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結凍雲。梅花香度遠。自有一枝春。師答山頌一首曰。當陽一句子。平地步青雲。踏翻關捩處。便是主家春。初四日複進即心即佛非心非佛一頌。即心即佛無蹊徑。非佛非心有變通。直下兩頭俱透脫。新羅不在海門東。上複答師頌一首曰。欲言心佛難分別。俱是精微無礙通。跳出千重縛不住。天涯海角任西東。師再山頌雲。一句截流心路絕。千差萬別豁然通。等閑更進竿頭步。莫問西來及與東。複召對賜坐。
師雲。夜來今日兩蒙宣示禦頌。神思粲發。夜來頌好。不如今日頌語句尤痛快。
上曰。夜來得長老開發。乃有此頌。
師雲。陛下前後宣諸山尊宿論道如何。
上曰。難得似長老直截。
師雲。聞陛下于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隨流認得性。無喜亦無憂處。得個入頭。但未曾遇人。
上曰。真個如此。
師雲。如人學射。久久自然中的。所以五祖演禅
師雲。悟了須是遇人始得。若不遇人。十個有五雙杜撰。
上曰。須要遇人。
師雲。正是。遂舉。羅山問石霜雲。起滅不停時如何。霜雲直須寒灰枯木去。一念萬年去。函蓋相應去。純清絕點去。山不契。卻往岩頭處問。起滅不停時如何。岩頭喝雲。是誰起滅。山于此大悟。
上曰。長老意謂如何。
師雲。岩頭與他本分草料。
上曰。長老見大慧。幾年後打徹。
師雲。臣癸亥年有個發明了。卻被禅道佛法礙。又做十五年工夫。後到育王。一見大慧便打徹。慧一日挂牌。臣入室。慧舉。僧問趙州。如何是趙州。州雲。東門西門南門北門。你作麼生會。答雲。大小趙州。坐在屎窖裏。慧雲。你甚處見趙州。答雲。莫瞌睡。慧打一竹篦雲。只恁麼做工夫。答雲。莫掩彩。慧乃喚侍者問。這僧名什麼。答雲。不得名。慧雲。你看這漆桶亂做。答雲。未爲分外。便出。又一日入室。慧問。喚作竹篦則觸。不喚作竹篦則背。如何。答雲。請和尚放下竹篦。與學人相見。慧擲下竹篦雲。如何相見。答雲。伎倆已盡。慧雲。你看這漢。又來老僧頭上行。答雲。也是尋常行履處。禮拜便出。又一日入室。慧問。喚作竹篦則觸。不喚作竹篦則背。不得下語。不得無語。不得意根下蔔度。不得向舉起處承當。速道速道。答雲。杜撰長老如麻似粟。慧雲。你是第幾個。答雲。今日捉敗這老賊。慧深肯之。
上曰。如此相投。
師雲。禅家當機不讓。遂舉靈雲見桃花悟道頌雲。叁十年來尋劍客。幾回葉落又抽枝。自從一見桃花後。直至如今更不疑。玄沙雲。谛當甚谛當。敢保老兄未徹在。每舉問禅和子。那裏是不疑處。陛下且道。那裏是不疑處。上擬議。
師雲。只就疑處看。蓦然看破不疑處。便是陛下受用不盡底。
上曰。長老且道。那裏是不疑處。
師雲。紅爐上一點雪。上乃點頭。
