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向乳開爲迷真法性還卻受輪回
老相
覽鏡容顔改登階氣力衰咄哉今已老趨拜禮還虧身似臨崖樹心同念水龜尚猶耽有漏不肯學無爲
病相
忽染沈痾疾因成臥病人妻兒愁不語朋友猒相親楚痛抽千脈呻吟徹四鄰不知前路險猶尚恣貪嗔
死相
精魄辭生路遊魂入死關只聞千萬去不見一人還寶馬空嘶立庭花永絕攀早求無上道應免四方山
心王銘
觀心空王 玄妙難測 無形無相 有大神力
能滅千災 成就萬德 體性雖空 能施法則
觀之無形 呼之有聲 爲大法將 心戒傳經
水中鹽味 色裏膠清 決定是有 不見其形
心王亦爾 身內居停 面門出入 應物隨情
自在無礙 所作皆成 了本識心 識心見佛
是心是佛 是佛是心 念念佛心 佛心念佛
欲得早成 戒心自律 淨律淨心 心即是佛
除此心王 更無別佛 欲求成佛 莫染一物
心性雖空 貪嗔體實 入此法門 端坐成佛
到彼岸已 得波羅蜜 慕道之士 自觀自心
知佛在內 不向外尋 即心是佛 即佛即心
心明識佛 曉了識心 離心非佛 離佛非心
非佛莫測 無所堪任 執空滯寂 于此漂沈
諸佛菩薩 非此安心 明心大士 悟此玄音
身心性妙 用無更改 是故智者 放心自在
莫言心王 空無體性 能使色身 作邪作正
非有非無 隱顯不定 心性雖空 能凡能聖
是故相勸 好自防慎 刹那造作 還複漂沈
清淨心智 如世黃金 般若法藏 並在身心
無爲法寶 非淺非深 諸佛菩薩 了此本心
有緣遇者 非去來今
又頌曰
遍瞻四大海 觀尋五陰山 如來行道處 靈智甚清閑
寶殿明珠耀 華座美玉鮮 心王明教法 敷揚般若蓮
淨地菩提子 盍得天中天 觀此色身中 心王般若空
聖智安居處 凡夫路不同 出入無門戶 觀尋不見蹤
大體寬無際 小心塵不容 欲得登彼岸 高張智慧帆
清淨明珠戒 莊嚴佛道場 身作如來相 心爲般若王
願早登蓮座 口放大圓光 廣照無邊界 爲物作橋梁
開大毗尼藏 名傳戒定香 觀達無生智 空中誰往來
永超叁界獄 不染四魔胎 遊戲蓮華上 安居法性臺
天人悉瞻仰 冥空贊善哉 有緣逢廣化 般若妙門開
夜夜抱佛眠 朝朝還共起 行住鎮相隨 坐臥同居止
分毫不相離 如身影相似 欲知佛何在 只這語聲是
寂是法王根 動是法王苗 涅槃既不遠 常住亦非遙
回心名淨土 煩惱應時消 欲過叁途海 勤修六度橋
定當成正覺 喻若待來潮 伏藏不離體 珠在內身中
但向心邊會 莫遠外于空 萬類同真性 千般體一如
若人解此法 何用苦尋渠 四生同一體 六趣會歸余
無明即是佛 煩惱不須除
貪嗔癡
不須貪 看取遊魚戲碧潭 只是愛他鈎下餌 一條線向口中含
不須嗔 嗔則能招地獄因 但將定力降風火 便是端嚴紫磨身
不須癡 癡被無明六賊欺 惡業自身心所造 愚迷披卻畜生皮
十勸
勸君一 專心常念波羅蜜 勤修六度向菩提 五濁叁塗自然出
勸君二 夫人出世莫求利 縱然求得暫時間 須臾不久歸蒿裏
勸君叁 人身難得大須慚 晝夜六時常念佛 勤修叁寶向伽藍
勸君四 努力經營修善事 莫言少壯好光容 未委前程是何處
