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州曹山本寂禅師語錄
日本 玄契 編
曹洞語錄序
荊山之璞。非逢明世與和氏。則空藏荊石之中。燦然連城之美。豈得顯乎哉。玉實不乏。明世與和氏。實難相逢而已。新豐荷玉之語錄。初先是往。盛行于世。魚目淆珠。純金在沙。宜默上座傷其弊深矣。就郭氏五宗錄暨群籍之中。取其精。舍其粗。錄終成矣。余與上座。方外之交甚厚。俾寄余讀之。余曰。上座也其豐玉之和氏乎。雖有和氏。複非逢。
明世。則何以能至于斯哉。於戲懿哉。吾大東文明之征。至于有今日之美。孔門之徒。豈何敢不美其美喜其喜乎哉。新豐之錄。雕梓已成。荷玉之錄。今亦成。不佞書其所以美而喜。俾大方之人知上座之正法眼也。
元文庚申八月望
郡山柳澤裏恭公美書于綠竹書室南窗。
曹山語錄序
古人有言曰。意不在言。又曰。得意忘言。意者旨也。言者標也。旨乎不易得之。標乎不難得之。所以假易得之標。得難得之旨。苟得其旨。忘標可也。若失其旨。標其安用。故古人爲唯執其標者。謂之葛藤也。又謂之敲門瓦子也。雲州禅者契宜默。得荷玉大師語于郭正中之五宗錄。又得慧霞廣晖晦然等所著陳編。校讎同異。辨驗真僞。題曰曹山語錄。附向者所刊洞山語錄。以廣其傳。大哉志于。其自隗始。然予未嘗知之。果其得意者乎。抑又執言者乎。將以爲敲門瓦子者乎。請質之禅者是歲寬保辛酉之春。鷹峰源光主人請詢和南拜稽首撰焉。
虛玄無著。妙轉靈機。金鴉夜翥。木馬風嘶。四禁叁墮。掌上然犀。重離五相。鼻尖斫泥。青原白家酒。醉人失束西。眉目不相識。阿師猶自迷。蟲毒鄉曾經曆。滴水也難沾兮。者個描來那個聾。流布雲仍辨端倪。
林泉沙門元趾和南拜題
重集曹山元證大師語錄自序
語錄者何。荷玉大師元證之所說也。其所說也。存乎古。存乎今。自其存乎今者。而校其存乎古者。則古者可也。今者未可也。若其取之。抑取古而可乎。將取今而可乎。甯並取今古而可乎。嗚呼何取何舍。不如校讎今古而取其可也。大凡稱大師語錄而行于世者。率屬僞撰。如夫作上堂示徒者。或如四禁頌加助辭。以作上堂曰者。其所僞撰。可以知矣。洞曹語錄之于支那。郭黎眉所輯錄也。是亦今而古則未也。雖然非全璧。光潤亦非燕石之屬也。于是不佞。拔出荷玉之教于五宗錄中。取其所取。舍其所舍。或陳編以補其阙。語錄成矣。於戲古人垂教後世。負其志者。爲之前焉。征垂其教。居後之世。負其志者。安得前焉。不佞所以欲捃摭古人之機語。校正古今之真僞。廣傳其教而亹亹也。敢請。居後之世。負其志者。爲之前焉。爲之入焉。爲之體焉。若其如此。可謂吾與祖師。同乘一龜泛泛乎遊泳于深池之中矣。豈不愉快乎。
元文五年庚申之冬大日本國沙門宜默玄契和南拜撰。
撫州曹山本寂禅師語錄卷上
無地地主人郭凝之編集
師諱本寂。泉州莆田黃氏子。少業儒。年十九。往福州靈石出家。二十五登戒。尋谒洞山。洞山問。阇黎名甚麼。師曰。本寂。山曰。向上更道。師曰。不道。山曰。爲什麼不道。師曰。不名本寂。洞山深器之(僧寶傳。師名耽章。此燈錄所載。遂仍之)。自此入室。盤桓數載。乃辭去。洞山遂密授洞上宗旨。複問雲。子向甚麼處去。師雲。不變異處去。洞山雲。不變異處。豈有去耶。師曰。去亦不變異。遂往曹溪。禮祖塔。回吉水。衆向師名。乃請開法。師志慕六祖。遂名山爲曹。尋值賊亂。乃之宜黃。有信士王若一。舍何王觀。請師住持。師更何王。爲荷玉。由是法席大興。學者雲萃。洞山之宗。至師爲盛。
