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億分、百千那由他億分、數分、歌羅分,算分、喻分,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文)《疏》雲:「歌羅者,此雲豎析,人身上毛爲百分中之一分也,或曰十六分中之一分。」
《義記》雲:「校量分,(下《苑音》無之)優波尼沙陀,此雲近少,謂少許相近比類之分也。」(文)《苑音》二(六左)、《應音》四(十左)同之。《琳音》一(十二)雲:「邬波尼殺昙分,梵語算法數之極也,古人譯爲因果不相似力勝也,《大論》釋爲微細分析,至極之言也,如析一毛以爲百分,又析彼一分爲百千萬分,又于所析微細分中如前析之,乃至鄰虛至不可析處,名『邬波尼殺昙分』。」(文)今此中舉歌羅分顯殺昙分,《唐譯》前段說之,故知梵本具有諸分欤。
「沾取一渧」者,《應音》四(五左)雲:「沾又作霑,同致廉切,《廣雅》:沾,漬也。」《琳音》叁(十叁)雲:「霑,辄廉反,《韓詩》:霑霑也。《考聲》:小濕也。《說文》:從雨,沾聲也。《文字集略》作沾,略也。」(文)渧者,《應音》七(十五)雲:「案此猶滴字,音丁曆切,通俗文零滴謂之凝渧,音丁計切,渧,水下也。」《琳音》叁(十叁)雲:「滴,丁曆反,《考聲》:水落也。《說文》:水栾注也,從水。啻省聲也,啻字以帝從口,經文略去口,作渧,俗字。(啻音)」
「阿難白佛」下阿難答也。一滴水與大海水,所知者少,不知多數,巧曆算數不及也。
「巧曆算數」者,《琳音》十(十叁)雲:「曆,力的切。《孔注尚書》雲:節氣之度也。大戴禮雲:聖人慎守日月之數,以察星辰之行,以序四時之從逆,故謂之曆治也。」《麟音》二(十一)雲:「《堯典》雲:曆象日月,敬授人時。《孔注》雲:「曆像其分節,敬記天時以授人也。」(文)今「巧曆算數」者,莊子曰:「自此以往,巧曆不能得,而況其凡乎。」《注》曰:「自千而萬,自萬而兆,直至巧于曆者亦算不盡,而凡常人乎。」(文)巧曆者,一行禅師類見于《唐史》,振且算數從一乃至載,數之極也。自其以往過算數道,故名算數不能知,既過算數,以言辭不可述,以譬喻不可類,故雲非所能知也。
四佛自合結
佛語阿難.如目連等.于百千萬億那由他劫.計彼初會聲聞菩薩.所知數者.猶如一渧.其所不知如大海水.
《唐》、《宋》兩譯大同今經,文易解。
上來國德有五,中第二舉主德顯示之叁科(光明、壽命、聖衆)竟,自下第叁廣列諸莊嚴。
第叁列諸莊嚴中有四:一明寶樹,二音聲列妙,叁明高堂,四明寶池。初明寶樹亦二:一泛明諸寶樹,二別明道場樹。初泛明諸寶樹中亦叁:總標、別列、結歎。初總標者:
又其國土.七寶諸樹.周滿世界.
