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無差。歸宗見處。與雲峰山主。日用無差。雲峰見處。與深首座。日用無差。乃喝雲。莫分彼我。彼我無差。心光共曉。日用堪誇。蓦拈柱杖雲。阿誰不見。阿誰不曉。擊香卓雲。阿誰不聞。複擲下雲。是什麼。喝一喝下座。
上堂。舉龐居士雲。十方同聚會。個個學無爲。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大衆。總是選佛之人。既到歸宗門下。須是一個個心空及第歸。不可作長行粥飯僧。彼此出家離世俗。誰言祖獨有南能。
上堂。今朝臘月初五。有事爲君直舉。靈湯禅師到來。救濟大開府庫。差珍異寶不悭。所好臨時揀取。雖然一一歸宗。不妨卻分賓主。乃喝雲。且道。是賓是主。複喝雲。賓主曆然。久參到此也須莽鹵。
上堂。獨樹不成林。人人總知有。梵刹一才興。大家出只手。蓦拈柱杖雲。家家門前火把子。複擲下雲。各自看取。喝一喝下座。
上堂。今朝臘月二十五。雲門一曲爲重舉。驢腳佛手總現前。明眼衲僧多莽鹵。喝一喝下座。
上堂。滿目文殊普賢境界。直下分明道無不在。蓦拈柱杖擲下雲。抛來擲去有什麼過。喝一喝下座。
上堂。二月仲春漸暄。時來萬化可憐。到處桃紅柳綠。石頭也生暖煙。蓦拈柱杖擲下雲。有意氣時添意氣。不風流處也風流。喝一喝下座。
上堂。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體露真常不拘文字。此是百丈大智禅師舉揚。大衆作麼生。良久雲。在家疑是客。別國卻爲親。喝一喝下座。
上堂。南閻浮提衆生。以音聲爲佛事。所謂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是以叁乘十二分教。五千四十八卷。一一從音聲演出。乃至諸代祖師。天下老和尚。種種禅道。莫不皆從音聲演出。庭前柏樹。北鬥藏身。德山呵佛罵祖。臨濟喝。豈不從音聲演出。何況世間所有一切事法。不從音聲成就者。然後音聲無盡。演說無盡。見聞無盡。利樂無盡。苟入此法門。得旋陀羅叁昧自在海。良久唱雲。十方羅漢。喝一喝下座。
上堂。今朝叁月初五。正是清明景序。豈獨遊人往來。更兼蜂狂蝶無。須信自在神通。彼此性真。妙具萬物。總非斷滅。衲僧別求禅悟。棄本逐末。喝一喝雲。驢年。下座。
上堂。今朝叁月初十。劄久雨不晴。船子下揚州。東海鯉魚打一棒。洞庭湖裏浪滔天。須知大道本無偏。喝一喝下座。
上堂。今朝叁月十五。又是月圓當戶。祖意教意同別。但看雞寒上樹。蓦拈柱杖雲。春無叁日晴。夏無十日雨。複擲下雲。處處綠楊堪系馬。家家門底透長安。喝一喝下座。
上堂。如來世尊雲。菩薩覺成就故。不與法縛。不求法脫。不敬持戒。不憎毀禁。不重久習。不輕初學。何以故。一切究竟覺。彼此成佛故如是。則僧也如是。俗也如是。凡也如是。聖也如是。賢也如是。愚也如是。蓦拈柱杖雲。柱杖子亦如是。擲下雲。如是如是。
上堂。舉西天昔有七女遊屍陀林。見一死屍。妹問姊曰。屍在這裏。人在什麼處。姊曰。妹妹。妹應喏。姊曰。在什麼處。于是空中散花。女曰。空中散花者誰。應曰。我是帝釋。見聖者善說般若。感我天宮。特來散花。聖者欲何所須。我當供給。女曰。別無所須。只要個無根樹子。帝釋曰。我天宮無種不有。若要無根樹子即無。女曰。帝釋。帝釋應喏。女曰。這個是什麼。帝釋遂隱去。大衆且道。帝釋是會了隱去。不會了隱去。又道。善說般若感我天宮。又道。無無根樹子。大衆。且作麼生明得。不辜負聖女。若也不會。不得辜負帝釋。歸宗亦有個無位真人。憨憨癡癡。跛跛挈挈。且恁麼過時。喝一喝下座。