師雲。昔黑齒梵志得五神通。常在雪山說法。得梵王帝釋閻羅王洎諸天神常來聽法。日說法畢。閻羅王目視梵志而泣。志曰。大王何得視吾而泣。王曰。吾觀于汝。善能說法。七日後命終。當來吾界受諸苦痛。梵志惶怖。求免無門。雪山諸天神謂梵志曰。欲免斯難。唯有大覺世尊。乃能爲汝免得此難。梵志曰。世尊者何人也。天神曰。豈不聞。淨飯王太子。十九出家。叁十成道。爲人天師。其名曰佛。諸大菩薩八部龍天。常轉*輪度一切衆生。梵志聞已複作思惟。我去見佛。將何供養。乃運神力。手執合歡梧桐華兩株。飛空向世尊前供養。世尊召五通梵志。志應諾。世尊雲。放下著。梵志棄左手華于世尊前。世尊又雲。放下著。梵志又棄右手華于。世尊又雲。放下著。梵志雲。世尊。我只擎兩株華。一時放下了。我今空身無可放舍。世尊雲。五通梵志。吾非教汝放舍其華。汝當放舍內六根外六塵中六識。一時舍卻。到無可舍處。是汝免生死處。梵志乃于言下悟無生法忍。
上曰。只是人不向緊要處做工夫。
師雲。欲得徑捷。須離卻語言文字真實參究。所以古德道。念得楞嚴圓覺經。猶如瀉水響泠泠。有人問著西來意。恰似蚊虻咬鐵釘。
上曰。直是難入。
師雲。正好著力。
上曰。如長老者難得。真可爲人師。
師雲。陛下過褒。初六日複召對。
上曰。觀堂中穩便麼。
師雲。荷陛下聖眷極穩便。
上曰。前日長老雲。直至如今更不疑處。朕有一轉語。
師雲。那裏是不疑處。朕有一轉語。
師雲。那裏是不疑處。
上曰。空手牽鐵牛。
師雲。如何見得。上擬議。
師雲。才入思惟便成剩法。
上曰。若問長老。如何只對。
師雲。千聞不如一見。上喜曰。朕且做工夫。
師雲。陛下果位中承願力。來示現帝王身。不被富貴聲色籠罩。但念念扣已而參。蓦然一念相應。如桶底子脫相似。直至成佛永無退轉。
師雲。若論此事。如兩陣對敵。進前則有活路。若望崖而退。不是丈夫漢。昔香嚴參沩山。沩山雲。我聞。你在百丈處。問一答十。問十答百。是否。嚴雲不敢。山雲。試向父母未生已前。道一句看。嚴無語。乃雲。請和尚爲某甲道。山雲。我若爲汝說破。子他時後日眼開。罵我去在。嚴遂檢尋平日看讀文字。討一句只對。了不可得。乃雲。今生不學佛法也。且作長行粥飯僧。乃辭沩山。往南陽。睹忠國師遺迹。遂憩止焉。一日芟除草木。以瓦礫擊竹作聲。忽然大悟。遽歸沐浴。遙禮沩山雲。和尚大慈。恩逾父母。當時若爲我說破。何更有今日事。乃述一頌雲。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處處無蹤迹。聲色外威儀。諸方達道者。鹹言上上機。歸告沩山。沩山舉似仰山。仰山雲。待某甲勘過。乃雲。聞師弟有悟道頌。試舉看。香嚴舉了。仰山雲。此是閑時計較得底。香嚴再舉一頌雲。去年貧未是貧。今年貧始是貧。去年貧有卓錐之地。今年貧錐也無。仰山雲。只會得如來禅。未會祖師禅。香嚴又舉一頌雲。吾有一機。瞬目視伊。若也不會。別喚沙彌。仰山雲。且喜師弟會祖師禅。
上曰。如來禅與祖師禅一般。何故分別。
師雲。殺人活人不眨眼。
上曰。莫便是昨日道谛當甚谛當敢保老兄未徹麼。
師雲。陛下須具透關眼始得。
上曰。如長老直截者難得想見。爲衲子尤切。
師雲。臣不避誅。昨以直言。
上曰。正要如此。
師雲。先師大慧。與沩山佛性泰禅師。同參圓悟。一日持論古今次。泰曰。香嚴悟道頌雲。一擊忘所知。只消此一句便了。大慧雲。五祖演和尚頌徇子無佛性話雲。趙州露刃劍。一句便了。下面都是注腳。悟了底人與悟了底人說話。如兩鏡相照。直是明白。如陛下道。欲言心佛難分別一句便了。下面叁句亦是注腳。
