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011 五燈會元(宋 普濟 著)▪P80

  ..續本文上一頁華,發明心印。回居明覺院,唯事飲酒,醉則成歌頌、警道俗,因號酒仙。偈曰:「綠水紅桃華,前街後巷走百余遭,張叁也識我,李四也識我。識我不識我,兩個拳頭那個大。兩個之中一個大,曾把虛空一戳破。摩挲令教卻恁麼,拈取須彌枕頭臥。揚子江頭浪最深,行人到此盡沈吟。他時若到無波處,還似有波時用心。金斝又聞泛,玉山還報頹,莫教更漏促,趁取月明回,貴買朱砂畫月,算來枉用工夫。醉臥綠楊陰下,起來強說真如。泥人再叁叮囑,莫教失卻衣珠。一六二六,其事已足。一九二九,我要吃酒。長伸兩腳眠一寤,﹝音忽。﹞起來天地還依舊。門前綠樹無啼鳥,庭下蒼苔有落花。聊與東風論個事,十分春色屬誰家。秋至山寒水冷冷春來柳綠花紅。一點動隨萬變,江村煙雨蒙蒙。有不有,空不空,笊籬撈取西北風。生在閻浮世界,人情幾多愛惡。只要吃些酒子,所以倒街臥路。死後卻産娑婆,不願超生淨土。何以故,西方淨土且無酒酤?」師于祥符二年上元淩晨,浴罷就室,合拳右舉,左張其口而化。

  延壽輪禅師法嗣

  歸宗道诠禅師

  廬山歸宗道诠禅師,吉州劉氏子。僧問:「承聞和尚親見延壽來,是否?」師曰:「山前麥熟也未?」問:「九峰山中還有佛法也無?」師曰:「有。」曰:「如何是九峰山中佛法?」師曰:「石頭大底大,小底小。」尋屬江南國絕,僧徒例試經業,師之衆並習禅觀。乃述一偈,聞于州牧曰:「比擬忘言合太虛,免教和氣有親疏。誰知道德全無用,今日爲僧貴識書。」州牧閱之,與僚佐議曰:「旃檀林中,必無雜樹。唯師一院,特奏免試。」南康知軍張南金具疏,集道俗迎請,坐歸宗道場。僧問:「如何是歸宗境?」師曰:「千邪不如一直。」問:「如何是佛?」師曰:「待得雪消後,自然春到來。」問:「深山岩谷中,還有佛法也無?」師曰:「無。」曰:「佛法遍在一切處,爲甚麼卻無?」師曰:「無人到。」問:「古人道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時如何?」師曰:「來日路口有市。」問:「如何是學人自己?」師曰:「床窄先臥,粥稀後坐。」雍熙二年順寂,塔于牛首庵。

  龍興院裕禅師

  潭州龍興裕禅師,僧問:「如何是學人自己?」師曰:「張叁李四。」曰:「比來問自己,爲甚麼卻道張叁李四?」師曰:「汝且莫草草。」問:「諸余即不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家風即且置,阿那個是汝不問底諸余?」

  保福俦禅師法嗣

  隆壽無逸禅師

  漳州隆壽無逸禅師,開堂升座,良久曰:「諸上座,若是上根之士,早已掩耳,中下之流,競頭側聽。雖然如此,猶是不得已而言。諸上座,他時後日到處,有人問著今日事,且作麼生舉似?他若也舉得,舌頭鼓論,若也舉不得,如無叁寸,且作麼生舉?」

  大龍洪禅師法嗣

  大龍景如禅師

  鼎州大龍山景如禅師,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便喝。僧問:「尊意如何?」師曰:「會麼?」曰:「不會。」師又喝。問:「太陽一顯人皆羨,鼓聲才罷意如何?」師曰:「季秋凝後好晴天。」

