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s-71 往生論注(元魏 昙鸾著)▪P2

  ..續本文上一頁者,有八種相,應知。何等八種。一者莊嚴座功德成就。二者莊嚴身業功德成就。叁者莊嚴口業功德成就。四者莊嚴心業功德成就。五者莊嚴大衆功德成就。六者莊嚴上首功德成就。七者莊嚴主功德成就。八者莊嚴不虛作住持功德成就。

  丁一、莊嚴座功德成就

  何者莊嚴座功德成就。偈言,無量大寶王,微妙淨華臺故。

  丁二、莊嚴身業功德成就

  何者莊嚴身業功德成就。偈言,相好光一尋,色像超群生故。

  丁叁、莊嚴口業功德成就

  何者莊嚴口業功德成就。偈言,如來微妙聲,梵響聞十方故。

  丁四、莊嚴心業功德成就

  何者莊嚴心業功德成就。偈言,同地水火風,虛空無分別故。無分別者,無分別心故。

  丁五、莊嚴大衆功德成就

  何者莊嚴大衆功德成就。偈言,天人不動衆,清淨智海生故。

  丁六、莊嚴上首功德成就

  何者莊嚴上首功德成就。偈言,如須彌山王,勝妙無過者故。

  丁七、莊嚴主功德成就

  何者莊嚴主功德成就。偈言,天人丈夫衆,恭敬繞瞻仰故。

  丁八、莊嚴不虛作住持功德成就

  何者莊嚴不虛作住持功德成就。偈言,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故。即見彼佛,未證淨心菩薩,畢竟得證平等法身。與淨心菩薩,與上地諸菩薩,畢竟同得寂滅平等故。

  略說八句示現如來自利利他功德莊嚴次第成就,應知。

  丙二、觀菩薩

  雲何觀察菩薩莊嚴功德成就。觀察菩薩莊嚴功德成就者,觀彼菩薩有四種正修行功德成就,應知。何者爲四。

  丁一、不動

  一者于一佛土身不動搖,而遍十方種種應化,如實修行,常作佛事。偈言,安樂國清淨,常轉無垢輪,化佛菩薩日,如須彌住持故。開諸衆生淤泥華故。

  丁二、一念一時無前後

  二者彼應化身,一切時不前不後,一心一念,放大光明。悉能遍至十方世界,教化衆生,種種方便,修行所作,滅除一切衆生苦故。偈言,無垢莊嚴光,一念及一時,普照諸佛會,利益諸群生故。

  丁叁、無余

  叁者彼于一切世界,無余照諸佛會大衆,無余廣大無量供養恭敬贊歎諸佛如來功德。偈言,雨天樂華衣,妙香等供養,贊諸佛功德,無有分別心故。

  丁四、遍至

  四者彼于十方一切世界無叁寶處。住持莊嚴佛法僧寶功德大海,遍示令解如實修行。偈言,何等世界無,佛法功德寶,我願皆往生,示佛法如佛故。

  甲四、淨入願心

  又向說觀察莊嚴佛土功德成就。莊嚴佛功德成就。莊嚴菩薩功德成就。此叁種成就願心莊嚴,應知。

  略說入一法句故。一法句者,謂清淨句。清淨句者,謂真實智慧無爲法身故。此清淨有二種,應知。何等二種。一者器世間清淨。二者衆生世間清淨。

  乙一、器世間清淨

  器世間清淨者,如向說十七種莊嚴佛土功德成就。是名器世間清淨。

  乙二、衆生世間清淨

  衆生世間清淨者,如向說八種莊嚴佛功德成就,四種莊嚴菩薩功德成就,是名衆生世間清淨。如是一法句,攝二種清淨義,應知。

  甲五、善巧攝化

  如是菩薩,奢摩他,毗婆舍那,廣略修行,成就柔軟心。如實知廣略諸法。如是成就巧方便回向。

  何者菩薩巧方便回向。菩薩巧方便回向者,謂說禮拜等五種修行,所集一切功德善根,不求自身住持之樂。欲拔一切衆生苦故。作願攝取一切衆生,共同生彼安樂佛國。是名菩薩巧方便回向成就。

  甲六、離菩提障

  菩薩如是善知回向成就,即能遠離叁種菩提門相違法。何等叁種。

  乙一、智慧門

  一者依智慧門,不求自樂,遠離我心貪著自身故。

  乙二、慈悲門

  二者依慈悲門,拔一切衆生苦,遠離無安衆生心故。

  乙叁、方便門

  叁者依方便門,憐愍一切衆生心。遠離供養恭敬自身心故。

  是名遠離叁種菩提門相違法。

  甲七、順菩提門

  菩薩遠離如是叁種菩提門相違法,得叁種隨順菩提門法滿足故。何等叁種。

  乙一、無染清淨心

  一者無染清淨心,以不爲自身求諸樂故。

  乙二、安清淨心

  二者安清淨心,以拔一切衆生苦故。

  乙叁、樂清淨心

  叁者樂清淨心,以令一切衆生得大菩提故,以攝取衆生生彼國土故。

  是名叁種隨順菩提門法滿足,應知。

  甲八、名義攝對

  向說智慧慈悲方便叁種門,攝取般若,般若攝取方便,應知。

  向說遠離我心不貪著自身,遠離無安衆生心,遠離供養恭敬自身心。此叁種法,遠離障菩提心,應知。

  向說無染清淨心,安清淨心,樂清淨心。此叁種心,略一處成就妙樂勝真心,應知。

  甲九、願事成就

  如是菩薩智慧心,方便心,無障心,勝真心,能生清淨佛國土,應知。

  是名菩薩摩诃薩隨順五種法門,所作隨意自在成就。如向所說身業,口業,意業,智業,方便智業,隨順法門故。

  甲十、利行滿足

  複有五種門,漸次成就五種功德,應知。何者五門。一者近門。二者大會衆門。叁者宅門。四者屋門。五者園林遊戲地門。

  此五種門,初四種門,成就入功德。第五門,成就出功德。

  乙一、近門

  入第一門者,以禮拜阿彌陀佛爲生彼國故,得生安樂世界。是名入第一門。

  乙二、大會衆門

  入第二門者,以贊歎阿彌陀佛,隨順名義稱如來名,依如來光明智相修行故,得入大會衆數。是名入第二門。

  乙叁、宅門

  入第叁門者,以一心專念作願生彼修奢摩他寂靜叁昧行故,得入蓮華藏世界。是名入第叁門。

  乙四、屋門

  入第四門者,以專念觀察彼妙莊嚴,修毗婆舍那故,得到彼處,受用種種法味樂。是名入第四門。

  乙五、園林遊戲地門

  出第五門者,以大慈悲,觀察一切苦惱衆生,示應化身,回入生死園煩惱林中,遊戲神通,至教化地,以本願力回向故。是名出第五門。

  菩薩入四種門,自利行成就,應知。

  菩薩出第五門,回向利益他行成就,應知。

  菩薩如是修五門行,自利利他,速得成就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故。

  

  

《s-71 往生論注(元魏 昙鸾著)》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