初叁句總標寶樹,「金樹、銀樹」已下次別列,後「此諸寶樹」下結歎也。初標、列二科依淨影,望西、《略箋》、梵響亦同之。《會疏》「又其國土」至「乃至七寶轉共合」爲總標,「或有金樹」己下爲別列,《渧記》從此,亦是一義也。然《貫思義》獨初至「衆寶爲葉,華果亦然」爲總標者非也。
然淨影已下泛論有叁莊嚴:一事莊嚴,色香味等五欲精上,二法莊嚴,純論妙法,所明國土勝中有事莊嚴及法莊嚴,叁人莊嚴,勝善衆生居住其中。(下「彼佛國土諸往生者」下明人民殊勝。)然彼土中莊嚴妙事不可具辨。
《渧記》依今家真化之細判未必然,「今謂:淨土莊嚴極妙樂事,真假並說以示其殊勝相,故此段大分爲二段:初約事相顯土德,從今此文至『是故其國名曰安樂』是也,此乃真假合說示土德,故今寶樹莊嚴亦通真化也,若約真土,則真土一分之相而已;後就性德示土相,『阿難,彼佛國土諸往生者』已下到上卷終之文是也,此乃專說真土莊嚴也耳。如此得大段意而後消釋文相,則庶幾不差乎。」(文)事相、性德分爲二段者難思矣。
今總標言「其國土七寶諸樹周滿世界」者,承上「其佛國土自然合成爲地」之文來,七寶諸樹周滿自然七寶合成之世界故。
《唐譯》上(廿一)雲:「阿難!彼如來國多諸寶樹。」(文)《漢》二(初丁)、《吳》上(廿二已下):「阿彌陀佛及諸菩薩、阿羅漢,講堂精舍、所居處舍宅中、內外浴池上,皆有七寶樹」(文)與今經不同。《宋譯》中(七左)聖衆無量次說寶樹。
二別列中有二:一列純寶樹,二列雜寶樹。初純寶樹者:
金樹.銀樹.瑠璃樹.玻瓈樹.珊瑚樹.碼瑙樹.砗磲樹.
《唐譯》雲:「或純黃金、白銀、琉璃、頗梨、赤珠、碼瑙、玉樹,唯一寶成,不雜余寶。」(文)純雜二科准此文。根、莖、枝、葉、華、果純唯一寶所成,不雜余寶,曰純寶樹也。
《漢》、《吳》兩本雲:「中有純金樹,中有純銀樹,中有純水精樹,中有純瑠璃樹,中有純白玉樹,中有純珊瑚樹,中有純琥珀樹,中有純砗磲樹,種種各自異行。」(文)此亦列純寶樹也。
「金樹」等者,上「寶地文」除玻瓈加琥珀爲七寶,今文除琥珀加玻瓈爲七寶,又《小經》有赤珠無珊瑚,又此文中標文說玻璃而略水精,下文或並舉,後則出水精而略玻瓈。
梵響雲:「今經以玻瓈、水精爲一物,故標列互舉耳。《漢》、《吳》兩本標七寶而列金、銀、水精、瑠璃、珊瑚、琥珀、砗磲、碼瑙八寶。《唐譯》以黃金、白銀、瑠璃、玻瓈、赤珠(今經珊瑚)、碼瑙、玉樹(砗磲)爲七寶樹,與今經同矣。《宋譯》金、銀、瑠璃、頗梨、真珠、砗磲、碼瑙爲七寶樹,是亦不出珊瑚而列真珠。如是經說不一准者,蓋因順此界寶故。」
金、銀、瑠璃、珊瑚、琥珀、砗磲、碼瑙如上釋。玻瓈,《應音》二(初)曰:「頗梨,西國寶名也,梵言『塞頗胝迦』,亦言『頗胝』,此雲『水玉』,或雲『白珠』。《大論》雲:『此寶出山石窟中,過千年冰化爲玻梨珠,此或有也。』按:西域暑熱無冰,仍多饒此寶,非冰所化也,但石之類耳。」(文)《苑音》十(十右):「頗梨色,正雲『窣堵致迦』,其狀少似此方水精,然有赤有白者也。」(文)《琳音》四(八右)曰:「頗胝迦,梵語寶名也,正梵音雲『飒破置迦』,古譯雲是水精,此說非也,雖類水精,乃有紫白紅碧四色差別,瑩淨通明,寶中最上,紅碧最珍,紫白其次,如好光明砂,淨無瑕點,雲千年冰化作者謬說也。」(文)頗梨與水精別種可以知矣。
二列雜寶樹中,初列二叁合成,次列七寶合成。初:
