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004 禦選語錄(清 世宗皇帝 選)▪P61

  ..續本文上一頁點心。婆指擔曰。這個是甚麼文字。師曰青龍疏鈔。婆曰。講何經。師曰。金剛經。婆曰。我有一問。你若答得。施與點心。若答不得。且別處去。金剛經道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未審上座點那個心。師無語。

  師至龍潭。上法堂曰。久向龍潭。及乎到來。潭又不見。龍又不現。潭引身曰。子親到龍潭。師無語。遂棲止焉。一夕侍立次。潭曰。更深何不下去。師珍重便出。卻回曰。外面黑。潭點紙燭度與師。師擬接。潭複吹滅。師于此大悟。便禮拜。潭曰。子見個甚麼。師曰。從今向去。更不疑天下老和尚舌頭也。潭謂衆曰。可中有個漢。牙如劍樹。口似血盆。一棒打不回頭。他時向孤峰頂上。立吾道去在。師將疏鈔堆法堂前。舉火炬曰。窮諸玄辯。若一毫置于太虛。竭世樞機。似一滴投于巨壑。遂焚。

  師抵沩山。挾複子上法堂。從西過東。從東過西。曰有麼有麼。山坐次。殊不顧盻。師曰。無無。便出。至門首。乃曰雖然如此。也不得草草。遂具威儀再入相見。才跨門。提起坐具曰和尚。山擬取拂子。師便喝。拂袖而出。沩山至晚問首座。今日新到在否。座曰。當時背卻法堂。著草鞋出去也。山曰。此子巳後向孤峰頂上盤結草庵。呵佛罵祖去在。

  小參示衆曰。今夜不答話。問話者叁十棒。時有僧出禮拜。師便打。僧曰。某甲話也未問。和尚因甚麼打某甲。師曰。汝是甚麼處人。曰新羅人。師曰。未跨船弦。好與叁十棒。

  示衆。道得也叁十棒。道不得也叁十棒。臨濟聞得。謂洛浦曰。汝去問他。道得爲甚麼也叁十棒。待伊打。汝接住棒送一送。看伊作麼生。浦如教而問。師便打。浦接住送一送。師便歸方丈。浦回舉似臨濟。濟曰。我從來疑著這漢。雖然如是。你還識德山麼。浦擬議。濟便打。

  龍牙問。學人仗镆邪劍。擬取師頭時如何。師引頸近前曰[囗@力]。牙曰。頭落也。師呵呵大笑。牙後到洞山舉前話。山曰。德山道甚麼。牙曰。德山無語。洞曰。莫道無語。且將德山落底頭呈似老僧看。牙方省。便忏謝。有僧舉似師。師曰。洞山老人不識好惡。這漢死來多少時。救得有甚麼用處。

  有僧相看。乃近前作相撲勢。師曰。與麼無禮。合吃山僧手裏棒。僧拂袖便行。師曰。饒汝如是。也祗得一半。僧轉身便喝。師曰。須是我打你始得。曰諸方有明眼人在。師曰。天然有眼。僧擘開眼曰貓。便出。師曰。黃河叁千年一度清。

  僧參。師問維那今日幾人新到。曰八人。師曰。喚來一時生按著。

  上堂。及盡知也。直得叁世諸佛口挂壁上。猶有一人呵呵大笑。若識此人。參學事畢。

  示衆。有言時。騎虎頭。收虎尾。第一句下明宗旨。無言時。觌露機鋒。如同電拂。

  師因疾。僧問還有不病者也無。師曰有。曰如何是不病者。師曰。阿[口+耶]阿[口+耶]。師複告衆曰。扪空追響。勞汝心神。夢覺覺非。竟有何事。

  洞山良價悟本禅師

  師初行腳時。路逢一婆擔水。師索水飲。婆曰。水不妨飲。婆有一問。須先問過。且道水具幾塵。師曰。不具諸塵。婆雲。去。休汙我水擔。

  他日因供養雲岩真次。僧問先師道祗這是。莫便是否。師曰是。曰意旨如何。師曰。當時幾錯會先師意。曰未審先師還知有也無。師曰。若不知有。爭解恁麼道。

  若知有。爭肯恁麼道。雲岩諱日營齋。僧問和尚于雲岩處。得何指示。師曰。雖在彼中。不蒙指示。曰既不蒙指示。又用設齋作甚麼。師曰。爭敢違背他。曰和尚初見南泉爲甚麼卻與雲岩設齋。師曰。我不重先師道德佛法。只重他不爲我說破。曰和尚爲先師設齋。還肯先師也無。師曰。半肯半不肯。曰爲甚麼不全肯。師曰若全肯。郎孤負先師也。

