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009 古尊宿語錄▪P79

  ..續本文上一頁旨。甘露乃蒺藜之園。要知麼。太陽門下日日叁秋。明月堂前時時九夏。大衆。如何是盧舍那。歸堂吃茶去。下座。

  上堂。昔趙州和尚訪庵主。

  問曰。有麼有麼。庵主豎起拳頭。趙州曰。水淺不是泊船處。拂袖而出。又訪一庵主。

  問曰。有麼有麼。庵主豎起拳頭。趙州曰。能縱能奪能殺能活。禮叁拜而去。師雲。庵主一般豎起拳頭。趙州何故肯一個不肯一個。且道。得失在什麼處。趙州自起自倒。勘破多少阿師。庵主坐斷要津。過了多少寒暑。要識趙州麼。拍禅床右角雲。識取趙州。要識二庵主麼。拍禅床左角雲。識取庵主。還有人點檢得失處出麼。良久雲。易開終始口。難保歲寒心。下座。

  吳居士請上堂。身是佛身。須信六根清淨。行名佛行。故知叁業圓明。身淨則垢無所生。行明則暗無所起。垢生由乎迷淨。淨作垢而莫。覺莫知。暗去必由得明。明即暗而難信難解。所以諸聖常加被。群生自棄遺。苟易慮于可作之初。革情向誤爲之後。親開智鑰仰扣慈關。他心慧眼以洞知。重罪宿冤皆可忏。菩薩悲願遍滿娑婆衆生。哀投無不冥感。是知明暗共體垢淨同源。凡夫有成佛之期。大士有度生之分。苟不如此萬善徒興。公達居士與如道人。洞明泡幻了悟浮生。共入山來究明斯事。今晨請山僧升座說法。記得昔日裴休訪華林和尚。

  問曰。師還有侍者否。林曰。有一兩個。休曰。在什麼處。林乃喚大空不空。時二虎自庵後哮吼而出。休睹之驚悸。林語二虎曰。有客且去。二虎哮吼而去。休問曰。師作何行業感得如斯。林乃良久曰。會麼。休雲不會。林雲。山僧常念觀音。大衆。會他此個意旨麼。常念觀音力伏猛獸。道眼通明萬緣何有。良哉大士時時垂手。念茲在茲。安樂長壽。下座上堂。永嘉一宿而悟。遂曰。幾回生幾回死。生死悠悠無定止。自從頓悟了無生。于諸榮辱何憂喜。大衆。說有生死亦是言诠。說無生死亦是言诠。既涉言诠則是事迹。且事粗易顯理妙難彰。故言近而旨遠。如何以至近之言。明其至遠之旨。不其難哉。先聖道得旨忘言。遺事觀理。後人不曉。便乃事外尋理。言外求旨。譬如以手撮摩虛空。徒自疲勞終無所益。要知得力用意處麼。須即事無事即言無言。悟入方親解會不得。若如是隱顯施爲神用難測也。不見僧問首山。如何是佛法大意。首山曰。楚王城畔汝水東流。便有人悟去。歸堂。

  上堂。五色燈光眚所成。但除其眚莫除塵。若言本眼何曾眚。乃是臨河渴死人。

  上堂。僧問。劫火威音前。別有一壺天。禦樓看射獵。不是刈茅田。乃提起坐具雲。未審者個喚作什麼。師雲。正見刈茅田。僧便喝。師雲。猶作主在。師複雲。只宜說一句。有人會得去。猶較些子。或若無人會得。山僧卻成妄語思量了。不如且休。各自大家。堂中吃茶。自由自在。免見他時異日被人觑破。何也。將軍自有嘉聲在。不得封侯也是閑。吃荼去。下座。

