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特殊的教育法▪P3

  ..續本文上一頁

  大家都聽過“諸惡莫作,衆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首七佛通偈,從過去諸佛以來,至今仍然廣受傳頌。我在佛光山,看到沙彌學園的小沙彌初初學道,常常爲了一二句話,在那裏爭論:

  甲沙彌對乙沙彌說:“這話是你說的……”

  乙沙彌指著丙沙彌辯解:“不,是他說的……”

  丙沙彌一生氣:“胡說!我沒有說。”

  我告訴他們:以後不可以說“你說”,“我說”,“他說”,要說佛陀說什麼,菩薩說什麼,師父說什麼……,要這樣子說才可以。

  佛光山開山二十多年來,我有一件很歡喜的事情,就是幾年前,韓國叁大古寺中,代表佛寶的通度寺,經過楊白衣教授的介紹,和佛光山結成兄弟寺。佛光山才十六年,通度寺一千叁百多年了。一千叁百多年的老前輩,是有曆史,有佛教傳統的;佛光山雖然只有十六年,卻是以佛法爲根本,遵守佛教的傳統來現代化,用現代化來開展我們的佛教。佛光山和通度寺結成兄弟寺,我覺得是一個很好的“以古證今”的證明!

  今天下午,中國電視公司“九十分鍾”節目製作小組,到普門寺訪問我,他問:

  “這種現代型態的佛光山,對古老的佛教是怎麼樣遵守的呢?”

  製作小組告訴我,節目下周要播出,要我即刻講幾句話。由于這個問題最近幾年來,社會大衆也很關心,今天我也一並在此告訴大家。

  佛光山,一般人到了這裏,從不二門到朝山會館、大雄寶殿、大佛城……,這些區域是開放的,一般信徒看到車水馬龍,熙來攘往的遊客這麼多,這麼熱鬧,對了!佛光山怎麼修行呢?

  我告訴各位,你們到的地方是對外開放的,不是我們佛光山大衆的修道區;佛光山大衆的修道區是有結界的,是謝絕參觀,遊客止步的。佛光山的人,每天早上四點半起床,做早課,吃早飯,打掃,七點鍾要進入課堂上課;十點鍾後,典座、行堂、吃飯、跑香、經行;下午一點半又要進課堂去聽經聞法;叁點半後要出坡作務;晚上七點到九點要再做一些自修的准備,然後做晚課;十點鍾開大靜,每個人要在床上打坐,然後才可以睡覺。平常不准出院門一步,生活區域有嚴格結界,你們各位到的地方,我們佛光山的人除了工作,平常是不准到的。

  佛光山的大衆,有的人修“不倒單”,就是不倒下來睡覺;有的一天只吃一餐;有的連續多少年閉關;甚至有人修行“般舟叁昧”--在那裏站著,不睡不吃達一百多天,很疲倦時才抓住繩子休息一下。我不知道這樣的生活,大家覺得是現代呢?還是古代?我們希望用古老的方法磨練自己的意志,堅強自己的願心,希望能有更多的力量弘揚佛法,普渡衆生,所謂“佛教現代化”,就是佛光山的內涵啊!一般人把佛光山曲解爲世俗的商業,實在令人痛心!

  也有人說:“佛光山很有錢喔!你看,地下舖著地毯,還有冷氣設備,很有錢喔!”這是讓你們各位到佛光山來享受的,如果說有錢,是你們有錢。我們出家人睡的寮房仍然遵守古製,仍然是榻榻米,一點冷氣也沒有。更有一些人說:“哼!你們出家人還用電話啊!”、“這些出家人還坐汽車呢!”我覺得出家人不用電話、不坐汽車,難道才算是修行人嗎?那麼樣的落伍,不是要贻笑于國際,恥笑于大衆,讓人嘲笑我們國家太窮了嗎?佛光山開山的精神,是要古今融合,所謂“以出世的精神,辦入世的事業”。出家人自己雖出世,但是弘法要入世啊!不然如何度衆?衆生是菩薩的道場,離棄衆生,佛道也遠了。

  四.以智入道的幽默教育 

  佛陀也好,禅師也好,都很重視幽默。不幽默的人就不聰明,沒有智能,不容易入道啊!怎麼樣子才算幽默的教育,才能入道呢?我們第一天講演的時候,有位老太太在觀衆席聽講,聽著聽著,突然發現“哎喲!菩薩會動啊!”她說臺上的這些師父菩薩會動。講演結束後,她趕緊趕上臺來要拜菩薩,一看,“喲!菩薩沒有了!”我把這件事情告訴當時在臺上打坐的出家衆同學,這些“會動的菩薩”們聽了,也都哈哈大笑。我告訴他們:不要笑,明天可不能再動啊!

  這樣子哈哈一笑,不是也能入道嗎?

  什麼叫做“幽默”?《讀者文摘》上曾記載一件事:

  有一個信徒,要找一個出家人去念經:

  “我父親死了,請你幫我誦一部經,要多少錢啊?”

  “一卷經一千元啦!”

  “師父啊!可以打個折扣吧?八折好不好?”

  “好吧!就八折!”

  這一卷經念完後,要祈禱了,和尚念:

  “佛祖啊!你把這個人帶到東方世界去吧!”

  東方世界?喲!不對呀!這個兒子一聽,還得了,趕緊告訴師父:“師父!師父!這不行啊!我爸爸是要上西方世界,你怎麼叫他去東方世界呢?”

  這個和尚說:“不行!到西方是一千元,你要打八折,八百元只能到東方。”

  這個兒子沒有辦法,就說:“好吧!好吧!不打折,一千就一千,我再加兩百元,你帶我爸爸到西方去。”

  這個和尚就重新再祈禱:“唉!……你上西方去吧!”

  這時,棺材裏的父親突然大聲喝斥:

  “你這個不孝的兒子,爲了省兩百元,叫我一下子東方,一下子西方,這麼來來去去,把我累壞了!”

  這件事說明什麼?說明功德、佛事是不該打折扣的,有多少就是多少,它是內心誠懇的布施。所以幽默的話語,大家聽了哈哈一笑,就會心了,明白了。

  唐朝有名的牛頭法融禅師,落發不久,便入石室內打坐觀心,見人來,既不合掌,也不起迎。有一天,四祖道信知道因緣成熟了,就來到石室要度化他,見他一付泰然自在的樣子,好像世間一切都與他無幹,道信禅師就問:

  “你在這裏做什麼?”

  “我在這裏打坐觀心。”

  “那麼,我問你:什麼是佛?什麼是心?”

  牛頭法融答不上來,立刻起身頂禮,拜四祖爲師,請四祖入禅房休息,經過回廊時,突然竄出兩只大老虎,四祖立刻舉起雙手,站在原地不動,牛頭法融見狀,哈哈大笑:

  “原來你還有這個在啊!”

  四祖道信禅師默然不語。等到進了禅房後,道信禅師用毛筆在椅子上寫了一個大大的“佛”字,請牛頭法融入坐,法融禅師嚇了一跳,不敢坐,道信禅師就笑他說:

  “哦!原來你還有這個在啊!”

  這說明了什麼?“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日常生活中的行住坐臥,觸目遇緣,都可以是佛的妙用,也可以是以智入道的幽默教育啊!

  這叁天的佛學講座,感謝各位給我們很多的護持,讓我們一起祈求叁寶加被我們的總統政躬康泰,我們的社會祥和無爭,我們大家福慧增長,同時也把蒙受叁寶給我們的平安帶回家去,謝謝大家!

  

  

《特殊的教育法》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叢林的教育法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