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模塊叁:恭喜發“財”(3)

  模塊叁:恭喜發“財”(3)

  原因很簡單,當一個人連最基本的物質生活都不能滿足時,他不可能去幻想完美的道德生活,而總是在想方設法地去滿足自己最基本的生存需求。現實點說,去和一貧如洗、饑寒交迫的人大談道德義務,描述完美生活的概念,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因爲他們迫切需要的只是一塊面包去填充饑腸辘辘的肚皮,甚至不會在意那是一塊新鮮或者過期的面包。

  只有當人們不用爲吃和穿擔憂,他們才有可能進一步考慮他們在世間的名譽、是否能長壽和死後的幸福,他們才能逐步走進精神世界,才會去培養完美的品格。或許這樣的說法聽起來有些尖酸刻薄,不過在一般情況之下,擁有一定財富的人比一貧如洗的人更容易講究美德。

  成道之後的佛陀常常告誡弟子:比丘們啊,在這個世界上,貧困對于人類來說是最痛苦的,是求得高尚的精神生活的一大障礙。佛陀還曾進一步告白,人類的這種痛苦只有通過社會活動的方式才能真正得到解決。

  可能是願望,可能是欲望,人這一輩子,想要滿足的,想要實現的,想要達成的,都太多,太多………

  無論你最想的是什麼,我甯願很現實很真誠地祝願大家恭喜發財,隨便最初的動機如何,不管最後的財富幾許,有錢的總比沒錢的好,有心的總比沒心的好,就像有追求的總比沒追求的好。

  我們活在人間,我們走在路上,我們愛財,坦蕩蕩。

  注1:增支部:南傳佛教巴利《經藏》五部之一。相當于梵文北傳佛教四阿含經之《增一阿含》(漢譯爲《增一阿含經》)。

  注2:南傳佛教五部經藏中之一部。“部”爲巴利語nikaya(尼柯耶)之意譯。《中部》即指具有中等長度,不過長,也不太短之經文部類。此部之性質略同于北傳阿含經中之《中阿含》。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