  師與泰首座。冬節吃果子次。乃問。有一物。上拄天。下拄地。黑似漆。常在動用中。動用中收不得。且道過在甚麼處。泰曰。過在動用中。師喚侍者掇退果桌。

  問雪峰從甚處來。曰天臺來。師曰。見智者否。曰義存吃鐵棒有分。

  雪峰上問訊。師曰。入門來須有語。不得道早個入了也。峰曰。某甲無口。師曰。無口且從。還我眼來。峰無語。

  雪峰搬柴次。乃于師面前抛下一束。師曰。重多少。峰曰。盡大地人提不起。師曰。爭得到這裏。峰無語。

  洗缽次。見兩烏爭蝦蟆。有僧便問。這個因甚麼到恁麼地。師曰。祗爲阇黎。

  問叁身之中。阿那身不墮衆數。師曰。吾嘗于此切。

  陳尚書問師。五十二位菩薩中。爲甚麼不見妙覺。師曰。尚書親見妙覺。

  官人問有人修行否。師曰。待公作男子即修行。

  師有時曰。體得佛向上事。方有些子語話分。僧問如何是語話。師曰。語話時阇黎不聞。曰和尚還聞否。師曰。不語話時即聞。僧問如何是佛向上人。師曰。非佛。

  師不安。令沙彌傳語雲居。乃屬曰。他或問和尚安樂否。但道雲岩路相次絕也。汝下此語。須遠立。恐他打汝。沙彌領旨去傳語。聲未絕。早被雲居打一棒。

  將圓寂。謂衆曰。吾有閑名在世。誰人爲吾除得。衆皆無對。時沙彌出曰。請和尚法號。師曰。吾閑名巳謝。

  睦州剌史陳操尚書

  公問僧有個事與上座商量得麼。曰合取狗口。公自掴口曰。某甲罪過。曰知過必改。公曰。恁麼則乞上座口吃飯得麼。

  齋次。拈起胡餅問僧。江西湖南還有這個麼。曰尚書適來吃個甚麼。公曰。敲鍾謝響。

  又與僚屬登樓次。見數僧行來。有一官人曰。來者總是行腳僧。公曰不是。曰焉知不是。公曰。待來勘過。須臾僧至樓前。公蓦喚上座。僧皆舉首。公謂諸官曰。不信道。

  無著文喜禅師

  師往五臺山華嚴寺。至金剛窟禮谒。遇一老翁。牽牛而行。邀師入寺。翁呼均提。有童子應聲出迎。翁縱牛。引師升堂。堂宇皆耀金色。翁踞床。指繡墩命坐。翁曰。近自何來。師曰。南方。翁曰。南方佛法。如何住持。師曰。末法比丘。少奉戒律。翁曰。多少衆。師曰。或叁百。或五百。師卻問。此間佛法。如何住持。翁曰。龍蛇混雜。凡聖同居。師曰。多少衆。翁曰。前叁叁。後叁叁。翁呼童子致茶。並進酥酪。師食之。覺心意開爽。翁拈起玻璃盞問曰。南方還有這個否。師曰無。翁曰。尋常將甚麼吃茶。師無對。辭退。翁令童子相送。師問童子。前叁叁後叁叁是多少。童召大德。師應諾。童曰。是多少。師複問曰。此爲何處。童曰。此金剛窟般若寺也。師淒然。悟彼翁者即文殊也。不可再見。即稽首童子。願乞一言爲別。童說偈曰。面上無嗔供養具。口裏無嗔吐妙香。心裏無嗔是珍寶。無垢無染是真常。言訖。均提與寺俱隱。但見五色雲中。文殊乘金毛師子往來。忽有白雲自東方來。覆之不見。師因駐錫五臺。後參仰山。頓了心契。令充典座。文殊嘗現于粥镬上。師以攪粥篦便打曰。文殊自文殊。文喜自文喜。殊乃說偈曰。苦瓠連根苦。甜瓜徹蒂甜。修行叁大劫。卻被老僧嫌。

