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還。如來于金棺。出現雙足以示之。迦葉作禮訖。世尊化叁昧火阇維之。迦葉乃造衆曰。如來雙林示滅。我等宜興後事。可共結集宣傳法教。于是集諸大衆。所傳聲曰。
如來弟子 且莫涅槃 得神通者 當赴結集。是時。偈聲周遍沙界。證阿羅漢者。悉集賓缽羅窟。(此雲七葉岩也)時阿難諸漏未盡。大迦葉不令會集。阿難自念。我事如來。曾無缺犯。何期有漏。不預聖倫。坐盤陀石。經叁晝夜。證無漏果。即還衆會。擊其石門。迦葉曰。汝未解脫。何須再來。阿難曰。我已證無漏。迦葉曰。可現神通。以遣衆疑。阿難即入自戶鑰中。會衆生疑。迦葉白槌。請第一座。阿難尊者說法。阿難即升法座雲。如是我聞。大迦葉結集叁藏已。作是思惟。持如來傳受僧伽梨衣。當隱雞足山中。以俟龍華叁會。遂告阿難曰。汝今當知。婆伽婆未圓寂時。多子塔前。以正法眼藏付囑于我。我今將隱雞峰。以此法傳付于汝。汝善護持。流通將來。無令斷絕。汝受吾教。聽吾偈曰。
法法本來法 無法無非法 何于一法中 有法有不法。阿難受教已。迦葉遂玆隱焉。
第二祖阿難尊者。王舍城人也。姓刹帝利。父斛飯王。世尊以爲總持第一。常所贊歎。加以宿世有大功德。受持法藏。如水傳器。佛乃命爲侍者。則與世尊爲堂兄弟。既而結集之後。阿難複念。如來以大法眼付大迦葉。迦葉既隱而付于我。我今將滅。遂處常河中曰。先所度脫者。應當來集。須臾五百羅漢從空而至。衆中名商那和修者。阿難夙知法器。遂告曰。如來以大法眼藏。囑累迦葉。既當入寂。密付于我。我今將滅。用傳于汝。汝善護持。流通後世。無令斷絕。汝受吾教。聽吾偈曰。
本來付有法 付了言無法 各各須自悟 悟了無無法。偈已告商那和修曰。汝善行化。繼我弘揚。汝後有嗣。大化五天。度人如天人師。唯無相好。石室盈籌。阿難作一十八變。入奮迅叁昧。化火焚身。人天共分舍利。各建塔廟。當厲王朝也。
第叁祖商那和修尊者。摩突羅國人也。姓毗舍離。父名林勝。母名憍奢耶。和修處胎。六年始生。梵雲商諾迦。(此雲自然服也)即西域九枝秀草名也。若羅漢聖人降生。此草出焉。和修生時。瑞草斯應。如來行化。至摩突國。見一青林茂盛。語阿難曰。此林地名優留荼。吾滅後一百年有比丘。名商那和修。于此地轉妙*輪。後百歲果誕和修。出家證道。受慶喜尊者法眼。及止此林。有大火龍。歸順法教。因施其地。以建仁祠。尊者于吒利國。得優波鞠多。以爲給侍。因問曰。汝年幾耶。答曰。我年十七。師曰。汝身十七。性十七耶。曰師發已白。爲發白耶。心白耶。師曰。我但發白。非心白耳。鞠多曰。我身十七。非性十七也。和修知是法器。遂爲落發受具。乃告曰。昔如來以正法眼藏付囑迦葉。展轉相授。而至于我。我今付汝。汝善護持。流布將來。勿令斷絕。汝受吾教。聽吾偈曰。
非法亦非心 無心亦無法 說是心法時 是法非心法。付囑已。即隱于罽賓國南象白山中。後見鞠多。有五百徒衆。常多懈慢。尊者乃往彼以調伏之。而說偈曰。
通達非彼此 至聖無長短 汝除輕慢意 疾得阿羅漢。五百比丘聞偈已。依教奉行。皆獲無漏。尊者乃作十八變。化火光叁昧。用焚其身。鞠多收舍利。葬于梵伽羅山。乃宣王朝也。
