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妙法蓮華經淺釋 卷七▪P20

  ..續本文上一頁可言。什麼妙不可言呢?這四句偈能治眼睛的病。人的眼睛如果有毛病,可以常常念這四句偈頌,眼睛的病就會好了。可是眼睛的病雖然好了,你還要自己生出智慧,才能徹底治好。如果沒有生出智慧,縱使暫時好了,將來還會發作。在觀音異記上,有記載能醫眼睛的病。那麼究竟他怎會醫治眼睛的病?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乃是觀世音菩薩的威神力加被。總而言之,你要是相信經文,而應用于任何事,都非常靈驗,有效用。你要是不相信,它就沒有功效了。所以佛法如大海,唯信能入。佛的大法好像大海無量無邊,不知多深多大?你要是有信心,佛便能把你接引過來。

  “無垢清淨光”:什麼叫無垢呢?垢是塵垢,亦是不清淨的東西。你沒有這些不清淨的塵垢,自然放出清淨光明。這清淨的光明是針對塵垢說的。沒有塵垢,就是有清淨光明。有了塵垢,就沒有清淨光。所以無塵垢便放出清淨光。怎麼叫沒有塵垢呢?即是妄想沒有了。你的妄想沒有了,就沒有塵垢。你要是打一個妄想,就有一層塵垢。打兩個妄想,就有兩層塵垢。打叁個妄想,就有叁層塵垢。妄想打的越多,塵垢就積得越厚。參禅的人講“明心見性”,明心也就是沒有塵垢,見性也就是見到清淨的光明。你沒有塵垢,才能見到清淨的光明。要是有塵垢,就不能見到清淨的光明。所以明心見性,就是明自本心,見自本性。本心性,就是楞嚴經所說的“常住真心,性淨明體”。常住真心,就是明心;性淨明體,就是清淨明體,也就是如來藏性。明心見性,也就是明白自己本有的如來藏性,這就叫無垢。

  “慧日破諸闇”:慧日,是智慧像太陽一樣,把一切黑暗都照破了。什麼是黑闇?黑闇很多,現在所說的黑暗譬如:你沒有信心就是黑暗;你沒有智慧就是黑暗;你沒有願心也是黑暗;沒有實行心,亦是黑暗;又者,你不守戒律就是黑暗;你不修定力,就是黑暗;你不修慧力,亦是黑暗;你不按照戒定慧的路去修行,這都是走黑暗的路。你照著戒定慧去修行,這就是光明。所以“慧日破諸闇”,智慧的太陽把一切黑暗都照破了。你想要聽佛法,這就是光明。你心裏說:“我聽了好幾天,也沒有什麼大意思。這法師坐在法座上,講來講去都是講這個,我聽了好多次,都是叫人除去貪嗔癡,修戒定慧。我聽都聽厭了。”你聽厭了,這就是黑暗現前。你聽得不厭,說:“這法師講得越聽越有意思,越聽越有味,甚至于我聽法師的聲音和一切笑貌,聽完經之後,這法師還在我耳邊講經說法。我一天到晚都聽到法師的聲音,總在我耳邊說法。”這就是光明。不願意聽就是黑暗。

  講到這兒,我想起了一件事:在香港,有一位女居士來見我。見我之後,你說怎麼樣?她行住坐臥都看得見我總在那兒講經說法。可是這位女居士怎麼樣?她說:“這位度輪法師是個魔呀!我怎麼常常見到他呢?”她常見到法師說法,卻說是魔。她要是見到魔,她又認爲是佛了。所以這個人常見到我,卻說見到魔了。又是罵,又想要打,沒有幾個月,這位女居士便生癌症死了。本來想救她,但她卻說我是魔,故我也愛莫能助。今天我想起這一件事,你說她見到法師,就說是魔;如果見到魔,她又如何?所以世間有很多人都是認假不認真。真的,他認爲是假的。假的時候,他又說是真的。往往都是當面錯過,交臂失之。

