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觀想的金剛瑜伽母也變成真正的金剛瑜伽母了。很多儀軌裏也有這樣的過程,先觀想,然後迎請,再安住,也都是這個意思。
念誦叁至七遍金剛七句,然後在上師叁寶面前做七支供的修法。
吙!化身塵數恭敬而頂禮 頂禮支
奉獻現有本圓普賢供 供養支
無始所積罪墮皆忏悔 忏悔支
輪涅一切諸善作隨喜 隨喜支
乃至輪盡祈駐金剛身 請轉*輪支
祈請常轉深廣正*輪 請佛住世支
無盡善聚回向成正覺 回向支
(3)七支供之一——頂禮支
“吙!化身塵數恭敬而頂禮。”七支供首先是頂禮支。
頂禮上師叁寶,頂禮一切諸佛菩薩。頂禮有身頂禮、語頂禮、意頂禮。身頂禮是用身體來做禮拜,磕大頭、磕小頭都屬于身頂禮。磕小頭,五體投地;磕大頭,全身著地。語頂禮是口中念誦頂禮句或其他上師叁寶的祈禱文,意頂禮是誠心誠意、用恭敬心憶念上師叁寶的功德。在形式上、表法上要如理如法,內心裏觀想的內容也要如理如法。一定要如理如法地頂禮,這樣才有加持、才有功德。如果不如法,不僅沒有功德,反而還有罪過。
頂禮的主要目的是對治傲慢心。人都有傲慢心,傲慢心會障礙一切功德。我們如果有傲慢心,就看不出別人的功德,也看不出自己的缺點,這樣就無法積累功德,也無法忏除業障。所以,如果能夠如理如法地頂禮,就能慢慢地斷除傲慢心,最終能夠斷除我執我愛等頑固的習氣。我們修五加行的時候,在上師瑜伽裏要給上師叁寶磕十萬個大頭,這也是五加行中的一個加行。
“要觀想那麼多,邊觀想邊磕頭多慢,什麼時候才能磕一個啊?”不要有這種想法。與頂禮的數量相比,更重要的是質量,如理如法地磕一個頭,功德也是無量的。如果不如法地磕,磕一千、一萬、一百萬、一千萬也沒有太大的意義。我們學佛學了那麼多年,到現在連磕頭都不會,別的就不用說了。
主要是在自己的根本上師面前做頂禮。觀想在上師的周圍,盡虛空遍法界遍滿了諸佛菩薩、上師叁寶,在每一尊諸佛菩薩、上師叁寶的面前都有一個自己。在自己的周圍站滿了家親眷屬、冤親債主,連同法界所有的衆生,與自己一起恭敬頂禮。
磕頭頂禮的時候應該具足叁種頂禮:身如理如法地做禮拜、磕頭;口念誦上師叁寶的贊歎文、祈禱文;誠心誠意、恭敬地憶念上師叁寶的功德,這樣叁個頂禮都具足了。如果身頂禮不方便,也可以只做語頂禮和意頂禮。口裏念誦上師叁寶的祈請偈、贊歎文,心裏憶念上師叁寶的功德。如果口裏念也不方便,那麼誠心、恭敬憶念上師叁寶的功德,這也是一種頂禮,這麼做也行。
身頂禮的時候,雙手合十,宛如含苞待放的蓮花一般,空心合攏。依次合掌于頂輪、喉輪、心輪。同時心裏觀想:恭敬頂禮上師叁寶的身口意,使自己和一切衆生都能夠得到上師叁寶的身口意的加持,身口意得以清淨。然後俯身,雙手觸地向前推出,同時呼氣,心裏觀想呼出貪嗔癡慢疑五毒。然後,前額著地,五體投地。磕大頭、磕小頭都必須將前額、雙手、兩個膝蓋觸到地上,但是,很多人額頭不著地,這是不如法的。
前額著地後,雙手舉過頭頂,觀想恭敬頂禮上師叁寶,祈請上師叁寶加持我等一切衆生獲得無上正等覺的果位。
祈請加持後起來,同時吸氣,觀想吸入了佛的五種圓滿智慧——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法界性智,自己和一切衆生都獲得無上正等覺的果位。吸氣的時候,觀想吸入了佛的身、語、意、功德、事業,也就是佛的身的加持、語的加持、意的加持、功德和事業的加持,這樣觀想也可以。
這是一次完整的頂禮。站起來的時候腰要端直、頭要正,磕頭的時候不能跟別人說話,眼睛不能東張西望,否則都是不如法、不恭敬的頂禮方式,絕對不允許,這樣的頂禮有很大罪過。如果頭不正,來世很容易變成歪脖,腰不端直,來世很容易托生爲駝背者,感受惡的果報。
如理如法地給上師叁寶、給諸佛菩薩頂禮一次的功德也是不可思議的。曾經有個比丘,頂禮供有佛陀頭發和指甲的塔,阿難尊者請問世尊他做頂禮的功德。世尊說頂禮一次,最基本的功德將獲得自己身下所壓面積,直到金剛大地以上所有微塵數量的轉輪王位。
4、上師瑜伽修法之二
(4)七支供之二——供養支
奉獻現有本圓普賢供
同曼茶羅和古薩裏的修法一樣,七支供也是消業積福的方法,而且都是特別殊勝、快速的。
首先觀想,盡虛空遍法界充滿了諸佛菩薩、上師叁寶,在每一尊佛菩薩、上師叁寶面前都有一個自己,每一個自己的周圍都站著法界一切衆生。自己和一切衆生都手捧珍貴稀有的物品供養諸佛菩薩、上師叁寶。諸佛菩薩、上師叁寶微笑著、慈悲地看著自己和一切衆生,自己和一切衆生雙手合十,祈請諸佛菩薩、上師叁寶加持:願我等一切衆生早日脫離輪回苦海,獲得圓滿正等覺的果位。這時,諸佛菩薩、上師叁寶放射出耀眼的光芒,普照著自己和一切衆生,使自己和一切衆生消除了一切業障,斷盡了一切煩惱和我執,獲得了圓滿正等正覺的果位。