第四祖優波鞠多尊者。吒利國人。(亦名優波崛多。亦名邬波鞠多)姓首陀。父名善意。十七出家。二十證果。至摩突羅國。四衆雲集。由是震動魔宮。波旬愁怖。遂竭其魔力。密持華鬘。縻之于頸。終無其便。而返觀人狗蛇叁屍。爲鬘在已之頸。蟲冊穢壞。不能除去。波旬乃升六欲天。告諸天主。求其解免。各言十力弟子所作神變。孰能去之。波旬曰。然則奈何。諸天主曰。汝可歸心尊者。即能除斷。乃爲說偈曰。
若因地倒 還因地起 離地求起 終無其理波旬受教。即下天宮。作禮尊者。襄露忏悔。鞠多曰。汝自今去。于如來正法。更不作娆難否。波旬曰。我誓回向佛道。永斷不善。鞠多曰。若然者。汝自唱言歸依叁寶。魔王奉教。華鬘悉除。踴躍禮謝尊者。而說偈曰。
稽首叁昧尊 十力聖弟子 我今願回向 勿令有劣弱。尊者在世。化導最多。每化一人。以一籌置于石室。充滿其間。最後有一長者子。名香衆。來禮尊者。志求出家。尊者曰。汝身出家。心出家。答曰。我來出家。非爲身心。尊者曰。不爲身心。複誰出家。答曰。夫出家者。無我我故。心不生滅。即是常道。既是常道。諸佛無常。心無形相。其體亦然。師曰。汝當明悟。心自通達。紹隆聖種。即與出家受具。乃告之曰。如來以正法眼藏付囑迦葉。次第傳授。以至于吾。吾今付汝。善自護持。流布將來。無令斷絕。汝受吾教。聽吾偈曰。
心自本來心 本心非有法 有法有本心 非心非本法。複告香衆曰。汝父□夢金日而生于汝。可名提多迦。(此雲通真量也)尊者乃勝身虛空。呈十八變。然複本座。跏趺而逝。提多迦以室內籌。用焚其軀。收舍利起塔供養。當平王朝也。
第五祖提多迦尊者。摩竭陀國人也。初生之時。父夢金日自屋而出。照曜天地。前有大山。諸寶嚴飾。山頂泉湧。滂沱四流。後遇鞠多尊者。爲解之曰。寶山者。吾身也。泉湧者。法無盡也。日從屋出者。汝今入道之相也。照曜天地者。汝智慧超遠也。尊者本名香衆。因易今名焉。乃說偈贊曰。
巍巍七寶山 常出智慧泉 回爲真法味 能度諸有緣。鞠多尊者說偈答曰。
我法傳于汝 當現大智慧 金日從屋出 照曜于天地。提多迦聞師妙偈。設禮奉持。後至中印土。彼國有八千大仙。彌遮迦爲首。聞尊者至。率衆瞻禮。而謂尊者曰。昔與師同生梵天。我遇阿私陀仙人。授我仙法。師逢十力弟子。修習禅那。自此報分殊途。已經六劫。尊者曰。汝可舍邪入于佛慧。彌遮迦曰。音阿私陀仙授我記雲。卻後六劫。當遇同學。獲無漏果。今也相遇。非宿緣耶。願師大慈。令我解脫。尊者即爲出家受具。余仙衆始生我慢。尊者示大神通。于是俱發菩提心。一時出家。乃告彌遮迦曰。如來以正法眼藏。付于迦葉。展轉囑果。而至于吾。吾今付汝。汝善護持。演化當來。無令斷絕。汝受吾教。聽吾偈曰。
通達本法心 無法無非法 悟了同未悟 無心亦無法。偈已。踴身虛空。現十八變。化火光叁昧。自焚其軀。彌遮迦與八千比丘。同收舍利。于班茶山中。起塔供養。即莊王朝也。
第六祖彌遮迦尊者。中印土人也。既傳法已。遊化至北天竺國。見雉堞之上。有金色祥雲。歎曰。茲大乘氣也。必誕奇人。爲吾法嗣。乃入城。于阛阓。聞有一人手持酒器。逆而問曰。師阿方而來。欲往何處。師曰。從心而來。欲往無處。曰識我手中物否。師曰。此是觸器而負淨者。曰師識我否。師曰。我即不識。識即非我。又謂曰。汝試自稱名氏。吾當後示本因。彼人說偈曰。
