從前有一個止觀法師問慧海禅師:一心叁觀義如何?師曰:過去心已過去,未來心未至,現在心無住,于其中間,更用何心起觀?曰:禅師不解止觀。師曰:座主解否?曰:解。師曰:如智者大師說止破止、說觀破觀,住止沒生死,住觀心神亂;爲當將心止心?爲複起心觀觀?若有心觀,是常見法,若無心觀,是斷見法,亦有亦無,成二見法,講座主仔細說看。曰:若如是問,俱說不得也。師曰:何曾止觀?

  〖天津潘複〗

  問:阿難是佛小弟,爲何仗佛的光明不能快得悟道?羅侯羅是佛的兒子,爲何仗佛的光明不能快得悟道?是否自度或佛度?又問:在這個世界修見佛性後,與在極樂世界修見佛性後,是一樣或是兩樣?

  答:佛只能開示你修行的法子,如古人雲:我說法要如彼天澤,汝學般若如下種子。佛說經典、祖師開示,皆是法要;有種,天不雨不生,天澤無種亦不生;是自度非佛度。我們世界見佛性,與極樂世界見佛性,是一樣,非兩樣。

  問:淨土世界但指西方有,東方及他方有沒有?又問:他方有淨土,我們的世界有沒有淨土?又問:西方見性,生不生淨土?西方淨土與在西方見性生的淨土,有何差別?修淨土,仗彌陀的力量,開示指導,見無量壽經中,有參禅者,有聽講者;參禅聽講還是自修,彌陀佛無非是指導開示;如無量壽經中說:還有一日夜者,或七日七夜者,一劫七劫十二劫者,方能見佛聞法,人間一百年爲西方一晝一夜。

  又問:如我見解,在娑婆世界修行,亦可說仗釋迦佛的經典、祖師的開示。阿彌陀佛、釋迦佛與悟道的祖師說的法,無非令人明心見性,佛法是一樣不是兩樣的,在娑婆世界修行,假若未見佛性的,依華嚴經說、祖師語錄中說,種下種子,如天下雨,必定生長,發願來生,生善知識家,早聞佛法,明心見性;我今說一比喻,如一母所生之子,有聰明有魯鈍,聰明者前生必是好人、讀書人,有宿根,古人雲:書到今生讀已遲,況種下佛法的種子,有夙根,來生決定不會迷昧。

  又問:一千六百八十萬年爲一小劫,羅漢有入胎之迷,菩薩有出胎之迷,是否?

  答:淨土分兩種,常寂光淨土是法身真淨土,充滿虛空,不分方向,不分彼此;至于西方、東方及他方淨土爲報土,同居、方便、實報叁種爲報身淨土,是假非真;在報土見性之後,始生法土。

  在西方修行仗阿彌陀佛的力量,如在此方修行仗釋迦佛的力量,是一樣的,依華嚴經及祖師開示所言,照著做去,不錯。一千六百八十萬年爲一小劫,是的;但羅漢入胎迷,菩薩出胎迷,大乘經中無有,于理亦不合。

  〖終南山大悲和尚〗

  問:法師說法,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那一個心來說法?

  答:自性無兩際、無中際、無後際,你喚什麼叫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佛雲:“我說法四十九年,未曾說著一個字。”

  〖蕪湖正修法師〗

  問:永明禅師雲:神秀具雙眼,六祖只有一只眼。

  答:此問從前蓮池大師亦曾辯論過,謂:既然神秀具雙眼,六祖一只眼,不印可時時勤拂拭的大通,然何印可本來無一物的大鑒?這一只眼,是金剛正眼,充遍虛空,包羅萬象。

  問:“身是菩提樹,心似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若塵埃”一偈,與“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之辨別。

  答:神秀偈所見,是從見聞覺知說,不外染緣淨緣;妄念一起明鏡化爲黑板,妄念一滅黑板化爲明鏡,起滅無常,有何了期?是染淨相對故。六祖偈是從自性中說,自性如如不動,覓染緣淨緣了不可得,“本來”二字即是指自性說。

  〖重慶見明法師〗

  問:先悟後修?先修後悟?

  答:先修後悟,宜先明白此道理,照此法門去修,然後悟道,此悟乃證悟之悟,非解悟之悟;先悟後修,此悟乃由解悟修到證悟。僞山和尚說:汝等豁然貫通,修不修是兩頭語,除卻習氣就是修也。

  問:叁身四智。

  答:叁身四智,以前六祖答智通曰:叁身者,清淨法身汝之性也,圓滿報身汝之智也,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若離本性別說叁身,即名有身無智,若悟叁身無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聽吾偈曰:白性具叁身,發明成四智,不離見聞緣,超然登佛地,吾今爲汝說,谛信永無迷,莫學馳求者,終日說菩提。通再啓曰:四智之義可得聞乎?師曰:既會叁身,便明四智,何更問耶?若離叁身,別談四智,此名有智無身,即此有智,還成無智。複說偈曰:大圓鏡智性情淨,平等性智心無病,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名言無實性,若令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如上轉識爲智也,教中雲:轉前五識爲成所作智,轉第六識爲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爲平等性智,轉第八識爲大圓鏡智,雖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轉,但轉其名而不轉其體也。

  〖九江廣明和尚〗

  問:悟後的人與不悟的人,衣食住是否一樣?

