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還見麼。卓一下雲。還聞麼。聞見分明。是個什麼。觀音大士弘悲願。千臂莊嚴千眼明。定慧慈威鹹具足。山僧贏得不惺惺。
今朝十月十五。有誤諸人來此。山僧口似匾擔。說禅煩柱杖子。卓柱杖一下雲。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黑蛇當大路。獅子逞全威。
有句無句。如藤倚樹。打破油甕。討甚老鼠。榔標橫擔不顧人。直入千峰萬峰去。
無邊刹境。自他不隔毫端。十世古今。始終不離當念。東勝身洲打鼓。西瞿耶尼上堂。南閻浮提展缽開單。北郁單越吃粥吃飯。叁世諸佛。曆代祖師。天下老和尚。古往今來。諸善知識。總在這裏。兩日來好雪。演上座。不可更向雪上加霜。各自歸堂吃茶去。
今朝巳是叁月半。到處桃花開爛熳。多少遊人眼不開。靈雲一見疑情斷。谛當甚谛當。敢保老兄猶未徹。且道。玄沙意作麼生。伯牙與子期。不是閑相識。
小參
冬至。舉五祖和尚道。將四大海水。爲一枚硯。須彌山作一管筆。若人向虛空裏。寫得祖師西來意五字。白雲下座。大展坐具。禮拜爲師。若寫不得。佛法無靈驗。大衆。以虛空爲紙。海水爲硯。須彌爲筆。只寫五字。有什麼難處。華藏道。若有人不假紙筆墨硯。一大藏教。五千四十八卷。天下老和尚所說法門。一時寫畢。華藏要伊爲走使。若寫不得。上大人。丘乙巳。化叁千。七十士。爾小生。八九子。佳作人。可知禮也。且熟念。然後須朱。莫道老僧。壓良爲賤。
結夏。舉達磨大師。一日謂門人曰。汝等盍各言其所得。時道副對曰。如我所見。不執文字。不離文字。而爲道用。磨曰。汝得吾皮。尼總持曰。如我所見。如慶喜見阿閦佛國。一見更不再見。磨曰。汝得吾肉。道育曰。四大本空。五陰非有。如我見處。無一法可當情。磨曰。汝得吾骨。二祖出。禮叁拜。依位而立。磨曰。汝得吾髓。師拈雲。缺齒胡僧輸機是算人之本。爭奈謾演上座一點不得。據這四個漢。若踏著華藏門。總是吃棒之數。何故。貪他一粒粟。失卻半年糧。
偈頌
辭亦庵相招 行者化苔脯
南北東西總亦庵。塵毛刹海悉包含。山僧巳住其中矣。更欲招邀即不堪。
琉璃田地無根草。信手拈來屬老盧。不似時人開著眼。再叁撈捷費工夫。
與雁山車嶺建接待僧 送定維那
雁山孤頂絕攀跻。當念遊人困路岐。暫與化城休歇地。莫教忘卻轉身時。
興化當年爲克賓。棒頭敲出玉麒麟。遁庵放過定禅者。只要渠侬眼自明。
題石勒王見佛圖澄畫像 與正弼侍者
立地成佛殺人漢。握節當胸更問誰。莫怪阿師佯瞌睡。要渠回首自知非。
叁應叁呼亘古今。遁庵無此老婆心。痛拳熱喝出門去。一聽渠侬怨恨深。
送元功居士歸溫陵 示法震頭陀
湖山相見笑顔開。知道仁從佛國來。敗阙盡情都納了。莫言無物送君回。
頭陀事衆巳多年。華藏無衣可得傳。劈面叁拳仁義絕。陳州人出許州門。
竹原元庵主語 嗣大慧