我從無量劫 至于生此國 本姓頗羅墮 名字婆須密。師雲。我師提多迦說。世尊昔遊北印土。語阿難曰。此國中。吾滅後叁百年。有一聖人。姓頗羅墮。名婆須蜜。而于祖師。次當第七。世尊記汝。汝應出家。彼乃置器禮師而言曰。我思往劫。常作檀那。獻一如來寶座。佛記我雲。于賢劫釋迦法中。宣傳正法。今符師說。願加度脫。師即披剃受具。遂告之曰。如來以正法眼藏。密付迦葉。如是展轉。以至于我。我今付汝。汝善護持。傳化將來。勿令斷絕。汝受吾教。聽吾偈曰。
無心無可得 說得不名法 若了心非心 始解心心法。偈已。入師子奮迅叁昧。踴身虛空。化火光叁昧。周焚其身。婆須蜜收舍利起塔。即襄王朝也。
第七祖婆須蜜尊者。北天竺國人也。姓頗羅墮。常執酒器。遊行裏闾。遇彌遮迦尊者宣如來往志。自省前緣。投器出家。授法行化。至迦摩國。于法座前。忽有一智者。自稱我名佛陀難提。與師論義。師曰。仁者論即不義。義即不論。若擬論義。終非義論。難提知師義勝。心即欽伏曰。冀師大慈。賜垂攝受。尊者遂與剃度受具。複告之曰。如來以正法眼藏。囑累迦葉。次第傳授。而至于我。我今付汝。汝善護持。流布將來。無令斷絕。汝受吾教。聽吾偈曰。
心同虛空界 示等虛空法 證得虛空時 無是無非法。偈已。入慈心叁昧。經于七日。人天俱來作禮而說偈曰。
賢劫衆聖祖 而當第七位 尊者哀念我 請爲宣佛地。尊者從叁昧起。而說偈曰。
我所得法 而非有故 若識佛地 離有無故說此偈已。還入叁昧示寂。佛陀難提即就本座起寶塔。以閟全身。即定王朝也。
第八祖佛陀難提尊者。迦摩羅國人也。姓瞿昙氏。頂有肉髻。辯博無礙。遇婆須蜜尊者出家授教。既而行化至提伽國毗舍羅家。見舍上有白光。師曰。此家當有聖人。言訖長者出致禮。問何所須。尊者曰。汝之一子。名伏馱蜜多者。年已五十。口未曾言。足未曾履。當紹法寶。可令出家。父母感尊者慈攝。既而只諾。伏馱聞之。遽起設禮而說偈曰。
父母非我親 誰是最親者 諸佛非我道 誰是最道者。尊者以偈答曰。汝言與心親 父母非可比 汝行與道合 諸佛心即是 外求有相佛 與汝不相似 欲識汝本心 非合亦非離。伏馱蜜多。聞師妙偈。即請出家。尊者即爲度脫受具。乃告之曰。如來以正法眼藏。傳付迦葉。展轉以至于吾。吾今囑累于汝。汝善護持。流布將來。勿令斷絕。汝受吾教。聽吾偈曰。
虛空無內外 心法亦如是 若了虛空界 是達真如理。伏馱蜜多。承師付囑。說偈贊曰。我師諸祖中 當繼第八位 法化衆無量 悉獲阿羅漢。爾時尊者即現神通。而趣圓寂。就本座起塔。以奉全身。即景王朝也。
天聖廣燈錄卷第二。
天聖廣燈錄卷第叁 (宋實)。
第九祖伏馱蜜多尊者。提伽國人也。姓毗舍羅。處胎六年。因號難生。遇佛陀難提尊者。行化至其家。謂此子非凡。當爲法器。仍爲說于宿緣。五十年中。口未嘗言。複不履步。蓋有所表。足不進止。法無去住。口不言說。理顯空寂…
《006 天聖廣燈錄(宋 李遵勖 編)》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