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005 續傳燈錄▪P43

  ..續本文上一頁師。僧問。如何是道。師曰。私通車馬。僧進一步。師曰。官不容針。

  瑞州黃檗惟勝真覺禅師潼川羅氏子。居講聚時偶以扇勒窗棂有聲。忽憶教中道。十方俱擊鼓十處一時聞。因大悟白本講。講令參問。師徑往黃龍。後因瑞州太守委龍遴選黃檗主人。龍集衆垂語曰。鍾樓上念贊。床腳下種菜。若人道得乃往住持。師出答曰。猛虎當路坐。龍大悅遂令師往。由是諸方宗仰之。上堂。臨濟喝德山棒。留與禅人作模範。歸宗磨雪峰毬。此個門庭接上流。若是黃檗即不然。也無喝。也無棒。亦不推磨。亦不輥毬。前面是案山背後是主山。塞卻爾眼睛拶破爾面門。于此見得得不退轉地。盡未來際不向他求。若見不得醍醐上味翻成毒藥。上堂。寂兮寥兮蟾蜍皎皎下空谷。寬兮廓兮曦光赫赫流四海。曹溪路上剿絕人行。多子塔前骈阗如市。直饒這裏薦得倜傥分明。未是衲僧活計。大丈夫漢須是向黑暗獄中敲枷打鎖。餓鬼隊裏放火奪漿。推倒慈氏樓。折卻空王殿。靈苗瑞草和根扷。滿地從教荊棘生。

  洪州百丈元肅禅師上堂。僧問。祖意西來誰家嫡嗣。師曰。面南觀北鬥。僧雲。黃龍密印親傳得。百丈今朝一派流。曰聽事不真喚鍾作甕。僧雲。人天有賴。師曰。七穿八穴。問祖意西來願垂開示。師曰。泥牛吞巨浪。僧雲。中下之機如何體究。師曰。木馬踐紅塵。僧雲。恁麼則*輪再轉祖道重光。師曰。土上加泥。乃曰。文殊在諸人眼睫上放光。普賢在腳跟下走過。且道觀音大士在什麼處行履。夜聞風水響。日聽嶺猿啼。又謂衆曰。春去秋來始複終。花開花落幾時窮。唯余林下探玄者。了得無常性自通。複曰。亘古邁今包天括地。豈去來之所易。何新舊之能遷。嶺梅發泄岸柳含煙。榮衰互換前後交參。諸禅者會麼。法爾非爾。不然而然。又曰。動則應用無窮。靜則虛明寥廓。動靜無二物我如如。出家人到這裏阿誰無分。雖然如是。苦瓠連根苦。甜瓜徹蒂甜。

  潭州大沩懷秀禅師信州應氏子。僧問。昔日沩山水牯牛。自從放去絕蹤由。今朝幸遇師登座。未審時人何處求。師曰。不得犯人苗稼曰。恁麼則頭角已分明。師曰。空把山童贈鐵鞭。

  南嶽福嚴慈感禅師潼川杜氏子。上堂。古佛心只如今。若不會若沈吟。秋雨微微秋風飒飒。乍此乍彼若爲酬答。沙岸蘆花青黃交雜。禅者何依。良久曰。劄。

  續傳燈錄卷第十五續傳燈錄卷第十六目錄

  大鑒下第十叁世黃龍慧南禅師法嗣下五十九人

  石霜琳禅師  開元子琦禅師

  上藍順禅師  叁祖法宗禅師

  四祖法演禅師  五祖曉常禅師

  佛印宣明禅師  靈岩重確禅師

  大沩穎诠禅師  九礎法明禅師

  廉泉昙秀禅師  靈鹫慧覺禅師

  興化法澄禅師  花藥元恭禅師

  興國契雅禅師  寶蓋子勤禅師

  雲峰道圓禅師  延慶洪准禅師

  勝業惟亨禅師  登雲超及禅師

  積翠永庵主  靈隱德滋禅師

  東林常總禅師  保甯圓玑禅師

  雲居元佑禅師  報本慧元禅師

  建隆昭慶禅師  清隱清源禅師

  禾山德普禅師  慧林德遜禅師

  祐聖法居禅師  叁角慧澤禅師

  *輪文昱禅師

  歸宗志芝庵主(已上叁十四人見錄)

