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做、所想、所說的事情都是惡業。我們在無明愚癡的狀態中無論做什麼事都有罪過,都是帶因果的,都是輪回的因,都逃不出輪回的本性,所以我們一定要開悟證悟。開悟證悟以後,我們才不會繼續造業,之前每時每刻都會造業,所以一定要發露忏悔。
忏悔時,憶念往昔所做的罪業,然後發誓:從今以後,我縱遇命難也不再造這樣的罪業。誠心誠意地向諸佛菩薩、上師叁寶祈求寬恕並消除自己和一切衆生無始劫以來所做的惡業,願一切衆生身口意叁門得以清淨。這時諸佛菩薩、上師叁寶面帶微笑,周身放射出五顔六色的光芒,加持消除一切業障,令我等一切衆生相續中所有的罪業、痛苦、習氣等全部得以清淨,最後證得無上正等覺的果位。
我們在進行忏悔時,一定要具足四種對治力,這極爲重要。只有具足了四種對治力,業障才能清淨;如果沒有具足四種對治力,學的法、修的法再好也不可能徹底清淨業障。
第一是所依對治力:內依止力和外依止力。內依止力是相續中有皈依和發心,外依止力是如理如法的觀想諸佛菩薩、上師叁寶,在這裏主要指自己的根本上師和其他的傳承上師、諸佛菩薩。
第二厭患對治力,對往昔所作的一切罪業生起後悔之心。
第叁返回對治力,是指憶念自己往昔所作的罪業後,發願從今日起縱遇命難也不再造這樣的罪業。
第四是現行對治力,是指盡力修持所有的對治往昔所作一切惡業的善行。所有的善法都屬于現行對治力,比如念金剛薩垛心咒、阿彌陀佛心咒、觀音心咒。
總的來說,無論是多麼嚴重的罪業、病障、魔障、煩惱障、習氣障,都可以通過忏悔來清除。發露忏悔特別重要,所以一定要好好地做忏悔。業障沒有功德,能清淨、能消除,這是它的功德。我們每時每刻都在造業,所以我們應當隨時隨地精進觀修發露忏悔,來消除通往證得圓滿果位的路途上的障礙。
忏悔做得越多越好,每天如理如法的念誦二十一遍百字明是必不可少的。晚課裏要求念二十一遍、最好是念一百零八遍百字明。如果沒有這些修持,我們造的那麼多的業,時時刻刻都會增長,積累得太多了,以後想完全忏悔清淨也很難。相續中存有業障,死了以後只能墮落惡趣,感受惡趣的痛苦,一定是這樣的下場。
(6)七支供之四——隨喜支
輪涅一切諸善作隨喜
首先觀想盡虛空遍法界遍滿了諸佛菩薩、上師叁寶,在每一個諸佛菩薩、上師叁寶面前都有一個自己,在自己的身邊跪滿了家親眷屬、冤親債主等一切衆生,他們同自己一樣雙手合十跪在諸佛菩薩面前。然後,默默觀想十方世界的聲聞、緣覺以及一切如來菩薩所做的功德和所積的福德,以極大的誠心、歡喜心隨喜。並下決心:自己要像諸佛菩薩、上師叁寶一樣,斷除一切障礙,證悟法界真理,勇猛地、堅持不懈地爲饒益一切衆生而奉獻自己。同時也在心中祈請,願所有的衆生能夠早日消除嫉妒心和傲慢心,能夠時時刻刻對他人的一切功德和福德生起歡喜心。這個時候,諸佛菩薩、上師叁寶微笑地從周身放射出五顔六色的光芒,加持我等一切衆生消除業障,證得了無上正等覺的果位。
隨喜是一種特別殊勝的積累資糧的方法。當看到他人聞思修法、修善積德時,如果能生起歡喜心,誠心誠意地隨喜,雙方得到的善根、功德、福德是完全一樣的。
