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九同音吼。十同得入又雲。與什麼人同得入。與誰同音吼。作麼生是同生殺。什麼物同得失。阿那個同具足。是什麼同遍普。何人同真志。孰能總同參。那個同大事。何物同一質。有點得出底麼。點得出者。不吝慈悲。點不出來。未有參學眼在。切須辨取。要識是非。面目見在。不可久立。
示衆二偈
閃電之機不易當。將心學道轉顛狂。直饒咬得當鋒箭。也是烏龜水裏藏。
疾焰過風用更難。揚眉瞬目隔千山。奔流度刃猶成滯。擬議如何更得全。
頓漸俱收 見性離文字 學問
識心心是佛。不識是魔王。魔佛一心作。佛真魔即狂。
見性非言說。何千海藏文。舉心明了義。不在廣雲雲。
從前學問幾能知。拾礫泥中辨寶稀。唯有隱淪高趣者。騰騰兀兀混時機。
琅玡覺和尚語 嗣汾陽
上堂。拈起柱杖雲。山僧有時一棒。諸佛降生。有時一棒。轉大*輪。有時一棒。入般涅槃。你且道。諸佛降生。轉大*輪。入般涅槃。相去多少。良久雲。莫謗如來正*輪。珍重。
師舉先梁山雲。南來者。與叁十棒。北來者。與叁十棒。然雖如是。不當宗乘。師雲。梁山好一片真金。將作頑鐵賣卻。琅玡即不然。南來者。與叁十棒。北來者。與叁十棒。從教天下衲僧貶駁。珍重。
舉僧問馬大師。如何是佛。大師雲。即心是佛。如何是道。雲無心是道。雲佛與道。相去多少。大師雲。佛如展手。道似握拳。師雲。古人方便即不可。山僧者裏。也有些子。若無人買。山僧自賣自買去也。如何是佛。岩前多瑞草。如何是道。澗下足靈苗。佛與道。相去多少。數片白雲籠古寺。一條綠水繞青山。珍重。
與麼來者。上間安排。不與麼來者。下間挂塔。向上人來。獨自淒淒暗渡江。更有一人。向什麼處著。良久雲。釣竿斫盡重栽竹。不計工程得便休。珍重。
示衆雲。古人道。有時先照後用。有時先用後照。有時照用同時。有時照用不同時。若也先照後用。露師子之爪牙。若也先用後照。縱象王之威猛。若也照用同時。如龍得水。致雨騰雲。若也照用不同時。提獎嬌兒。拊憐愛子。諸人者。此古德建立法門。爲合如是。不合如是。若合如是。似紀信登九龍之辇。不合如是。若項羽失千裏烏骓。還有人。爲琅玡出氣也無。如無。山僧自道去也。卓柱杖。下座。
僧問。大事未辨時如何。師雲。金燈連夜照。不覺五更鍾。進雲。大事巳辨時如何。師雲。跣足踏冰雪。方知徹骨寒問。談真即逆俗。順俗即違真。離此二途。請師舉唱。師雲。水底石牛吼。木裏瑞花開。進雲。若然者。不因觀北鬥。爭得見南星。師雲。世亂奴欺主。年衰鬼弄人。放汝叁十棒。
舉大陽和尚。示衆雲。平常無生句。妙玄無私句。體明無盡句。後有僧請益。如何是平常無生句。白雲覆青山。青山頂不露。如何是妙玄無私句。寶殿無人不侍立。不種梧桐免鳳來。如何是體明無盡句。手指空時天地轉。回途石馬出紗籠。第一句道得。師子颦呻。第二句道得。師子踞地。第叁句道得。師子返擲。縱也周遍十方。擒也坐在一處。正當與麼時。作麼生委息。若委息不得。來朝更向楚王看。便下座。
拈起柱杖雲。十方諸佛降生。也在柱杖頭上。轉大*輪。也在柱杖頭上。入般涅槃。也在柱杖頭上。汝等諸人。作麼生委悉。良久雲。不可待緣木求魚。見危致命。卓柱杖。下座。
柱杖若是。頭上安頭。柱杖不是。斬頭覓活。離此二途。猶是無依滯魄。透脫一路。猶是著肉汗衫。汝等諸人。各具金剛眼睛。到者裏。作麼生會。若也不會。柱杖子透過渤海。看看。卓柱杖。一下。
