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是最高的境界,也就是大圓滿法。聲聞乘和緣覺乘兩個是小乘,但是他們也已經有了出離心。如果沒有出離心,連聲聞和緣覺的修法都沒有,就更談不上菩薩乘和金剛乘了。
聲聞乘和緣覺乘都有出離心的基礎,但智慧不同。聲聞乘有人無我的智慧,能斷除人我執。緣覺乘除了有人無我的智慧,還有一些法無我的智慧,能斷除法我執當中比較粗大的那些。所以這兩個法門境界有差別,層次也有高低。
菩薩乘(顯宗)、金剛乘(密宗)是大乘,都以發菩提心爲基礎。發菩提心要有出離心的基礎,有菩提心的人一定有出離心,有出離心的人不一定有菩提心,菩提心裏包含了出離心。菩薩乘和密乘都是在菩提心的基礎上修人無我和法無我的圓滿智慧,但是方法不一樣。密宗裏方便法門多,所以成就快;顯宗裏沒有那麼多方便法門,所以成就慢。就像坐汽車和坐飛機的區別一樣,坐飛機方便,還特別快,一會兒就到;坐汽車不方便,需要很長的時間。顯宗裏經常講“叁大阿僧祗劫”,雖然不一定要那麼長的時間,但是也差不多。
菩薩乘和金剛乘裏都講波羅蜜——空性的智慧、無我的智慧。菩薩乘講的是顯空無二;金剛乘的外部——事部、行部、瑜珈部裏講的是明空無二;瑪哈瑜珈、阿努瑜珈和阿底瑜珈講的是樂空無二。這些實際上都是空性的智慧、無我的智慧。
聲聞、緣覺、菩薩乘都屬于顯宗;事部、行部、瑜珈部、無上瑜珈部屬于密宗。
事部主要是爲了救度印度婆羅門族的人。婆羅門族崇尚潔淨,他們的壇城、道場都一定要幹淨、整潔,還要擺很多豐富、莊嚴的供品。事部也有觀想和手印,但不是很強調。他們修法的時候,所修者自己與所修的佛之間有特別強的執著心和分別心,不管什麼時候都認爲“佛是佛,我是我,佛是功德圓滿的,不管什麼時候都在最高處。我是凡夫,我有煩惱習氣、業障深重,不管什麼時候都在低處。”把佛當作國王一樣看待,把自己當作奴仆一樣看待,他們在這樣的見解下,從佛那裏求加持。這樣的見解還不是特別高,修法還不究竟。
行部裏主要強調行爲,口裏要念儀軌、咒語,身要頂禮、燒香、繞佛,心(意)要觀想壇城、本尊、咒輪。他的見解是:佛和自己之間也有分別、執著,但不是那麼強烈。“佛是佛,我是我,佛和我不能合二爲一、不能融爲一體,但是佛和我也沒有太大的區別。”他們把佛當作自己的朋友,修的時候,是朋友和朋友之間求加持、求成就。印度的貴族們特別強調行爲,這裏也是。
瑜珈部裏不太強調行爲,也有自己和佛可以融爲一體的見解,但不是特別透徹、圓滿,修的時候有正行、前行和後行的分別。修前行、後行的時候,我是我,佛是佛,我和佛有分別,但是,修正行的時候佛和自己是合二爲一的。修正行的時候有誓言本尊和智慧本尊。誓言本尊是把自己所在的地方觀想爲壇城,把自己觀想爲本尊,把自己的眷屬觀想爲佛的眷屬。這些是自己觀想出來的,叫誓言本尊。智慧本尊是從清淨刹土裏迎請過來的那些佛、菩薩、眷屬們(他們認爲這才是真正的佛和菩薩、本尊和空行)。迎請到道場——自己所在的地方以後,與自己合二爲一、融合一體,他們在這樣的境界中修佛。到後行的時候,他們還要跟淨土裏的這些佛區分開。瑜珈部主要是這樣修的,這也不是很究竟、很圓滿。
無上瑜珈部裏講,無論什麼時候我與佛都是一體的,沒有我與佛之間的執著和分別念。無上瑜珈部分叁個次第:生起次第、圓滿次第、大圓滿,也可以說是瑪哈瑜珈、阿努瑜珈、阿底瑜珈。瑪哈是“大”,大瑜珈;阿努是“隨類”,隨類瑜珈;阿底是“最極”,最高級的瑜珈。阿底瑜珈主要講大圓滿法。
瑪哈瑜珈(大瑜珈)主要講的是生起次第。生起次第裏有叁個要點:第一個要點是觀想壇城、觀想本尊、觀想眷屬、觀想空行護法、觀想光、咒輪;第二個要點是打各種手印——每個壇城、每個佛都有各自不同的手印;第叁個要點就是念咒語、念咒輪。通過這叁個要點來修佛,最後修成自己與本尊無二無別。
阿努瑜珈主要講的是圓滿次第。圓滿次第分有相的圓滿次第和無相的圓滿次第。有相圓滿次第修氣、脈、明點——觀想中脈、任脈、督脈,然後通過氣脈明點。無相的圓滿次第是證得了法界一切法性空的境界,然後把自己的心安住于性空的境界中。根基不同、見解不同、修行層次不同,最後的成就也不同。
生起次第裏還講了叁種叁摩地,這裏有一個顯位等持和最後化空的修法,這些都屬于無相圓滿次第。無相圓滿次第的修法在生起次第、圓滿次第裏都有,這種修法叫做生圓雙運的修法。
大圓滿法有特殊的前行和後行的修法,但主要是立斷法和頓超法,一個是通過上師的竅訣立即斷掉所有的妄念執著,一個是頓時超出叁界輪回。真正修大圓滿法的時候沒有次第,而是把自己的心直接安住于本覺當中,沒有一點點彎路。修上師瑜珈、得到上師的竅訣,把自己的心直接安住于本覺當中,然後再放松,再放下。這個過程也是方便說,實際沒有過程,特別直接。
現在很多人都不懂裝懂,說什麼“年齡大了,來不及修大圓滿法”。年齡大了才要修大圓滿法呢!修別的法也許來不及了。大圓滿法沒有次第,頓時成就,問題是你有沒有得到上師的加持和竅訣?“上師到現在還沒有給我竅訣,如果給了我直接就成佛了,多好啊,怎麼還不給呢?上師不慈悲。”不是上師不慈悲,上師是慈悲的,時時刻刻都給你竅決,但是你認識不到,所以得不到竅訣。如果你真正達到了那個層次,那個時候罵你也是竅訣,打你也是竅訣!