  上堂舉。南泉和尚謂衆曰。王老師賣身去也。有人買麼。時有一僧雲。某甲買。師曰。好一員禅客。南泉雲。不作貴不作賤。你作麼生買。其僧無對。師雲。惡笑殺人。有數尊宿爲此僧著語。趙州道。明年與和尚作一領布衫。一人道。成何道理。一人道。和尚屬某甲。後來雪窦道別處容和尚不得。大衆。許多尊宿。爭頭競買。也要運出自己家財。王老師交關未成。不敢胡亂分付。者般行貨古今亦少見之。龍門今日亦賣身去也。然則有貴有賤。賤則分文不直。貴則金玉難偕。你買也屬你。你不買也屬你。若識得龍門。龍門與你作道伴。有人處無人處起心動念。總知得你。善則令汝行。惡則令汝止。縱經叁塗曆八難。一步不相舍離。常與你作道伴。你若不識龍門。龍門與你作冤家。教你出家使汝行腳。令汝尋師遣汝體究。遂教你不會。令汝茫然。令汝求覓解會。令汝巧作道理。遂令淨妙國土而作土石山河。常樂法身而作無明煩惱。成不自在。常生退失。一步不放舍。常與你作冤家。大衆。龍門屬你諸人來多時。識得是道伴。不識是冤家。還有人明得此旨麼。乃拈柱杖點一下曰。一道伴二冤家。通逆順遍河沙。眼是空翳是花。得龍門道無涯。遂放下柱杖子雲。少賣弄歸堂去。

  上堂。臘月扇子功勳絕。浩浩涼風動寥泬。豈止炎蒸六月天。暫時與君解煩熱。下座。

  五祖和尚到上堂。曹溪大師傳衣歸嶺南。後來讓和尚得法授與馬大師。馬大師接得百丈。百丈得黃檗。黃檗得臨濟。臨濟得興化。興化得南院。南院得風穴。風穴得首山。首山得汾陽。汾陽得慈明大師。慈明大師接得一人楊岐和尚。如今與佗得底事看。此老子雲。我者裏如鬧市裏上竿子相似。是人皆見瞞你眼得麼。楊岐老後來接得端和尚一人。此老子曾住此山來有頌曰。海底珠動時。雲中月還現。涼夜無狂風清光都一片。端師翁後來接得先師一人。先師有言曰。只從咬破一個鐵馂餡。直得百味具足。此老子所以一生口硬好說硬話伏。自先師付囑之後大法傳持以來。末後東山一時分付今五祖堂頭和尚。此日幸對人天廣衆請。不吝慈悲重爲顯揚。使先宗有據。吾道益明。莫不大幸。

  上堂。泡幻同無礙。如何不了悟。眼裏瞳人吹叫子。達法在其中。非今亦非古。六只骰子滿盆紅。大衆。時人爲什麼坐地看楊州。缽盂著柄新翻樣。牛上騎牛笑殺人。

  上堂。諸人未到龍門山。將道龍門在世間。既到龍門心自在。杉松拂拂水潺潺。諸人還識龍門山麼。若也不識。未免山青水綠。百年光陰能有幾許。未回光達本已前。都成夢幻。遂拈柱杖雲。六道衆生造罪造業。叁世諸佛成佛作祖。盡在山僧柱杖頭上。諸人還見麼。卓一下雲。百雜碎了也。複展手雲。把將絲毫。許來。又卓一下雲。手執夜明符。幾個知天曉。下座。

  上堂。獬豸同欄辨者嗤。薰莸共處須芬郁。諸仁者。得底人終不自異于人。而從前千聖悉所稱贊。實有異于人處。譬如二人同胞胎共父母同舍同學同一師授。至于飲食語言之間悉無有異。一日同入試院同一題目。而一人得第。一人落第。及第者永異民庶。落第者乃是常人。是二人初無改易。而貴賤高低有異。恰如得與不得。初無有異。而一人得之。位齊諸聖。一人迷之。遂作凡夫。人雖不殊迷悟遼遠。大衆。可不驚怖者哉。所以香林和尚雲。老僧二十年前。見與我一般一輩人盡皆得道。我日夜思量。他得個什麼。便如此去。我二十年中常看後來。也得恁麼。你看他先德苦切之言。實可取信。豈可守株徒喪日月。各宜體悉。已後也須得去。不勞久立。

  下座。

  上堂。龍門叁月半。大鼓聲聲喚。喚得一時來。特地生迷亂。大衆。既是喚得一時來。爲什麼特地生迷亂。此段好因緣。諸人怎生斷。不解斷轉迷亂若解斷較一半。良久曰。因緣一段無人斷。留與諸方共斷看。

