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示二十四
這個叁十、初一、初二,叁天吃普茶,今天就是過年結束了,明天起香,恢複正常,這過年是隨社會的,明天還要賣票,現在國家安排我們賣幾張票,我看還可以,假如要給我們幾十畝田,我看那個更費勁,雲居山爲了那一百多畝田,不曉得花了多少腦筋,現在叫在家人去種,牛也歸他用,算起來也差不多。
今天初二,根據我們佛教,今天要講這一年的工作做什麼,要說一聲,說了大家心裏有底,修這個禅堂,大部分重的工程己經結束了,叁層已經水泥造起來了,以後就是修複一下子,看看是不是春遊之前把禅堂搬過去,趕快把牆壘起來,安個門,把門一關,叫遊客進不來,我們在裏頭打坐修行。毗盧閣這底下一搬,馬上叫工人在裏面修個戒壇,這是祖師的道場,雲居山老當家達定,他說明年叫這裏傳戒,我也沒有答應,傳戒的條件不行,他說他幫忙,沒有人他去找人,我說現在先不弄,以後再說。這開期還要打報告到中佛協,中佛協還要來人,用他那個戒碟,這個倒沒什麼,我那意思啊,我在雲居山有經驗,這一開期,四面八方雜七雜八的人都來了,來一千多人弄不住啊,還要公安局來值班,現在這亂七八糟,弄那作啥呢!打報告,我這人也不願意弄這個。
今年雲居山肯定開期,他規定叁年開一回期。這省裏邊的宗教局、統戰部,他們規定青原山開期,不讓東林寺開期了,贛州、九江的統戰部都來了,讓我開期,我說這還不一定。我在雲居山客堂裏,一開期這些幹部他們都來了,說幫助開期,以後我們開期,就是幾個和尚,在家人你又不懂這個,你又不是出家的,我們開期都是宣布學習我們正式的清規戒律,那你們來這兒作啥哩?要真是青原山開期,我跟他說,你們這些幹部一個也不能來,就是我們找幾個和尚,我們和尚傳戒嘛,你們到這作啥!你到這增加我們好多負擔,我還得招呼,還得給你們做飯,我們搞這個做什麼?這開期不是一天兩天啊,它是幾十天呀,那可不行,就是來了也不給水喝!
那個資國寺,我也不是平平白白的想弄那個,我有想法,我考慮啊,這青原山一天人多一天,不是和尚多呀,是社會上人哪,參觀遊覽的。我們佛教裏邊,包括社會上很多有知識的人,有些人他還想住山,還想修行,我在廣州大佛寺,那個當家、方丈都是中國佛學院學生,人家把大佛寺搞的挺好,別人說佛學院的人都不怎麼樣,現在看還是有真正的修行人,並不都是那個樣,有些還很講修行,說九華山沒有什麼修行人,其實也不是,那個慈圓我跟他在高旻寺住的時候,他還是哩哩拉拉的,現在他圓寂了肉身不壞,我知道他啊,要沒有相當的修行戒律,沒有相當的功夫受益,這個身體他不會不壞的,還是有修行人,不能一把抓,抓了有罪過。
那深圳弘法寺瀝瀝啦啦的,那算什麼修行啊?實際上還是有修行人,一個叫演增,他在雲居山住過,跟我很熟,本煥和尚很相信他,叫他在那裏負責,他叫我在弘法寺住一個時間,我說現在不去,他們有些人還是想把禅堂弄起來坐禅。陝西臥龍寺禅堂整個修起來了,他們這些人就是禅堂的事情不知道,你會打坐、會參禅不就行了嗎?不是一定要弄個規矩啊!你要會修行,沒有規矩也行,現在他們執著沒有這個規矩不行。那個覺修,來這兒叫我去臥龍寺住一個月,我說我到那去幹什麼?我不去,不去嘛,他們說以後還要來,我說你們也不要來了,我要去以後我自己去朝山,經過你那兒看看可以。
這一說話,扯到哪裏去了也不知道,明天資國寺去幾個人,買一個小拖拉機,把地耕起來,上午做點事,回來就打坐、看經、念佛,不要弄得我這個地方只能參禅,不能念佛,我們不搞這個,看經、拜佛、持咒都行,這不都是佛法嗎?不管哪一個禅宗道場,都有念佛堂,都有看藏經的,真正的從林得有茅蓬,得有關房,得有看經樓,得有念佛堂,得有養老堂,這才行。以後弄好了,還要成就幾個人看藏經,還要修幾個關房,有些老修行會用功,他在外頭嫌打閑岔,給他修個關房嘛,這都是叢林應該做的事,這個樣子才好成就人修行,那人家不是參禅你硬叫參禅怎麼能行呢?他念佛、持咒,這都行嘛!
念佛是誰?究竟是誰?從這個地方抓住不放,用功用勁,那就不好辦了。我以前舊社會我看高旻寺出來的人,都是魔裏魔氣,那個話頭就是無生念,念佛是誰,誰呀?不要思維這個,念佛還不是你念嘛,怎麼問它是誰呢?直見心性,就是誰,也就是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跟那一樣。念佛跟看話頭一樣,說我不會念佛,那你看話頭你也不會看,你這個會了那個也會,它是通的,有的說,我只會看話頭,我不會念佛,那不行,都一樣。
念佛和看話頭就是下手有點不同,看話頭深一點,直下無心哪,我們自性不屬于生滅,看話頭要見自己的本性,話頭一提,不屬于生滅,無生一念它和這個自性相應了,再不要斷了,使它在,在的時間長了,我們自性就出現了,就被一個無生話頭引出來了,這不費力啊,不是象有些人那樣跟它拼,你跟誰拼呀?
