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生六道種種形貌不同。師雲。諸佛體圓更無增減。流入六道處處皆圓。萬類之中個個是佛。譬如一團水銀分散諸處顆顆皆圓。若不分時只是一塊。此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種種形貌喻如屋舍。舍驢屋入人屋。舍人身至天身。乃至聲聞緣覺菩薩佛屋。皆是汝取舍處。所以有別本源之性。何得有別。
問何者是精進。師雲。身心不起。是名第一牢強精進。才起心向外求者。名爲歌利王愛遊獵去。心不外遊。即是忍辱仙人身心俱無。即是佛道。
問若無心行。此道得否。師雲。無心即便是行此道。更說什麼得與不得。且如瞥起一念便是境。若無一念。便是境忘心自滅。無複可追尋。
問如何是出叁界。師雲。善惡都莫思量。當處便出叁界。如來出世爲破叁有。若無一切心。叁界亦非有。如一微塵破爲百分。九十九分是無。一分是有。摩诃衍不能勝出。百分俱無。摩诃衍始能勝出上堂雲。即心是佛。上至諸佛下至蠢動含靈。皆有佛性。同一心體。所以達磨從西天來。唯傳一心法。直指一切衆生本來是佛。不假修行。但如今識取自心。見自本性。更莫別求。雲何識自心。即如今言語者正是汝心。若不言語又不作用。心體如虛空相似。無有相貌亦無方所。亦不一向是無。有而不可見。故祖師雲。真性心地藏。無頭亦無尾。應緣而化物。方便呼爲智。若應緣之時。不可言其有無。正應之時亦無蹤迹。既知如此。如今但向無中棲泊。即是行諸佛路。經雲。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切衆生輪回不息。生死者意緣走作。心于六道不停。致使受種種苦。淨名雲。難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幹種法製禦其心。然後調伏。所以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故知一切諸法皆由心造。乃至人天六道地獄修羅。盡由心造。如今但學無心頓息諸緣。莫生妄想分別。無人無我無貪嗔無憎愛無勝負。但除卻如許多種妄想。性自本來清淨。即是修行菩提法佛等。若不會此意。縱你廣學勤苦修行木食草衣。不識自心。皆名邪行。盡作天魔外道水陸諸神。如此修行。當複何益。志公雲。本體是自心作。那得文字中求。如今但識自心息卻思惟。妄想塵勞自然不生。淨名雲。唯置一床寢疾而臥。心不起也。如人臥疾攀緣都息。妄想歇滅即是菩提。如今若心裏紛紛不定。任你學到叁乘四果十地諸位。合殺只向凡聖中坐。諸行盡歸無常。勢力皆有盡期。猶如箭射于空。力盡還墜。卻歸生死輪回。如斯修行不解佛意。虛受辛苦。豈非大錯。志公雲。未逢出世明師。枉服大乘法藥。如今但一切時中行住坐臥。但學無心。亦無分別。亦無依倚。亦無住著。終日任運騰騰。如癡人相似。世人盡不識你。你亦不用教人識。不識之心如頑石頭都無縫罅。一切法透汝心不入。兀然無著。如此始有少分相應。透得叁界境過。名爲佛出世。不漏心相。名爲無漏智。不作人天業。不作地獄業。不起一切心。諸緣盡不生。即此身心是自由人。不是一向不生。只是隨意而生。經雲。菩薩有意生身是也。忽若未會無心。著相皆屬魔業。乃至作淨土佛事。並皆成業。乃名佛障。障汝心故。被因果管束。去住無自由分。所以菩提等法。本不是有。如來所說皆是化人。猶如黃葉爲金錢權止小兒啼。故實無有法名阿耨菩提。如今既會此意。何用驅驅。但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心裏明明。所以舊時見解。總須舍卻。淨名雲。除去所有。法華雲。二十年中常令除糞。只是除去心中作見解處。又雲。蠲除戲論之糞。所以如來藏本自空寂。只是並不停留一法。故經雲。諸佛國土亦複皆空。若言佛道是修學而得。如此見解全無交涉。或作一機一境揚眉動目。只對相當。便道契會也。得證悟禅理也。忽逢一人不解。便道都無所知。對他若得道理。心中便歡喜。若被他折伏不如他。便即心懷惆怅。如此心意學禅。有何交涉。任汝會得少許道理。只得個心所法。禅道總沒交涉。所以達磨面壁。都不令人有見處。故雲。忘機是佛道。分別是魔境。此性縱汝迷時亦不失。悟時亦不得。天真自性本無迷悟。盡十方虛空界。元來是我一心體。縱汝動用造作。豈離虛空。虛空本來無大無小。無漏無爲無迷無悟。了了見無一物。亦無人亦無佛。絕纖毫的量。是無依倚無黏綴。一道清流是自性。是無生法忍。何有擬議。真佛無口不解說法。真聽無耳其誰聞乎。珍重。
有僧辭歸宗。宗雲。往甚處去。雲諸方學五味禅去。宗雲。諸方有五味禅。我者裏只是一味禅。雲如何是一味禅。宗便打。僧雲。會也會也。宗雲。道道。僧擬開口。宗又打。其僧後到師處。師問。甚麼處來。雲歸宗來。師雲。歸宗有何言句。僧遂舉前話。師乃上堂舉此因緣雲。馬大師出八十四人善知識。
