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讀十年書。”可以改爲“聽法師一堂經,勝過讀十卷經。”所謂“一曆耳根,永爲道種。”
此佛滅度 無央數劫 處處聽法 以難遇故 彼佛本願
我滅度後 在在所往 常爲聽法
多寶如來自從滅度以來,經過無央數大劫的時間,到處去聽妙法蓮華經,凡有講妙法處,一定前來參加做證。釋迦牟尼佛講妙法蓮華經時,他乘寶塔從地湧出,住在虛空中,來做證明。
多寶如來既然成佛,爲什麼還前來聽妙法蓮華經?因爲此經不容易遇到的緣故。所謂“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這是唐朝武則天女皇帝所作的開經偈。在讀經以前,必須先誦這首偈頌。
多寶如來在往昔時,曾經發願:“我若成佛,就擁護講妙法蓮華經的道場。我滅度以後,無論何處何佛講妙法蓮華經,我常去聽法,並作爲證明。”
爲什麼發這種願呢?因爲妙法蓮華經是難遭難遇的經典。他要做影響衆,引導大家踴躍參加法會。令大衆知道此經典是經中之王,成佛的經典。所謂“楞嚴經開悟,法華經成佛。”
又我分身 無量諸佛 如恒沙等 來欲聽法 及見滅度
多寶如來 各舍妙土 及弟子衆 天人龍神 諸供養事
令法久住 故來至此
釋迦牟尼佛又說:“我分身無量諸佛,好像恒河沙數那樣之多,都來到此處聽法華經。他們又想見已經滅度無量劫的多寶如來,所以十方分身佛,都舍棄自己的妙土,以及他們的弟子,而來靈鹫山。”
天上的人和人間的人,諸龍諸神等,都來供養多寶如來,爲令正法久住于世間,所以多寶如來及十方諸佛皆來到這裏。
爲坐諸佛 以神通力 移無量衆 令國清淨 諸佛各各
詣寶樹下 如清淨池 蓮華莊嚴
我爲諸佛安置座位,用神通之力,將無量衆生移到其他國土,使此國土清淨表示歡迎貴賓光臨之意。
十方諸佛各到菩提樹下,坐在師子寶座之上,如同清淨地一樣。用各種顔色的蓮華,作爲莊嚴。設備周到,賓至如歸。
其寶樹下 諸師子座 佛坐其上 光明嚴飾 如夜闇中
然大炬火
叁變土地之後,把世界變得清淨,分身諸佛,各各來到菩提樹,坐在座上。每個寶座,皆用七寶來嚴飾,放大光明,照遍一切。好像在夜裏黑暗中,燃燒大火炬,將黑暗驅逐。
身出妙香 遍十方國 衆生蒙熏 喜不自勝 譬如大風
吹小樹枝 以是方便 令法久住
分身諸佛的身上,皆放出微妙的香味,芬芳撲鼻,其香遍滿十方國土。所有的衆生,被此香所薰染,皆大歡喜,而發菩提心。好像大風吹小樹枝一樣,無不披靡,也就是受到佛法的利益。
用這種善巧方便之法,爲使佛法久住于世。所以先講權法,後講實法,用意在此。
凡是真正修持的人,嚴守戒律,絕不犯戒,生生如此,世世如此,其身體自然放出青蓮華的氣味。是一股淡淡的清香,而不是強烈的香味,不會令人有刺鼻的感覺。守戒的人,就是多天不洗澡,也沒有臭味,仍放香味。不守戒律的人,其身有狐臭之味,令人討厭。
告諸大衆 我滅度後 誰能護持 讀說斯經 今于佛前
自說誓言
釋迦牟尼佛又告訴大衆說:“我說完法華經之後,就會入涅槃。在我滅度之後,誰能發願受持此經、讀誦此經,現在應當在多寶如來座前和分身諸佛座前,自動發誓言。”今後絕對受持、讀誦、解說、書寫、流通這部妙法蓮華經。無論如何困難,不改變初衷,一定貫徹始終,不辜負如來之期望。
其多寶佛 雖久滅度 以大誓願 而師子吼 多寶如來
及與我身 所集化佛 當知此意
這位多寶如來,雖然久已滅度,可是仍以他的大誓願,在寶塔中作大師子吼。多寶如來和我身,以及我的分身所化諸佛,都能知道你們所發願的意思。然後護持你們,令身心安隱,專心修道。
諸佛子等 誰能護法 當發大願 令得久住 其有能護
此經法者 則爲供養 我及多寶
各位佛的弟子!誰能有護法的心,應當發最大誓願。令妙法蓮華經的法,久住于世。
假使有人能護持妙法蓮華經,等于供養我和多寶如來一樣有功德。爲什麼?因爲妙法蓮華經是如來的真身。所謂“諸供養中,法供養最。”財供養是修福,法供養是修慧。福慧雙修,功德才能圓滿。
此多寶佛 處于寶塔 常遊十方 爲是經故 亦複供養
諸來化佛 莊嚴光飾 諸世界者 若說此經 則爲見我
多寶如來 及諸化佛
這位多寶如來,雖然坐在寶塔之中,可是常到十方世界去證明妙法蓮華經的緣故。
你們若能發心供養妙法蓮華經,就等于供養我所分身的諸化佛。莊嚴一切國土,光飾一切世界。
假使能解說妙法蓮華經,就能見到我身和多寶如來身,以及我的分身諸化佛。