登高庵主劉師誠請普說。師雲。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釋迦老子。在摩竭提國。叁七日啓口無由。達磨大師對梁武帝。盡力提持。只道得個不識。若也一向坐卻。盡大地無一個發真歸元。先聖幸有第二義門。不妨于中開一線路。不見道。一法若有。毗盧墮在凡夫。萬法若無。普賢失其境界。一法萬法。若有若無。毗盧凡夫。普賢境界。總在裏許。喝一喝雲。如我按指。海印發光。汝暫舉心。塵勞先起。大衆見塵。爾時善財童子。入妙光大城。于正法藏大樓閣中。尋見大光王。時大光王。修大慈幢行。出自住處。來于此中。入大慈幢叁昧。此處一切人天。及山河大地。若草若木。有情無情。並皆歸向于王。各發菩提心。修行梵行。成等正覺。轉大*輪。時諸大山王。各作大師子吼。說大法要。庵山道。休去歇去。寒灰死火去。一念萬年去。古廟裏香爐。冷啾啾地去。世間諸樂。悉皆是苦。惟寂滅之樂。是爲真樂。橫山道。叁九二十七。菩提涅槃。真如解脫。即心是佛。盞子落地。楪子成七片。扇子勃跳。上叁十叁天。築著帝釋鼻孔。東海鯉魚打一棒。雨似盆傾。觀音菩薩。買胡餅。放下手雲。元來卻是饅頭。惟諸大菩薩。禅悅之樂。是爲真樂。聖山道。臨濟叁次問黃檗。如何是佛法的的大意。黃檗大棒打去。大沩問仰山。佛法向上。道取一句。作麼生道。仰山擬欲答。熱喝出去。乃至德山棒臨濟喝。皆是諸佛慈悲之樂。是爲真樂。登高山道。爾等叁人。正在葛藤窠裏。欲得不招無間業。莫謗如來正*輪。才作是說。大光王從叁昧。安詳而起。告諸山王言。善哉善哉。如是如是。汝等善說此法。我以此法爲王。以此法教。敕以此法攝受。以此法引導以此法令衆生修行。世間之樂皆悉是苦。惟此叁法。是爲真樂。諸大山王。並善財童子。鹹作是言。但願東風齊著力。一時吹入我門來。
解夏示衆雲。年豐歲稔。道泰時清。唱太平歌。樂無爲化。秋露如珠。秋月如圭。衆妙園中。茄子瓠子。大小累累。早麻晚麻。結莢底結莢。開花底開花。正當恁麼時。釋迦彌勒。文殊普賢。德山臨濟。向上向下。有句無句。天地玄黃。宇宙洪荒。直下一時坐斷。直得風飒飒地。人人分上。壁立千仞。各各面前。飛大寶光。與麼說話。未稱衲僧。且不落夤緣一句。作麼生道。昨夜聖山頭倒卓。今朝石筍暗生芽。
若究竟此事。如失卻鎖匙相似。只管尋。尋來尋來。忽然撞著。惡。在這裏。開個鎖子。便見自家庫藏。一切受用。無不具足。不假它求。別有什麼事。
諸方爲人。抽釘拔楔。我這裏爲人。添釘著楔。諸方爲人。解粘去縛。我這裏爲人。加繩加索縛了。送向深潭裏。待他自去理會。
這些子。如撞著殺人漢相似。你若不殺了他。他便殺了你。
鄭居士請益。師雲。若要參學。須是信得及。始有參學分。若信不及。徒費精神。終無所益。大抵煩惱即是菩提。無明便是生死根本。未達斯理。且須看個話頭純熟。自然開悟。生死到來。卻得力。汝要理會此事。但向日用應緣。行住坐臥。常將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話。作一句舉看。盡公措大家平生許多聰明見識。一齊向此話上用卻。伎倆窮處。如上牆上壁。都無縫罅。無著力處。正好著力。忽然失腳倒地。老僧即爲汝證明。未到這般田地。且自看話。不用來見老僧。
示徐君飾道友。生死根本。乃佛祖心印。萬世不移易一絲毫。但當仁自迷。不能回光返照。甘作衆生耳。欲得透脫。豈是小緣。二六時中。四威儀內。應公奉私。但將前日所示話頭。貼在額上。抵死謾生與之厮崖。一番作爲。一番提起。審詳谛觀。是誰起倒。譬如快鷹快鹞。梢雲突日。迷風透青。掀騰直截。觌體承當。一切見成。只是不得蔔度做頌。下合頭語。便千裏萬裏也。要得透脫生死。除非大徹大悟。心地開通。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雲無。此個公案。正是開大徹大悟心地底。鑰匙子也。
