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妙法蓮華經淺釋 卷四▪P13

  ..續本文上一頁細想也要解脫,這才是真解脫。

  8、滅受想定身作證具足住解脫:就是使受之心所和想之心所二法,都滅而不起,這是滅受想定。若有滅受想,還是沒有解脫。還是有障礙。若有所執著,就不能解脫。換言之,知見都要解脫,否則,不得解脫。

  何謂八勝處?勝是勝知勝見。勝知:凡是所知道的,都是正確。勝見:凡是所見到的,都是對的。這種勝知勝見和世間的知見不同。若能明白八解脫和八勝處的道理,那就不會被外境所迷惑,不會做顛倒的事情。這八勝處是觀察人的死屍,有各種不同的現象,然後才能證入殊勝的境界。

  1、內有色想觀外色少勝處、2、內有色想觀外色多勝處、3、內無色想觀外色少勝處、4、內無色想觀外色多勝處。此勝處和八解脫的意思差不多。因爲沒有定力的時候,如果觀多,恐怕定力散了,所以要觀少勝處。等有定力時,再觀多勝處,觀什麼?要修九想觀。

  何謂九想觀?就是(一)脹想:死屍之膨脹。(二)青瘀想:風吹日曬的死屍,變成青瘀色。(叁)壞想:死屍之破壞。(四)血塗想:身體破壞之後,血肉流塗于地。(五)膿爛想:腐爛成膿水。(六)啖想:屍體被鳥獸所食。(七)散想:鳥獸食完之後,全體的骨頭破裂分散。(八)骨想:剩下白骨一堆。(九)燒想:白骨被火所燒,成爲灰土。修禅者,一定要觀此九想觀。否則,執著有我,不會成功。

  5、青勝處、6、黃勝處、7、赤勝處、8、白勝處。觀完不淨,再觀放光。青色放出青光,黃色放出黃光,赤色放出赤光,白色放出白光,現出一種光明。這時,不要執著,好像沒有那回事,這樣才能到殊勝的處所。

  何謂十一切處?就是十種普遍一切處。也就是四色加六大。若有勝知勝見,就能成就遍一切處的功能。

  1、青遍一切處、2、黃遍一切處、3、赤遍一切處、4、白遍一切處、5、地遍一切處、6、水遍一切處、7、火遍一切處、8、風遍一切處、9、空遍一切處、10、識遍一切處。這十種法,參禅的人,必須明白這種境界,然後才能破本參。就是把本來所參的話頭破了,也就是開悟。虛雲老和尚在開悟時說:“燙著手,打碎杯,家破人亡語難開。春到花香處處秀,山河大地是如來。”就是這種境界,一切皆空了。

  叁變土地,一變表示八背舍,二變表示八勝處,叁變表示十一切處。經文的義理,深奧無窮,要貫通經義,才有用處。否則,囫囵吞棗,食而不知其味,那就辜負學佛法之初衷。念經文不求甚解,不知經旨。終日和無明在一起睡覺,和煩惱在一起吃飯,和叁惑在一起打同參,這樣,焉能有所成就?總之,明白就離開它們,不明白就被它們所迷。

  學佛法的人,學而會用,才有效果。學不會用,無論學多少,也沒有益處。就是學一句會用,就能得到無量的好處。學佛法最大的忌諱,就是能說不能行,成爲口頭禅。

  爾時東方釋迦牟尼所分之身。百千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等國土中諸佛。各各說法來集于此。如是次第十方諸佛。皆悉來集。坐于八方。

  在這個時候,在東方釋迦牟尼佛所分身之化佛,在百千萬億那由他恒河沙數相等國土中諸佛,各在彼土說法教化衆生,因爲多寶如來到靈山法會做證,所以他們皆辭別大衆來靈山集會。

  多寶如來爲什麼要來到娑婆世界靈鹫山法華會上來做證呢?因爲在往昔的時候,曾經發過這樣的願心:“凡是有演說妙法蓮華經的道場,我一定前去做證明。”

  這樣次第,從東方開始,十方諸佛皆來到靈山法會集會,坐在寶塔的八方。爾時一一方。四百萬億那由他國土諸佛如來。遍滿其中。

  這個時候,在每一方各有四百萬億那由他那樣多的國土。所變的國土,清淨到極點。釋迦牟尼佛分身的諸佛,都遍滿其中。

  是時諸佛。各在寶樹下坐師子座。皆遣侍者。問訊釋迦牟尼佛。各赍寶華滿掬。而告之言。善男子。汝往詣耆阇崛山釋迦牟尼佛所。如我辭曰。少病少惱。氣力安樂。及菩薩聲聞衆。悉安隱不。

  在這個時候,十方分身諸佛,各在菩提樹下,坐在師子寶座之上。乃派遣侍者,到釋迦牟尼佛的道場去問訊。諸佛手捧寶華交給侍者,囑咐侍者說:“善男子!你到靈鹫山釋迦牟尼佛的道場,代我這樣地說:“世尊!近來好嗎?沒有病痛吧!沒有苦惱吧!氣力充沛吧!身心安樂吧!世尊座下的菩薩及聲聞等,他們都安隱吧!”間訊完了之後,獻寶華,供養于佛。”

  以此寶華散佛供養。而作是言。彼某甲佛。與欲開此寶塔。諸佛遣使。亦複如是。

  諸佛又囑咐侍者說:“將此寶華散開,供養釋迦牟尼佛。然後對佛說:“某某佛爲想打開多寶如來的寶塔,瞻仰多寶如來的德相。””不但一位佛派遣侍者問訊于佛,供養于佛,十方諸佛,都是這樣問訊和供養。