或有二寶叁寶乃至七寶轉共合成.或有金樹銀葉華果.或有銀樹金葉華果.或瑠璃樹玻瓈爲葉.華果亦然.或水精樹 瑠璃爲葉.華果亦然.或珊瑚樹碼瑙爲葉.華果亦然.或碼瑙樹瑠璃爲葉.華果亦然.(已上二寶合成)或砗磲樹.衆寶爲葉.華果亦然.(叁寶等合成)
初二句總標雜寶,「或有」下明二寶合成,「或砗磲樹」下次明叁寶等合成。初二寶合成者,前所列純七寶樹爲體,而葉華果互以余一寶相雜二寶合成。
《唐譯》雲:「阿難!彼金爲樹者,以金爲根莖,白銀爲葉及以華果,白銀之樹,銀爲根莖,黃金爲華葉果,碼瑙之樹,碼瑙爲根莖,美玉(砗磲)爲華葉果,砗磲樹者,美玉爲根莖,七寶爲葉及諸華果。」(文)此略瑠璃樹、玻瓈樹、赤珠樹,而于金、銀、碼瑙、美玉上說之,使准知余也。
《漢》、《吳》雲:「中複有兩寶共作一樹者,銀樹,銀根金莖銀枝金葉銀華金實;金樹者,金根銀莖金枝銀葉金華銀實,是兩寶樹轉共相成,各自異行。」(文)此于金樹、銀樹明兩寶共成,余寶樹使准知之。
水精者,《琳音》四(十叁)曰:「雞都寶,梵語寶名也,此即『水精』異名,其寶色白,小如鵝卵許大也。」又二十八(十五)雲:「迦遮末尼,舊雲迦柘,(之夜反)此雲『水精珠』也。」(文)
「或砗磲樹,衆寶爲葉,華果亦然」者,次明叁寶乃至六寶合成。《漢》、《吳》兩本具說「中複有叁寶共作一樹,中複有四寶共作一樹者,中複有五寶共作一樹者,中複有六寶共作一樹者」等,今略,于砗磲樹示余衆寶合成之。
望西雲:「問:准上應雲珊瑚爲葉,何雲衆寶?答:上二寶樹,下七寶樹,今爲欲顯叁寶乃至六寶樹,故總雲『衆寶』,二寶乃至七寶諸樹各有七七四十九本,今舉少分得意,應知。」(文)《會疏》從之。
有雲:「至六寶者局,此經既說八寶,從叁至八寶總雲『衆寶』。」(《渧記》)今不然,其七寶合成下明之,於于此何雲八寶合成乎?故《唐譯》雲:「美玉樹者,玉爲根莖,七寶爲葉及諸華果。」(文)此乃顯根、莖、葉、華、果合樹而六寶合成,可准解。
次列七寶合成
或有寶樹.紫金爲本.白銀爲莖. 瑠璃爲枝.水精爲條.珊瑚爲葉.碼瑙爲華.砗磲爲實.乃至珊瑚爲華.碼瑙爲實.
「紫金」者,《苑音》一(九左)雲:「閻浮檀金,具正雲『染部捺陀』,此是西域河名,其河近閻浮捺陀樹,其金出彼河中,此則河因樹以立稱,金由河得名,或曰閻浮果汁點物成金,因流入河,染石成此閻浮檀金,其色赤黃,兼帶紫焰氣也。」(文)
根、莖、枝、條、葉、華、果七重以七寶互成而爲七七四十九重,條謂小枝也,以水精換玻瓈爲七寶。《唐譯》文大同,不引,但以赤珠換于珊瑚,以美玉換于砗磲而已。《漢》、《吳》亦廣說七寶共作一樹者。
《定善義》(十二)雲:「今言七重者,或有一樹,黃金爲根,紫金爲莖,白銀爲枝,碼瑙爲條,珊瑚爲葉,白玉爲華,真珠爲果,如是七重,互爲根莖乃至華果等,七七四十九重也。或有一寶爲一樹者,或二叁四乃至百千萬億不可說寶爲一樹者,此義《彌陀經義》中已廣論竟。」(文)又雲:「諸寶林樹皆從彌陀無漏心流出,由佛心是無漏,故其樹亦是無漏也。(明樹體)言量者,一一樹高叁十二萬裏,亦無老死者,(無枯)亦無小生者,亦無初生漸長者,起即同時,頓起量數等齊,何意然者?彼界位是無漏無生之界,豈有生死漸長之義也。」(文)
叁結歎叁,初歎樹列不亂:
此諸寶樹.行行相值.莖莖相望…
《大無量壽經甄解卷第十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