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009 古尊宿語錄▪P75

  ..續本文上一頁見明招時如何。主雲。滿傾油難盡。見後如何。多心易得幹。師到琅玡。

  問上座近離甚處。師雲兩浙。琅雲。船來陸來。師雲船來。琅雲。船在甚麼處。師雲步下。琅雲。不涉程途一句作麼生道。師雲。杜撰長老如麻似粟。便拂袖而去。琅遂問侍者。此是什麼人。者雲。舉上座。琅雲。莫是舉師叔麼。當時先師教我尋見伊。遂親下旦過堂問。上座莫是舉師叔麼。莫怪某甲適來相觸忤。師叔喝。複問。長老何時到汾陽。琅雲。恁麼時到。師雲。我在浙江早聞你名。元來見解只如此。何得名播寰宇。耶遂作禮。

  頌首山西來意。

  風吹日炙少人知。頂仰先賢對此機。饒君曠劫生前會。穿耳胡僧也皺眉。

  透法身二頌。

  人問透法身。隨宜爲指陳。大地如膠漆。長江波蹙颦須彌。起舞天帝不瞚。一人之力不如百人。

  綱宗。

  兩刃交鋒事險巇。沙場六月雪花飛。如今更擬圓真實。白眉應教入素闱。

  十二時歌。

  夜半子。伊余靜座寒堂裏。月圓日滿不曾虧。方朔由來誤宮征。

  雞鳴醜。森羅萬象歸元首。一聲聲後九衢聞。年光任你侵蒲柳。

  平旦寅。烏龜穿破髑髅門。山伯不知何處去。扶桑天子笑忻忻。

  日出卯。千門萬戶呈機巧。織成蜀錦與吳绫。到頭成壞行相撓。

  食時辰。粗細將來不厭忻。寒則著衣饑吃飯。途中往往問疏親。

  禺中巳。華藏已開見慈氏。驚起毗盧頂上人。拍手呵呵阛阓裏。

  正中午。仿彿幹城猶未許。金輪天子下閻浮。移卻西天作東土。

  日昳未。石室老僧禅未起。門前時有問津人。樓至擎拳先指示。

  晡時申。柴門不掩去來人。石室丹霞謾費力。曆曆分明真不真。

  日入酉。時擊疏鍾滿林吼。自他爽昧各方圓。剛被時人分好醜。

  黃昏戌。才燭銀缸昏暗失。晦魄山童速報來。金烏早向西方出。

  人定亥。抖擻壞衣線長在。不羨羅纨錦繡袍。迦葉師兄相笑待。

  古尊宿語錄卷第二十七

  佛眼禅師語錄序

  豫章徐俯撰

  佛眼禅師之語

  侍者道昕所錄

  上堂小參普說垂示垂代心要偈頌頌古。凡八種。蓋數十萬言。其義則一也。所謂佛語心爲宗。無門爲法門也。單傳直指者也今圓頂方袍者。孰非求此道柄拂高座者。孰非傳此法。然謂之直焉而反迂。明焉而反昧。直而不迂。其禅師之言乎。明而不昧。其禅師之道乎。觀其反覆丁甯輸誠苦口。斯亦勤矣。其意果何爲哉。學者可不刳心焉。夫禅師之說。寔無說無示也。是爲真說。聽者之聞也。實無聞無得。是爲真聞。真說緒言余論之尚存。真聞至音希聲之常在。不作文字之解。不生紙筆之見者。觀之有暇矣。師川此敘。足以標榜此錄矣。老朽不可更重說偈言也。具擇法眼人。一一辨取。湖海呂勤雲。

