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一曰洪州西山道聳者。
大鑒之十世。曰襄州清溪洪進禅師。其所出法嗣二人。一曰相州天平山從漪禅師者。一曰廬山圓通德緣者。
大鑒之十世。曰金陵清源休複禅師。其所出法嗣二人。一曰金陵奉先慧同者。一曰廬山寶慶庵道習者。
大鑒之十世。曰撫州龍濟山紹修禅師。其所出法嗣一人。曰河東廣原和尚者。
大鑒之十世。曰衡嶽南臺寺守安禅師。其所出法嗣二人。一曰襄州鹫嶺善美者。一曰安州慧日明禅師者。
大鑒之十世。曰漳州報劬院玄應禅師。其所出法嗣一人。曰報劬第一世仁義者。
大鑒之十世。曰漳州隆壽無逸禅師。其所出法嗣一人。曰漳州龍壽法骞者。
大鑒之十世。曰廬山歸宗道诠禅師。其所出法嗣一人。曰筠州九峰山守诠者。
大鑒之十一世。曰天臺山德韶國師。其所出法嗣凡五十有一人。一曰杭州永明寺延壽者。一曰溫州大甯可弘者。一曰蘇州長壽朋彥者。一曰杭州五雲山志逢者。一曰杭州報恩法端者。一曰杭州報恩紹安者。一曰福州之廣平守威者。一曰杭州報恩永安者。一曰廣州光聖師護者。一曰杭州奉先清昱者。一曰天臺普簡智勤者。一曰溫州雁蕩願齊者。一曰杭州普門希辯者。一曰杭州光慶遇安者。一曰天臺般若友蟾者。一曰婺州智者全肯者。一曰福州玉泉義隆者。一曰杭州龍冊曉榮者。一曰杭州功臣慶蕭者。一曰越州稱心敬琎者。一曰福州嚴峰師術者。一曰潞州華嚴慧達者。一曰越州清泰道圓者。一曰杭州九曲慶祥者。一曰杭州開化行明者。一曰越州開善義圓者。一曰溫州瑞鹿遇安者。一曰杭州龍華慧居者。一曰婺州齊雲遇臻者。又一曰溫州瑞鹿寺本先者。一曰杭州報恩德謙者。一曰杭州靈隱處先者。一曰天臺善建省義者。一曰越州觀音安禅師者。一曰婺州仁壽澤禅師者。一曰越州雲門重曜者。一曰越州大禹榮禅師者。一曰越州地藏瓊禅師者。一曰杭州靈隱紹光者。一曰杭州龍華紹銮者。一曰越州碧泉行新者。一曰越州象田默禅師者。一曰潤州登雲從堅者。一曰越州觀音朗禅師者。一曰越州諸暨五峰和尚者。一曰越州何山道孜者。一曰越州大禹自廣者。一曰筠州黃檗師逸者。一曰蘇州瑞光清表者。一曰杭州興教寺洪壽者。一曰蘇州承天道原者。
大鑒之十一世。曰杭州報恩寺慧明禅師。其所出法嗣一人。曰福州保明道誠者。
大鑒之十一世。曰金陵報慈道場文遂禅師。其所出法嗣五人一曰常州齊雲慧禅師者。一曰洪州雙嶺祥禅師者。一曰洪州觀音真禅師者。一曰洪州龍沙茂禅師者。一曰洪州大甯獎禅師者。
大鑒之十一世。曰杭州永明道潛禅師。其所出法嗣叁人。一曰杭州千光王瑰省者。一曰衢州鎮境志澄者。一曰明州崇福慶祥者。
大鑒之十一世。曰杭州靈隱清聳禅師。其所出法嗣九人。一曰杭州功臣道慈者。一曰秀州羅漢願昭者。一曰處州報恩師智者。一曰衢州濲甯可先者。一曰杭州光孝道端者。一曰杭州保清遇甯者。一曰福州支提辨隆者。一曰杭州瑞龍希圓者。一曰杭州國泰德文者。
大鑒之十一世。曰洪州百丈山道常禅師。其所出法嗣叁人。一曰廬山棲賢澄諟者。一曰蘇州萬壽德興者。一曰越州雲門永禅師者。
大鑒之十一世。曰廬山歸宗義柔禅師。其所出法嗣二人。曰廬山羅漢行林者。一曰杭州功臣覺轲者。
