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妙法蓮華經淺釋 卷四▪P9

  ..續本文上一頁法蓮華經。可是說華嚴經時,小乘人不能接受。慈悲的佛陀,改說阿含經,次說方等經,再說般若經。弟子們回小向大,機緣成熟,才開權顯實,說這部法華經。

  一九六八年夏天,我們成立暑假講習班,首先開講楞嚴經。去年暑假講習班,講普賢行願品、六祖壇經、金剛經等。今年講妙法蓮華經,現在講到見寶塔品。大家在佛教講堂(金山聖寺的前身),共同研究佛法,此非小因緣,可以說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不過,在你未獲得宿命通以前,不曉得這種因緣。未證得天眼通以前,看不到這種境界。但是,你們在這裏能聽到見寶塔品,乃是不可思儀的境界現前。

  爾時佛前有七寶塔。高五百由旬。縱廣二百五十由旬。從地湧出。住在空中。種種寶物而莊校之。五千欄循。龛室幹萬。無數幢旛以爲嚴飾。垂寶璎珞。寶鈴萬億而懸其上。四面皆出多摩羅跋栴檀之香。充遍世界。

  說完法師品的時候,在釋迦牟尼佛的面前,有七寶塔現出。這座寶塔高五百由旬,寬二百五十由旬(由旬是印度計算裏數的單位,大由旬有八十裏,中由旬有六十裏,小由旬有四十裏)。這座七寶塔從地下湧出,慢慢上升,最後停住在虛空。在寶塔之上,有種種無價寶物裝飾著,在寶塔的四周,有五千欄楯,千萬個龛室,及無數幢旛嚴飾著。又垂挂寶璎珞,又懸挂寶金鈴,有萬億種那樣多。在寶塔的四面,放出多摩羅跋(性無垢)栴檀香味。這種香氣,充遍大千世界。

  五百由旬,表示衆生在五道輪回中受苦。現在把五道輪回停止,令衆生離苦得樂。二百五十由旬,代表二百五十條戒。修行人,必須照戒律修行,才能成就道業。行住坐臥四大威儀,各有二百五十條戒,合爲一千。再加過去一千,現在一千,未來一千,合成爲叁千。所謂“叁千威儀,八萬細行。”

  用種種寶物嚴飾,表示種種行門,莊嚴道業。五千欄楯,龛室千萬,表示萬善的一種功德。無數幢旛,表示定慧。幢表示定,旛表示慧。定就是靜,慧就是動。定慧均等,智慧現前,這是一種表法而已。

  璎珞是用七寶所成的裝飾品,挂在胸前,表示莊嚴。講到璎珞想起一個公案:佛住世的時候,王舍城的國王,名叫頻婆娑羅王,他是佛的皈依弟子,也是大護法。他的兒子,名叫阿阇世王,受提婆達多(佛之堂兄,阿難尊者之胞兄)教唆,將父王囚在七重門之禁室,禁止任何人去探望老王,只有他母親例外。爲什麼發生這種政變呢?因爲提婆達多想做新佛,對外宣傳釋迦牟尼佛是舊佛。他既想在佛教中起革命,如果無人援助,則不會成功。所以聯合阿阇世王,鼓吹做國王的好處,勸阿阇世王弑其父,奪其位,口號是“新王新佛共治天下”。這種壞主意,使得阿阇世王心動,欲做新王,必須廢除老王。于是采取行動,奪父王的權利,自立爲新王。二人狼狽爲奸,處處找釋迦牟尼佛的麻煩。

  其母後(韋提希夫人)每次見老王時,利用璎珞(中間空心)盛著葡萄漿,供給老王飲用,老王始能保住性命。二人在地牢中感歎地說:“爲何生了這種忤逆的兒子,莫非前生的業障?佛有神通,可以來救我們吧!”乃向靈山方向祈禱:“世尊!請您大發慈悲救我們出苦海吧!”這時,目犍連尊者和阿難尊者,從虛空而至。佛身放紫金色光,坐在百寶蓮華中,爲他們說十六觀經。