雲門寺幾個人到高旻寺去,跟那幾個班,、弄不來,那幾個班首無名火大得很,……最好啊,能不打就不打,你看見什麼人都打呀,打打你打出煩惱來了,假若禅堂裏你打他,他打你,打出煩惱來,越打越厲害,常住馬上就把這些人趕走。
《大報恩經》上面,善友太子到海中取如意寶,要滿衆生願。我們這個寶是如意寶,我們能得到這個寶啊,一切就現成了!這個寶也不從外來,這叫心寶,古人說,“千生尋水月,此是枉用功”。佛法叫心法,不從外得,現在佛教裏邊,這些人知識很廣,都在這兒研究佛法,是真的?是假的?是正確的?是不正確的?在這裏研究,這個研究是妄想心,分別心。一千多年前,永嘉大師他提出來,“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我們現在只是往外看,我們現在分別的,用的,相信的,是釋迦牟尼佛說的叁藏十二部,要知道我們自己也有叁藏十二部啊,不單是自性有叁藏十二部,我們自性還是個佛,他不是早早提出來了嘛,“一切衆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又說,“汝是當成佛,我是己成佛。”我們要相信這個呀,這曆代的祖師,千經萬論,講的都是這個!
你說用社會上的知識文化來研究,來分別,來執著,這個名稱都叫入海算沙。我們這個樣子來用心,就是入海算沙呀!你假若是到海邊看看那個沙子,那你一輩子也算不出來。佛在世有一個修行人,他在樹下數那個葉子,數了二十年還沒數清楚,後來來了一位比丘,他說我一看就知道有多少樹葉,結果一點不差。這個數葉子的就是彌勒菩薩,一看就曉得多少,這是文殊菩薩,這是大智慧!
我們現在一天到晚看經,一天到晚學,究竟怎麼樣呢?還是弄不清!我們這個佛教不管怎麼說,還是叫我們明心見性,千佛萬佛出世,他是一個方向,這分別是妄想,妄想就是生死啊,古人請善知識開示幾句,善知識說:我沒有什麼說,幻人說法幻人聽,總來兩個是無情,說者無說爲君說,聽者無聽一任聽。這就是不屬于斷常二見,社會上來說,這個斷、常二見就是唯心、唯物,印度那邊都是因爲這兩種執見産生了九十六種外道,我們佛教他不住于斷常兩邊,曆代祖師雖然借用斷常說法,但是他己經沒有了這個斷常二見的執著心,他不住于斷常二見,我們要知道這個就是佛法,不要東尋西摸的,當下自性就是個佛,不從外得,學要學這個,用要用這個,明白就在這明白,了生死就在這了生死,你到哪兒找啊?這新的一年,坐這第一枝香,那就要把自己本來的面目,從今天開始,這一年要弄一個水落石出,要得一個實際,不要東找西找,找到什麼時間呢?回光返照,自性就是個佛,不要疑惑呀!
馬祖人家問他什麼是佛法,他說“即心即佛”,這就是真正的佛法,不是弄一大片,不是一天到晚用腦筋,以前圓瑛法師,他把《楞嚴經講義》寫好了,他背後說什麼,他說我呀,入海算沙呀,他平常說東說西,說事說理,說長說短,這臨命終的時候,八苦現前.要沒有一個實際就不好辦哪!不要光在這個名相上,在分別上,長長短短、是是非非的,不要弄這個,弄這個就耽誤了你自己啊!跟那走路一樣,大路旁邊長長短短、啰哩叭嗦的很多,不要管他,你只管走你的路。這現在佛教裏邊是非很多,那就是他的不對是他自己的不對,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各修各的,袖子放寬,各自努力,新的一年,要放下來好好用功!
前前後後的好多事情,今天是正月初八,所有的綱領執事,在哪兒請的,就到哪兒辭職,一個期是六個月,今天辭職,爲什麼有這個製度呢?有的人有些事情他不願意公開說,一定要辭職,客堂裏請的到客堂裏辭職,大寮裏請的到大寮裏辭職,方丈請的到方丈辭職,上客堂寮元請的到寮元那兒辭職。什麼時間辭呢?下了晚殿,由知客招呼,都在客堂裏集中,這知客、僧值、維那幾個執事都要到方丈辭職,維那請的悅衆,禅堂裏香燈、司水,都到維那那裏辭職。辭了職,還要移職、圓職、請職,十二圓職,十一移職,或是這個綱領當的不怎麼樣了,也不說,他一辭了職就不再圓職了,班首都不辭職,班首是終身製,叢林下有好多製度很好啊!這綱領執事都有個寮房,客堂裏知客住的房子,當家住的房子,這都是活的,不當家了,就從這個房子裏搬出來,僧值、典座、寮元等,在職的時候有個寮房,要是不當了,常住另外安排的有寮房。知客、維那這些綱領執事下來就是書記,書記就是不動了,每人有個寮房,上殿、過堂、坐香、出坡,這算老住的了,常住的人要是少了,或是缺知客,常住還要請你出來代理,不代理也不行。
一個真正的出家人,這叢林裏的事都得知道,這都算是參學,不參學就不知道。禅堂裏邊也有好…
《體光老和尚 開示二十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