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结冻云。梅花香度远。自有一枝春。师答山颂一首曰。当阳一句子。平地步青云。踏翻关捩处。便是主家春。初四日复进即心即佛非心非佛一颂。即心即佛无蹊径。非佛非心有变通。直下两头俱透脱。新罗不在海门东。上复答师颂一首曰。欲言心佛难分别。俱是精微无碍通。跳出千重缚不住。天涯海角任西东。师再山颂云。一句截流心路绝。千差万别豁然通。等闲更进竿头步。莫问西来及与东。复召对赐坐。
师云。夜来今日两蒙宣示御颂。神思粲发。夜来颂好。不如今日颂语句尤痛快。
上曰。夜来得长老开发。乃有此颂。
师云。陛下前后宣诸山尊宿论道如何。
上曰。难得似长老直截。
师云。闻陛下于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处。得个入头。但未曾遇人。
上曰。真个如此。
师云。如人学射。久久自然中的。所以五祖演禅
师云。悟了须是遇人始得。若不遇人。十个有五双杜撰。
上曰。须要遇人。
师云。正是。遂举。罗山问石霜云。起灭不停时如何。霜云直须寒灰枯木去。一念万年去。函盖相应去。纯清绝点去。山不契。却往岩头处问。起灭不停时如何。岩头喝云。是谁起灭。山于此大悟。
上曰。长老意谓如何。
师云。岩头与他本分草料。
上曰。长老见大慧。几年后打彻。
师云。臣癸亥年有个发明了。却被禅道佛法碍。又做十五年工夫。后到育王。一见大慧便打彻。慧一日挂牌。臣入室。慧举。僧问赵州。如何是赵州。州云。东门西门南门北门。你作么生会。答云。大小赵州。坐在屎窖里。慧云。你甚处见赵州。答云。莫瞌睡。慧打一竹篦云。只恁么做工夫。答云。莫掩彩。慧乃唤侍者问。这僧名什么。答云。不得名。慧云。你看这漆桶乱做。答云。未为分外。便出。又一日入室。慧问。唤作竹篦则触。不唤作竹篦则背。如何。答云。请和尚放下竹篦。与学人相见。慧掷下竹篦云。如何相见。答云。伎俩已尽。慧云。你看这汉。又来老僧头上行。答云。也是寻常行履处。礼拜便出。又一日入室。慧问。唤作竹篦则触。不唤作竹篦则背。不得下语。不得无语。不得意根下卜度。不得向举起处承当。速道速道。答云。杜撰长老如麻似粟。慧云。你是第几个。答云。今日捉败这老贼。慧深肯之。
上曰。如此相投。
师云。禅家当机不让。遂举灵云见桃花悟道颂云。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叶落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玄沙云。谛当甚谛当。敢保老兄未彻在。每举问禅和子。那里是不疑处。陛下且道。那里是不疑处。上拟议。
师云。只就疑处看。蓦然看破不疑处。便是陛下受用不尽底。
上曰。长老且道。那里是不疑处。
师云。红炉上一点雪。上乃点头。
师云。昔黑齿梵志得五神通。常在雪山说法。得梵王帝释阎罗王洎诸天神常来听法。日说法毕。阎罗王目视梵志而泣。志曰。大王何得视吾而泣。王曰。吾观于汝。善能说法。七日后命终。当来吾界受诸苦痛。梵志惶怖。求免无门。雪山诸天神谓梵志曰。欲免斯难。唯有大觉世尊。乃能为汝免得此难。梵志曰。世尊者何人也。天神曰。岂不闻。净饭王太子。十九出家。三十成道。为人天师。其名曰佛。诸大菩萨八部龙天。常转*轮度一切众生。梵志闻已复作思惟。我去见佛。将何供养。乃运神力。手执合欢梧桐华两株。飞空向世尊前供养。世尊召五通梵志。志应诺。世尊云。放下著。梵志弃左手华于世尊前。世尊又云。放下著。梵志又弃右手华于。世尊又云。放下著。梵志云。世尊。我只擎两株华。一时放下了。我今空身无可放舍。世尊云。五通梵志。吾非教汝放舍其华。汝当放舍内六根外六尘中六识。一时舍却。到无可舍处。是汝免生死处。梵志乃于言下悟无生法忍。
上曰。只是人不向紧要处做工夫。
师云。欲得径捷。须离却语言文字真实参究。所以古德道。念得楞严圆觉经。犹如泻水响泠泠。有人问著西来意。恰似蚊虻咬铁钉。
上曰。直是难入。
师云。正好著力。
上曰。如长老者难得。真可为人师。
师云。陛下过褒。初六日复召对。
上曰。观堂中稳便么。
师云。荷陛下圣眷极稳便。
上曰。前日长老云。直至如今更不疑处。朕有一转语。
师云。那里是不疑处。朕有一转语。
师云。那里是不疑处。
上曰。空手牵铁牛。
师云。如何见得。上拟议。
师云。才入思惟便成剩法。
上曰。若问长老。如何只对。
师云。千闻不如一见。上喜曰。朕且做工夫。
师云。陛下果位中承愿力。来示现帝王身。不被富贵声色笼罩。但念念扣已而参。蓦然一念相应。如桶底子脱相似。直至成佛永无退转。