  大龍楚勳禅師

  鼎州大龍山楚勳禅師,上堂,良久曰:「大衆只恁麼各自散去,已是重宣此義了也。久立又奚爲?然久立有久立底道理。知了經一小劫,如一食頃。不知便見茫然。還知麼?有知者出來,大家相共商量。」僧出提坐具,曰:「展即遍周沙界,縮即絲發不存。展即是,不展即是?」師曰:「你從甚麼處得來?」曰:「恁麼則展去也。」師曰:「沒交涉。」問:「如何是大龍境?」師曰:「諸方舉似人。」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你爲甚麼謾我?」問:「亡僧遷化向甚麼處去?」師曰:「阿彌陀佛!」問:「善法堂中師子吼,未審法嗣嗣何人?」師曰:「猶自恁麼問。」

  普通從善禅師

  興元府普通院從善禅師,僧問:「*輪再轉時如何?」師曰:「助上座喜。」曰:「合譚何事?」師曰:「異人掩耳。」曰:「便恁麼領會時如何?」師曰:「錯。」問:「佩劍叩松關時如何?」師曰:「莫亂作。」曰:「誰不知有。」師曰:「出。」

  白馬霭禅師法嗣

  白馬智倫禅師

  襄州白馬智倫禅師,僧問:「如何是佛?」師曰:「真金也須失色。」問:「如何是和尚出身處?」師曰:「牛抵牆。」曰:「學人不會意旨如何?」師曰:已成八字。」

  白兆楚禅師法嗣

  保壽匡祐禅師

  唐州保壽匡祐禅師,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近前來。」僧近前,師曰:「會麼?」曰:「不會。」師曰:「石火電光,已經塵劫。」問:「如何是爲人底一句?」師曰:「開口入耳。」曰:「如何理會?」師曰:「逢人告人。」

  青原下九世

  黃龍達禅師法嗣

  眉州黃龍禅師

  眉州黃龍禅師,僧問:「如何是密室?」師曰:「斫不開。」曰:「如何是密室中人?」師曰:「非男女相。」問:「國內按劍者是誰?」師曰:「昌福。」曰:「忽遇尊貴時如何?」師曰:「不遺。」

  清溪進禅師法嗣

  天平從漪禅師

  相州天平山從漪禅師,僧問:「如何得出叁界?」師曰:「將叁界來與汝出。」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顯露地。」問:「如何是佛?」師曰:「不指天地。」曰:「爲甚麼不指天地?」師曰:「唯我獨尊。」問:「如何是天平?」師曰:「八凹九凸。」問:「洞深杳杳清溪水,飲者如何不升墜?」師曰:「更夢見甚麼?」問:「大衆雲集,合譚何事?」師曰:「香煙起處森羅見。」

  圓通緣德禅師

  廬山圓通緣德禅師,臨安黃氏子。事本邑東山勤老宿剃染,遍遊諸方。江南國主于廬山建院,請師開法。上堂:「諸上座,明取道眼,好是行腳本分事。道眼若未明,有甚麼用處?只是移盤吃飯漢。道眼若明,有何障礙?若未明得,強說多端也無用處。無事切須尋究。」僧問:「如何是四不遷?」師曰:「地水火風。」問:「如何是古佛心?」師曰:「水鳥樹林。」曰:「學人不會。」師曰:「會取學人。」問:「久負沒弦琴,請師彈一曲。」師曰:「負來多少時也?」曰:「未審作何音調?」師曰:「話墮也。珍重!」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過去燈明佛,本光瑞如是。」

  本朝遣帥問罪江南,後主納土矣,而胡則者據守九江不降,大將軍曹翰部曲渡江入寺,禅者驚走,師淡坐如平日。翰至,不起不揖,翰怒诃曰:「長老不聞殺人不眨眼將軍乎?」師熟視曰:「汝安知有不懼生死和尚邪?」翰大奇,增敬而已。曰:「禅者何爲而散?」師曰:「擊鼓自集。」翰遣裨校擊之,禅無至者。翰曰:「不至,何也?」師曰:「公有殺心故爾。」師自起擊之,禅者乃集。翰再拜,問決勝之策。師曰:「非禅者所知也。」太平興國二年十月七日,升堂曰:「脫離世緣,乃在今日。」囑令門人累青石爲塔,乃曰:「他日塔作紅色,吾再至也。」言訖而逝,谥道濟禅師。