勸君五 尋思地獄真成苦 眼前富貴逞容儀 須臾不久還歸土
勸君六 第一莫吃衆生肉 若非菩薩化身來 便是前生親眷屬
勸君七 萬事無過須的實 朝叁暮四不爲人 此理安身終不吉
勸君八 吃肉之人真羅刹 今身若也殺佗身 來生還被佗身殺
勸君九 天堂地獄分明有 莫將酒肉勸僧人 五百生中無腳手
勸君十 相勸修行須在急 一朝命盡入黃泉 父娘妻子徒勞泣
頌二首
空手把鋤頭 步行騎水牛 牛從橋上過 橋流水不流
有物先天地 無形本寂寥 能爲萬象主 不遂四時凋
還源詩十二章
還源去 生死涅槃齊 由心不平等 法性有高低
還源去 說易運心難 般若無形相 教作若爲觀
還源去 欲求般若易 但息是非心 自然成大智
還源去 觸處可幽棲 涅槃生死是 煩惱即菩提
還源去 依見莫隨情 法性無增滅 妄說有虧盈
還源去 何須更遠尋 欲求真解脫 端正自觀心
還源去 心性不思議 志小無爲大 芥子納須彌
還源去 解脫無邊際 和光與物同 如空不染世
還源去 何須次第求 法性無前後 一念一時修
還源去 心性不沈浮 安住王叁昧 萬行悉圓收
還源去 生死本紛綸 橫計虛爲實 六情常自昏
還源去 般若酒澄清 能治煩惱病 自飲勸衆生
浮漚歌
君不見 驟雨近看庭際流 水上隨生無數漚 一滴初成一滴破 幾回銷盡幾回浮 浮漚聚散無窮已 大小殊形色相似 有時忽起名浮漚 銷竟還同本來水 浮漚自有還自無 象空象色總名虛 究竟還同幻化影 愚人喚作半邊珠 此時感歎閑居士 一見浮漚悟生死 皇皇人世總名虛 暫借浮漚以相比 念念人間多盛衰 逝水東注永無期 寄言世上榮豪者 歲月相看能幾時
獨自詩二十章
獨自山 茅茨草屋安 熊罴撩人戲 飛鳥共來餐
獨自居 何意此勤劬 翹心尋本性 志節服真如
獨自眠 寂寞好思玄 休息攀緣境 不著有無邊
獨自坐 靜思觀無我 調直個身心 慈悲成薩埵
獨自處 本誓如應與 示道在經中 扣破無明主
獨自行 見色恰如盲 輕軀同類化 蠕動未曾驚
獨自戲 問我心中有何爲 若見無記在心中 急斷令還般若義
獨自往 觸處隨緣皆妄想 妄想心內逼馳求 即此馳求亦非往
獨自歸 登山度嶺何所依 比至所依無定實 熟觀此境竟何爲
獨自作 問我心中何所著 推撿四運並無生 千端萬緒何能縛
獨自語 問我心中何所取 照了巧說並皆空 咽喉唇舌誰爲主
獨自情 其實離聲名 叁觀一心離萬品 荊棘叢林皆自平
獨自美 迢迢棄朝市 追昔本願證無生 不得無生終不止
獨自佳 禅味朝餐不用蝦 弊此揣食如應與 假借五陰以爲家
獨自樂 且欲求無學 急斷叁界繩 得免泥犁惡
獨自好 決求菩薩道 萬行爲衆生 未取泥洹寶
獨自觀 試取世緣看 捉此無常境 一理向心觀
獨自奇 正是學無爲 迥思多許念 運向涅槃池
獨自足 願心無限局 怨親法界語圓真 始得應身化群育
獨自宿 意裏心儲畜 爲作良友系衣珠 曆劫彌生根會熟
爾時大士與諸弟子晝夜思惟觀察行人生而不生滅而不滅止息攀緣入法相即是爲解脫也乃作五章詞曰
一更始 擎香佛龛裏 敬禮無上尊 心心已無已
二更至 加趺靜禅思 通達無彼我 真如一不二