  爾時釋迦牟尼佛。見所分身佛悉已來集。各各坐于師子之座。皆聞諸佛。與欲同開寶塔。即從座起。住虛空中。一切四衆起立合掌。一心觀佛。

  在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見到自己所分身的諸佛,完全來到靈鹫山集會,每位佛皆坐在師子之寶座。又聞十方諸佛願意打開寶塔的心聲,即時從寶座站起,住在虛空中。這時,一切四衆(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弟子,同時起立,恭敬合掌,大衆一心觀佛如何開寶塔之門?聚精會神的等待。

  于是釋迦牟尼佛。以右指開七寶塔戶。出大音聲。如卻關鑰。開大城門。

  就在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用他的右手指,把七寶塔的塔門打開了,從塔中發出很大的音聲,好像開城門的鎖頭一樣。佛用右手指開寶塔,表示開權。多寶如來現身,表示顯實。所謂“開權顯實”,把權巧方便法門收起來,現在顯出真實的法門。佛以前所講的經典,乃是權巧方便之法,現在講妙法蓮華經,乃是真實之法。此即本經的宗旨。

  即時一切衆會。皆見多寶如來。于寶塔中坐師子座。全身不散。如入禅定。

  在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把寶塔之門打開了,在法會中所有的四衆弟子,都看見多寶如來的全身,在塔中坐在師子座上,安然存在,沒有損壞。好像入了禅定一樣的安詳,令見者情不自禁而生起恭敬心, ,所謂“肅然起敬”。爲什麼?因爲有威可畏,有儀可敬的緣故。

  又聞其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佛。快說是法華經。我爲聽是經故而來至此。

  此時,又聽見多寶如來在塔中說:“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佛,請你快點說妙法蓮華經。我爲聽法華經的緣故,所以來到此處。”多寶如來爲往昔的願,而來做證明。

  爾時四衆等。見過去無量千萬億劫滅度佛說如是言。歎未曾有。以天寶華聚。散多寶佛。及釋迦牟尼佛上。

  在這個時候,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四衆弟子,看見過去無量千萬億劫,已經滅度的多寶如來,在寶塔中說出這樣的話,大衆稱歎未曾有!大衆皆用天寶華聚,紛紛散于多寶如來和釋迦牟尼佛的身上。

  爾時多寶佛。于寶塔中分半座與釋迦牟尼佛。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可就此座。即時釋迦牟尼佛。入其塔中。坐其半座。結跏趺坐。

  在這個時候,多寶如來在寶塔中,將他所坐的師子寶座,讓出一半給釋迦牟尼佛坐,這樣地說:“釋迦牟尼佛,你可以坐在我的旁邊座上,我們二人共坐一座。”

  這時,釋迦牟尼佛即刻進入寶塔中,同多寶佛共坐一座,在師子座上結跏趺坐。

  爾時大衆。見二如來在七寶塔中。師子座上結跏趺坐。各作是念。佛坐高遠。惟願如來以神通力。令我等輩俱處虛空。

  在這個時候,法華會中的大衆,看見二位如來在七寶塔中,共同于師子座上,結跏趺並坐,非常親近,如同老朋友。大衆皆生起這樣的思想:“二位佛坐在又高又遠的寶塔中,令我們看不清楚,聽不清楚。惟願如來慈悲,用大神通之力,將我們在法會中的大衆,都接到虛空中,瞻仰如來,禮拜如來,比較方便。”

  即時釋迦牟尼佛。以神通力。接諸大衆皆在虛空。以大音聲普告四衆。誰能于此娑婆國土。廣說妙法華經。今正是時。如來不久當入涅槃。佛欲以此妙法華經。付囑有在。

  這時,釋迦牟尼佛因有叁身、四智、五眼、六通的緣故,知道大衆在打妄想,遂生憐愍之心,用神通力,把他們皆接到虛空中,滿大衆的願。

  釋迦牟尼佛又用大音聲,普告四衆弟子說:“誰能在這個娑婆國土(此國土,衆惡充滿,萬苦煎熬)中,廣說妙法蓮華經,現在正是時候。因爲我(釋迦牟尼佛)說完法華經之後,不久當入涅槃。每位佛都願意將妙法蓮華經,托付于人,希望有人能荷擔這個大任,續佛慧命,令正法永遠住世,不令斷絕!”

  各位注意!受持法華經、讀誦法華經、解說法華經、書寫法華經、流通法華經,皆有想不到的功德。讀誦法華經,能從口中吐出舍利子。書寫法華經,能從筆尖落下舍利,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在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世尊,願意重新宣說此義,乃說出下邊的偈言。

  聖主世尊 雖久滅度 在寶塔中 尚爲法來 諸人雲何

  不勤爲法

  這一段經文,是釋迦牟尼佛贊歎多寶如來所發的願,凡有講述妙法蓮華經的道場,多寶如來一定前往聽法,作爲證明。你們看!講述法華經的地方,多寶如來就去聽經。何況我們凡夫,更要到講法華經的地方去聽經。

  聖主世尊,這是指多寶如來而言,尊敬他爲聖中之主。世尊是世出世間最尊貴的人。他雖然在無量劫以前就滅度,住在多寶塔中。他既已成佛,不需要再聽法。可是他爲聽妙法蓮華經,尚且來到娑婆世界靈鹫山法華會。諸位!爲什麼不勤修佛法?

  不勤爲法,就是懶惰、懈怠、放逸、不精進,也就是不專一其心來聽法。真正信佛的人,除非沒有講經的法會,如果有的話,無論怎樣忙,一定要安排時間去參加。爲什麼?因爲聽經比生命還要重要。一天不吃飯可以的,一天不聽經不可以的。聽經能曉得了生脫死的法門,依法修行,定能獲得解脫。再者,聽經比看經所得的印象更深,所謂“聽君一席話,勝…

《妙法蓮華經淺釋 卷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