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妙法蓮華經淺釋 卷四▪P8

  ..續本文上一頁各處去勸人來聽此位法師講這部經。我又派一些我所變化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來聽這微妙的法。他們並且能依照法華經的法去修行,隨順接受經文的義理。假使那位說法華經的法師是住在山上或者偏僻的地方,我就派一切的天龍、鬼神、乾闼婆、阿修羅等,來聽他說法。我雖然在其他的國土,但是我會常常令說法華經者得見到我的法身。如何呢?就是能廣爲演說、聽聞、讀誦法華經,就如見到佛的叁身四智,因爲如來的真身就是法華經。假使有人忘記了法華經的某一句經文,我會去告訴他,令他記憶起忘記的經文。這是說,承蒙佛的加被,得開大智慧,令他把經文都能一目了然。這時佛透露出他那種大慈悲的心,願爲太衆重複的把前面所說過的法,用一首偈頌來說清楚一點。

  欲舍諸懈怠 應當聽此經 是經難得聞 信受者亦難

  如人渴須水 穿鑿于高原 猶見幹燥土 知去水尚遠

  漸見濕土泥 決定知近水

  若人想要舍離懈怠,就應當聽此部法華經。這部法華經是難遭難遇的。即使有機會聽到這部經的人,也不容易相信此部經裏的妙法,所以也就不能得到此妙法的作用。譬如:有一個人覺得很口渴,需要喝水,所以就到高原處去鑿穿一個井。可是,在高原的地方,土地都是很幹燥,縱使花費許多時間去挖一個土坑,離開水源尚很遠呢?若這人能下定決心再繼續的往下挖,到最後,必定能得到所需要的水。這一個道理比喻我們人在凡夫的地位上,若想要修成佛道,必須要深入研究經藏,依法修行。雖然我們在這五濁惡世中,無始以來自性都塞滿了無明煩惱,貢高我慢,故不容易修道,離佛的果位有八萬四千裏,但是若能把握堅固的志願,埋頭苦修用功辦道,必定能從凡夫的地位到初果、二果、叁果、四果的地位,而離佛不遠。若能繼續向前邁進,終會達到佛的果位上。

  藥王汝當知 如是諸人等 不聞法華經 去佛智甚遠

  若聞是深經 決了聲聞法 是諸經之王 聞已谛思惟

  當知此人等 近于佛智慧

  藥王!你應當知道,前面我所說的那些人等,若沒有聽聞這部法華經(這包括當時聽佛說法華經的大衆及佛滅度後的衆生)的這些人,都是離開佛的智慧很遠。若能聽到這部法華經的深遠妙法,他們就會真正明白,聲聞乘的法,是佛權巧方便,知道妙法蓮華經乃是經中之王。若能在聽聞後聚精會神去思惟修習這部經的妙處和義理,你應當知道這一個人,將接近開悟佛的智慧了。

  若人說此經 應入如來室 著于如來衣 而坐如來座

  處聚無所畏 廣爲分別說 大慈悲爲室 柔和忍辱衣

  諸法空爲座 處此爲說法 若說此經時 有人惡口罵

  加刀杖瓦石 念佛故應忍

  假使在我滅度之後,有人能爲大衆解說此部法華經,他應該要進入如來室,穿上如來的衣,坐到如來的座位上,然後在大衆中能嚴整威儀,無有布畏,廣說此部經。那是說,他必須要有佛的大慈悲心,發願要救度一切衆生,離苦得樂。對一切都能柔和忍辱,忍別人所不能忍,讓別人所不能讓的,還要破一切人法的執著,才能在法座上爲大衆說此經。若在講解此經時,有人用惡口來罵他,或者用刀杖瓦石來打他,他應具足念佛慈悲的心,念一切法忍辱的心,念一切法皆空的心。

  我千萬億土 現淨堅固身 于無量億劫 爲衆生說法

  若我滅度後 能說此經者 我遣化四衆 比丘比丘尼

  及清淨士女 供養于法師 引導諸衆生 集之令聽法

  若人欲加惡 刀杖及瓦石 則遣變化人 爲之作衛護

  釋迦牟尼佛又說:“當我滅度之後,我在千萬億的國土中,現清淨和堅固的法身,在無量億劫中,爲所有一切衆生說法。如果在我滅度之後,有法師能解說此部法華經,我就會派遣我所變化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來供養這解說法華經的法師。我會引導一切衆生,集合在一起令他們聽法華經。若有人用刀杖和瓦石來傷害他,我就會派遣一些變化自在的人,來衛護著這位法師。