“上師給我灌頂了,我怎麼還不好呢?”這還是你自己的問題。上師慈悲給你灌頂了,你無法將灌頂納入到自己的相續中,因爲你不是灌頂的法器,所以給你灌多少次也沒有用。現在人剛接觸佛法——尤其是密法,一說“灌頂”,都跑去了,都覺得很殊勝。灌頂當然殊勝了,但是你還不是灌頂的法器,給你灌一百次、一千次頂你也得不到!能夠獲得灌頂和竅訣的人不是一般的人,他已經在修學上有很高的層次了。
但是,我們一定要相信自己。我們能夠得到人身、能夠聞到佛法,還遇到了這麼殊勝的法要,這是生生世世種來的善根、生生世世修來的福報。既然遇到了,就要珍惜。怎麼去珍惜?認真學、堅持修,按照上師的要求去做,這樣才能獲得成就,才能證得圓滿。學佛修行斷斷續續,心情好的時候精進得不得了,心情不好的時候懈怠得不得了,這叫偶爾性的修行,不可能成就。
在修行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很多魔障,但是我們真正的對境和敵人就是自己的煩惱和習氣。貪心起來的時候,就動心了,跟著貪心跑了。嗔恨心起來的時候,又跟著嗔恨心跑了——不該說的也說了、不該做的也做了。我們有時候對付不了煩惱和習氣,這也很正常,慢慢來,只要堅持下去,就一定能勝利。
5、《淨土與大圓滿修法儀軌》的傳承與講解之一
活著就可以往生!
活著可以往生嗎?可以!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片淨土,你把清淨心修出來,讓心裏的淨土顯現出來,你就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了。這是大圓滿法——即身成佛的方法。我們修的法本是《淨土與大圓滿修法儀軌》,裏面都是今生解脫的方法。我們最好是修成大圓滿法,即身成佛;最起碼修成往生法,臨終往生。前幾天我們修過破瓦法,這是臨終的時候能夠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最殊勝的方法。不要浪費生命,一定要抓緊時間修持佛法,解脫越快越好,成就越早越好。
六道輪回實實在在的存在,六道輪回的痛苦實實在在的存在。我們現在能看見這個世界裏有各種各樣的傍生,有的人還能看見或聽見天人。很多人能感覺到自己家裏有東西、身上有東西,還會發生故去的親人回來“附體”的事情,這些都是餓鬼。但是地獄的情況我們看不見,也感覺不到。科學越發展,我們能夠知道的事情就越多。我們的眼、耳、鼻、舌的功能都有限,我們看不到、聽不見的東西有很多,我們感覺不到的、想不到的事情也有很多。
現在科學家們研究出來的這些,是過去人們想也不敢想的,但是佛早已經知道了。佛還知道現在科學家們研究不出來的事情。因果、輪回,佛說得那麼詳細、那麼准確,我們一定要相信這些。真正能夠相信輪回、相信因果了,我們才會堅定不移地修行。之前,我們的精進是反複無常的,心情好的時候學、心情不好的時候不學。今天燒香、拜佛了,有點順利了,覺得有加持力,就去學佛修行。明天又遇到麻煩了,就開始懷疑了,“是不是沒有加持啊?是不是都是假的啊?”再跑到廟裏燒香、磕頭,沒有求到,就徹底退轉、灰心了。根本不懂佛理,不懂佛法,哪有這樣學佛的?
我們皈依的時候是這樣說的:好的時候也好,壞的時候也好,快樂的時候也好,痛苦的時候也好,我皈依叁寶,修學到底,永不退轉;什麼時候都依靠上師叁寶,什麼時候都跟隨上師叁寶,什麼時候都不舍棄上師叁寶。我們都是這麼發誓、這麼發願的啊!爲什麼反反複複的?是不是想拿上師叁寶耍著玩兒啊?如果有這樣的心態,今生也好,來世也好,你都不會有好的後果。
佛講的叁世因果:前世不修今生苦,今生不修來世苦。一切一切都是因業力所現,因業力所感,都是自找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絲毫不爽,這都是事實啊!今天造業了,卻沒有受到惡報,是不是覺得沒有因果?不可能!遲早有一天惡果會降臨到我們身上,那個時候會後悔的,但是已經晚了。有的人今天行善了,做了很多功德,卻沒有感得什麼善報。但是別著急,有一天一定會得到善報。業不會浪費的,在我們的阿賴耶識中保存得清清楚楚,因緣具足的時候一定會顯現。
從今天開始,我陸續把法本裏的儀軌講給大家,以後你們可以按照法本裏的儀軌來修持淨土法和大圓滿法。認真地學習,老實地修這本書,你的根機好、福報大,可以即身成佛,如果沒有那麼好的根機,…
《佛光普照·百日共修開示(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