  隆慶利俨禅師  黃龍自慶禅師

  大光應犀禅師  水南智秘禅師

  升山紹南禅師  南華清桂禅師

  芭蕉仁珂禅師  清泉崇雅禅師

  章法覺信禅師  慧日富禅師

  歸宗進首座  湧泉以禅師

  石鼓洞珠禅師  金粟慧英禅師

  寶勝澄甫禅師  慧日普覺禅師

  西峰正信禅師  普甯惠因禅師

  翠岩寶赟禅師  鵝湖崇堅禅師

  雲門希晏禅師  吉祥有臻禅師

  乾明超瑩禅師  景德本隆禅師

  雲頂清泰禅師(已上二十五人無錄)

  慧林若沖禅師法嗣八人

  華嚴智明禅師  永泰智航禅師

  壽聖子邦禅師  廣福昙章禅師

  揚州石塔戒禅師(已上五人見錄)

  福昌義端禅師  景德元泰禅師

  白鹿仲豫禅師(已上叁人無錄)

  瑞岩子鴻禅師法嗣六人

  佛窟可英禅師

  嶽林昙振禅師(已上二人見錄)  中竺禅慧禅師

  景德嵩禅師  資聖本禅師

  壽聖文諒禅師(已上四人無錄)

  天缽重元禅師法嗣六人

  祖印善丕禅師  元豐清滿禅師

  善勝真悟禅師

  定慧法本禅師(已上四人見錄)  洞山仙禅師

  義安慧深禅師(已上二人無錄)

  叁祖沖會禅師法嗣二人

  臨安居潤禅師(一人見錄)  甘露明廣禅師(一人無錄)

  續傳燈錄卷第十六目錄續傳燈錄卷第十六

  

  大鑒下第十叁世黃龍南禅師法嗣

  潭州石霜琳禅師。初行腳時與夾山齡同行。久依佛日才禅師罷參矣。因與齡同遊黃檗。見慧南禅師小參。不喻其旨。師遂求入室。齡大怒痛驅一頓而去。師獨留未幾大悟黃龍宗旨。機鋒穎脫名振叢林。在南公坐下與文關西英邵武等齊名。遂開法于石霜。上堂示衆曰。霜華一境極目蕭然。枯木堂前風行草偃。渌水滔滔無盡。白雲合而還開。往來禅客飽足。觀光林下相逢。呵呵大笑。且道笑個什麼。良久曰。煙村叁四月別是一家春。下座。又曰。或談玄或說妙。德山臨濟拍手笑。更言無說是菩提。多年梁上生芝草咦。僧問。拈槌舉拂拈放一邊請師答話。師曰。高著眼。僧雲。作家宗師。師曰。腳下蹉過。僧以坐具畫一畫。師曰。自領出去。又問。法王出世請施號令。師曰一二叁四五。僧雲。法令施行。師曰。潇湘船子。問慈雲藹藹慧日輝輝。大衆欣然乞師一接。師曰好。僧雲。不言含有象。何處謝無私。師曰。石女溪邊笑點頭。問石霜枯木重生時如何。師曰。海底金龜走。天邊玉兔明。僧雲。恁麼則覺花開有地。果熟自然香。師曰。須彌頂上面南行。師說法頗類真淨。然于真淨不相識而心敬之。在石霜時真淨在洞山。師以頌送僧。見之有曰。憧憧四海求禅者。不到新豐也是癡。師于元豐七年叁月初八日淨發沐浴。至夜小參曰。平生行腳方始見人。平生參禅始終得力。成佛作祖不離方寸。镬湯爐炭只在如今。這個消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聽吾一頌。大幻一段。光明燦爛。芒惱衆生。早晚分散。夜半端然示寂。阇維得舍利葬于本山。