  觀世音菩薩的智慧,猶如太陽一樣,把一切黑闇都照破了。照破什麼黑闇呢?觀世音菩薩修真空觀,照破見思的黑闇,證到般若德。什麼是見惑?即是對境起貪愛。什麼是思惑?即是迷理起分別。觀世音菩薩修清淨觀,破除塵沙的黑暗,證得解脫德。觀世音菩薩修智慧觀,破除無明的黑暗,證得法身德。這叫叁德俱藏——般若德、解脫德、法身德。觀音菩薩修叁觀(真空觀、清淨觀、智慧觀)而證得叁德,斷除見思、塵沙、無明的黑暗,所以說慧日破諸闇。這個慧就是觀,觀一切慧。

  “能伏災風火”:觀世音菩薩能伏叁災。災是叁災。叁災是火水風。火燒初禅天,水淹二禅天,風刮叁禅天。初禅天爲什麼會被大火所燒呢?因爲初禅天的天人,他們有煩惱火的緣故,所以他們自性中的火,就引起世間的火。這時,天空出現七個太陽,將大地一切的動植物皆燒焦,然後將海燒幹涸,將山燒融化,什麼都不存在了。

  這樣的大火災,經過七次之後,就發生一次大水災。這水災能淹到二禅天。爲什麼呢?因爲二禅天的天人,他們的煩惱水太旺盛的緣故,因之,引起世間的大水災。波浪滔天,淹沒一切,沒有陸地存在,一切動物和植物,統統不存在。

  經過七次大水災(七次火災發生一次水災)之後,就發一次大風災。這風災比前邊所說火水二災還要厲害,不但將世間山河大地刮得粉碎,而且又能刮到叁禅天,令叁禅天也不存在。有首偈頌是這樣地說:“六欲諸天具五衰,叁禅天上有風災,任君修到非非想,不如西方歸去來。”

  何謂五衰?第一衰是花冠萎謝。天人戴的帽子是花所莊嚴的。這個花不是人種的花,是自然而生的莊嚴花冠。等到五衰現相時,花就殘舊凋謝。在沒有衰相現出,花總是新鮮。等到花一殘舊,就知道天人將壽終了。

  第二衰是衣裳垢膩。天人的衣服不像人間的衣服,一個禮拜要洗一次,或兩個禮拜洗一次。如果不洗就不幹淨。天人所穿的衣服,不必用水洗。它總是沒有塵埃。等到五衰現前,衣服便著一層塵埃,那你就知道這個天人將壽終。就好像我們人要死,氣尚未斷時,身上有的地方就會生蟲。平時它不會生蟲子,等到氣要斷時,身上很多地方都有蟲子。天上人衣著塵埃,也是業報感召。我們這世界上,爲什麼有這麼多塵埃?楞嚴經已講過,因爲我們人心裏有太多妄想,所以世界的塵埃也變多了。我們的妄想就和塵埃一樣,沒有分別。所以一切塵垢都是由我們的妄想心造成的。天人的五衰現前,衣服也就有塵埃了。

  第叁衰是兩腋出汗。天上人不像我們人的身上常常出汗,他們永久都沒有汗出。可是五衰現相時,兩腋就汗出。

  第四衰是身體臭穢。天上人一天到晚身體都放出一股香氣。他們不是噴上香水,或抹上香粉,乃是自然而然就有一股香氣放出。五衰現前,身上就沒有香氣,而放臭味。

  第五衰是不樂本座。天人真是自在,一天到晚都在那兒打坐參禅,什麼事情也沒有。第四衰現前,他就坐不住了。坐一下又站起來,站起來又坐下,這樣坐坐站站,一念失去知覺便墮落,天人便壽終了。