供養有實物供養和意幻供養兩種。實物供養有財物供養、身供養、法供養叁種。
實物財供養是在有條件、方便的情況下把自己最喜歡最珍愛的物品供養給諸佛菩薩、上師叁寶,如果沒有條件、不方便也不要執著這些。我們每一個人的貪心、吝啬心都特別強,這樣做可以快速地斷除貪心、吝啬等煩惱。貪心、吝啬的等流果是貧窮,斷除了貪心、吝啬,也就斷除了貧窮的因。
身供養是把自己的身口意供養給諸佛菩薩、上師叁寶,願自己的身口意叁門成爲諸佛菩薩、上師叁寶利益衆生的工具。不僅是想想而已,既然下決心把自己的身口意供養了,就要竭盡全力、全力以赴替上師叁寶弘揚佛法、救度衆生。做這樣的供養,能很快地斷除我執和我愛,斷除自私自利心。我們現在都有我執和我愛,都有自私自利心,這些是一切痛苦的來源。如果我們做身供養,斷除了這一切,這樣才能活得輕松自在,才能解脫成佛。這是很大的功德。
法供養是把自己所有的功德和福德供養給諸佛菩薩、上師叁寶。自己所積的功德、福德別留給自己,讓它們跟上師叁寶的功德、福德相應、結合,使之成爲諸佛菩薩、上師叁寶利益衆生的資糧。做這樣的供養可以很快地斷除自己在修行上的貪執和分別念。
我們剛開始修行的時候,會對自己的功德和福德有特別的貪戀心,特別執著這些,所以一定要把這些都斷掉。如果對修行的功德、修行的福德有執著、有貪戀的話,就不能解脫、不能成佛。如果不執著,能夠真正做法供養的話,一定能斷除這些在修行上對功德和福德的貪執和分別念。這些都屬于實物供養。
然後是意幻供養,用觀想的方法做供養。意幻供養也可以分叁種:意幻財供養、意幻身供養、意幻法供養。
意幻財供養,是不貪愛天上人間任何珍貴稀有、清淨美好的物品,也不對日常生活當中所見、所聞、所想的財物生起貪念,而是從心裏把這一切都供養給諸佛菩薩、上師叁寶。這是非常殊勝的修法。很多衆生都對好的東西有貪愛心,因此造業,然後輾轉輪回、感受痛苦。所以,我們要發一個悲切的願:願所有的衆生都能從心裏根除對這些財物的貪愛之心。
有的人住別墅、開寶馬,我們不能對這些物品有貪愛心,要把他們這些物品用意幻的形式供養給諸佛菩薩、上師叁寶,願那些衆生也不要對這些東西生起貪愛心。這樣的話,我們也能跟他們結個善緣,甚至饒益衆生。這些都是很方便的修行方法。
第二是意幻身供養。我們看見漂亮的男人或者女人的時候,不能有喜愛和貪戀之心,而是要把所看見的美麗的人身供養給諸佛菩薩、上師叁寶,願所有衆生都能斷除對人身的貪戀、歡喜之心。這都是造業、輪回的因。
第叁是意幻法供養。我們看見、聽見他人的功德和福德的時候,不應該有嫉妒之心,而是要把這些都供養給諸佛菩薩、上師叁寶,願所有的衆生都能斷除對他人的功德和福德的嫉妒心。現在很多人都有嫉妒心,看見別人有功德了、積福德了,心裏不舒服,甚至還說一些不好的話,這都是嫉妒心。
這些修法都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的。不管貧富,不管有沒有時間,不管出家、在家,誰都可以做這樣的供養,隨時隨地都可以做供養。如果你有一顆恭敬心、虔誠心,實物供養和意幻供養沒有區別。
只有上供下施才能積福。現在的人都想發財,既然想發財,就別貪別人的財富、權力、擁有和受用,應該發一個清淨願,把這些都供養給諸佛菩薩、上師叁寶,只有這些善的起心動念才能成爲得到各種資糧和福報的因。
解脫成佛要有具足的資糧;在世間,我們想要獲得升官發財、健康長壽這些人天福報,也需要有福德。有足夠的福德資糧才能成就世間和出世間的一切;如果沒有福德的話,世間和出世間都不可能有任何的成就,連世間上短暫利益也得不到。
5、上師瑜伽修法之叁
(5)七支供之叁——忏悔支
無始所積罪墮皆忏悔。
同金剛薩垛除障法一樣,七支供中的忏悔支也是非常殊勝圓滿的忏悔法門。
首先觀想,盡虛空遍法界充滿了諸佛菩薩、上師叁寶,在每一個諸佛菩薩、上師叁寶面前都跪著一個自己,在自己的周圍也跪滿了一切有情父母衆生,一起向諸佛菩薩、上師叁寶誠心誠意發露忏悔自己所做的一切業障。自己做過很多很多罪業,有的能回憶起來,有的回憶不起來,能夠回憶起的當然好,不能回憶的那些上師叁寶都知道,這些都要在上師叁寶面前發露忏悔。這時,心中生起對自己無始劫以來到現在,由貪嗔癡叁毒使身口意做下的無數惡業、煩惱業報等,以及生生世世中無法回憶的許許多多罪業,生起猛烈的忏悔心。
因貪嗔癡所…
《佛光普照·百日共修開示(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