  寶鈴乃是驚鳥之用,所以塔廟的角處,皆挂著各式各樣的寶鈴。風吹鈴響的音聲,可以驚嚇雀鳥飛離此處。如有人發心,供養寶鈴懸挂塔角,來生的聲音,必定洪亮,所謂“聲如洪鍾”,就有這種殊妙的感應。

  其諸旛蓋。以金銀琉璃。砗磲瑪瑙。真珠玫瑰。七寶合成。高至四天王宮。叁十叁天。雨天曼陀羅華。供養寶塔。

  所有一切的寶旛和寶蓋,都用金、銀、琉璃、砗磲、瑪瑙、真珠、玫瑰七寶合成,高達四天王宮。四天王是欲界六天第一層天,位在須彌山的半山腰,在四方各有一天王鎮守。東方是持國天王,南方是增長天王,西方是廣目天王,北方是多聞天王。每位天王有八員大將,鎮守忉利天的四方,防禦阿修羅兵的侵略。韋陀菩薩是叁十二員大將之一。

  叁十叁天(忉利天)降曼陀羅(白色)華,供養寶塔。叁十叁天在須彌山的山峰,因爲四方各有八天,再加上中央的一天,共計叁十叁天,這是地居天,在各天有一位天主管理,中央的天主爲天帝釋。在道教稱他爲玉皇大帝,外道稱他爲天主,在佛教則稱他爲釋提桓因。

  今天(一九七○年九月二十五日)將叁十叁天的天主來曆向大家說一說,令大家明白天主的真象。

  外道認爲天主是最高無上的主宰,實除上天主是佛教的護法。在佛堂中天主沒有坐著的資格,只能站著,甚至要站在門外。爲什麼?因爲他是護法者的緣故。

  在無量劫以前,有叁十叁個女人,共同發心修建廟宇及佛像。其中有位領袖,她領導其他叁十二個女人行善。這位領袖,原來是個貧窮女人,可是有慈善心。有一天,經過古寺,發現佛像由于風吹雨淋的緣故,佛像的貼金已脫落,又見佛堂的屋頂,年久失修,瓦片破碎零亂。她乃發心重建,但是木身是窮人,所謂“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到處化緣。蒼天不負苦心人,她的虔誠之心,感動叁十二個女人,願意隨喜功德,完成她的願心。于是大家一條心,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所謂“有志者事竟成”,不久,將破敗的佛殿、脫金的佛像,煥然一新,金碧輝煌。功德圓滿之後,人生無常,這叁十叁位女人,相繼無疾而終。便升忉利天做叁十叁天的天主。因爲修廟的功德,而獲得這種果報。

  記得在哈爾濱建叁緣寺的時候,我到施主家化緣。一進門便說:“我現在到你家裏來,你們應該生歡喜心,我是來送福德,你們應把握機會種福德。現在叁緣寺籌建大雄寶殿,如果布施金錢,有不可思議的功德,你們不要錯過種福德的機會。”我是不會說話的人,可是我這樣一講,那些人都發心樂捐。有的說:“我存了十年的錢,統統捐出修廟。”有的說:“我把心愛的首飾獻出修廟。”如是集沙成塔,化得很多錢,這是我化緣的經過。

  余諸天龍。夜叉。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千萬億衆。以一切華香璎珞。旛蓋伎樂。供養寶塔。恭敬尊重贊歎。

