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011 五燈會元(宋 普濟 著)▪P67

  ..續本文上一頁勸兄弟未歇歇去好,未徹徹去好,大丈夫兒得恁麼無氣概,還惆怅麼?終日茫茫地,且覓取個管帶路好,也無人問我管帶一路。」僧問:「如何是管帶一路?」師噓噓曰:「要棒吃即道。」曰:「恁麼則學人罪過也。」師曰:「幾被汝打破蔡州。」問僧:「近離甚處?」曰:「石橋。」師曰:「本分事作麼生?」曰:「近離石橋。」師曰:「我豈不知你近離石橋?本分事作麼生?」曰:「和尚何不領話?」師便打。僧曰:「某甲話在。」師曰:「你但吃棒,我要這話行。」僧問:「一等明機雙扣,爲甚麼卻遭違貶?」師曰:「打水魚頭痛,驚林鳥散忙。」問:「十二時中以何爲驗?」師曰:「得力即向我道。」僧曰:「諾。」師曰:「十萬八千猶可近。」問:「如何是方便門速易成就?」師曰:「速易成就。」曰:「爭柰學人領覽未的。」師曰:「代得也代卻。」問:「如何是人無心合道?」師曰:「何不問道無心合人?」曰:「如何是道無心合人?」師曰:「白雲乍可來青嶂,明月那教下碧天。」問:「新年頭還有佛法也無?」師曰:「有。」曰:「如何是新年頭佛法?」師曰:「元正啓祚,萬物鹹新。」曰:「謝師答話。」師曰:「鏡清今日失利。」問:「學人問不到處,請師不答。和尚答不到處,學人即不問。」師乃搊住曰:「是我道理,是汝道理?」曰:「和尚若打學人,學人也打和尚。」師曰:「得對相耕去。」問:「承師有言,諸方若不是走人,便是籠人、罩人,未審和尚如何?」師曰:「被汝致此一問,直得當門齒落。」

  上堂,衆集定,師抛下拄杖曰:「大衆動著也二十棒,不動著也二十棒。」時有僧出,拈得頭上戴出去。師曰:「鏡清今日失利。」問僧:「門外甚麼聲?」曰:「雨滴聲。」師曰:「衆生顛倒,迷己逐物。」曰:「和尚作麼生?」師曰:「洎不迷己。」曰:「洎不迷己,意旨如何?」師曰:「出身猶可易,脫體道應難。」問:「如何是同相?」師將火箸插向爐中。曰:「如何是別相?」師又將火箸插向一邊。﹝法眼別雲:「問不當理。」﹞有僧引一童子到曰:「此童子常愛問人佛法,請和尚驗看。」師乃令點茶。童子點茶來,師啜了,過盞橐與童子。子近前接,師卻縮手曰:「還道得麼?」子曰:「問將來。」﹝法眼別雲:「和尚更吃茶否?」﹞僧曰:「此童子見解如何?」師曰:「也只是一兩生持戒僧。」晉天福初示滅,塔于龍冊山。

  報恩懷嶽禅師

  漳州報恩院懷嶽禅師,泉州人也。僧問:「十二時中如何行履?」師曰:「動即死。」曰:「不動時如何?」師曰:「猶是守古冢鬼。」問:「如何是學人出身處?」師曰:「有甚麼纏縛汝?」曰:「爭柰出身不得何!」師曰:「過在阿誰?」問:「如何是報恩一靈物?」師曰:「吃如許多酒糟作麼?」曰:「還露腳手也無?」師曰:「這裏是甚麼處所?」問:「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師曰:「萬裏一片雲。」曰:「見後如何?」師曰:「廓落地。」問:「黑雲陡暗,誰當雨者?」師曰:「峻處先傾。」問:「宗乘不卻,如何舉唱?」師曰:「山不自稱,水無間斷。」問:「佛未出世時如何?」師曰:「汝爭得知?」問:「撥塵見佛時如何?」師曰:「甚麼年中得見來!」問:「師子在窟時如何?」師曰:「師子是甚麼家具?」曰:「師子出窟時如何?」師曰:「師子在甚麼處?」問:「如何是目前佛?」師曰:「快禮拜。」臨遷化,上堂:「山僧十二年來舉揚宗教,諸人怪我甚麼處?若要聽叁經五論,此去開元寺咫尺。」言訖告寂。