上曰。適來道父母未生前一句子。朕道得也。
師雲。如何是父母未生前一句。
上曰。昨夜今朝又明日。
師雲。若如此方得古今無間斷。
上曰。何不挨拶。
師雲。拶著須是有出身之路。
上曰。長老可謂循循然善誘人。聖訓謙沖。非臣敢當。
師雲。臣不敢久居觀堂。乞歸靈隱。
上曰。更要與長老說話在。
師雲。謹領聖旨。卻歸觀堂。至初七日。中使傳旨。且歸靈隱。待賜禅號。師遂歸靈隱。四年正月二十四日。特賜佛照禅師號。師領衆門迎敕黃歸寺。次至法堂。捧敕黃示衆雲。天書親自日邊來。一道神光遍九垓。爲瑞爲祥恩力大。直教枯木解花開。舉起便知不妨慶快。苟或未然。重宣一遍。遂升座拈香雲。此一瓣香。恭爲祝延兩宮皇帝聖壽無疆。乃斂衣就座。僧問。九重宣對。超過南陽忠國師。五宿禁闱。提持聖谛第一義。與二千年前釋迦老子出氣。使後五百世比丘增長威光。佛照禅師蒙特賜。世間出世更無雙。是什麼得恁麼奇特。
師雲。彼此一時皆盛事。未必今人愧古人。
進雲。兵隨印轉將逐符行。
師雲。正令已行風凜凜。鬥間劍氣燭天光。
進雲。同光帝問興化。朕收中原獲得一寶。至今未有人酬價。興化雲。略借陛下寶看。帝引手舒幞頭腳示之。意旨如何。
師雲。奇特中奇特。
進雲。龍袖拂開千聖眼。金毛師子現全威。
師雲。點。
進雲。興化道。君王之寶誰敢酬價。又作麼生。
師雲。古今榜樣。
進雲。普光明殿裏。撥轉上頭關。
師雲。虎頭虎尾一時收。
進雲。只如知恩報恩一句。如何話會。
師雲。一雨普沾沙界潤。群生何處不承恩。
進雲。飛來峰頂瞻天阙。選佛場中謝聖恩。
師雲。錦上鋪花。僧禮拜。又僧問。直截根源到日邊。帝恩降自九重天。中興吾道超今古。佛放毫光照大千。既沐宸恩。請師祝聖。
師雲。萬年松在祝融峰。
進雲。一言已祝南山壽。八表無私賀太平。
師雲。當頭道著。
進雲。直得九重城畔祥雲起。七寶山前瑞氣生。
師雲。清風來未休。進雲。君恩師已報。祖意又如何。
師雲。一著高一著。一步闊一步。進雲。王道與祖道。相去多少。
師雲。不隔一絲毫。進雲。靈雲見桃花悟道。意旨如何。
師雲。更參叁十年。進雲。只如空手牽鐵牛。意旨如何。
師雲。非子境界。進雲。未審向什麼處見靈雲。
師雲。撞著額頭磕著鼻。進雲。莫謂靈雲消息斷。桃花依舊笑春風。
師雲。逢人不得錯舉。僧禮拜。師乃雲。當陽目擊直下知歸。左右逢原七通八達。著著有出身之路。頭頭具透脫之機。有時神出鬼沒。換鬥移星。有時八字打開。兩手分付。恁麼也得。不恁麼也得。恁麼不恁麼總得。我爲法王于法自在。放去收來有何挂礙。直得龍骧鳳翥鸾翔。奇特中奇特。殊勝中殊勝。正當恁麼時。且道。知恩報恩一句作麼生道。吾皇萬萬年。複舉。黃檗和尚示衆雲。汝等諸人。盡是不著便底。恁麼行腳。何處有今日。還知大唐國裏無禅師麼。師著語雲。打草要蛇驚。時有僧出衆雲。只如諸方聚徒領衆。又作麼生。檗雲。不道無禅。只是無師。
師雲。黃檗眼觀東南。意在西北。點檢將來。未免面皮厚叁寸。且道。靈隱恁麼批判。意在什麼處。從前汗馬無人識。只要重論蓋代功。下座。
師淳熙戊戍十月初二…
《009 古尊宿語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