從前有一個勝光王,迎請世尊及其眷屬,供養一切受用。當時有位行乞貧女得知國王這一善行後,從心裏生起了無上歡喜心。在回向功德時,世尊問國王:“你願將這些善根回向給自己,還是回向給比你福德更廣大的人?”國王說:“回向給福德更廣大的人。”于是,世尊先念了那位貧女的名字做回向。國王做功德的時候,還有傲慢心、嫉妒心等諸多煩惱,而貧女誠心地隨喜國王的功德,只有歡喜心,沒有摻雜一絲煩惱,所以貧女做隨喜的功德比國王做供養的功德更大。
有些人心中懷疑:自己不費吹灰之力,爲什麼只做隨喜就會獲得那麼大的功德呢?因爲隨喜是善心、是正念,它對治了嫉妒、惡心等煩惱,這是最大的善根,是特別殊勝的正念。好比一滴水雖然微不足道,但是它一旦融入大海中,就擁有了大海的力量。
衆生有一點一滴的善根,我們都要發清靜心、歡喜心而贊歎、隨喜。別人做功德了、種善根了、積福德了,那個時候我們不能有嫉妒心,不能有其他的惡念,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心,生起歡喜心而隨喜。平時自己所聽到、所看到和想到的他人的善根,都應當隨喜。
比如說放生,能親自參加當然好,如果不能參加就隨喜。無論拿出多少錢,哪怕是很少的一部分,也會積累很大的功德、福德。拿不出錢也沒關系,只要你能從內心發出真誠的歡喜心,就會獲得與他人所做的善行同樣的功德。
如果你發心清淨,拿的錢越多越好;如果發心不清淨就不要拿那麼多,拿再多也沒有太大的意義。在發心清淨的前提下,有多大的能力就用多大的能力來救度衆生、弘揚佛法,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如果不能多拿,隨喜一元錢、十幾元錢也行。有些人覺得拿得少,怕別人笑話,別人笑話是他的事,那是因爲他不懂佛理,他有惡念煩惱,他自己造業。如果你不隨喜,浪費了積累功德的機會,心裏還有那麼多煩惱惡念,這是你不懂修行,是你的罪過!
佛曾說:“叁千大千世界及須彌山都能衡量出大小,但誠心隨喜的功德卻是無法衡量的。”既然想學佛、想修行、想積累資糧,像這樣的善巧方便,在輕松、愉快之中就能獲得福慧功德的方法,爲什麼不用呢?是不是沒有希求正法的心?隨喜他人的功德,隨時隨地做過嗎?前面也講過忏悔,忏悔那麼重要,隨時隨地都忏悔了嗎?
6、上師瑜伽修法之四
(7)七支供之五——請轉*輪支
祈請常轉深廣正*輪
首先觀想:盡虛空、遍法界充滿了諸佛菩薩、上師叁寶,每位佛菩薩、上師叁寶面前都有一個自己,自己身邊站滿了家親眷屬、冤親債主和法界一切有情衆生,自己和一切衆生手持吉祥右旋海螺、千輻*輪等珍寶來供養諸佛菩薩、上師叁寶、善知識和一切人天導師。供養之後跪下,雙手合十,祈求諸佛菩薩、上師叁寶廣轉*輪,開示人天解脫大道,杜絕惡趣等罪惡之門,並願一切有情父母衆生都能得到與自己相應的法要,精進修持佛法,最終都能達到究竟的境地。這時,一切諸佛菩薩、上師叁寶微笑地從周身放射出五顔六色的光芒普照我等一切衆生,自己和一切衆生也得到了相應的法要,最後證得了圓滿的佛果。