師示衆曰。凡情聖見。是金鎖玄路。直須回互。夫取正命食者。須具叁種墮。一者披毛戴角。二者不斷聲色。叁者不受食。時稠布衲問曰。披毛戴角。是甚麼墮。師曰。是類墮。雲不斷聲色。是甚麼墮。師曰。是隨墮。雲不受食。是甚麼墮。師曰。是尊貴墮。
師因僧問五位君臣旨訣。師曰。正位即空界。本來無物。偏位即色界。有萬象形。正中偏者。背理就事。偏中正者。舍事入理。兼帶者。冥應衆緣。不墮諸有。非染非淨。非正非偏。故曰虛玄大道。無著真宗。從上先德。推此一位。最妙最玄。當詳審辯明。君爲正位。臣爲偏位。臣向君。是偏中正。君視臣。是正中偏。君臣道合。是兼帶語。僧問。如何是君。師曰。妙德尊寰宇。高明朗太虛。雲如何是臣。師曰。靈機弘聖道。真智利群生。雲如何是臣向君。師曰。不墮諸異趣。凝情望聖容。雲如何是君視臣。師曰。妙容雖不動。光燭本無偏。雲如何是君臣道合。師曰。混然無內外。和融上下平。師又曰。以君臣偏正言者。不欲犯中。故臣稱君。不敢斥言。是也。此吾法宗要。乃作偈曰。學者先須識自宗。莫將真際雜頑空。妙明體盡知傷觸。力在逢緣不借中。出語直教燒不著。潛行須與古人同。無身有事超岐路。無事無身落始終。複作五相。豻偈曰。白衣須拜相。此事不爲奇。積代簪纓者。休言落鼻時。輶偈曰。子時當正位。明正在君臣。未離兜率界。烏雞雪上行。覠偈曰。焰裏寒冰結。楊花九月飛。泥牛吼水面。木馬逐風嘶。○偈曰。王宮初降日。玉兔不能離。未得無功旨。人天何太遲。●偈曰。渾然藏理事。朕兆卒離明。威音王未曉。彌勒豈惺惺。
師行腳時。問烏石觀禅師。如何是毗盧師。法身主。烏石曰。我若向爾道。即別有也。師舉似洞山。洞山曰。好個話頭。秖欠進語。何不問爲甚麼不道。師卻去。進前語。烏石曰。若言我不道。即啞卻我口。若言我道。即謇卻我舌。師歸舉似洞山。洞山深肯之。
雲門問。如何是沙門行。師曰。吃常住苗稼者是。雲門雲。便恁麼去時如何。師曰。爾還畜得麼。雲門雲。畜得。師曰。爾作麼生畜。雲門雲。著衣吃飯有甚麼難。師曰。何不道披毛戴角。雲門便禮拜。
師示衆曰。諸方盡把格則。何不與他道一轉語。令他不疑去。雲門在衆。出問。密密處。爲甚麼不知有。師曰。只爲密密。所以不知有(雲寶別雲達磨來也)。雲門雲。此人如何親近。師曰。莫向密密處親近。雲門雲。不向密密處時如何。師曰。始解親近。雲門雲。諾諾(妙喜雲。濁油更著黑燈心)。
雲門問。不改易底人來。師還接否。師曰。曹山無恁麼閑工夫。
師因米和尚至。未相見。米遂坐卻禅床。師更不出。米便去。主事遂問。和尚禅床。爲什麼被別人坐卻。師曰。去後卻還來。米果回。與師相見。
智炬到參。問師雲。古人提持那邊人。學人如何體悉。師曰。退步就已。萬不失一。炬于言下。頓忘玄解。
師問金峰志曰。作甚麼來。金峰雲。蓋屋來。師曰。了也未。金峰雲。這邊則了。師曰。那邊事作麼生。金峰雲。候下工日白和尚。師曰。如是如是。