依經解義。叁世佛冤。離經一字。又同魔說。且作麼生得不傷物義去。汝等諸人。聽山僧一頌。地凍草枯。水寒冰結。借問禅人。是何時節。林際走過新羅。德山愁眉不悅。珍重。
句中薦得。遊子返于故鄉。意中薦得。方解事于尊堂。若然者。須是轉身吐氣始得。若能如是。方解百尺竿頭進步。句中無意。意中無句。既能如是。且作麼生轉身吐氣。若也不會。柱杖子。爲汝吐氣去也。卓柱杖。下座。
舉先百丈禅師。示衆雲。百丈有叁訣。吃茶。珍重。歇。直下若承當。知君猶未徹。師拈雲。百丈與麼道。美則美矣。善則善矣。雖然如是。即有順水之波。且無滔天之浪。山僧即不然。琅玡有叁訣。渌水。青山。月。叁冬枯木花。九夏寒岩雪。珍重。
慈明圓禅師語 嗣汾陽
師在崇勝院開堂。白椎罷。師乃雲。大衆會麼。宜陽秀水。南嶽石橋。若也不會。山僧謾你諸人去也。所以達磨西來。教外別傳一句。且道。別傳個什麼。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只如諸人。盡是祖師。指出底人。還信得及麼。若信得及。與祖師同參。若信不及。可謂自生退屈。此日一會。不是小緣。莫非工部郎中。與諸官僚。夙承佛記。示作王臣。建立法幢。令法久住。且道。法幢作麼生建立。還有英靈者麼。試出來。通個消息看僧問。如何是道。師雲。踏著不嗔。如何是道中人。師雲。胸駝背負行腳不逢人時如何。師雲。釣絲絞水如何是佛。師雲。水出高原如何是西來意。師雲。晝行夜臥如何是異類中人。師雲。頭長腳短。謝師指示。師雲。半幅全封寶劍未出匣時如何。師雲響。出匣後如何。師噓一聲達磨未來時如何。師雲。長安夜夜家家月。來後如何。師雲。幾處笙歌幾處愁既是護法善神。爲什麼張弓架箭。師雲。禮防君子古人面壁。意旨如何。師雲。有年無德如何是佛。師雲。潇湘斑竹杖夜靜獨行時如何。師雲。叁把茆如何是西來意。師雲。叁日風五日雨已事未明。以何爲驗。師雲。玄沙曾見雪峰來。未審意旨如何。師雲。一生不出嶺學人仗劍。取師頭。如何。師雲。道吾遭逢。僧擬議。師便打師雲。問話且止。若論此事。豈枉如斯。言多去道轉遠。所以摩谒陀國。巳露鋒铓。少室峰前。入泥入水。到這裏。須是個人始得。但某。本欲寄居山野。藏拙延時。茲者伏承知郡郎中。與諸官僚。曲垂請命。令續先基。緣某諸事荒唐。抑而不巳。而今向諸人面前。作一場笑具。還有檢點得出麼。若也檢點得出。共相證據。若無。山僧今日失利。珍重。
上堂。若向言中取則。埋沒宗風。直饒句下精通。敢保此人未悟。所以道。山青水綠。雀噪鴉鳴。萬派同源。海雲自異。未來諸佛。口似燈籠。過去諸佛。應病施方。現在諸佛。墮坑落塹。不落聖凡一句。作麼生道。良久雲。矢上更加尖。
客至雲。飒飒涼風景。同人訪寂寥。煮茶山下水。燒鼎洞中樵。珍重。
一切諸佛。及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法。皆從此經出。乃豎起柱杖雲。者個是南源柱杖子。阿那個是此經。
良久雲。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喝一喝。
良久雲。無爲無事人。猶是金鎖難。喝一喝。卓柱杖。下座諸佛放光明。助發實相義。豎起柱杖雲。者個是南源柱杖子。阿那個是實相義。你若見去。被見聞所轉。若也不見。行腳眼。在什麼處。喝一喝。
