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004 景德傳燈錄(宋 道原 纂)▪P90

  ..續本文上一頁明心不須認物。有雲。色即是空。有雲。非風幡動應須妙會。如是解會與祖師意旨有何交涉。既不許如是會。諸上座便合知悉。若于遮裏徹底悟去。何法門而不明。百千諸佛方便一時洞了。更有什麼疑情。所以古人道。一了千明一迷萬惑。上座豈是今日會得一。則明日又不會也。莫是有一分向上事難會。有一分下劣凡夫不會。如此見解設經塵劫。只自勞神乏思無有是處。僧問。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和尚如何爲人。師曰。汝到諸方更問一遍。曰恁麼即絕于言句去也。師曰。夢裏惺惺。問橹桌俱停如何得到彼岸。師曰。慶汝平生。問如何是叁種病人。師曰。恰問著。問如何是古佛心。師曰。此問不弱。問如何是六相。師曰。即汝是。問如何是方便。師曰。此問甚當。問亡僧遷化向什麼處去也。師曰。終不向汝道。曰爲什麼不向某甲道。師曰。恐汝不會。問一華開五葉。結果自然成。如何是一華開五葉。師曰。日出月明。曰如何是結果自然成。師曰。天地皎然問如何是無憂佛。師曰。愁殺人。問一切山河大地從何而起。師曰。此問從何而來問如何是數起底心。師曰。爭諱得。問如何是第二月。師曰。來處甚分明。曰爲什麼不會。師曰。喚什麼作第二月。問如何是沙門眼。師曰。黑如漆。問絕消息時如何。師曰。謝指示。問如何是轉物即同如來。師曰汝喚什麼作物。曰恁麼即同如來也。師曰。莫作野幹嗚。問那吒太子析肉還母析骨還父。然後于蓮華上爲父母說法。未審如何是太子身。師曰。大家見上座問曰。恁麼即大千同一真如性也。師曰。依俙似曲才堪聽。又被風吹將別調中。問六根俱泯爲什麼理事不明。師曰。何處不明。曰恁麼即理事俱如也。師曰。前言何在。師有時謂衆曰。大凡言句應須絕滲漏始得。時有僧問。如何是絕滲漏底句。師曰。汝口似鼻孔。問如何是不證一法。師曰。待言語在。曰如何是證諸法。師曰。醉作麼。師有時謂衆曰。只如山僧恁麼對他諸上座。作麼生體會。莫是真實相爲麼。莫是正恁麼時。無一法可證麼。莫是識伊來處麼。莫是全體顯露麼。莫錯會好。如此見解喚作依草附木。與佛法天地懸隔。假饒答話簡辯如懸河。只成得個顛倒知見。若只貴答話簡辯有什麼難。但恐無益于人翻成賺誤。如上座從前所學。簡辯問答記持說道理極多。爲什麼心疑不息。聞古聖方便特地不會。只爲多虛少實。上座不如從腳跟下一時觑破看是什麼道理。有多少法門。與上座作疑求解。始知從前所學底事。只知生死根源陰界裏活計。所以古人道。見聞不脫如水裏月。無事珍重。師有偈示衆曰。