大鑒之十一世。曰金陵報慈行言禅師。其所出法嗣二人。一曰洪州雲居義能者。一曰饒州北禅清皎者。
大鑒之十一世。曰金陵報恩法安禅師。其所出法嗣二人。一曰廬山棲賢道堅者。一曰歸宗慧誠者。
大鑒之十一世。曰廬州長安院延規禅師。其所出法嗣二人。一曰廬州長安辨實者。一曰雲蓋山用清者。
大鑒之十二世。曰杭州永明延壽禅師。其所出法嗣二人。一曰杭州富陽子蒙者。一曰杭州朝明院津禅師者。
大鑒之十二世。曰蘇州長壽院朋彥禅師。其所出法嗣一人。曰長壽第二世法齊者。
大鑒之十二世。曰杭州普門寺希辯禅師。其所出法嗣二人。一曰高麗國慧洪者。一曰越州上林湖智者。
大鑒之十二世。曰雲居山真如道齊禅師。其所出法嗣九人。一曰雲居契瑰者。一曰杭州靈隱文勝者。一曰臺州瑞岩義海者。一曰大梅居煦者。一曰大梅保福居素者。一曰荊門清溪清禅師者。一曰雲門居曜者。一曰雲居慧震者。一曰廬山慧日智達者。
[評曰]正宗至大鑒傳既廣。而學者遂各務其師之說。天下于是異焉。競自爲家。故有沩仰雲者。有曹洞雲者。有臨濟雲者。有雲門雲者。有法眼雲者。若此不可悉數。而雲門臨濟法眼叁家之徒。于今尤盛。沩仰已熄。而曹洞者僅存。綿綿然猶大旱之引孤泉。然其盛衰者豈法有強弱也。蓋後世相承得人與不得人耳。書不雲乎。苟非其人道不虛行。
傳法正宗記卷第八(終)傳法正宗記卷第九
宋藤州東山沙門釋契嵩編修
旁出略傳二百五人宗證略傳十一人
旁出略傳(並序)
序曰。旁出善知識者。已載于他書。此複見之。蓋以其皆出于正宗。的庶雖異。其法一也。周封同姓之國。以貴其宗。親親之義。則文武成康爲正。方之大迦葉直下之相承者。亦可知矣。其傳起于末田底。而止乎益州神會禅師者。凡二百有五人。
第二祖阿難尊者。其旁出法嗣一人。曰末田底迦者。
第二十四祖師子尊者。其旁出法嗣一人。曰達磨達者。
師子之二世。曰達磨達尊者。罽賓國人也。不祥姓氏。初師其國之波梨迦尊者出家。頗聰敏有智辯。而德冠諸應真之士。及波梨迦之法離爲五家。而尊者首冠于禅定宗。晚與師子尊者辯論。遂伏其道。複宗之爲師。及師子遇害。達磨達乃與其二弟子隱于其國之象白山。年壽甚高出于常數。其所出法嗣二人。一曰因陀羅者。一曰瞿羅忌利婆者。
[評曰]始愚未得證于出叁藏記時。有曰吾疑。祖位至師子絕。而其法普傳。猶此六祖大鑒禅師不其然乎。因嘗與其論曰。夫祖位之絕蓋非常事。前後賢聖亦當言之。若此祖數止于大鑒者。乃有般若多羅與夫達磨大士而預記之。六祖雖各授其法亦有人焉。若子所謂祖世絕于師子。必何以證之。其前祖孰嘗記耶。而分傳法者果何人。將之東乎。非人則其法安得至此。雖其旁出達磨者自爲枝派。其所出各不過四五人耳。非普傳也。亦未始聞其徒以法而東揚者。苟以達磨達爲之普傳者。則達磨達何乃獨指二十五祖曰。我有同學號婆舍斯多。先師預以法付之。複授衣爲信。已適南天竺也。其他同學者曷棄而不言耶。是不然也。子宜以理求之。不可恣其臆度。曰若然則達磨達既宗師子。安得不承之爲其正祖。乃推于斯多乎。曰此蓋聖人宜其機緣而命之祖矣。亦以其悟之淺深而授之法印耳。若五祖傳之大鑒。而不付比秀。不其然哉。或者然之。適得僧祐之書。而吾言甚驗。不欲棄之。因系達磨達傳後。