  舒州龍門佛眼和尚語錄

  住南康雲居嗣法善悟編

  佛眼清遠禅師。臨邛李氏子。師初住舒州天甯。開堂日。提刑學士權郡承議。燒香度疏與師。接得示大衆雲。天不能蓋地不能載。漏泄天機言言堪愛。且道如何是堪愛之言。良久雲。分明記取舉似作家。遂度與表白宣罷。師指法座雲。古聖道。爲法來耶。爲床座來耶。我爲法來。非爲床座。師咄雲。是何言欤。便升座拈香雲。此一瓣香。祝延今上皇帝陛下。伏願。龍圖永固鳳曆長新。八表稱臣四維歌化。次拈香雲。此一瓣香。奉爲提刑學士權郡承議。洎阖郡尊官。伏願。嘉聲藹著善政日新。頻承雨露之恩。坐聽鹽梅之诏。次拈香雲此一瓣。香還知落處麼。欲隱彌露狂晦愈明。本欲抛擲岩阿混于沙石。苦爲諸人敦逼。不免細說來由。奉爲我先蕲州黃梅東山演禅師。一爐爇卻用陪法乳之恩。聊表化儀。雖然恩大難酬。未免抛叁放二。遂趺坐。山谷和尚白槌雲。法筵龍象衆。當觀第一義。師雲。觀即不一。一即不觀。第一義門今在何所(問答不錄)師雲。太阿橫按。截萬機于掌握之中。寶鑒當臺。現群象于無心之表。有緣即應。故問答以縱橫。不令而行乃言象而罕測。影響之士斯何足雲。所以佛付佛祖。付祖。更無絲發之異。豈有東西之殊。不立階梯。單傳是事。若非靈根頓悟大用現前。未免業惑海深妄塵自隔。遂拈起拂子示衆雲。還見麼。若見見個什麼。若見個拂子。正是凡夫。若言不見。此是拂子。如何說不見底道理。道人到此須是忖量。不可輕心取于流轉。誠非小事實在悟明。所以聖人得此事。莫不統叁界領四生。號令聖凡扶顛拯物。大衆從上諸聖入此門中。各各啓悟勞生破諸塵妄。記得靈山會上四十九年說不盡。末後分付飲光。少林九年之間。畢竟獨許二祖。爾後光分震旦道滿寰中。臨濟德山威行雷電。皆爲上祖不了。致令殃及子孫。遂舉拂子雲。大衆。從上許多賢聖。如今總在山僧拂子頭上。各各坐大蓮花說微妙法。交光相羅如寶絲網。還信得及麼。若信得及。山僧出世一期之事已得周圓。其或未然。不免自通消息去也。十字路頭吹玉笛。談雲輕日正清秋。久立。

  上堂。世尊拈花迦葉微笑。親切親切省要。省要眼目定動料料掉掉。爲報先生莫打之繞。何也。文不加點下座。

  上堂雲。達磨未來此土時。須信事元真實。二祖禮叁拜而立。不得謾有商量。大衆。何故人到于今疑情不息。良久曰。早知燈是火。飯熟已多時。直饒恁麼信得及。猶是錯承當。自余一切何足論之。歸堂。

  上堂。奇怪尋常。道出門便作還鄉。計直至如今計未。成。誠哉是言也。豈不見。僧問古德。學人欲歸鄉時如何。古德曰。子父母遍身紅爛。臥在荊棘林中。子歸何處。曰恁麼則不歸也。古德曰。卻須歸去。有個絕糧方子與你。僧曰便請。古德曰。二時上堂。不得咬破一粒米。大衆。荊棘林中紅爛盡無路還鄉。二時堂內絕糧方卻須歸去。所以山僧二十年披雲嘯月未始遊方。十來年接物利生。何嘗出世。諸人皆把父母契券。論量祖業田園。就赤水以求珠。珠沈赤水。向荊山而覓玉。玉隱荊山。說道。赤水無珠荊山無玉。是诳呼你。說道。赤水有珠荊山有玉。亦是诳呼你。山僧有時畫方成圓。指南成北。何故如此。蓋爲諸人唱還鄉曲子曲調不圓。熟路難忘鄉談未改。非指南之不妙也。如何得曲調圓去。豈不見道。平窺紅爛處。暢殺子平生。下座。

  上堂。良久雲。山僧今日與諸人。同參一個真善知識。便下座。

  上堂。僧問。德山入門便棒臨濟入門便喝。未審師如何接人。師雲。不虧不欠。進雲。便恁麼去時如何。師雲。第一不得垛根。師複雲。光陰倏忽變化密移。始見望朝又已念日。諸人還知光陰不變化日月不遷流麼。快須究取。昔日六祖大師作居士時。隱于廣州法性寺印宗法師席下。遇夜廊庑間有二僧。風幡競辯未盡厥理。祖師蹑步而謂曰。可容俗士得預高論。不直以非風幡動。仁者心動。告之大衆。只如夜來風起。且道是風動不是風動。若道不是風動。如此觸簾動戶簸土揚塵。作麼生不是風動。還斷得出麼。山僧道也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也。不是心動。有人識得麼。青山無限好。猶道不如歸。珍重。

