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從教學守道談禅宗的生活▪P3

  ..續本文上一頁了,挑水禅師喚徒弟:“幫我把老乞丐搬出去埋葬”。這個老乞丐臥病太久,渾身發臭,令人退避叁舍,好不容易埋葬完哪裏,回來,挑水禅師倒下就睡覺了,徒弟無法忘記腌臜臭味,怎樣也睡不著,一夜翻覆不成眠。

  第叁天早上起來,挑水禅師說:

  “我們今天不用乞食啦!老乞丐討回來的飯菜還沒有吃完,就把它當做今天的飲食吧!”

  這個徒弟一聽,不要說是吃,一想到那種膿瘡穢垢的飯菜就想嘔吐,腌臜惡臭的氣味一直盤旋不去,當下鼓起勇氣向挑水禅師說:

  “我再也沒有辦法住下去啦!”

  挑水禅師眉一橫,眼一瞪:

  “所以,你們學不到我的禅法。”

  沒有很大的慈悲心和忍耐力,怎能經得起磨難,通過重重考驗,越過層層關卡,見到另外一個光天化日的世界呢?禅宗的學道,注重的不是表面風光,而是精神內涵,是在爛泥坑裏植淨蓮。

  夢窗國師有一次搭船渡河,船正要開航時,有位佩刀將軍匆匆趕來,揚鞭大喊:

  “等一下!船夫,載我過去!”

  船上的人都說:

  “船已開行,不可回頭。”

  船夫也大聲回答道:

  “請搭下一班吧!”

  只有夢窗國師獨排衆議,向船夫求情:

  “船家!船離岸不遠,給他方便,回頭載他吧!”

  船夫看是一位法師講話,勉強同意,把船駛回頭。想不到將軍上船,拿起鞭子就抽,正打在夢窗國師身上,還高聲謾罵:

  “混蛋!走開點!把座位讓給我!”

  這一鞭打得夢窗國師鮮血汨汨的流下來,國師一言不發,默默把位子讓出。大家看了,不敢聲張,都竊竊私語,惋惜禅師好心要船載他,反而落到如此下場。將軍聽到了,衆目睽睽之下,不好意思認錯。船到對岸,夢窗國師跟著大家下船,默默走到水邊,靜靜地把臉上的血洗掉,微笑擡頭,一臉的坦然。蠻橫的將軍終于覺得對不起夢窗國師,上前跪在水邊,對國師忏悔道:

  “禅師!對不起!”

  夢窗國師心平氣和地說:

  “不要緊!出外的人心情總是不太好。”

  參禅求道,除了開拓福德智能外,更要長養慈悲心。由于禅師的慈悲才能感化頑強,抛棄貪欲瞋恨,化暴力爲祥和。以禅心、悲心、佛心來洗淨塵世的罪業,這就是禅者教化的力量。

  四.從方便靈巧來談禅宗的教學守道

  禅師教人參禅,是無限的方便,無限的靈巧。一默一語,含藏生機;一棒一喝,敲破昏迷。無論你是士、農、工、商或凡俗、老幼,禅師都能契機化導,山林水邊或衣、食、住、行,禅師都能運用禅法點化你,使你轉貪瞋爲慈悲,轉迷妄爲智能,禅師方便靈巧的教化便深深蘊含其中了。現在我介紹幾個禅師教化的公案給各位參考:

  有一天,昭引和尚雲遊各地,應機教化,有信徒來請示:

  “發脾氣如何改呢?”

  和尚笑說:

  “脾氣由瞋心來,這樣好了,我來跟你化緣,把你的瞋心和脾氣給我好了。”

  信徒一驚,想到自己脾氣移植昭引和尚身上的情形,如同毒水流入清泉,立刻看到了惡脾氣的真相,于是幡然悔改。

  信徒的兒子非常貪睡,父母不知如何輔導他,就請示昭引和尚。昭引和尚到他家,把猶在夢中的小兒搖醒道:

  “我來化緣你的貪睡,你把睡蟲給我吧!”