  安國弘[王+舀]禅師

  福州安國院弘[王+舀]明真禅師,泉州陳氏子。參雪峰,峰問:「甚麼處來?」曰:「江西來。」峰曰:「甚麼處見達磨?」曰:「分明向和尚道。」峰曰:「道甚麼?」曰:「甚麼處去來?」一日,雪峰見師,忽搊住曰:「盡乾坤是個解脫門,把手拽伊不肯入。」曰:「和尚怪弘[王+舀]不得。」峰拓開曰:「雖然如此,爭柰背後許多師僧何!」師舉國師碑文雲:「得之于心,猗蘭作旃檀之樹,失之于旨,甘露乃蒺藜之園。」問僧曰:「一語須具得失兩意,汝作麼生道?」僧舉拳曰:「不可喚作拳頭也。」師不肯,亦舉拳別雲:「秪爲喚這個作拳頭,出世囷山。」後閩帥命居安國,大闡玄風。僧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是即是,莫錯會。」問:「如何是第一句?」師曰:「問,問,問,學人上來,未盡其機,請師盡機。」師良久,僧禮拜。師曰:「忽到別處,人問,汝作麼生舉?」曰:「終不敢錯舉。」師曰:「未出門已見笑具。」問:「如何是達磨傳底心?」師曰:「素非後躅。」問:「不落有無之機,請師全道。」師曰:「汝試斷看。」問:「如何是一毛頭事?」師拈起袈裟,僧曰:「乞師指示。」師曰:「抱璞不須頻下淚,來朝更獻楚王看。」問:「寂寂無言時如何?」師曰:「更進一步。」問:「凡有言句,皆落因緣方便;不落因緣方便事如何?」師曰:「桔槔之士頻逢,抱甕之流罕遇。」問:「向上一路,千聖不傳,未審和尚如何傳?」師曰:「且留口吃飯著。」問:「如何是高尚底人?」師曰:「河濱無洗耳之叟,磻溪絕垂釣之人。」問:「十二時中,如何救得生死?」師曰:「執缽不須窺衆樂,履冰何得步參差。」問:「學人擬問宗乘,師還許也無?」師曰:「但問。」僧擬問,師便喝出。問:「目前生死,如何免得?」師曰:「把將生死來!」問:「知有底人,爲甚麼道不得?」師曰:「汝爺名甚麼?」問:「如何是活人劍?」師曰:「不敢瞎卻汝。」曰:「如何是殺人刀?」師曰:「只這個是。」問:「不犯鋒铓,如何知音?」師曰:「驢年去!」問:「苦澀處乞師一言。」師曰:「可煞沈吟。」曰:「爲甚麼如此?」師曰:「也須相悉好!」問:「常居正位底人,還消得人天供養否?」師曰:「消不得。」曰:「爲甚麼消不得?」師曰:「是甚麼心行?」曰:「甚麼人消得?」師曰:「著衣吃飯底消得。」師舉棱和尚住招慶時,在法堂東角立,謂僧曰:「這裏好致一問。」僧便問:「和尚爲何不居正位?」棱曰:「爲汝恁麼來。」曰:「即今作麼生?」棱曰:「用汝眼作麼?」師舉畢,乃曰:「他家恁麼問,別是個道理,如今作麼生道?」後安國曰:「恁麼則大衆一時散去得也。」師自代曰:「恁麼即大衆一時禮拜。」

  睡龍道溥禅師

  泉州睡龍山道溥弘教禅師,福唐鄭氏子。初住五峰。上堂:「莫道空山無祗待。」便歸方丈。僧問:「凡有言句,不出大千頂,未審頂外事如何?」師曰:「凡有言句,不是大千頂。」曰:「如何是大千頂?」師曰:「摩醯首羅天,猶是小千界。」問:「初心後學,近入叢林,方便門中,乞師指示。」師敲門枋,僧曰:「向上還有事也無?」師曰:「有。」曰:「如何是向上事?」師再敲門枋。