  上堂。兩岸蘆花一葉舟。涼風深夜月如鈎。絲綸千尺慵抛放。歸到家山即便休。

  上堂。舉僧問趙州。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州雲。我在青州作一領布衫重七斤。大衆。至音絕韻妙曲非聲。通身不挂寸絲。赤體全無忌諱。諸人切莫拈锝舐指。直須截斷舌頭。放下身心自然快活。眼若不睡諸夢自除。心若不異複名何物。快活快活。歸堂吃茶。下座。

  上堂。若有一人發真歸源。十方虛空悉皆消殒。從前先聖。豈不發真歸源。如何十方虛空至今尚在。又雲。漚滅空本無。況複諸叁有。幻漚既滅虛空殒無。叁有衆生從茲殄悴。四生九類如何得無。又雲。清淨本然雲何忽生山河大地。既生山河大地。如何得複清淨本然。既複清淨本然。雲何卻見山河大地。大衆。如何即是。良久曰。水自竹邊流去冷。風從花裏過來香。好大哥。歸堂。結夏上堂。揮戈佛日不西流。照徹人間洞九幽。從此安居無一事。休將玄妙挂心頭。五祖演和尚遷化。遺書至。

  上堂。昨朝六月二十六。無角鐵牛生四足。哮吼一聲人未知。撼動天關並地軸。只履又西歸。唱罷胡家曲。可憐末後太分明。無限清聲遍溪谷。我先師出世四十余年。于舒蕲二郡。四坐巨刹。垂慈苦口。接物利生未嘗少暇。于二十五日早升座告衆。至晚淨發歸方丈。二十六日早安然長往。自始及末從初至終。盡善盡美。真善知識。清遠忝承提訓。痛傷可量。古人道。將此深心奉塵刹。是則名爲報佛恩。昔日大梅遷化上堂。聞鼯鼠聲乃雲。即此物非他物。汝善護持吾當逝矣。我先師上堂告衆雲。富嫌千口少。貧恨一身多。以今校古。絲毫無差。諸人還知大梅東山二老子去處麼。若知得。則不辜負先師。若也未知。有寒暑兮促人壽。有鬼神兮床人福。下座上堂。卓柱杖一下喝一喝雲。棒喝齊施古佛宗。叁玄叁要絕狐蹤。白雲消散青山在。明月蘆花對蓼紅。又卓柱杖一下喝一喝。下座。

  解夏上堂。以一粒芥子。擊修羅窟。于中宴坐九旬。振六镮錫杖。登須彌盧。直上安居叁月。倚長松而自誓。臨綠水以經行。周遊井邑則動止蕭蕭。依處叢林則威儀濟濟。豈論城隍聚落。甯分勝地寶坊。心月孤圓神珠炳煥。六門虛靜萬法鹹如。如此護生。豈有生之可護。如此持律。豈有律而可持。囊內蠟人。通身雪冷。誠堪慶賀。喜何如哉。吳居士爲師龍門。創坦然庵。請上堂。淨名居士在家人。不二門深入者親。一缽上方香積飯。寥寥千古轉通津。大衆。維摩法力居士神通。斷妙喜世界。來于此中。持香積佛飯。悉飽衆會。叁萬二千師子座。本爾莊嚴。十方叁世諸如來。現前證據。看他作一場佛事。真個希奇。皆不思議之功勳。自心之神力者也。公明居士。希風摩诘接迹龐公。大省幻身久趍正覺。願延瓶錫修建庵宇。遂爾來此聚集禅徒。記得昔日臨濟栽松次。黃檗問雲。深山裏栽許多松作什麼。濟雲。一與山門作境致。二與後人作標榜。道了以鋤頭打地兩下。檗雲。吾宗到子大行于世。大衆。臨濟所栽者松。可謂根盤沙界葉覆彌盧。叁賢十聖爲…

《009 古尊宿語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