  通玄峰頂  不是人間

  心外無法  滿目青山

  師後于般若寺開堂說法十二會。第一會師初開堂日示衆雲。一毛吞海。海性無虧。纖芥投鋒。鋒利無動。見與不見。會與不會。唯我知焉。乃有頌曰。

  暫下高峰已顯揚  般若圓通遍十方

  人天浩浩無差別  法界縱橫處處彰

  珍重。師升堂日有僧問。承古有言。若人見般若即被般若縛。若人不見般若亦被般若縛。既見般若爲什麼卻被縛。師雲。爾道般若見什麼。學雲。不見般若爲什麼卻被縛。師雲。爾道般若什麼處不見。又雲。若見般若不名般若。不見般若亦不名般若。般若且作麼生說見不見。所以人道。若欠一法不成法身。若剩一法不成法身。若有一法不成法身。若無一法不成法身。此是般若之真宗諸上座。又僧問。乍離凝峰丈室來坐般若道場。今日家風請師一句。師雲。虧汝什麼處。學雲。恁麼即雷音震動乾坤地。人人無不盡沾恩。師雲。幸然未會且莫探頭。探頭即不中。諸上座相共證明令法久住國土安樂。珍重。第二會師上堂有僧問。承教有言。歸源性無二方便有多門。如何是歸源性。師雲。爾問我答。學雲。如何是方便門。師雲。爾答我問。學雲。如何趣向。師雲。顛倒作麼。又僧問。一身即無量身無量身即一身。如何是無量身師雲。一身。學雲。恁麼即昔日靈山今來親睹。師雲。理當即行。又雲。叁世諸佛一時證明上座。上座且作麼生會。若會時不遷。無絲毫可得移易。何以故。爲過去未來現在叁際是上座。上座且非叁際。澤霖大海滴滴皆滿。一塵空性法界全收。珍重。第叁會師上堂有僧問。四衆雲集人天恭敬。目睹尊顔願宣般若。師雲。分明記取。學雲。師宣妙法國王萬歲。人民安樂。師雲。誰向爾道。學雲。法爾如然。師雲。爾靈利。又僧問。叁世諸佛不知有。狸奴白牯卻知有。既是叁世諸佛。爲什麼卻不知有。師雲。卻是爾知有。學雲。狸奴白牯爲什麼卻知有。師雲爾什麼處見叁世諸佛。又僧問承教有言。眼不見色塵意不知諸法。如何是眼不見色塵。師雲。卻是耳見。學雲。如何是意不知諸法。師雲。眼知。學雲。恁麼即見聞路絕聲色喧然。師雲。誰向爾道。又雲。夫一切問答如針鋒相投。無纖豪參差相。事無不通。理無不備。良由一切言語。一切叁昧橫豎深淺隱顯去來。是諸佛實相門。只據如今一時驗取。珍重。第四會師上堂舉。古人雲。如何是禅叁界綿綿。如何是道十方浩浩。因什麼道叁界綿綿。何處是十方浩浩底道理。要會麼。塞卻眼塞卻耳塞卻舌身意。無空阙處無轉動處。上座作麼會。橫亦不得豎亦不得。縱亦不得奪亦不得。無用心處亦無施設處。若如是會得始會法門絕擇。一切言語絕滲漏。曾有一僧問。作麼是絕滲漏底語。向他道。口似鼻孔甚好上座。如此會自然不通風去。如識得盡十方世界是金剛眼睛。無事珍重。第五會師上堂有僧問雲。天下太平大王長壽如何是王。師雲。日曉月明。學雲。如何領會。師雲。誰是學人。又雲。天下太平大王長壽。國土豐樂無諸患難。此是佛語古不易今。不遷一言。可以定古定今。會取好諸上座。又僧問。承古有言。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如何是有物先天地。師雲。非同合。學雲。如何是無形本寂寥。師雲。誰問先天地。學雲。恁麼即隨靜林間獨自遊。師雲。亂道作麼。又雲。佛法不是遮個道理。要會麼。言發非聲色前不物始會。天下太平大王長壽。久立珍重。第六會師上堂示衆雲。佛法現成。一切具足。古人道。圓同太虛無欠無余。若如是且誰欠誰剩誰是誰非。誰是會者。誰是不會者。所以道。東去亦是上座。西去亦是上座。南去亦是上座。北去亦是上座。上座因什麼得成東西南北。若會得自然見聞覺知路絕。一切諸法現前。何故如此。爲法身無相觸目皆形。般若無知對緣而照。一時徹底會取好。諸上座。出家兒合作麼生。此是本有之理未爲分外。