  上堂。收得本名度牒。踏遍自己山川。聞有龍門長老。走來學道參禅。恁麼惺惺漢子。如何立地瞌眠。忽然睡醒眼開。元來天生自然。師乃失聲曰。惡討殺我討殺我。皇天皇天尋殺我。雖然如是。知是般事便休。直須運出自己家財。莫自拘于小節。參堂。

  上堂。且道。山僧即今還有爲人處麼。若有爲人處。即埋沒山僧。若無爲人處。即埋沒上座。彼此出家兒。莫遞相埋沒好。要知麼。山僧將你本分事。舉似你諸人。何不于你本分事上識取識得麼。若道便是某甲本分事也。如向眼睛上下一釘相似。若道我雖有本分事實未了知。你又披什麼衣服。大衆。既是恁麼人。識取恁麼事。久立又奚爲。珍重。

  上堂。僧問。納須彌于芥中。擲大千于方外。衲僧門下總用不著。學人欲使泥牛耕巨海須彌駕鐵船。師還許也無。師雲。十字縱橫一任行取。僧雲。踏破澄潭月。穿開碧落天。師雲。猶未知衲僧分上事在。僧雲。有意氣時添意氣。不風流處也風流。師雲。洪州腰帶。師複雲。春光漸盡夏景將臨。悠悠之徒貪生過日。我今問你諸人。從早至夜念念不住。是有思量是無思量。人人必謂是有思量。我且問你。作麼生思量。何不識取。你諸人思量了。隨而興作運爲也。我問你。作麼生興作。何不識取。你諸人于興作時。起種種言說。且作麼生言說。何不識取。都緣是自家先迷了。只管隨處流浪。所以道。道源不遠性海非遙。但向已求莫從外覓。覓即不得。得亦不真。如在虛空。退至何所。還肯麼。你諸人在我者裏。或暫經冬夏。或久涉炎涼。若到別處。人問龍門事。不可指東劃西。亂有所說卻成欺罔也。各將爲事各將爲事。因成四偈。思無思思萬邪一正。不識玄旨徒勞念靜。作無作作貫色通聲。水中鹽味不見其形。言無言言不費唇舌。未說之法林中之葉。龍門潦倒告報諸人。既然如是何故因循。賢席頭納疏上堂。一葉飄瓢水上歸。姑蘇春色照岩扉。坐禅片石重來看。卻笑山雲拂藓衣。所以沈空滯寂之士。名爲貪著小乘。混世同塵之人。謂之圓通之侶。不舍道法而現凡夫事。豈是植種于空。現前日用是大總持門。一一親得其力。如斯之旨事可量哉。昔日黃梅散席。道在老盧。坐折連床湖南[寔-是+最]盛。古今榜樣作者同知。進止合儀動靜可法。況龍門新興保社。意在求人。衆手淘金誰是得者。有麼有麼。令人思百丈。解踏馬駒行。參。

  上堂。杜順文殊事可知。定光如來老大隋。張叁李四何王趙。

  問你渠今是阿誰。[(纏-糸)+(郊-交)]市賣魚忘進趣。案頭分肉露全機。男兒鎖子黃金骨。苦痛無明墮汙泥。結夏上堂。登龍門下無凡客。不假風雷自有奇。叁月進修從此始。經行宴坐可思議。叁月安居九旬禁足。禀如來之教旨。乃釋子之清規。橋彴津梁人間天上。或垂手入[(纏-糸)+(郊-交)]者。未嘗離于此座。觀心入定者。亦常遊乎十方。此豈可以有心知。豈可以無心會。苟能如是。何生而不護。何足而不禁。覆被萬靈廣益群品。或不由斯道者。吾末如之何也。下座。

  上堂。今時學者不究佛語。只究祖師語。殊不知。祖師語即是佛語。莫如此揀擇。卻成誘佛法去。只如雲門大師示衆曰。人人盡有光明在。看時不見暗昏昏。作麼生是光明。自…

《009 古尊宿語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