王主簿到上堂。僧問。雲門大師欲一棒打殺釋迦老子。和尚又欲糞掃堆頭窨殺雲門。未審和尚罪過。還許學人點撿也無。師雲。且莫造次。學雲。和尚坐斷廬山。爲什麼不識某甲這話。師雲。叁十棒。學雲關。師雲點。學雲劄。師雲。念汝做街坊。複雲。憶在報甯時。彼彼各年少。而今住山來。各各已衰老。休話人間短與長。相逢把手呵呵笑呵呵笑。逍遙自合無爲道。蓦拈柱杖敲香臺雲。不可不自在。複擲下雲。不可不逍遙。喝一喝下座。
上堂。僧問。馬祖下尊宿。一個個屙辘辘地。唯有歸宗老較些子。黃龍下兒孫。一個個硬剝剝地。只有真淨老師較些子。學人恁麼道。還扶得也無。師雲。打疊面前搕鲣卻。進雲。若不同床睡。焉知被底穿。師不對。進雲。這個爲上上根。忽遇中下之流。如何指接。師亦不對。進雲。非但和尚一場[忏-千+麼][忏-千+羅]。學人亦乃一場敗阙。師雲。叁十年後悟去在。複雲。一切禅與道。觸目無非妙。貴賤但臨時。不要生機巧。蓦拈柱杖雲。叁世諸佛說不到。諸代祖師傳不及。遂擲下雲。是什麼。喝一喝下座。
住寶峰禅院語錄。師開堂日。接得左司手中疏。乃示衆雲。左司傳授炟赫現前。泐潭把呈分明薦取。薦與不薦卻付與表白。表白擬接。複收回雲。不見到權柄在手。縱奪臨時。非但泐潭如是。左司衆官神通變化。各各具足。卻度與表白宣罷。于是就座問話畢。師乃雲。適來白槌雲。法筵龍象衆。當觀第一義。且道。何名第一義。如何所觀。大衆當知。欲得分明現前。可以直截自觀。若能自觀名爲正觀。若他觀者名爲邪觀。而今莫有能自觀者麼。既能自觀即能他觀。且道。即今左司衆官僧俗大衆。一一是個什麼。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可謂一一圓妙。一一本靈。一一神通變化。總不欠少。了無生死可相關。若不能自觀者。爲迷真覺性。還卻受輪回。然洪州乃江西大都督府。古今已來人傑地靈。佛事興盛。昔有馬祖。以禅道化人。亮座主乃教法救世。亮一日來參馬祖。祖曰。見說座主大講得經論是否。亮雲不敢。祖雲。將什麼講。亮雲。將心講。祖曰。心如工伎兒。意如和伎者。又爭講得經。亮乃抗聲雲。心既講不得。虛空莫講得麼。祖曰。卻是虛空講得。亮不肯。便出去。祖召雲。座主。亮回首。豁然大悟。師雲。而今聞卻是虛空講得多。便向虛空裏釘橛。殊不識馬大師神通光明解黏去縛。又龐居士問馬祖雲。不與萬法爲侶者。是什麼人。祖曰。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即向汝道師雲。禅門多作奇特商量玄妙解會。又不見。馬大師威光自在。裁長補短。又大梅初參馬祖問。如何是佛。祖曰。即心是佛。師雲。如今往往向即心裏喪身失命。須還他馬大師。觀機設法。應病與藥。一切臨時。無可不可。其大梅蒙馬師開示。豁悟本心。一得永得。更不他觀。直入深山庵居岩穴。後因有僧遊山見之。