  一日有異僧來求齋食。師減已分饋之。仰山預知。問曰。適來果位人至。汝給食否。師曰。辍已回施。仰曰。汝大利益。

  霍山景通禅師

  有行者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乃禮拜。行者曰。和尚爲甚麼禮俗人。師曰。汝不見道尊重弟子。

  興化存獎禅師

  師到大覺。爲院主。一日覺喚院主。我聞你道向南方行腳一遭。拄杖頭不曾撥著一個會佛法底。你憑個甚麼道理與麼道。師便喝。覺便打。師又喝。覺又打。師來日從法堂過。覺召院主。我直下疑你昨日這兩喝。師又喝。覺又打。師再喝。覺亦打。師曰。某甲于叁聖師兄處。學得個賓主句。總被師兄折倒了也。願與某甲個安樂法門。覺曰。這瞎漢。來這裏衲敗缺。脫下衲衣。痛打一頓。師于言下薦得臨濟先師。在黃檗處吃棒底道理。師後開堂日。拈香曰。此一炷香。本爲叁聖師兄。叁聖于我太孤。本爲大覺師兄。大覺于我太賒。不如供養臨濟先師。

  師謂克賓維那曰。汝不久爲唱導之師。賓曰。不入這保社。師曰。會了不入。不會了不入。曰總不與麼。師便打曰。克賓維那。法戰不勝罰錢五貫。設饡飯一堂。次日。師自白椎曰。克賓維那。法戰不勝。不得吃飯。即便出院。

  示衆曰。若是作家戰將。便請單刀直入。更莫如何若何。有旻德禅師出。禮拜起。便喝。師亦喝。德又喝。師亦喝。德禮拜歸衆。師曰。適來若是別人。叁十棒一棒也較不得。何故。爲他旻德會一喝不作一喝用。

  師見同參來。才上法堂。師便喝。僧亦喝。師又喝。僧亦喝。師近前拈棒。僧又喝。師曰。你看這瞎漢猶作主在。僧擬議。師直打下法堂。侍者請問。適來那僧有甚觸忤和尚。師曰。他適來也有權。也有實。也有照。也有用。及乎我將手向伊面前橫兩橫。到這裏卻去不得。似這般瞎漢。不打更待何時。僧禮拜。

  後唐莊宗車駕幸河北。回至魏府行宮。诏師問曰。朕收中原。獲得一寶。未曾有人酬價。師曰。請陛下寶看。帝以兩手舒幞頭腳。師曰。君王之寶。誰敢酬價。宗大悅。

  鎮州寶壽沼禅師

  師在方丈坐。因僧問訊次。師曰。百千諸聖。盡不出此方丈內。曰祗如古人道。大千沙界海中漚。未審此方丈向甚麼處著。師曰。千聖現在。曰阿誰證明。師便擲下拂子。僧從西過東立。師便打。僧曰。若不久參。焉知端的。師曰。叁十年後。此話大行。

  師問僧甚處來。曰西山來。師曰。見狝猴麼。曰見。師曰。作甚麼伎倆。曰見某甲。一個伎倆也作不得。師便打。

  叁聖院慧然禅師

  師至仰山。山問汝名甚麼。師曰。慧寂。山曰。慧寂是我名。師曰。我名慧然。山大笑。

  到德山。才展坐具。山曰。莫展炊巾。這裏無殘羹馊飯。師曰。縱有也無著處。山便打。師接住棒。推向禅床上。山大笑。師哭蒼天。便下參堂。堂中首座。號踢天泰。問行腳高士。須得本道公驗。作麼生是本道公驗。師曰。道甚麼。座再問。師打一座具曰。這漆桶。前後觸忤多少賢良。座擬人事。師便過第二座人事。

  問僧近離甚處。僧便喝。師亦喝。僧又喝。師又喝。僧曰行棒即瞎。便喝。師拈棒…

《004 禦選語錄(清 世宗皇帝 選)》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