  答:是一樣。

  問:今人說法與古人說法分別?

  答:古人說法從自性中流露出來,慈悲開示衆生。今人說法是用文字作撰幾句話,來作面子用的。

  〖終南山了明和尚〗

  問:馬祖說:即心即佛,非心非佛,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趙州和尚雲:佛之一字,吾不喜聞,佛佛。

  答:禅宗的道理,假如汝未悟時,怎麼說都不是的,假如證悟以後,怎麼說都是,如馬祖指導學人,“即心即佛”是指自性,“非心非佛”是指自性非心非佛,“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是指自性不是心、佛、物,“佛之一字吾不喜聞”指自性是佛,不用頭上再安頭。僧問趙州和尚:“汝將來向什麼地方去?”趙州雲:“佛佛。”指自性無去無來。

  問:西方太好,我們去未免貪心太重,西方究竟有否?

  答:因吾人生無非終日貪求好衣食住,西方種種勝過此地,我們一到心滿意足,種種貪求便無了,是戒我們不貪,非貪心。假如西方沒有,我們這個娑婆世界也沒有。

  〖天津孫傳芳〗

  問:佛有十惱,六年苦行、孫陀利謗、金槍、馬麥、琉璃王殺釋種、乞食空缽、旃遮女謗、調達推山、寒風索衣、雙樹背痛,既然明心見性,還有業障麼?

  答:自性中業障、福障了不可得,古人雲:“若欲忏悔者,端身念實相,諸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自性中業障本來空,本來空是業障,古人雲:“四大原無主,五陰本來空,將頭臨白刃,猶如斬春風。”古人又雲:“假使鐵輪頂上旋,定慧圓明終不失。”佛在世,有二比丘,一犯殺戒,一犯淫戒,心中覺得有罪,去問維摩居士,居士告彼等識取自性,二比丘聽一老尊宿唱,推罪性了不可得,二比丘豁然大悟。

  〖天津潘複〗

  問:西方淨土與六祖壇經所講淨土有何分別?西方淨土與維摩居士講的淨土有何分別?惟心淨土與惟物淨土有何分別?法身彌陀佛與報身彌陀佛有何分別?依報淨土與正報淨土有何分別?

  答:西方淨土是報身淨土,壇經所講乃法身淨土,維摩居士講亦是法身淨土。惟心淨土亦法身淨土,惟物淨土乃報身淨土。法身彌陀指阿彌陀佛的自性,與諸佛自性及我們自性無異,報身彌陀指報身淨土的丈六金身。依報淨土是報身淨土,正報淨土是法身淨土。

  〖香港黃實〗

  問:我若用功,有時以眼根或意根去打無始無明,將來若時機一至,便可破無明而見佛性;又有時修念佛,若用前法不能得因緣時至,未得見性,即可以念佛生西。修行如此分兩方面,未知是否?

  答:可。

  〖九華山顯一法師〗

  問:生在西方,還修不修?

  答:還要修,無量壽經說:“有聽講經者,有參禅者。”在西方聽經參禅,由阿彌陀佛指導,亦如在此土修行,由釋迦牟尼佛指導我們一樣,如佛涅槃後,有佛經典在、祖師語錄在。

  〖蘇州張國明〗

  問:修行明心見性證悟後,將來肉體死了,生東方淨土?或生西方淨土?如釋迦佛、達磨、六祖、百丈、臨濟、馬祖,古今證道人肉體死了,他是在什麼地方?又在西方修行見性後,還生那一方?

  答:見性後,自性遍滿十方,充塞宇宙,既言十方,則東方西方皆在其內,自性所在之遍滿虛空,是常寂光淨土,即法身之真淨土;至東方西方等,乃報身淨土,即假淨土,報士者,如我們娑婆世界穢報之不淨土,報土者,有成住壞空,淨報穢報皆假,如西方淨土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所成,如東方淨土是藥師佛十二大願所成,如我娑婆穢土是我們衆生業力所成,有成必有壞,是相對的,常寂光淨土是絕對的。自性比太陽,太陽光明一照,遍滿虛空,遍滿虛空比常寂光淨土,有自性即有常寂光淨土,有常寂光淨土即有自性,是一非二,是絕對的,不是相對的,無成無壞的;古今證道的人,見自性後,自性遍滿虛空,無所不在,還有什麼地方分別?肉體死活與自性了不相幹。在西方見性後,與在此土見性無二無別。

  〖河南楊恩光〗

  問:理雖頓悟,事要漸修?

  答:理雖頓悟,是解悟,是了解修行的道理;事要漸修,是照著所了解的法子修。

  〖終南山本性大師〗

  問:如何是狗看熟油铛?

  答:狗看熟油铛語,是宗門的比喻,喻如用功純熟,在將悟時,功夫要放手不可,功夫不放手又不可,狗看熟油铛,要吃怕熱,不吃又舍不得。

  〖上海印心敦〗

  問:四種淨土?

  答:一常寂光淨土、二實報莊嚴土、叁方便有余土、四凡聖同居土;寂光淨土是法身淨土,即真淨土,其余叁種淨土是淨報所感,是假淨土;法身淨土遍十方,無方向,報身淨土不遍十方,有方向。

  〖上海秋光翰〗

  問:婆羅門教主…

《月溪禅師問答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