問曰。庵主住此山多少時。梅曰。只見四山青又黃。僧又問。出山路向甚麼處去。梅曰。隨流去。祖聞之令一僧去問雲。和尚見馬師得個什麼。便住此山。梅曰。馬師向我道即心是佛。我便向這裏住。僧雲。馬師近日佛法又別。梅雲。作麼生別。僧雲。又道非心非佛。師雲。且道。馬大師還有爲人底意也無。梅雲。這老漢惑亂人未有了日在。任汝非心非佛。我只即心是佛。師雲。知恩方解報恩。僧回舉似祖。祖召大衆雲。梅子熟也。龐居士遂去問梅曰。久向梅子熟。還許學人摘吃也無。梅雲。你向什麼處下口。士雲。百雜碎。梅雲還我核子來。師雲。且道。此二人相見。還有優劣也無。梅臨遷化時。聞鼯鼠聲乃曰。即此物非他物。汝等善護持之。吾今逝矣。師雲。大衆既非他物。是什麼物。複雲。近有無盡居士曰。大都此物非他物。豈有南宗與北宗。如今衲子多是爭南宗北宗。雲門臨濟卻被個俗漢子點破。雲門臨濟兒孫不勝[忏-千+麼][忏-千+羅]。久立諸官。伏惟珍重。
入院上堂。馬祖傳心石門泐潭。幹師總師前叁後叁。老僧到來如何指南。遂拈柱杖雲。你有柱杖子。我與你柱杖子。你無柱杖子。我奪卻你柱杖子。良久雲。我雖與你同條生。不與你同條死。乃擲下柱杖喝一喝。下座。
因雙林下生長老來。
上堂雲。寶山不易到。既到莫空回。莫有不空回者麼。遂擲下柱杖雲。是什麼。良久雲。不見雙林釋迦老。又聞彌勒下生來。喝一喝下座。
上堂。今朝正月二十五。孟春猶寒人共舉。分明佛法不二門。甜者自甜苦者苦。喝一喝下座。
開馬祖塔日上堂。放過一著落在第二。有利無利不離行市。家家門外綠柳垂不獨春風折桃李。馬祖堂開二月初二。觸目遇緣法門大啓。不如歸去來。良久雲。向什麼處去。馬祖堂中燒香罷。僧堂裏吃茶。施主看藏經請上堂。雲毗盧藏中有大經卷。舍真空而體寂。鏡妙色以圓明。蓦拈柱杖雲。叁世諸佛一大藏教。盡在裏許。阿誰不見。阿誰不聞。聞見分明是個什麼。喝一喝下座。
出外歸上堂。歸來閏二月。阒寂寶山中。城隍耳目盡。塵勞萬事空春水綠野花紅。須信禅家道。莫窮信手拈來一枝草。臨機生殺任西東。
上堂。舉僧問馬祖。如何是佛。祖曰。即心是佛。師雲。馬大師也是看孔著楔。然現前一衆。雖不受馬駒所踏。是不可忘古人大慈悲故。誰教從來今日清明。良久雲。與大衆同到塔上燒香。
上堂。今朝二月二十五。野草閑花相共舉。信手拈來一一玄。癡人莫認庭前樹。衆中莫有不受惡水潑者麼。遂拈柱杖擲下雲。只這柱杖子亦不辜負大衆。喝一喝下座。
上堂。時光迅速那事如何。雖然如是。我不敢輕于汝等。汝等皆當作佛故。先覺雲。一切障礙即究竟覺。蓦拈柱杖雲。不是究竟覺。遂擲下柱杖雲。抛來擲去有何障礙。喝一喝下座。
上堂。今朝叁月初十。知事首座大衆尊候萬福。良久雲。山前大小麥穗也未。直歲照顧牛馬。莫教踐踏秧苗。典座廚中調和衆口。監院庫下坐籌帷幄決勝千裏。諸寮舍各各照顧火燭。勝上座設饡飯供養馬祖大寂禅師。大衆總飽。老僧亦飽。蓦拈柱杖雲。柱杖子亦飽。山河大地亦飽。遂卓雲。參退堂中吃茶。
上堂。擲下柱杖雲。撲落非他物。且道。是什麼物。縱橫不是塵。既不是塵。是個什麼。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山河大地諸人總見。那個是法王身。良久雲。只爲分明極。都緣日用親。
上堂。一夏九十日。看看將欲畢。爲報求佛人。今朝七月一。教中道。佛身無爲不墮諸數。且道。如何是無爲佛身。于此薦…
《009 古尊宿語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