  聽到信徒吵架,他就去化緣吵架;信徒喝酒,他就去化緣喝酒。昭引和尚畢生以化緣度衆,凡遇他人的陋習,都化來化去,令其照見本來面目,感化了很多信衆,顯示出禅師們方便教化的氣度。

  有一個琉球和尚來到中國,跟遂翁禅師參禅求道。參學叁年,一點禅的消息都沒有,這個和尚一直沒有開悟,就准備打消參學,向禅師說:

  “算了,我回家去吧!”

  遂翁禅師見他猶如浮萍定不住,就激勵他:

  “再忍耐一下,再參七天就好。”

  七天以後,依舊沒有開悟。忍耐又忍耐,七天又七天,唉!七個七天都過了,這和尚不免垂頭喪氣。遂翁禅師慈悲開示他:

  “再過五天吧!”

  這和尚又參了五天禅,遂翁禅師冷眼靜觀,只是一再挽留:再叁天吧......再一天吧!這個和尚非常恐慌,問:

  “禅師!最後一天,不開悟怎麼辦?”

  遂翁禅師莊嚴地道:

  “再一天不開悟,只有死,不能再活了!”

  這個和尚面對死亡,真正“置之死地而後生”,精神統一,意志集中,非比尋常。功夫盡處,胸中不挂一塵;火候到時,心上不依一法。旋乾轉坤,只是一念用力,生死禅便豁然洞現,和尚就在這一天開悟了。

  禅師教人,不是給你添加什麼,而是要你把俗情妄智通通扔掉,自服一帖清涼心散,照見人生的迷情與真機。

  有名的趙州禅師,消泯了貪恚愚癡苦惱後,常教化世人。一次,有個女人向趙州禅師訴苦:

  “唉呀!禅師,像我們女人實在業障啊!小女孩時,要聽父母嚴苛管教;長大結婚後,要被丈夫管;老年又輪到兒女來管。你看這些兒女,我一講話,他們就叫:“媽媽,不要講啦!”真是業障啊!”

  趙州禅師呵呵大笑,一擺手:

  “你不要這樣想。女人很有福氣啊!你看;小女孩時,爸爸媽媽多麼愛護照顧;長大以後,多少男人傾心追求喔!老來兒女也特別孝順。很多兒女不喜歡探望父親,反而喜歡看媽媽,做女人實在比做男人多受眷顧喲!”

  通達人情事理的趙州禅師,不要女人自怨自嗟。他換一個角度,把不好的都看成美好,成就另一種風光。一樣的世間,不一樣的情懷,端看我們一心如何轉換,這就是禅教的靈巧法門。

  有一個人絮絮不休向趙州禅師叩問:

  “怎樣學道?怎樣參禅?如何開悟?如何成佛?”

  趙州禅師點點頭,起身說:

  “我沒有時間跟你講,我現在要去小便啦!”

  說完,不理那人的驚愕,禅師開步走、走、走,走了幾步突然停下來,回頭微笑說:

  “你看!像小便這麼一點小事情,還要我自己去,你能代替我嗎?”

  那個信徒一想,就懂了。禅,是不能外求的,怎樣參禅?怎樣開悟?怎樣成佛?別人都不能代替,這是你自己的事,你要自己去參學。千鈞重擔都揹過的人,自然生出力氣,自然有肩膀,這是禅的方便法門。

  大安禅師到百丈處參學,與百丈問答的公案,可以幫我們更深入禅宗的特色:

  “如何識佛?”

  “大似騎牛覓牛。”

  “識得以後呢?”

  “如人騎牛回家。”

  “如何保住?”

  “如牧童執杖看牛,不令踐踏作物。”

  我們的自心被無明顛倒,攀緣五欲六塵,心中不淨,向何處問佛?問了佛又有何用?向外追尋總無益,不如騎牛歸家,好好安心長養。禅,要靠自己去體驗,去實踐。我有禅是我的,不是你的,希望各位把禅轉化到自己身心裏面,帶回去好好生活;更希望各位借著禅海法水滋潤生命,體悟清明意境,清涼六根,活得更清明自在。我祝福大家福慧增長,謝謝!

  

  

《從教學守道談禅宗的生活》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