  若說法之人 獨在空閑處 寂寞無人聲 讀誦此經典

  我爾時爲現 清淨光明身 若忘失章句 爲說令通利

  若人具是德 或爲四衆說 空處讀誦經 皆得見我身

  若人在空閑 我遣天龍王 夜叉鬼神等 爲作聽法衆

  是人樂說法 分別無挂礙 諸佛護念故 能令大衆喜

  若親近法師 速得菩薩道 隨順是師學 得見恒沙佛

  假使在我滅度之後,有人想爲大衆說此部法華經,可是這人單獨居住在荒野無人的地方,這地方是非常清淨,每天都聽不見人的聲音。他在這個地方能讀或誦此法華經,這時我將爲這一個讀誦法華經的人,現出清淨光明的法身。這即是法華經,能令讀誦此經者開大智慧,有了清淨智慧就會有清淨的光明,有了清淨的光明自然就會現出清淨法身,故稱清淨光明的法身。假使誦持法華經者,把法華經裏的某一偈或一句經文忘了,我將默默的告訴此人,如在禅定中或者夢寐中,使他記憶起來。這也是說,佛常在常寂光淨土中,以他的威神之力來加被受持解說的人,令他智慧增長。如果有人具足德行,爲四衆宣說法華經,或者在寂靜處讀誦此經文,我都會令他們得見我的法身。其實,這部法華經就是佛的法身,若會讀誦者必開佛的智慧和得見佛的法身。假使有人在荒野深山裏解說此部經,我將會派一切天龍八部、夜叉、鬼神等,去作此法會中的聽衆。此人歡喜講法華經,而且能把此經的妙理,解說得圓融無礙,光光相照,孔孔相通,無有挂礙,因爲佛都在加被著這個人,令他所說的法能使大衆生大歡喜。如果有人常親近這一位法師,必能很快就通達菩薩道。如果能跟隨著這一位法師學習佛法,將來一定能見到恒河沙數的諸佛給他摩頂授記。”

  妙法蓮華經見寶塔品淺釋

  姚秦叁藏法師鸠摩羅什譯

  美國萬佛聖城宣化上人講述

  卷四 見寶塔品第十一

  第十一品,叫見寶塔品。

  見是看見,所見的寶塔,一般人是用眼見。其實我們所見,不單單用眼睛看見,還要用心去看;不僅僅心能看見,本性也能看見,因爲多寶如來也在衆生的本性裏邊。現是現本性的如來,見則是見本性的如來,也都是見寶塔。

  心見和性見的道理,有人會不相信。因爲一般人,只知用眼見,而不知眼睛根本不能見。如果眼睛能見,爲什麼人死之後,眼睛仍在,爲何不見呢?由此可證,不是眼見,而是性見。有人說:“現在科學發達,可以把眼睛移植到另外一個人的眼中,還可以看見一切的東西。”那不是眼見,而是見性的見。因爲眼睛有見性,所以能見。若是沒有見性,它就不會見。那麼這個見性是什麼樣子?你是看不見的。

  在楞嚴經上說:“見猶離見,見不能及。”見也要離開這個見,爲什麼你看不見呢?因爲見是沒有的嘛!若按照這個道理來講,你看見的東西,也是不存在的。有人說:“這個道理,我不相信。”就因爲你不相信,所以不懂法華經的道理。法華經是破你的一切執著,你所見物質的見,是從八識的相分所現出來,其實也是假的,看不見的那個才是真的。那個是什麼?就是你的自性,圓陀陀,光灼灼,圓融無礙。若能把假的放下,真的就知道了。總之,你看不見的,那才是真見;你能看見的,那是八識的相分,不是見分。這個道理,越研究越妙,今天所講的見,到此爲止。在金剛經上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寶是七寶:就是金、銀、琉璃、砗磲、瑪瑙、真珠、玫瑰。1、金的性是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代表堅固的智慧。2、銀的色是潔白,代表清淨的行門。3、琉璃是瑩澈的透明體,表示明了的智慧。4、砗磲有轉動的相,表示委屈心,修道人要有能忍能讓的心。5、瑪瑙是雜色,在裏邊有紅色、黃色、白色,因有許多顔色,表示萬行的智慧,所謂“萬德莊嚴”。6、真珠是圓明,表示圓融無礙的智慧。7、玫瑰是玉石,有溫潤性,代表溫潤的智慧。用這七寶來建塔,故稱爲寶塔。

  塔是方墳,供養佛和祖師真身之處,也就是佛舍利所在處。塔有四方型、六方型、八方型和圓型。有的是磚造,有的是石造,有的是木造。塔最高有十叁層,最低有二層;八層以上爲佛塔,七層爲菩薩塔,六層爲辟支佛塔,五層爲四果羅漢塔,四層爲叁果羅漢塔,叁層爲二果羅漢塔,二層爲初果羅漢塔。總之,凡是有可紀念性的地方,後人皆建立塔,表示尊敬不忘之意。

  好像釋迦牟尼佛1、出生處,在迦毗羅衛城外,龍彌爾園立塔。2、成道處,在摩迦陀國南尼連河畔立塔。3、轉法處,在迦屍國波羅奈城外鹿園立塔。4、現神通處,在舍衛城之東南只陀園立塔。5、從天降處,在桑伽屍國曲女城立塔。6、化度分別僧處,在王舍城立塔。7、思念壽量處,在毗耶離城立塔。8、入涅槃處,在拘屍那城立塔。今皆成爲佛教徒朝拜之聖地。

  品是品類。聚類相同義理爲一段。妙法蓮華經有七卷,分爲二十八品。每一品成爲一個題目,內容和題目大致相同,有提綱挈領作用。以上是見寶塔品大概的意思。

  這座寶塔,是多寶如來入滅之後,一切衆生所造的。多寶如來在未成佛之前,曾經發願:“我在未來的世界,凡是有佛出世,將要說妙法蓮華經的時候,我的寶塔,從地湧出,現在其前,住在虛空,令大衆皆能看見,證明說法華經的境界是不可思議。”所以可以知道寶塔現出是有征信的作用。

  因此,釋迦牟尼佛將要說妙法蓮華經時,多寶如來乘他的願力,出現于虛空中。由此觀之,法華經是多麼的重要。佛在一生中先說大方廣佛華嚴經,最後說妙…

《妙法蓮華經淺釋 卷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