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華嚴經淨行品淺釋▪P25

  ..續本文上一頁,多也,萬者也就是一個大數目。佛才能萬德莊嚴,衆德悉具就是萬德莊嚴。因爲你稱贊佛的萬德莊嚴,所以自己也就衆德悉具,得到萬德莊嚴了。

  佛怎麼成佛的,你們學佛這麼多年,我相信都不知道。說:“哦!那你知道,說來聽聽。”當然我知道,佛怎麼成了佛,就因爲稱佛的功德,贊佛的功德,所以自己就成佛了。佛若天天罵衆生:“你是個鬼!你是畜生!你是螞蟻!你是個什麼什麼。”他若有這個心,也成不了佛。就因爲他過去贊歎諸佛的功德,不單贊歎過去佛,還贊歎現在的佛;不單贊歎現在的佛,他又贊歎未來的佛。那麼誰是未來的佛?現在在這個講堂,所有的人都是未來的佛;不單在這個講堂裏邊是未來的佛,就在講堂外邊所有的衆生,都是未來的諸佛。所以發大菩提心、具足大悲心的人,不能盡說人家的不對。

  我過去說這麼幾句話:你若盡看人不對,就是自己苦沒了;你若苦了了,看誰都是佛,看一切衆生都是過去的父母、未來的諸佛。既然是過去的父母,說一切衆生的不對,就是說自己父母的不對;要是對一切衆生不恭敬,就是不恭敬佛。若能這樣想,衆德悉具是毫無問題的。那麼佛怎麼成的佛?就是贊歎佛而成的佛。所以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就給我們一個很好的證明。他說:一者禮贊諸佛,二者稱贊如來,叁者廣修供養,四者忏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恒順衆生,十者普皆回向。這十大願王裏邊,就有稱贊諸佛的功德這一願,所以你在佛前唱贊、禮佛,這都是成佛的本錢,成佛的根本;若反而說這是唱歌來換飯吃,真是如來所謂可憐愍者啊!

  稱歎無盡:你贊歎佛,將來你成佛的時候,衆生也贊歎你,所以稱歎無盡,輾轉無盡這種贊歎功德的法。

  贊佛相好 當願衆生 成就佛身 證無相法

  贊佛相好:當我們見著佛像,覺得佛有叁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每一相、每一好我們都贊歎。這時又要對境發願了,不要打其他的妄想,所以說當願衆生,成就佛身:我們也成就叁十二相、八十種好這種的佛身。證無相法:我們雖然願意得到相好,但是也不要生一種執著。我們要證到真正的覺,圓滿菩提,歸無所得,無智亦無得這無相法。

  E10、有叁願明寤寐安息時願

  若洗足時 當願衆生 具神足力 所行無礙

  若洗足時:出家人、比丘常常洗足,爲什麼要洗足?因爲在印度,或者在中國的南方,天氣熱,佛是赤足的,那時一切比丘也就不穿鞋、不穿襪子。因爲不穿鞋、不穿襪子,腳上就常常沾到不幹淨的東西,所以每天必須洗。《金剛經》上不是說:“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洗足也是出家的一個功課,如果你不洗足,把佛堂踩邋遢了,這也不恭敬于佛,所以必須洗足。這個洗足,不是單單洗足,也要洗心滌慮,發菩提心。在洗足的時候,要想一想:我今天心裏是生邪念?是生正念?要把心清淨一下。我心裏有沒有淫欲的思想?貪心?嗔心?癡心?要回光返照來想一想。所以洗腳的時候,當願衆生:這時候就發願了,具神足力,所行無礙:得到神足通的力量。想要到什麼地方,就到什麼地方,無所障礙。

  講到這兒,我想起我們在美國叁藩市華盛頓街那兒成立一所譯經院,想把佛經翻譯成英文。我們根據梵文、中文,或者西藏文等種種文來對照參考,翻譯成英文。關于翻譯經典這項工作,我一開始講經就想對各位講一講這個問題,也沒有時間,今天時間或者稍微充足一點,就對各位講一講。

  幾千年以來,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四十九年,談經叁百余會。以後經過唐朝玄奘大師等,不辭千辛萬苦到印度,杷佛法請回到中國。中國當時,多的時候叁千多人,少的時候都有八、九百人,來從事翻譯經典的工作。那個時候皇帝也信佛做護法,所以成就就非常地偉大,幾乎把佛在印度所說的經典,都翻譯成中文。可是後來的人,就沒想到把經典再翻譯成外國的語言文字,只知道保守地在中國來宣揚佛教,沒把經典翻譯成西方的語言文字。

  幾千年以來,或者有人想到這個問題,但是沒有實現這種思想;或者根本就沒有人想到這個問題,所以這種思想根本就不能實現。中國人只看見中國這麼一塊土地,沒有看見還有其他的國家,所以沒有把佛經再推而廣之,擴而充之,盡量發揚光大,翻譯成各國的語言文字。乃至于近代的大德高僧,有的著眼在這一點,但是也沒有實現。在四十幾年以前,我就曾經提倡青年的出家人,要爲佛教做著想,爲弘法做著想,應該准備這種他所需要的技能,向世界各國去弘揚佛法。那麼想要有這種的技能,必須要通達外國的語言文字。四十幾年以前,我曾經提倡很多青年的出家人去讀英文,或讀其他國家的語言文字,當時有幾個青年人就發心研究外國的語言,可是這種情形也沒有怎麼樣實現。