問著個個屙漉漉地。只有歸宗較些子。師在鹽官會裏。大中帝爲沙彌。師于佛殿上禮佛。沙彌雲。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衆求。長老禮拜當何所求。師雲。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衆求。常禮如是事。沙彌雲。用禮何爲。師便掌。沙彌雲。太粗生。師雲。者裏是什麼所在。說粗說細。隨後又掌。沙彌便走。師行腳時到南泉。一日齋時捧缽向南泉位上坐。南泉下來見便問。長老什麼年中行道。師雲。威音王已前。南泉雲。猶是王老師孫在。師便下去。師一日在茶堂內坐。南泉下來問。定慧等學明見佛性。此理如何。師雲。十二時中不依倚一物。泉雲。莫便是長老見處麼。師雲不敢。泉雲。漿水錢且置。草鞋錢教什麼人還。師便休。後沩山舉此因緣問仰山。莫是黃檗構他南泉不得麼。仰山雲不然。須知黃檗有陷虎之機。沩山雲。子見處得與麼長。一日五人新到同時相看。一人不禮拜。以手畫一圓相而立。師雲。還知道好只獵犬麼。雲尋羚羊氣來。師雲。羚羊無氣。汝向什麼處尋。雲尋羚羊蹤來。師雲。羚羊無蹤。汝向什麼處尋。雲尋羚羊迹來。師雲。羚羊無迹。汝向什麼處尋。雲與麼則死羚羊也。師便休。來日升座退問。昨日尋羚羊僧出來。其僧便出。師雲。老僧昨日後頭未有語在。作麼生。其僧無語。師雲。將謂是本色衲僧。元來只是義學沙門。師曾散衆在洪州開元寺。裴相公一日入寺行次。見壁畫乃問寺主。者畫是什麼。寺主雲。畫高僧。相公雲。形影在者裏。高僧在什麼處。寺主無對。相公雲。是間莫有禅僧麼。寺主雲。有一人。相公遂請師相見。乃舉前話問師。師召雲。裴休。休應諾。師雲。在什麼處。相公于言下有省。乃再請師開堂。夫學道者。先須並卻雜學諸緣。決定不求決定不著。聞甚深法。恰似清風屇耳。瞥然而過更不追尋。是爲甚深入如來禅離生禅想。從上祖師唯傳一心更無二法。指心是佛。頓超等妙二覺之表。決定不流至第二念。始似入我宗門。如斯之法。汝取次人。到者裏擬作麼生學。所以道。擬心時被擬心魔縛。非擬心時又被非擬心魔縛。非非擬心時又被非非擬心魔縛。非外來出自你心。唯有無神通菩薩足迹不可尋。若以一切時中心有常見。即是常見外道。若觀一切法空作空見者。即是斷見外道。所以叁界唯心萬法唯識。此猶是對外道邪見人說。若說法身以爲極果。此對叁賢十聖人言。故佛斷二愚。一者微細所知愚。二者極微細所知愚。佛既如是。更說什麼等妙二覺來。所以一切人。但欲向明不欲向暗。但欲求悟不愛煩惱無明。便道。佛是覺衆生是妄。若作如是見解。百劫千生輪回六道更無斷絕。何以故。爲謗諸佛本源自性故。他分明向你道。佛且不明。衆生不暗。法無明暗故。佛且不強。衆生且不弱。法無強弱故。佛且不智。衆生且不愚。法無愚智故。是你出頭總道解禅。開著口便病發。不說本只說末。不說迷只說悟。不說體只說用。總無你話論處。他一切法且本不有。今亦不無。緣起不有。緣滅不無。本亦不有。本非本故。心亦不心。心非心故。相亦非相。相非相故。所以道。無法無本心。始解心心法。法即非法。非法即法。無法無非法故。是心心法忽然瞥起。一念了知如幻如化。即流入過去佛。過去佛且不有。未來佛且不無。又且不喚作未來佛。現在念念不住。不喚作現在佛。佛若起時。即不擬他是覺是迷是善是惡。辄不得執滯他斷絕他。如一念瞥起。千重關鎖鎖不得。萬丈繩索索他不住。既若如是。爭合便擬滅他止他。分明向你道。爾焰識你作麼生擬斷他。喻如陽焰。你道。近十方世界求不可得。始道。遠看時只在目前。你擬趁他。他又轉遠去。你始避他。他又來逐你。取又不得舍又不得。既若如此。故知一切法性自爾。即不用愁他慮他。如言前念是凡後念是聖。如手翻覆一般。此是叁乘教之極也。據我禅宗中。前念且不是凡。後念且不是聖。前念不是佛。後念不是衆生。所以一切色是佛色。一切聲是佛聲。舉著一理。一切理皆然。見一事見一切事。見一心見一切心。見一道見一切道。一切處無不是道。見一塵十方世界山河大地皆然。見一滴水即見十方世界一切性水。又見一切法即見一切心。一切法本空。心即不無。不無即妙有。有亦不有。不有即有。即真空妙有。既若如是。十方世界不出我之一心。一切微塵國土不出我之一念。若然說什麼內之與外。如蜜性甜。一切蜜皆然。不可者個蜜甜余底苦也。何處有與麼事。所以道。虛空無內外。法性自爾。虛空無中間。法性自爾故衆生即佛。佛即衆生。衆生與佛。元同一體。生死涅槃有爲無爲。元同一體。世間出世間乃至六道四生。山河大地有性無性。亦同一體。言同者。名相亦空。有亦空。無亦空盡恒沙世界元是一空。既若如此。何處有佛度衆生。何處有衆生受佛度。何故如此。萬法之性自爾故。若作自然見。即落自然外道。若作無我無我所見。墮在叁賢十聖位中。你如今雲何將一尺一寸。便擬量度虛空。他分明向汝道。法法不相到。法自寂故。當處自住。當處自真。以身空故名法空。以心空故名性空。身心總空故名法性空。乃至千途異說皆不離你之本心。如今說菩提涅槃真如佛性二乘菩薩者。皆指葉爲黃金拳掌之說。若也展手之時。一切大衆若天若人。皆見掌中都無一物。所以道。本來無一物。何處有塵埃本既無…
《009 古尊宿語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