  金輪可觀禅師

  南嶽金輪可觀禅師,福唐薛氏子。參雪峰,峰曰:「近前來!」師方近前作禮,峰與一蹋,師忽契悟。師事十二載,複曆叢林。住後,上堂:「我在雪峰,遭他一蹋,直至如今眼不開,不知是何境界?」僧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不是大衆。」夜參後下堂,師召大衆,衆回首。師曰:「看月!」衆乃看。師曰:「月似彎弓,少雨多風。」衆無對。問:「古人道毗盧有師,法身有主,如何是毗盧師、法身主?」師曰:「不可床上安床。」問:「如何是日用事?」師拊掌叁下。僧曰:「學人未領此意。」師曰:「更待甚麼?」問:「從上宗乘,如何爲人?」師曰:「我今日未吃茶。」曰:「請師指示。」師曰:「過也問,正則不問,請師傍指。」師曰:「抱取貓兒去。」問僧:「甚處來?」曰:「華光。」師便推出,閉卻門。僧無對。問:「路逢達道人,不將語默對。未審將何對?」師咄曰:「出去!」問僧:「作麼生是觌面事?」曰:「請師鑒。」師曰:「恁麼道還當麼?」曰:「故爲即不可。」師曰:「別是一著。」問:「如何是靈源一路?」師曰:「蹋過作麼?」雪峰院主有書來招曰:「山頭和尚年尊也,長老何不再入嶺一轉?」師回書曰:「待山頭和尚別有見解,即再入嶺。」僧問:「如何是雪峰見解?」師曰:「我也驚。」

  大普玄通禅師

  福州大普山玄通禅師,本郡人也。僧問:「骊龍颔下珠如何取得?」師乃拊掌瞬視。問:「方便以前事如何?」師便推出。其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咬骨頭漢出去!」問:「撥塵見佛時如何?」師曰:「脫枷來商量。」問:「急急相投,請師接。」師曰:「鈍漢!」

  長生皎然禅師

  福州長生山皎然禅師,本郡人。久依雪峰,一日與僧斫樹次,峰曰:「斫到心且住。」師曰:「斫卻著。」峰曰:「古人以心傳心,汝爲甚麼道斫卻?」師擲下斧曰:「傳。」峰打一拄杖而去。僧問雪峰:「如何是第一句?」峰良久,僧舉似師。師曰:「此是第二句。」峰再令其僧來,問:「如何是第一句?」師曰:「蒼天!蒼天!」普請次,雪峰問:「古人道:誰知席帽下,元是昔愁人。古人意作麼生?」師側戴笠子曰:「這個是甚麼人語?」峰問師:「持經者能荷擔如來,作麼生是荷擔如來?」師乃捧雪峰向禅床上。普請次,雪峰負一束藤,路逢一僧便抛下。僧擬取,峰便蹋倒。歸謂師曰:「我今日蹋這僧快!」師曰:「和尚卻替這僧入涅槃堂始得。」峰便休去。雪峰問:「光境俱亡,複是何物?」師曰:「放皎然過有道處。」峰曰:「放汝過作麼生?」道曰:「皎然亦放和尚過。」峰曰:「放汝二十棒。」師便禮拜。住後,僧問:「古人有言:無明即佛性,煩惱不須除。如何是無明即佛性?」師忿然作色,舉拳呵曰:「今日打這師僧去也!」曰:「如何是煩惱不須除?」師以手拏頭曰:「這師僧得恁麼發人業。」問:「路逢達道人,不將語默對。未審將甚麼對?」師曰:「上紙墨堪作甚麼?」閩帥署禅主大師,莫知所終。

  鵝湖智孚禅師

  信州鵝…

《011 五燈會元(宋 普濟 著)》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