  所以一九六二年我到了美國,就准備造就出一些西方的人才,來翻譯中國的經典,可是當時這種因緣還沒有成熟,所以在美國可以說是隱遁了六、七年。等到一九六八年,好像這個因緣成熟了,美國人就源源而來,這一年就有五個西方人出家。等到一九六九年,我就派他們來到臺灣求戒,這是西方人有正式比丘的一個開始。

  以後,又有很多人來想要出家,可是我在美國所收的出家人,不是那麼容易的。說:“那是不是要哀求他們出家?”不是的。所謂不容易,就是他們不容易得到我應承他們出家。所以在美國這些出家人,最低限度都跪到我面前要求過叁次以上說:“我想要出家做比丘。”那麼第一次,我說:“你再考慮清楚,我給你一段時間,考慮清楚後,再來對我講。”那麼他這一考慮,或者叁個月、五個月也不再來向我要求,這就算了,我知道他是不會出家了。如果他又來說:“我一定要出家。”我說:“你再考慮,或者考慮一段時間,你真覺得可以出家,可以受得了這苦了,也能吃一餐,也能坐單了再說。”這個坐單也是很不容易的,昨天因爲我答應這位法師講一講坐禅和坐單這些問題,所以今天借著這個寶貴的時間來說一說。

  坐禅沒有什麼特別的巧妙,要能端然正坐,最好就結雙跏趺坐。結雙跏趺坐不那麼容易昏沈,又能降魔。這個坐又叫金剛坐,就是很堅固的,不容易傾倒。你結上雙跏趺坐,眼觀鼻,鼻觀口,口問心,這時把舌頭擡起來,舌尖頂上颚。有一種理教,理教就是不抽菸、不喝酒,它有這幾句話說:“閉口藏舌,舌尖頂上颚。”這不是一定理教裏這樣,佛教也應該這樣。因爲人的身體,我告訴你們,你看小孩子剛生出來的時候,舌尖都頂上颚的。舌尖頂上颚這個方法有什麼用呢?我們修道都知道有任脈、督脈,舌尖頂上颚就交任督二脈,是調氣調血的,能把氣血調勻了。

  至于坐單,坐單的功能就是不睡那麼多覺。你若躺著睡覺,睡八個鍾頭還覺得不夠;若坐著睡呢,睡四個鍾頭就覺得已經夠了,很有精神的。要是能不昏沈,那麼打坐也容易入定,這就是坐單。你要不怕苦,不怕腿痛,不要貪舒服,不要說:“啊!我把腿伸開,躺在那兒覺得很舒服的,坐這兒,不太舒服。”當然了!坐著沒有躺著那麼舒服,但是你考察過去的祖師,都是由不舒服成的;要是盡貪舒服,吃得也好,睡得也好,那怎麼能表示出你修行的真心?

  所以在西天,就是印度,脅尊者一生脅不著席,脅就是旁邊肋頭的地方,脅尊者不躺到席子上,也就是不躺著睡覺,他坐著。那麼中國也有很多很多都是坐單,都是發願脅不著席的。現在在美國,佛教剛剛開始,剛剛種下種子,所以我提倡日中一食,這是頭陀行;長坐不臥,也是頭陀行,是十二頭陀行其中的二種。那麼行頭陀行是不容易的,要不貪舒服,不貪享受,也不貪吃的;所以有人要送供養給我們,我就告訴他,你不要令我們生貪心。今天我再發表一個消息,因爲以前沒有發表,就有人又送點白木耳,又送點衣服。從今天開始,任何人無論送什麼禮物,我都不接受。這雖然很對不起各位,沒有接納你們的誠意;但, 是我知道自己道涼德薄,不敢受太多的供養;因爲受太多了,的確沒有這種福報來消受。那麼如果想送禮給我的,你把錢轉贈沒有衣服穿、沒有飯吃的人,這就等于供養我一樣。

  還有坐禅不是說有什麼巧妙,就是要常常坐。你常常坐,坐久了,自然就會得到好消息。若不常坐,“一日曝之,十日寒之”,今天修了一天,休息十天,那不會有什麼成就的,所以要有一種忍耐心、長遠心。發心要發長遠心,修行也要長遠,不要修叁天、五天,沒有什麼成就就退心了,那是不行的。今天我對王委員說:“人說有善根,你才修行。沒有善根,更應該修行!有善根才修行;沒有善根就不修行,那你不修行,不栽培,善根始終是沒有的。就因爲沒有,我們才要修;就因爲有,我們更要修。我們再繼續以往的這種功德,做將來無量的功德,我們要一天比一天精進,不要一天比一天懈怠。”各位!你們都是對世間法經驗很多了,現在應該認識自己所應該做的事情,不要再一天到晚煩煩惱惱、爭爭吵吵,做一些很愚癡的事情;我們應該都聰明一點,大家真正發菩提心,這是我對各位的希望。

  以時寢息 當願衆生 身得安隱 心無動亂

  以時寢息:就是到睡覺的時候。到睡覺的時候,你一定要睡覺,不要人家睡覺你去拜佛,人家拜佛你去睡覺。尤其在叢林裏頭,大衆會下,必須要遵守大衆的規矩。所以這時候又發願了,當願衆生,身得安隱,心無動亂:身得到一種的安樂,不要躺到床上,或者坐到自己的坐單上,就打妄想。心無動亂就是叫你不要打妄想。你打妄想會怎麼樣?就睡不著覺了。所以有的人說失眠,失眠的人沒有其他的原因,就因爲想東想西,往那兒一躺的時候,就陳谷亂芝麻都想起來,睡不著覺了。

  睡眠始寤 當願衆生 一切智覺 周顧十方

  睡眠始寤:前面以時寢息是睡了,若醒…

《華嚴經淨行品淺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