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009 古尊宿語錄▪P117

  ..續本文上一頁師雲。番人頭戴冠。進雲。大衆證明。且禮叁拜。師喝雲。瞎漢。複雲。青山深處人。來我紅塵裏。紅塵偶不見。白雲與流水。耳目何所分。浮名與浮利。爲是紅塵非。爲複青山是。是非兩途間。幾多殊未已。幸遇逍遙人。可述逍遙理。下座。

  上堂。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腳頭腳尾橫叁豎四。北俱盧洲火發。燒著帝釋眉毛。東海龍王忍痛不禁。轟一個霹雳。直得傾湫倒嶽雲黯長空。十字街頭廖胡子。醉中驚覺起來。撫掌呵呵大笑雲。筠陽城中近來少賊。乃拈柱杖雲賊賊。下座上堂。開雲門門七通八達。卻須知有關捩子去著。若也不知。雖活如死。現黃龍龍千變萬化。更須到伊窟宅潛處。若不到有眼如盲。諸德。我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有眼者辨取。因清涼長老到。

  上堂。熱惱既盡清涼現前。分別不生虛明自照。然後我當按指。海印癹光。汝暫舉心。塵勞先起。乃喝雲。叁世諸佛一棒打殺。填溝塞壑抛東擲西。一任諸人看。蓦拈柱杖雲。過去諸佛亦如是。現在諸佛亦如是。未來諸佛亦如是。遂擲下雲。看。

  上堂。僧問。如何是珠。師雲。炟赫光明在目前。進雲。滿城盡是知音者。吟出新詩與衆看。師雲。誰是知音者。僧雲。大衆證明。學人禮拜。師雲。虛頭漢。複雲。一葉落天下秋。老僧慵剃雪霜頭。風浩浩水潺潺。忙者自忙閑者閑。終南山色翠相倚。湘岸橘朵紅鈎攀。諸禅德。會即途中受用。不會且世谛流傳。拈柱杖雲。不是途中受用。又作麼生傳。良久乃喝雲。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空載月明歸。謝月化主上堂。靈山話月曹溪指月。聖壽今朝謝月。且道與古人誰親誰疏。莫有人辨得麼。若也辨得。將此身心奉塵刹。是則名爲報佛恩。若辨不得。無角鐵牛眠少室。生兒石女老黃梅。笑殺栽松道者。參。

  上堂。方經七月十五。已是八月中秋。徒知暑往寒來。人老區區未休。休休。看看便是結交頭。大衆。丹霞老道底。百骸俱潰散。一物鎮長靈。乃喝雲。無端騎聖僧上堂。東西南北四維上下。觀機設教應病與藥。蓦拈柱杖雲。馬大師來也。看看。日面佛月面佛。一一爲君重拈出。若善服者病瘥藥除。舉足下足無非道場。不善服者。藥病相治。盡大地是藥。觸途成滯。遂擲下雲。只在諸人面前。便下座。

  上堂。有時灰頭土面。橫身荒草。衆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其柰饑逢王膳不能餐。又爭怪得老僧。

  上堂。德山呵佛罵祖。承其言者多。見德山者少。黃龍佛手驢腳。見黃龍者衆。善其機者稀。蓦拈柱杖雲。欲得見德山麼。遂左邊卓雲看。要知佛手驢腳麼。複右邊卓雲看。乃橫雲。佛手驢腳我宗恢廓。德山披毛黃龍戴角。萬化目前磊磊落落。乃喝雲。眼孔定動。總是著縛。下座。

  上堂。道泰不傳天子令。行人盡唱太平歌。五九四十五。莫有人從懷州來麼。若有。不得忘卻臨江軍豆鼓因等慈長老到上堂。以平等慈度一切生。灑一法雨潤一切物。良由根機不等。所受不同。互有得失。又爭怪老僧。下座。