叁更中 觀法空不空 無起無生滅 體一真如同
四更前 觀法緣無緣 真如四句絕 百非甯複煎
五更初 稽首禮如如 歸依無新故 不實亦不虛
行路難二十篇並序
夫心性虛凝量同法界隨如絕相無作無緣湛爾常存而無住法流滿世界而實理不遷妙道歸空而普同萬有法王禦此而說金堅故昔言欲顯其相而複不爲言之所诠然觸事該羅而事之不攝性非解脫本無十纏緣所不起呼之爲妙言方不及故號自然常與世和而世法不染俗是其體而亦不爲俗之所牽爾乃虛玄絕妙空號坦蕩心無狀而現形雖有形而無象散合無方而非還非往由聚斂而不促設開舒而不廣斯非物而有音具大音而稀響性寂虛沖非一非兩廣照分明徒自明而自朗未曾暫有而全體現前雖複現前而難習難仿細于毫末而不微生遍叁千而不長理無決定無聽無聞無而恍晃生死坦然非因育養識類含生同斯法綱就悟名爲涅槃而不知者說爲憶想斯則真實無疑能柔能強廣望則世界不容息念則舉體皆同乃是無色之色恬靜淵洪止之即爲無量無窮之體合之則非只非雙一起普周萬國無遲無疾而容不容非凡非聖非智非愚唯有無心質士合此虛宗會之者豁冥昧照之者朗迷蒙遮那湛然無增無減四生叁有聞爾還空若乃幽微寂莫難見難知若立一名相而不合不離非斷非常而二邊俱會無明無暗非慧非癡此非世間智辨照之所能及是無生慧者之所深思斯乃自悟虛心即長生而不滅見而非見無著無依世有九十六種外道亦所不及唯是無上佛法要切良基余既瞥聞不能默已抱愚竭智聊述拙辭雖不會妙理然其語意大指終歸自然煩愦性迷製斯遣慮願高明正士見者不嗤
第一章 明非斷非常
君不見自心非斷亦非常普在諸方不入方亦複不依前後際又複非圓非短長湛然無生亦無滅非白非黑非青非黃雖複念慮知諸法而實不住念中央衆生入而無所入雖取六境實無傷智者分明了知此是故號曰法中王自悟知此無知法因爾智慧等金剛不藉外緣資內府戒定慧品自閑防安住普超叁昧頂憶想顛倒求消亡覺諸煩惱隨如相稱此空名爲道場爲衆班宣演常教如此妙義未曾彰行路難路難微妙甚難行若以無知照知法現前證得本無生
第二章 明真照無照
君不見真照分明性無照通鑒坦蕩複無平安住無明知明照了達明照之無明一心永斷于諸行始複勤行于不行一心非心亦非一無一無心行不生識心即是無生法非離生法有無生若知諸緣性無起隨心顛倒任縱橫解了空心無隔礙世間言論不勞爭若複苦欲爭言論方爲貪癡之所盲是故經言樂知見五陰塵勞隨複生若能慧心持本際自得正道坦然平性正心平無有正假設平正引群生行路難路難常居五陰山涅槃虛玄不爲寂雖有生死獨清閑
第叁章 明心相實相
君不見心相微細最奇精非作非緣非色名雖複恬然非有相若凡若聖已之靈此靈無形而常應雖複常應實無形心性無來亦無去緣慮流轉實無停正覺此是真常覺方便鹿苑製尊經爲度妄想諸邪見令知寂滅得安甯廣說菩提與諸行而此二法即音聲了達音聲處非處叁毒煩惱不虧盈又達互陰皆空寂正慧無生製六情于茲六情還念滅即是真了涅槃城行路難路難無往複無還貪嗔不在于內外亦複的不在中間
第四章 明無相虛融
君不見決定法中無決定虛妄顛倒是菩提若心分…
《003 龐居士語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