示入府化士。達磨西來。巳是多事。二祖立雪安心。一生受屈。後來承虛接響。將謂多少禅道佛法。盡是迷頭狂布。殊不知。古聖曲垂方便。事出急家。今時滿口道恣意說。如之若何。盡是染汙。兄弟不知。卻謂是好點頭咽唾。若真實全體作用。都理會不得。蓋謂不曾證悟。不遇真善知識。向心意識裏蔔度。自謂百了千當。苦哉可惜許。皮下還有血麼。老僧只是個吃飯屙屎底老和尚。亦無一法與人。你才入門。便知你端的。若是個中人。如上將軍出陣。不顧危亡得失。決勝千裏。把從上佛祖踏向腳跟下。一突突出。嗄。天下人不柰你何。然後更須知有向上一竅子。若透頂透底。方得自由自在。若只得個入頭處。便寶惜。坐在勝靜境界中。堪作什麼。大丈夫漢。一等是踏破草鞋。須是還他大徹大悟。方能出生入死。如其毫發不透。則十萬八千。古人雲。轉凡或聖易。轉聖成凡難。而今凡聖難易。總不得動著。且下府見檀越。紅塵鬧市中。忽然撞著無面目漢。老僧罪過彌天。達磨二祖。隱身無路。印樞下府持缽。臨行求法語。勉強書此。
舉世尊生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顧四方雲。天上天下。惟吾獨尊師雲。見怪不怪。其怪自壞。
贊
贊達磨大師 五祖和尚
十萬裏來賣。口觜。宜乎打落當門齒。面壁九年誰采你。深雪之中。若不得救若救難觀世音菩薩。有甚面目歸鄉裏。
貌古而清。語俚而新。同乎流俗。大有迳廷。常心是道。殺人活人。使當時磨下玉潔冰清。則楊岐一宗。未必中興者也。
大慧和尚
世尊去世。二千余年。到此尊慈。恰五十代。渠以壁上安燈盞。雨前置酒臺。悶來打叁碗。何處得愁來。頌清淨行者。不入涅槃。破戒比丘。不墮地獄。佛法興衰可見也。
爲定上座入塔
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雖經劫火燒。此定未嘗亂。定上座。還會麼。若向這裏薦得。童子身中入正定。比丘身中從定出。比丘身中入正定。大火聚中從定出。且道。大火聚中出定。向什麼處去。良久雲。煙霞生背面。星月繞檐楹。
東禅蒙庵嶽和尚語 嗣大慧
上堂
師住漳州淨衆。到鼓山請。雲。鼓山不跨石門句。嚼碎令人牙齒寒。親扣國師問端的。石門無鎖亦無關。喝一喝雲。得與麼七穿八穴。又喝一喝雲。得與麼十字縱橫。若謂全提半提。和屎合尿。喚作一喝兩喝。披沙揀金。若還主將當頭。誰敢單刀直入。昔時入得。而今入不得。昔時入不得。而今入得。青蘿夤緣。直上寒松之頂。白雲淡濘。出沒太虛之中。拶破髑髅非等閑。不說世間真實義。諸禅德。知是般事便休。且道。有什麼事。千峰勢到嶽邊止。萬派聲歸海上消。
舉適來老禅和尚道。鼓山有叁十棒。要打新淨衆。你諸人。且道如何。莫是未入鼓山門。合吃叁十棒麼。咄莫是巳入鼓山門。合吃叁十棒麼。咄。莫是鼓山盲枷瞎棒。胡打亂打麼。咄咄。若是我楊岐兒孫。便請單刀直入。師雲。鼓山叁十棒。要打新淨衆。正是畫龍得龍。畫馬得馬。淨衆恁麼道。要騎便騎。要下便下。只謂突出人前。豈可像真弄假…
《010 續古尊宿語要(宋 師明 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