  上堂。因城中失火。僧問。養兵千日。用在一朝。正當立國安邦。爲什麼各生退志。師雲。千兵易得一將難求。進雲。忽遇軍旗急速。又作麼生。師雲。自有安邦者。進雲。與麼則汗馬不施功。勞不著也。師雲。你是什麼人。僧便喝。師雲。敗將不斬。複雲。欻然火起。焚燒舍宅。及至煙消火滅。萬事成空。冷地裏一場[忏-千+麼][忏-千+羅]。遂喝雲。轉凡成聖。又是什麼人。永固長老至上堂。幽固深遠無人能到。到則山青水渌。別是人間。好諸禅德。江月照松風吹。永夜清宵何所爲。卻怪長時杜鵑子。春山無限好。猶道不如歸。

  上堂。十月十五迎寒送暑。唯有這個不來不去。該天括地亘今亘古。雖則全彰。要且不露。喝一喝。下座。

  晚參上堂。十七十八。早是漏泄。若也不會。守系驢橛上堂。聖壽有時壁立千仞。欲發人人之大機。我與麼來。你擬心早是蹉過了也。何故。此事非汝思心注意常情之所能。諸禅德。盡情說了也。合作麼生。

  上堂。十月二十五。臨濟太莽鹵。開卻雲門門。德山罵佛祖。下座。

  上堂。以字不成八字不是。有利無利不離行市。蓦拈柱杖雲。寰中天子塞外將軍。擊。禅床下座。

  晚參上堂。十月二十叁。天寒下暖簾。黃昏一覺睡。南海出榆甘。

  上堂。聖壽長老。不會禅不會道。只會解粘去縛。應病與藥。諸佛子。無禅可參。無法可學。棄本逐末。區區客作。不如歸去來。識取自家城郭。城中自有法王尊。一呼百諾。髻晃明月珠。手振黃金铎。還要一切群生自家省覺來來。應是從前佛法知見一時放卻。乃得自己毗盧心印明廓。乃喝雲。大丈夫兒莫錯莫錯。

  上堂。真不掩僞。曲不藏直。雪後始知松柏操。夜深方見把針人。參。檀越散藏經請上堂。奉佛至孝。四郎及孝眷等。爲先考二郎。終七追薦。乃請真如聖壽二禅衆。開轉大藏經一遍。供僧一千員。斯晨阖郭齋以用表忏。上件龍藏琅函。靈文聖教。經律論叁藏五乘十二分。諸佛之秘诠。頓也漸也。半也滿也。中也邊也。權也實也。種種法門智慧海。種種因果德相海。種種進修行願海。種種教導方便海。種種依正究道海。種種互融攝入海。不可說不可說法門功德光明海。薦嚴先考二郎。超生淨界。然冀四郎及孝眷等。生生世世獲大善慶。居諸佛法會中。共證菩提。乃召大衆。今日與諸人。在什麼會中。蓦拈柱杖敲香卓雲。大衆還聞麼。佛以一音演說法。衆生隨類各得解。諸佛于此得之。成一切種智。具正遍知。菩薩于此得之。獲無生忍。法眼清淨。獨覺于此得之。現神通光明。出無佛世。聲聞于此得之。證寂滅樂。永斷後有。天人于此得之。增長十善。世人于此得之。永盡叁業。地獄于此得之。頓超十地。阿修羅餓鬼畜生于此得之。永除癡業。四生六類一切有情于此得之。各隨根性一一解脫。且道長老于此得之。又作麼生。良久喝一喝。下座。

  上堂。聖壽有時戴寶冠挂纓珞出來。十人有九人。一時驚怖。毀謗罵詈避走遠去。見伊不識。遂更著垢弊衣與伊相見。百人千人一時贊歎歡喜。信知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衆生之根鈍。著樂癡所盲。如斯之等類。雲何而可度。以柱杖擊香卓。下座。