  清涼複禅師法嗣

  奉先慧同禅師

  升州奉先寺慧同淨照禅師,魏府張氏子。僧問:「教中道,唯一堅密身,一切塵中見。又道,佛身充滿于法界,普見一切群生前。于此二途,請師說。」師曰:「唯一堅密身,一切塵中見。」問:「如何是古佛心?」師曰:「汝疑阿那個不是?」問:「如何是常在底人?」師曰:「更問阿誰?」

  龍濟修禅師法嗣

  河東廣原禅師

  河東廣原禅師,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聽取一偈:刹刹現形儀,塵塵具覺知。性源常鼓浪,不悟未曾移。」

  南臺安禅師法嗣

  鹫嶺善美禅師

  襄州鹫嶺善美禅師,僧問:「如何是鹫嶺境?」師曰:「岘山對碧玉,江水往南流。」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有甚麼事?」問:「百川異流,還歸大海,未審大海有幾滴?」師曰:「汝還到海也未?」曰:「到海後如何?」師曰:「明日來,向汝道。」

  歸宗诠禅師法嗣

  九峰義诠禅師

  瑞州九峰義诠禅師,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有力者負之而趨。」

  隆壽逸禅師法嗣

  隆壽法骞禅師

  隆壽法骞禅師,泉州施氏子。漳州刺史陳洪铦請開法,上堂:「今日隆壽出世,叁世諸佛森羅萬象,同時出世,同時轉*輪,諸人還見麼?」僧問:「如何是隆壽境?」師曰:「無汝插足處。」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未識境在。」有僧來參,次日請問心要。師曰:「昨日相逢序起居,今朝相見事還如。如何卻覓呈心要,心要如何特地疏。」

  五燈會元卷第九

  南嶽下叁世

  百丈海禅師法嗣

  沩山靈祐禅師

  潭州沩山靈祐禅師,福州長溪趙氏子。年十五出家,依本郡建善寺法常律師,剃發于杭州龍興寺,究大小乘教。二十叁遊江西,參百丈,丈一見,許之入室,遂居參學之首。侍立次,丈問:「誰師?」曰:「某甲。」丈曰:「汝撥爐中有火否?」師撥之曰:「無火。」丈躬起深撥得少火,舉以示之曰:「汝道無這個,聾!」師由是發悟,禮謝陳其所解。丈曰:「此乃暫時歧路耳。經雲:欲識佛性義,當觀時節因緣。時節既至,如迷忽悟,如忘忽憶,方省己物不從他得。故祖師雲:悟了同未悟,無心亦無法。只是無虛妄凡聖等心,本來心法元自備足。汝今既爾,善自護持。」次日,同百丈入山作務。丈曰:「將得火來麼?」師曰:「將得來。」丈曰:「在甚處?」師乃拈一枝柴吹兩吹,度與百丈。丈曰:「如蟲禦木。」司馬頭陀自湖南來,謂丈曰:「頃在湖南尋得一山,名大沩,是一千五百人善知識所居之處。」丈曰:「老僧住得否?」陀曰:「非和尚所居。」丈曰:「何也?」陀曰:「和尚是骨人,彼是肉山。設居徒不盈千。」丈曰:「吾衆中莫有人住得否?」陀曰:「待曆觀之。」時華林覺爲第一座,丈令侍者請至。問曰:「此人如何?」陀請謦欬一聲,行數步。陀曰:「不可。」丈又令喚師,師時爲典座。陀一見乃曰:「此正是沩山主人也。」丈是夜召師入室,囑曰:「吾化緣在此。沩山勝境,汝當居之,嗣續吾宗,廣度後學。」而華林聞之曰…

《011 五燈會元(宋 普濟 著)》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