  這是六欲天有這五衰現相,可是初禅天有火災,二禅天有水災,叁禅天有風災,因爲叁禅天的天人,有煩惱風,所以和世間的一股風接觸,而引起風災。所以說“六欲諸天具五衰,叁禅天上有風災,任君修到非非想,不如西方歸去來。”縱使你生到非非想處天,享受八萬大劫那麼長的天福,可是天福盡時,還是墮落到人間來,或者墮落到地獄、餓鬼道、畜生道去。這是不一定,所以很危險。不如修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去,然後再倒駕慈航,好像觀世音菩薩似的,來教化衆生,這樣子比較穩當。

  “普明照世間”:觀世音的智慧光明,普遍照耀到凡聖同居的世界。我們現在所居住的土地,就叫凡聖同居土,又叫凡聖同居世間,即是凡夫和聖人共同居住的地方。觀音菩薩所修的大智大慧,又普遍照到方便有余的世界,就是二乘所住的境界。方便就是善巧方便。有余,是指那世界的煩惱還沒有斷盡,還有余剩。觀世音菩薩具足大智大慧,又普照實報莊嚴的世界,即是菩薩所住的世界。佛所住的世界,即叫常寂光世界,又叫常寂光淨土。觀音菩薩的大智大慧,皆普照于常寂光淨土、實報莊嚴土、方便有余土、凡聖同居土,故說“普明照世間”。

  悲體戒雷震 慈意妙大雲 澍甘露法雨 滅除煩惱焰

  “悲體戒雷震”:這四句偈頌是贊歎觀音菩薩的慈悲,觀音菩薩是以慈悲爲他的法體。他這個慈悲的法體,是從什麼地方生出來呢?是從持戒生出來的。最初觀世音菩薩修道便專修戒律,而生出廣大慈悲,無緣大慈的法體。這種法體就好像雷吼一樣那麼大聲,一切衆生都被他所驚醒。所謂“發聾震瞆”,聾的人也聽見,愚癡的人也聽得見。所以這句“悲體戒雷震”是贊歎觀音菩薩的身業是不可思議。

  “慈意妙大雲”:觀世音菩薩以慈悲平等,慈眼視衆生。本經上亦說:“慈眼視衆生,福聚海無量”。觀世音菩薩所修的福德,猶如大海般無量無邊。他慈悲的意念,平等給予衆生樂,這種不可思議的境界,就好像虛空中的大雲彩。

  “澍甘露法雨”:澍是下雨的意思。下甘露的法雨。什麼叫甘露?甘露即是天上長生不老的藥,天人的壽命那麼長,是吃這種長生不老藥。有人說:“啊!天人也吃藥,難怪現在人想要開悟也吃藥。”可是天上這種藥是自然的,是天上本有的,不需要經過一番提煉的手續。吃了這種不老藥就不老了。觀世音菩薩的妙大雲,下甘露的法雨,下長生不老藥,令一切人離開生老病死苦。

  “滅除煩惱焰”:觀世音菩薩把世界上人的煩惱火焰滅除,每一個人皆有煩惱。爲什麼不成佛?因爲有煩惱。爲什麼不開悟?因爲有煩惱。爲什麼你得不到解脫,得不到真正的自由?也因爲你有煩惱。煩惱,也就是執著。執著就是煩惱的一個別名。你有所執著,就得不到解脫,有很多煩惱。那麼執著又是從什麼地方來的?就是從自私自利心生出來。你要是沒有自私自利的心,而大公無私,那你又有什麼可以執著的呢?你要沒有自私心,就沒有執著。沒有執著,就沒有煩惱。沒有煩惱,就解脫。得到解脫,就是開悟,也就成佛了。所以我們的煩惱是一個最壞的東西。但是每一個人都舍不了這個壞東西,總要和煩惱行住坐臥,離開不了。有人說:“我常常快樂,這叫做沒有煩惱。”你要是得到真正的快樂,那當然沒有煩惱。若是沒有得到真正的快樂,卻勉強用造作心來做成這種快樂,這不是真正的快樂,因爲煩惱還在裏邊儲藏著。有一天,它還會爆發;就好像用一塊大…

《妙法蓮華經淺釋 卷七》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