  其余一切天龍八部,以及人非人等等,有千億那樣之多。他們皆用一切的妙華、妙香、璎珞、寶旛、寶蓋及種種伎樂,來供養寶塔,並且恭敬、尊重、贊歎寶塔。

  現在將天龍八部大概解釋一下。天和龍屬于善心所。其余六部屬于惡心所,但因爲受佛的感化都變成護法善神。凡是講經說法的地方,他們都來護持道場。

  1、天:就是欲界四王天,他們不但鎮守天宮,而且保護人間。韋陀菩薩就是四王天叁十二員大將之一。他受佛之托,護持修道人的安全,使魔不能擾亂修道人的身心。

  2、龍:它有神通,變化莫測。在往昔修道的時候,因爲乘急戒緩,故墮爲畜生,可是有神通。換言之,它修大乘法,勇猛精進,所以有神通。可是不守戒律,因此墮爲龍身。

  3、夜叉:譯爲捷疾鬼。有叁種夜叉:一爲地行夜叉、二爲空行夜叉、叁爲飛行夜叉。有的夜叉吸人氣、喝人血,或吃人精,到處作祟,令人不安甯。

  4、乾闼婆:譯爲香神。以香爲食,身放香氣,是玉帝的樂神。玉帝想要聽音樂時,燃起沈水栴檀香,他們嗅香而至玉帝的善法堂,演奏歌曲,令玉帝歡喜。

  5、阿修羅:譯爲無端正。男性阿修羅的五官不端正,可是女性阿修羅的相貌非常美麗(玉帝便娶阿修羅王的女兒爲妻)。又譯爲無酒。他們在天上有天福無天權,因爲無酒可喝,常發動戰爭,想奪取天主之位。

  6、迦樓羅:譯爲金翅鳥。其翅膀展開有叁百六十由旬,可以將海水煽成海溝,把應死的龍吞進腹中,一次吞很多的龍。

  龍王眼見龍族到了絕種的邊緣,一籌莫展,心想只有佛才有辦法,拯救龍子龍孫,于是來到佛所,請佛幫忙。佛送它一件袈裟,拆開爲線,挂在龍角上。這樣,龍的性命得到安全保障,再不受金翅鳥的威脅。

  金翅鳥吃不著龍,餓得發慌,也來到佛所,對佛說:“世尊!我們以龍爲食,現在您說怎麼辦?沒有龍吃,那就要餓死了!”佛說:“你們不會餓死的,我令弟子在吃飯時,送給你們一份食物。”從此之後,僧人在吃飯前,一定送七粒米飯供養大鵬金翅鳥。

  7、緊那羅:譯爲疑神。因爲似人,但頭有一角,令見者生疑。善于音樂,也是玉帝的樂神,專奏莊嚴法樂,玉帝舉行宴會或法會時,他們腋下流汗,直升天上,表演莊嚴的歌曲及舞蹈,令欣賞者生念佛念法念僧的心。

  8、摩侯羅伽:譯爲大腹行,即是大蟒蛇。它有嗔恨心,常噴毒氣害人。人若有嗔恨心,死後爲蟒。梁武帝之妃郗氏,生前嫉妒比她美麗的女人,在叁十二歲死了,轉爲大蟒蛇。梁武帝遂請寶志禅師等寫了一部梁皇寶忏,超度它離蟒身得升天上。

  爾時寶塔中出大音聲。歎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世尊。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薩法。佛所護念妙法華經。爲大衆說。如是如是。釋迦牟尼世尊。如所說者。皆是真實。

  天龍八部供養之後,在這時候,住在空中的寶塔,發出很大的音聲,贊歎地說:“好得很!好得很!釋迦牟尼世尊能以最平等的大智慧,來教化菩薩的法。十方諸佛來護念你,以妙法蓮筆經爲大衆講說。就是這樣!就是這樣!釋迦牟尼世尊所說的法,都是真實不虛的妙法。”佛說此經時,多寶如來特意前來作證,令大衆相信,而不生懷疑心。

  釋迦譯爲能仁,牟尼譯爲寂默。世尊是世出世之尊。能仁就是慈悲度衆生,寂默就是清淨修成德。能仁是動,寂默是靜。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動不礙靜,靜不礙動,叫做不二法門。

  釋迦牟尼佛雖然在靜中,可是還在教化衆生。雖然普化衆生,可是還在靜定中,這種境界妙不可言。玆舉出淺顯的譬喻來說明。就是說睡覺的時候和醒著的時候是一樣,醒著的時候和睡覺的時候也是一樣。就是這個道理,各位明白了吧!

  各位若是覺得醒著就是睡覺的話,那…

《妙法蓮華經淺釋 卷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