师云。若论此事。如两阵对敌。进前则有活路。若望崖而退。不是丈夫汉。昔香严参沩山。沩山云。我闻。你在百丈处。问一答十。问十答百。是否。严云不敢。山云。试向父母未生已前。道一句看。严无语。乃云。请和尚为某甲道。山云。我若为汝说破。子他时后日眼开。骂我去在。严遂检寻平日看读文字。讨一句只对。了不可得。乃云。今生不学佛法也。且作长行粥饭僧。乃辞沩山。往南阳。睹忠国师遗迹。遂憩止焉。一日芟除草木。以瓦砾击竹作声。忽然大悟。遽归沐浴。遥礼沩山云。和尚大慈。恩逾父母。当时若为我说破。何更有今日事。乃述一颂云。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归告沩山。沩山举似仰山。仰山云。待某甲勘过。乃云。闻师弟有悟道颂。试举看。香严举了。仰山云。此是闲时计较得底。香严再举一颂云。去年贫未是贫。今年贫始是贫。去年贫有卓锥之地。今年贫锥也无。仰山云。只会得如来禅。未会祖师禅。香严又举一颂云。吾有一机。瞬目视伊。若也不会。别唤沙弥。仰山云。且喜师弟会祖师禅。
上曰。如来禅与祖师禅一般。何故分别。
师云。杀人活人不眨眼。
上曰。莫便是昨日道谛当甚谛当敢保老兄未彻么。
师云。陛下须具透关眼始得。
上曰。如长老直截者难得想见。为衲子尤切。
师云。臣不避诛。昨以直言。
上曰。正要如此。
师云。先师大慧。与沩山佛性泰禅师。同参圆悟。一日持论古今次。泰曰。香严悟道颂云。一击忘所知。只消此一句便了。大慧云。五祖演和尚颂徇子无佛性话云。赵州露刃剑。一句便了。下面都是注脚。悟了底人与悟了底人说话。如两镜相照。直是明白。如陛下道。欲言心佛难分别一句便了。下面三句亦是注脚。
上曰。适来道父母未生前一句子。朕道得也。
师云。如何是父母未生前一句。
上曰。昨夜今朝又明日。
师云。若如此方得古今无间断。
上曰。何不挨拶。
师云。拶著须是有出身之路。
上曰。长老可谓循循然善诱人。圣训谦冲。非臣敢当。
师云。臣不敢久居观堂。乞归灵隐。
上曰。更要与长老说话在。
师云。谨领圣旨。却归观堂。至初七日。中使传旨。且归灵隐。待赐禅号。师遂归灵隐。四年正月二十四日。特赐佛照禅师号。师领众门迎敕黄归寺。次至法堂。捧敕黄示众云。天书亲自日边来。一道神光遍九垓。为瑞为祥恩力大。直教枯木解花开。举起便知不妨庆快。苟或未然。重宣一遍。遂升座拈香云。此一瓣香。恭为祝延两宫皇帝圣寿无疆。乃敛衣就座。僧问。九重宣对。超过南阳忠国师。五宿禁闱。提持圣谛第一义。与二千年前释迦老子出气。使后五百世比丘增长威光。佛照禅师蒙特赐。世间出世更无双。是什么得恁么奇特。
师云。彼此一时皆盛事。未必今人愧古人。
进云。兵随印转将逐符行。
师云。正令已行风凛凛。斗间剑气烛天光。
进云。同光帝问兴化。朕收中原获得一宝。至今未有人酬价。兴化云。略借陛下宝看。帝引手舒幞头脚示之。意旨如何。
师云。奇特中奇特。
进云。龙袖拂开千圣眼。金毛师子现全威。
师云。点。
进云。兴化道。君王之宝谁敢酬价。又作么生。
师云。古今榜样。
进云。普光明殿里。拨转上头关。
师云。虎头虎尾一时收。
进云。只如知恩报恩一句。如何话会。
师云。一雨普沾沙界润。群生何处不承恩。
进云。飞来峰顶瞻天阙。选佛场中谢圣恩。
师云。锦上铺花。僧礼拜。又僧问。直截根源到日边。帝恩降自九重天。中兴吾道超今古。佛放毫光照大千。既沐宸恩。请师祝圣。
师云。万年松在祝融峰。
进云。一言已祝南山寿。八表无私贺太平。
师云。当头道著。
进云。直得九重城畔祥云起。七宝山前瑞气生。
师云。清风来未休。进云。君恩师已报。祖意又如何。
师云。一著高一著。一步阔一步。进云。王道与祖道。相去多少。
师云。不隔一丝毫。进云。灵云见桃花悟道。意旨如何。
师云。更参三十年。进云。只如空手牵铁牛。意旨如何。
师云。非子境界。进云。未审向什么处见灵云。
师云。撞著额头磕著鼻。进云。莫谓灵云消息断。桃花依旧笑春风。
师云。逢人不得错举。僧礼拜。师乃云。当阳目击直下知归。左右逢原七通八达。著著有出身之路。头头具透脱之机。有时神出鬼没。换斗移星。有时八字打开。两手分付。恁么也得。不恁么也得。恁么不恁么总得。我为法王于法自在。放去收来有何挂碍。直得龙骧凤翥鸾翔。奇特中奇特。殊胜中殊胜。正当恁么时。且道。知恩报恩一句作么生道。吾皇万万年。复举。黄檗和尚示众云。汝等诸人。尽是不著便底。恁么行脚。何处有今日。还知大唐国里无禅师么。师著语云。打草要蛇惊。时有僧出众云。只如诸方聚徒领众。又作么生。檗云。不道无禅。只是无师。
师云。黄檗眼观东南。意在西北。点检将来。未免面皮厚三寸。且道。灵隐恁么批判。意在什么处。从前汗马无人识。只要重论盖代功。下座。
师淳熙戊戍十月初二…
《009 古尊宿语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