師子尊者之叁世。曰因陀羅。其所出法嗣四人。一曰達磨屍利帝者。一曰那伽難提者。一曰破樓求多羅者。一曰婆羅婆提者。
師子尊者之叁世。曰瞿羅忌利婆。其所出法嗣二人。一曰婆羅跋摩者。一曰僧伽羅叉者。
師子尊者之四世。曰達磨屍利帝。其所出法嗣二人。一曰摩帝隸披羅者。一曰诃利跋茂者。
師子尊者之四世。曰破樓求多羅。其所出法嗣叁人。一曰和修盤頭者。一曰達磨诃帝者。一曰旃陀羅多者。
師子尊者之四世。曰波羅跋摩。其所出法嗣叁人。一曰勒那多羅者。一曰盤頭多羅者。一曰婆羅婆多者。
師子尊者之四世。曰僧伽羅叉。其所出法嗣五人。一曰毗舍也多羅者。一曰毗樓羅多摩者。一曰毗栗刍多羅者。一曰優波膻馱者。一曰婆難提多者。
二十八祖達磨尊者(此土之初祖也)旁出法嗣九人。一曰有相宗首薩婆羅者。一曰無相宗首波羅提者。一曰定慧宗首婆蘭陀者。一曰戒行宗首(亡名)一曰無得宗首寶靜者。一曰寂靜宗首(亡名)一曰道育者。一曰道副者一曰尼總持者。
二十九祖慧可尊者(此土之二祖也)旁出法嗣叁人。一曰僧那者。一曰向居士者。一曰相州慧滿者。
二十九祖之二世。曰相州慧滿禅師。其所出法嗣六人。一曰岘山神定者。一曰寶月禅師者。一曰華閑居士者。一曰大士化公者。一曰和公者。一曰廖居士者。
二十九祖之叁世華閑居士。其所出法嗣一人。曰昙邃者。
二十九祖之四世。曰昙邃禅師。其所出法嗣叁人。一曰延陵慧簡者。一曰彭城慧瑳者。一曰定林慧綱者。
二十九祖之五世。曰慧綱禅師。其所出法嗣一人。曰六合大覺者。
二十九祖之六世。曰大覺禅師。其所出法嗣一人。曰高郵昙影者。
二十九祖之七世。曰昙影禅師。其所出法嗣一人。曰泰山明練者。
二十九祖之八世。曰明練禅師。其所出法嗣一人。曰楊州靜泰者。
叁十一祖道信尊者(此土之四祖也)旁出法嗣一人。曰牛頭法融者。
叁十一祖之二世。曰金陵牛頭法融禅師。其所出法嗣一人。曰智岩者。
叁十一祖之叁世。曰智岩禅師。其所出法嗣。一人曰慧方者。
叁十一祖之四世。曰慧方禅師。其所出法嗣一人。曰法持者。
叁十一祖之五世。曰法持禅師。其所出法嗣一人。曰智威者。
叁十一祖之六世。曰智威禅師。其所出法嗣一人。曰慧忠者。
叁十一祖之二世。曰法融禅師。旁出法嗣凡十人。一曰金陵鍾山昙璀者。一曰荊州大素者。一曰幽棲月空者。一曰白馬道演者。一曰新安定莊者。一曰彭城智瑳者。一曰廣州道樹者。一曰湖州智爽者。一曰新州杜默者。一曰上元智誠者。
叁十一祖之叁世。曰智岩禅師。其旁出法嗣八人。一曰東都鏡潭者。一曰襄州志長者。一曰益州端伏者。一曰龍光龜仁者。一曰襄陽辯才者。一曰漢南法俊者。一曰西川敏古者。
叁十一祖之叁世。曰智誠禅師。其所出法嗣一人。曰定真者。
叁十一祖之四世。曰定真禅師。其所出法嗣一人。曰如度者。
叁十一祖之五世。曰法持禅師。其旁出法嗣二人。一曰牛頭玄素者。一曰天柱弘仁者。
叁十一祖之六世。曰智威禅師。其旁出法嗣叁人。一曰宣州安國玄挺者。一曰潤州鶴…
《008 傳法正宗記(宋 契嵩 編)》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