識心達本源故號爲沙門。若識心皎皎地。實無絲豪障礙。上座久立珍重。第七會師上堂有僧問。欲入無爲海先乘般若船。如何是般若船。師雲。常無所住。如何是無爲海。師雲。且會般若船。又僧問。古德雲。登天不借梯。遍地無行路。如何是登天不假梯。師雲。不遺絲發地。學雲。如何是遍地無行路。師雲。適來向爾道什麼。師又雲。百千叁昧門百千神通門百千妙用門。盡不出得般若海中。何以故。爲于無住本建立諸法。所以道。生滅去來邪正動靜千變萬化。是諸佛大定門無過于此。諸上座。大家究取增于佛法壽命珍重。第八會師上堂有僧問。世尊有正法眼付囑摩诃迦葉。只如迦葉在賓缽羅窟。未審付囑何人。師雲。教我向誰說。學雲。恁麼即靈山付囑不異今日。師雲。爾什麼處見靈山。又僧問。淨慧寶印。和尚親傳。未審今日一會當付何人。師雲。冬冬鼓一頭打兩頭鳴。學雲。恁麼即千聖同俦古今不異。師雲。禅河浪靜尋水迷源。又僧清遇雲。帝王請命師赴王恩。般若會中請師舉唱。師雲。分明記取。學雲恁麼即雲臺寶網同演妙音。師雲。清遇何在。學雲。法王法如是。師雲。阿誰證明。又雲。靈山付囑分明。諸上座一時驗取。若驗得更無別理。只是如今。譬如太虛日明雲暗山河大地一切有爲世界悉皆明現。乃至無爲亦複如是。世尊付囑迄至于今。並無絲豪差別。更付阿誰。所以祖師道。心自本來心。本心非有法。法法有本心。非心非本法。此是靈山付囑榜樣。諸上座徹底會取好。莫虛度時光國王恩難報。諸佛恩難報。父母師長恩難報。十方施主恩難報。況建置如是次第佛法興隆。若非國王恩力焉得如此。若要報恩應須明徹道眼入般若性海始得。久立珍重。第九會師上堂有僧問。承先德雲。人空法亦空。二相本來同。如何是二相本來同。師雲。山河大地。學雲。不會乞師方便。師雲。什麼處是不方便處。又僧問。承教有言。心清淨故法界清淨。如何是清淨心。師雲迦陵頻伽共命之鳥。學雲。心與法界是一是二。師雲。爾自問別人問。師又雲。大道廓然讵齊今古。無名無相是法是修。良由法界無邊心亦無際。無事不彰。無言不顯。如是會得喚作般若。現前理極同真際一切山河大地森羅萬象牆壁瓦礫。並無絲毫可得虧阙。無事久立珍重。第十會師上堂有僧問。承師有言。九天擎玉印七佛兆前心。如何是印。師雲。不露文如何是心。師雲。爾名安嗣。又雲。法界性海如函如蓋如鈎如鎖。如金與金色。位位皆齊無纖毫參差。不相混濫。非一非異。非同非別。若歸實地去法法皆到底。不是上來問個如何若何便是。不問時便非。在長連床上坐時是有。不坐時是無。只如諸方老宿言教在世。如恒河沙。如來一大藏經卷卷皆說佛理。句句盡言佛心。因什麼得不會去。若一向纖絡言教意識解會。饒上座經塵沙劫亦不能得徹。此喚作顛倒知見識心活計。並無得力處。此蓋爲根腳下不明。若究盡諸佛法源。河沙大藏一時現前。不欠絲毫不剩絲毫。諸佛時常出世。時常說法度人。未曾間歇。乃至猿啼鳥叫草木叢林常助上座發機。未有一時不爲上座。有如是奇特處。可惜許。諸上座。大家究取令法久住世間。增益人天壽命。國王安樂無事。久立珍重。第十一會師上堂。舉古人雲。吾有一言。天上人間若人不會綠水清山。且作麼生是一言底道理。古人語須是曉達始得。若是將言而名于言。未有個會處。良由究盡諸法根蒂。始會一言。不是一言半句思量解會喚作一言若會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始到古人境界。亦不是…

《004 景德傳燈錄(宋 道原 纂)》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005 續傳燈錄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