諸善男子 各谛思惟 此爲難事 宜發大願 諸余經典
數如恒沙 雖說此等 未足爲難
各位善男子!你們各位要審谛的思惟這個道理。能發願受持、讀誦、解說、書寫、流通這部經典,這是一件很難的事。你們各位應當發大誓願,生生世世親近叁寶、親近善知識、擁護善知識。
除了妙法蓮華經典之外,尚有很多的經典,其數量如同恒河沙那樣之多。雖然說這樣多的經典,但是也不算是一件太難的事。
若接須彌 擲置他方 無數佛土 亦未爲難 若以足指
動大千界 遠擲他國 亦未爲難
假使把須彌山舉起,抛擲他方無量的佛土,也不算是難事。只要有神通,便輕而易舉。
假使用足趾的力量,移動大千世界,把整個世界都抛到他方國土去,這也不算是難事。
若立有頂 爲衆演說 無量余經 亦未爲難 若佛滅後
于惡世中 能說此經 是則爲難
假設站立在有頂天(無色界非想非非想處天),爲衆生演說無量諸經,也不是難事。只要有五眼六通的本領,就能行得通,沒有一切障礙。
假使佛滅度之後,有人能在五濁(劫濁、見濁、煩惱濁、衆生濁、命濁)惡世之中,解說妙法蓮華經,這是件難事,最不容易辦得到的。
假使有人 手把虛空 而以遊行 亦未爲難 于我滅後
若自書持 若使人書 是則爲難
假使有個人,他神通廣大,手拿虛空,到處遊行,這件事還不出奇,可以辦得到。
可是在我(佛)滅度以後,或者有人書寫此經,或者令人書寫此經,這是不容易做到的。爲什麼?因爲這種境界太不可思議,所以沒有人會相信。
若以大地 置足甲上 升于梵天 亦未爲難 佛滅度後
于惡世中 暫讀此經 是則爲難
假使有人,將整個大地放在腳指甲上,可以上升到大梵天,也不是難事。
在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能在五濁惡世之中短暫時間內,能讀此經,這才是很難的事情,不容易做到。
各位注意!沒有善根的人,根本就聞不到妙法蓮華經的名字,更不能讀到妙法蓮華經的妙法,以及能看見妙法蓮華經的經文。現在你們各位是幸運者,能在佛教講堂聽妙法,乃是在往昔時,發過誓願,親近此經、受持此經。今生遇到有講妙法蓮華經的道場,這種機緣難遭難遇,諸位要珍惜,不可隨便放過!
假使劫燒 擔負幹草 入中不燒 亦未爲難 我滅度後
若持此經 爲一人說 是則爲難
假使在劫火燃燒的時候,有人背著幹草,入于劫火中,而不被劫火所燒,這也不是難事。只要有神通,就能辦得到。
在我滅度之後,如有人受持此經。或者爲一個人解說,這是很難的事,不容易辦得到。
若持八萬 四千法藏 十二部經 爲人演說 令諸聽者
得六神通 雖能如是 亦未爲難 于我滅後 聽受此經
問其義趣 是則爲難
假使有人受持八萬四千法藏,以十二部經爲人說,令一切聽法的人,皆得六種神通,雖然能這樣,但不算是難事。
在我滅度之後,若有人能聽受此經,再問此經的義趣,這才是一件很難的事。
何謂十二部經?就是“長行重頌並授記,孤起無問而自說,因緣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論議共成十二部,廣錄大論叁十叁。”長行、重頌、孤起爲經文的體裁。
1、長行:就是經中之長文。2、重頌:就是前邊長行的義理,用偈頌方式再敘說一遍。3、授記:佛與菩薩授成佛之記。4、孤起:忽然間起一首偈頌,其義理和前後的經文不相幹,沒有關系。5、不問自說:沒有人請法,而佛自動說出的經文。6、因緣:就是見佛聞法的因緣。或者佛說法教化衆生的因緣。7、譬喻:經文中說譬喻之處。8、本事:佛說弟子過去世的因緣。9、本生:就是佛說自身過去的因緣。10、方廣:就是佛說方正廣大真理之經文。11、未曾有:佛現神通的經文。12、論議:佛和弟子互相問答的經文。
何謂六神通?開悟的人,才能證得這種境界。1、天眼通:上自諸天,下至地獄,皆能看得清清楚楚。2、天耳通:不但能看見天人一舉一動,而且又能聽到天人一言一笑,好像無線電一樣的清楚。3、他心通:能知道他人心中所想的事和要說的話。4、宿命通:能觀察自己和他人在往昔的因緣和末來的因果。5、神足通:可以在定中來去自由,不受任何限製。6、漏盡通:沒有煩惱,沒有妄想,一切漏皆消盡,不起作用。外道和鬼神只有五通,而無漏盡通,諸佛菩薩和大…
《妙法蓮華經淺釋 卷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