  因快山長老至上堂。快然大道只在目前。縱橫十字擬即留連。乃顧大衆。良久喝一喝。下座。

  上堂。舉僧問古德雲。深山裏還有佛法也無。德雲有。進雲。如何是深山裏佛法。德雲。石頭大底大小底小。忽有人問聖壽雲。十字街頭還有佛法也無。但向伊道無。爲什麼無。貪名逐利。大衆。聖壽道無。古人道有。是同是別。試斷看。斷得出也大奇。在洞山受請。衆請小參。師雲。新豐古洞萬疊爭攢。悟本真宗千林競簇。古今勝地佛事常興。所以昔日悟本大師。有時提唱。唯有佛菩提。是真歸仗處。複喝一喝雲。猶有者個去就在。諸德。只如大師道。猶作者個去就在。且道意作麼生。還知落處麼。叢林中多有商量者。有底道。聞佛聞法似生冤家。況更有歸仗處。故遭悟本大師檢點。有底道。悟本只要人休歇去。有底道。悟本只見錐頭利。不見鑿頭方。似與麼匹配。又何曾夢見他古人。既不如是。又且如何。諸德。此個事大須子細。不可粗心。一等參禅窮教到底。宗門中千差萬別隱顯殊途。唯大智方明。降茲已往。莫測涯際。而今多是抱不哭孩兒。打淨潔毬子。把纜放船。抱橋柱澡洗。彼此丈夫。阿誰無分。若便明去。驅耕夫之牛。奪饑人之食。入火不燒。入水不溺。于一切處不留。一切處成就。靈光獨耀烜赫殊分。可謂蕩蕩乎落落乎。張起濟岸帆。撥動渡人舟。于生死海內白浪堆中。出沒去來逍遙自在。乃喝雲。從他謗任他非。雨中兼箬笠蓑衣。而今暫別海門月。攜魚且向市[(纏-糸)+(郊-交)]歸。下座。

  住洞山語錄。

  在聖壽開堂。衆官燒香。宣疏至白槌竟。師良久乃雲。會麼。少室峰前曾示此。高安灘上複誰傳。會中若有仙陀客。莫學神光廢九年。遂喝雲。有疑請問。僧問。有一人欲出長安。有一人欲入長安。未審那個在先。師雲。多少人疑著。進雲。不許夜行。師雲。蚊子錐鐵牛。進雲。山頂老猿啼古木。渡頭新雁下平沙。師雲。長安人已入。你合作麼生。進雲。春日華山青。師雲。者僧雖然後生。卻可與商量。

  問新豐勝刹古佛道場。侯伯請師願垂方便。師雲。耀古騰今。進雲。此莫是和尚爲人處也無。師雲。將謂是古佛道中人。進雲。洞山境色重添, 翠。悟本玄風複振清。師雲。有甚了期。複雲。問話且止。言多道遠。然則通人分上。無可不可。

  問答縱橫。何是何非。不二門開。一道清淨。所以古人雲。道無不在。觸事而真。心若不邪。所爲自正。正覺之道。得在乎心。不在乎言。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非去來今。今日一會。法法本然。心心本佛。官也私也。僧也俗也。智也愚也。凡也聖也。天也地也。悟則事同一家。迷乃萬別千差。差之毫厘失之千裏。遂拈拂子召大衆雲。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施主舍法衣上堂。僧問。久晴無雨時如何。師雲點。進雲。學人有賴也。師雲。赫日爍破阇黎面門。僧回道召雲。大衆高著眼。師雲。叁十年後有人笑你。複雲。諸佛出世。鹹披此衣說法度人。洞山今日亦披此衣說法度人。遂拈起衣角召大衆雲。還有不受惡水潑者麼。良久雲。月到天心白。波歸海上清。

  上堂。久晴忽雨。久雨又晴。天機莫測。吾道可明。乃喝雲。具頂門眼者看。因請知事上堂。至道無難唯嫌揀擇。豈可以親疏好醜擇而然後用之。要用便用。入到手中。土作黃金。抛來擲去。滿目光輝。也要衆人見。諸德。又作麼生不揀擇好醜而用之。喝一喝。下座。

  上堂。佛法不順人情。諸方長老大開口盡道。我會禅會道。且道伊會也未。無端向屎坑裏坐。瞞神呼鬼。似者般的。打殺千萬個。與狗子吃。有什麼過。又有一般禅和子。大開著眼被伊狐魅。殊不自知。蓦頭著屎澆。亦不厭惡。召雲大衆。彼此丈夫。爭受與麼。自己合作麼生。下座。

  上堂。欲雨不雨。使我伸舉。半…

《009 古尊宿語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