吾有一言。絕慮忘緣。巧說不得。只要心傳。更有一語。無過直與。且道。作麼生是直與一句。良久。以柱杖。劃一劃。喝一喝。下座。
豎起柱杖雲。恒沙諸佛。恒沙國土。被南源柱杖子。一時吞卻。其中衆生。不覺不知。你衲僧鼻孔。在什麼處。若也知得。橫擔柱杖。目視雲霄。若也不知。長連床上。有粥有飯。卓柱杖。
受道吾請。雲。先寶應道。第一句薦得。堪與祖佛爲師。第二句薦得。堪與人天爲師。第叁句薦得。自救不了。若是道吾即不然。第一句薦得。和泥合水。第二句薦得。無繩自縛。第叁句薦得。四棱榻地。所以道。起也。海晏河清。行人避路。坐也。乾坤黯黑。日月無光。汝等諸人。何處出氣。如今還有出氣者麼。有即出來。對衆出氣看。若無。道吾今日。與你出氣去也。乃噓一聲。卓柱杖。下座。
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豎起柱杖雲。者個是道吾柱杖。阿那個是一體。良久雲。渡河須用筏。到岸不須船。卓一下。
宗師者。奪貧子之衣珠。究達人之見處。若不如是。盡是和泥合水漢。良久雲。路逢劍客須呈劍。不是詩人莫猷詩。
青青翠竹。盡是真如。郁郁黃花。無非般若。乃豎起柱杖雲。者個是道吾柱杖。阿那個是般若。看看文殊菩薩。與善財童子。向十字街頭。說因說果。被維摩居士喝一喝。直得瓦解冰消。良久雲。將謂是維摩居士。元來只是山前李胡子。卓柱杖。下座。
面西行向東。北鬥正離宮。道去何曾去。騎牛臥水童。伏惟珍重。
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諸人者。若也信得去。不妨省力。可謂善財入彌勒樓閣。無量法門。悉皆周遍。得大無礙。悟法無生。是爲無生法忍。無邊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十世古今。始終不離于當念。且問諸人。阿那個是當念。只如諸人無明之性。即汝之本覺妙明之性。蓋爲不了生死根源。執妄爲實。隨妄所轉。致墮輪回。受種種苦。若能回光返照。自悟本來真性。不生不滅。故曰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只如四大五蘊。不淨之身。都無實義。如夢如幻。如影如響。從無量劫來。流浪生死。貪愛所使。無暫休息。出此入彼。積骨。如毗富羅山。飲乳。如四大海水。何故。爲無智慧。不能了知五蘊本空。都無所實。逐妄受生。貪欲所拘。不得自在。所以世尊雲。諸苦所因。貪欲爲本。若滅貪欲。無所依止。汝等若能了知幻身虛假。本來空寂。諸見不生。無我人衆生壽者。諸法皆如。故曰。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覺了無一物。唯有聽法說法。虛玄大道。無著真宗。故曰本源自性天真佛。又雲。五陰浮雲空去來。叁毒水泡虛出沒。若如是者。是爲度一切苦厄。乃至無量無邊。煩惱知解。悉皆清淨。是爲清淨法身。若到這個田地。便能出此入彼。舍身受身。地獄天堂。此界他方。縱橫自在。任意浮沈。應物舒光。隨機逗教。喚作千百億化身。與麼說話。可謂無夢說夢。和泥合水。撒屎撒尿。不識好惡。乃呵呵大笑雲。若向衲僧門下。十萬八千。未夢見他汗臭氣在。雖然如是。事無一向。…
《010 續古尊宿語要(宋 師明 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