僧清稅問。某甲孤貧。請師赈濟。師曰。稅阇黎近前來。銳近前師曰。泉州白家叁盞酒吃後猶道未沾唇(玄覺雲。甚麼處。是與他酒吃)。
鏡清問。清虛之理。畢竟無身時如何。師曰。理即如此。事作麼生。鏡清雲。如理如事。師曰。謾曹山一人即得。爭奈諸聖眼何。鏡清雲。若無諸聖眼。爭鑒得個不恁麼。師曰。官不容針。私通車馬(大沩哲雲。曹山雖然善能切磋琢磨。其奈鏡清玉本無瑕。要會麼。不經敏手。終成廢器)。
師問德上座。菩薩在定。聞香象渡河。出甚麼經。僧雲。出涅槃經。師曰。定前聞。定後聞。僧雲。和尚流也。師曰。道也太殺道。始道得一半。僧雲。和尚如何。師曰。灘下接取。
紙衣道者來參。師問。莫是紙衣道者否。雲不敢。師曰。如何是紙衣下事。道者雲。一裘才挂體。萬法悉皆如。師曰。如何是紙衣下用。道者近前應諾。便立脫。師曰。汝秖解恁麼去。何不解恁麼來。道者忽開眼問雲。一靈真性。不假胞胎時如何。師曰。未是妙。道者雲。如何是妙。師曰。不借借。道者珍重便化。師示頌曰。覺性圓明無相身。莫將知見妄疏親。念異便于玄體昧。心差不與道爲鄰。情分萬法沈前境。識鑒多端喪本真。如是句中全曉會。了然無事昔時人。
僧舉陸亘大夫問南泉。姓甚麼。南泉曰。姓王。亘雲。王還有眷屬也無。南泉曰。四臣不昧。亘雲。王居何位。南泉曰。玉殿苔生。問師。玉殿苔生意旨如何。師曰。不居正位。僧雲。八方來朝時如何。師曰。他不受禮。僧雲。何用來朝。師曰。違則斬。僧雲。違是臣分上。未審君意如何。師曰。樞密不得旨。僧雲。恁麼則燮理之功。全歸臣相也。師曰。爾還知君意麼。僧雲。外方不敢論量。師曰。如是如是。
僧問。學人通身是病。請師醫。師曰不醫。僧雲。爲甚麼不醫。師曰。教汝求生不得。求死不得。
僧問師。古人曰。吾有大病。非世所醫。未審是甚麼病。師曰。攢簇不得底病。僧雲。一切衆生。還有此病也無。師曰。人人盡有。僧雲。和尚還有此病也無。師曰。正覓起處不得。僧雲。一切衆生。爲甚麼不病。師曰。一切衆生若病。即非衆生。僧雲。未審諸佛還有此病也無。師曰。有。僧雲。既有。爲甚麼不病。師曰。爲伊惺惺。
僧問。沙門豈不是具大慈悲底人。師曰。是。僧雲。忽遇六賊來時如何。師曰。亦須具大慈悲。僧雲。如何具大慈悲。師曰。一劍揮盡。僧雲。盡後如何。師曰。始得和同。
僧問師。眉與目。還相識也無。師曰。不相識。僧雲。爲甚麼不相識。師曰。爲同在一處。僧雲。恁麼則不分去也。師曰。眉且不是目。目且不是眉僧雲。如何是目。師曰。端的去。僧雲。如何是眉。師曰。曹山卻疑。僧雲。和尚爲甚麼卻疑。師雲。若不疑。即端的去也。
僧問。五位對賓時如何。師曰。汝即今問那個位。僧雲。某甲從偏位中來。請師向正位中接。師曰不接。僧雲。爲甚麼不接。師曰。恐落偏位中去。師卻問僧。秖如不接。是對賓。是不對賓。僧雲。早是對賓了也。師曰。如是如是。
僧問。萬法從何而生。師曰。從顛倒生。僧雲。不顛倒時。萬法何在。師曰在。僧雲。在甚麼處。師曰…
《012 撫州曹山本寂禅師語錄(日本 玄契 編)》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