  蕲州開元子琦禅師。泉州許氏子。依開元智讷試經得度。精楞嚴圓覺。棄谒翠岩真禅師問佛法大意。真唾地曰。這一滴落在甚麼處。師扪膺曰。學人今日脾疼。真解顔。辭參積翠。歲余盡得其道。乘間侍翠商確古今。適大雪翠指曰。斯可以一致苕帚否。師曰。不能然則天霁日出。雲物解駁豈複有哉。知有底人于一言句如破竹。雖百節當迎刃而解。讵容聲于擬議乎。一日翠遣僧逆問。老和尚叁關語如何。師厲聲曰。爾理會久遠時事作麼。翠聞益奇之。于是名著叢席。翠殁四祖演禅師命分坐。室中垂示語曰。一人有口道不得姓字爲誰。後傳至東林。總禅師歎曰。琦首座如鐵山萬仞卒難逗他語脈。未幾以開元爲禅林。請師爲第一世。上堂。虛空無內外事理有短長。順則成菩提。逆則成煩惱。燈籠常瞌睡。露柱亦懊惱。大道在目前。更于何處討。以拂子擊禅床。上堂。四面亦無門十方無壁落。頭髼松耳卓朔。個個男兒大丈夫。何得無繩而自縛。且道透脫一句作麼生道。良久曰。踏破草鞋赤腳走。僧問。須彌納芥子即不問。微塵裏轉大*輪時如何。師曰。一步進一步。曰恁麼則朝到西天暮歸唐土。師曰。作客不如歸家。曰久向道風請師相見。師曰。雲月是同溪山各異。

  洪州上藍順禅師西蜀人。有遠識爲人勤渠純至。叢林後進皆敬愛之。初出蜀時與圜通讷偕行。已而又與大覺琏遊甚久。又善于老蘇公。故黃門後贊其像雲。與讷偕行與琏偕處。得法于南爲南長子。然緣薄所居皆遠方小刹。又住景福香城雙峰。學者過其門莫肯留。師亦超然自得。視世境如飛埃過目。壽八十余坐脫于香城山。顔貌如生。平生與潘延之善。將終使邀延之敘別。延之至而師已化矣。其示衆多爲偈皆德言也。有偈曰。夏日人人把扇搖。冬來以炭滿爐燒。若能于此全知曉。塵劫無明當下消。又作趙州勘婆子偈曰。趙州問路婆子。答雲直恁麼去。皆言勘破老婆。婆子無爾雪處。又作黃龍叁關頌曰。長江雪散水滔滔。忽爾狂風浪便高。不識漁家玄妙意。偏于浪裏觇風濤。又曰。南海波斯入大唐。有人別寶便商量。或時遇賤或時貴。日到西峰影漸長。又曰。黃龍老和尚。有個生緣語。山僧承嗣伊。今日爲君舉。爲君舉。貓兒偏解捉老鼠。頗爲叢林稱頌雲。

  舒州叁祖法宗禅師。僧問。如何是佛。師曰。吃鹽添得渴。問如何是道。師曰。十裏雙牌五裏單堠。曰如何是道中人。師曰。少避長賤避貴。問如何是善知識所爲底心。師曰。十字街頭一片磚。曰如何是十字街頭一片磚。師曰。不知。曰既不知卻恁麼說。師曰。無人踏著。上堂。五五二十五。時人盡解數。倒拈第二籌。茫茫者無據。爲甚麼無據。愛他一縷失卻一端。上堂。明晃晃活鱍鱍。十方世界一毫末。抛向面前知不知。莫向意根上拈掇。拍一拍。上堂架梯可以攀高。雖升而不能達河漢。鑄鍬可以掘鑿。雖利而不能到風輪。其器者費功。其謀者益妄。不如歸家坐。免使走塵壤。大衆那個是塵壤。祖佛禅道。

  蕲州四祖山法演禅師桂州人也。僧問。如何是心相。師曰。山河大地。曰如何是心體。師曰。汝喚甚麼作山河大地。上堂葉辭柯秋已暮。參玄人須警悟。莫謂來年更有春。等閑蹉了岩前路。且道作麼生是岩前路。良久曰。險。上堂主山吞卻案山。尋常言論拄杖子。普該塵刹未足爲奇。光境兩亡複是何物。良久曰。劫火洞然毫末盡。青山依舊白雲中。上堂。佛祖之道壁立千仞。擬議馳求還同點額。識不能識智不能知。古聖到這裏垂一言半句。要爾諸人有個入處。所以道。低頭不見地。仰面不見天。欲識白牛處。但看髑髅前。如今頭上是屋腳下是地面前是佛殿。且道。白牛在甚麼處。乃召大衆。衆舉頭。師叱之。

  蕲州五祖曉常禅師。僧問。如何是宗乘中事。師曰。動唇吻得麼。問如何是正法眼。師曰。揀擇得麼。問如何是法身。師曰。道汝不會得麼。問蓮華未出水時如何。師曰。看不見。僧雲。出水後如何。師曰…

《005 續傳燈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