釋迦牟尼佛成佛後,因見衆生愚癡,不能體悟佛法的甚深道理,更不懂珍惜法寶,于是默然不語,七七四十九天沒有講經說法。大梵天王和帝釋天王等很多天人見此情形,向佛供養海螺和金輪,叁次祈請,這樣佛才開始輾轉*輪。
末法時期的衆生因福薄慧淺,業力越來越大,邪知邪見風行世間,衆生蒙昧不知,只追求飲食、衣飾、錢財、玩樂,不知有解脫之道。即便是進了佛門,追求解脫也感到迷惑不安,無所適從,更沒有輾轉*輪的能力。爲了燃起智慧之燈,照亮解脫之路,我們應當以種種善巧方便,勸請十方諸佛菩薩、上師善知識廣轉*輪,消除一切衆生的業障,安置衆生于解脫正道之中。這樣才能有佛法的光芒照亮整個世界,才會鏟除衆生心靈上的黑暗。如果在自己的周圍有上師善知識,也應該盡力向他們請求講經說法、開示解脫之道。
修請轉*輪的功德,第一能消除謗法罪。我們都犯過謗法罪,都誹謗過佛菩薩,都誹謗過上師叁寶,都誹謗過佛法,如果我們經常勸請轉*輪的話,這些業障都能消盡。第二,能種下慈憫衆生的善根,生生世世都能遇到佛法,在相續中不會生起邪知邪見。
*輪有時候分二乘——小乘和大乘,有時候分叁乘——聲聞乘、緣覺乘和菩薩乘,有時候分九乘——顯教叁乘,外密叁乘,內密叁乘。在密宗裏,分事部、行部、瑜伽部。瑜伽部分爲馬哈瑜伽、阿努瑜伽、阿底瑜伽。馬哈瑜伽是大瑜伽,阿努瑜伽就是隨類瑜伽,阿底瑜伽就是最極瑜伽,這些一共是九乘。有時候也分四乘:人天乘、小乘、波羅蜜乘、金剛乘。這些都屬于世俗谛和勝義谛二谛。請轉*輪也就是請轉二谛的法要。向諸佛菩薩、上師叁寶請求輾轉*輪,他們一定會滿你的願,一定會廣轉*輪,你也能得到同樣的功德、同樣的成就。這不是一般的功德和成就,一定要珍惜這種修法。
(8)七支供之六——請佛住世支
乃至輪盡祈駐金剛身
首先觀想盡虛空遍法界、所有的佛國及其它的刹土中,已經完成利益衆生事業的諸佛菩薩、上師善知識,准備要趨入涅磐,在他們的面前都有一個自己,自己的周圍站滿了一切有情父母衆生,手裏拿著不可思議的供品供養上師善知識和佛菩薩,雙手合十跪著懇切勸請不入涅磐,長久住世,廣轉*輪,願佛法的光芒照亮世界每一個角落,願所有的衆生都能夠得到暫時和究竟的安樂,諸佛菩薩上師善知識慈悲地滿足了自己和衆生的願望。
釋迦牟尼佛准備涅磐的時候,有一位叫珍達的居士祈請佛延遲涅磐,于是佛推遲了叁個月,這期間又利益了無量的衆生。同樣,我們也應該懷著無比虔誠的心,觀想勸請諸佛菩薩、金剛上師、善知識不入涅磐,雖然我們見不到諸佛菩薩、聲聞、緣覺,但他們知道我們的心,也能聽到我們的聲音,必定歡喜,安慰衆生並滿足衆生的願望。
在自己的身邊,有所見到和聽到的上師,我們更應該盡自己所能多多地爲這些上師善知識放生、念經、祈禱,時常祈請他們不入涅磐廣轉*輪,這樣也會有很大的作用。我們的根本上師法王如意寶也曾經說過:本來我只能活到六十七歲,但依靠你們放生念經、祈禱的大量善根已經使我的生命延長了。
這些金剛上師、善知識哪怕能夠住世一天,也會利益、救度無量無邊的衆生。末法時期法弱魔強,我們都要盡心盡力爲一切有情父母衆生誠心誠意祈請諸佛菩薩、上師善知識不入涅槃、長久住世、救度衆生。而且,我…
《佛光普照·百日共修開示(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