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設了研究所外,並在桃園僑愛佛教講堂,附設了先修班,以應付寺院人情,及好學的低學曆的僧俗青年的要求。先修班及研究所皆叁年製,研究生畢業後,可以投入寺院及教會服務,或出國深造,所以報考的學員非常踴躍。先修班生畢業後,如果成績及格,皆可升入大學部就讀,以滿足其進讀學院的目的。學院在增設了一所一班之後,教學都能按預定的目標向前推進,至前年暑假爲止,大學部叁、四屆,研究所及先修班一、二屆,皆已順利畢業了,同時續招考了第五屆的大學部,第叁屆的研究所新生,並皆順利進行教學工作,現在祗是先修班暫停了。到目前爲止,我們研究所同學,有名證光者,考入日本國立東京大學念碩士,已得學位,繼續念博士中,大學部有開智及日賢也正留學東瀛,而學成返回常住服務者,有觀慧、徽定、會容、證自、傳智、賢度、明度、圓識、地觀、禅度等,都能學有所成,或服務常住,或建立道場,受請到處講經說法者,亦大有其人。本屆就讀者有法明、體信、自莊、修德、圓照、乘瑄等,皆精進不懈,可望成就之優秀僧才。
其次應該陳報智光商工的近況了。智校這十年來,一直在繼續成長中,在硬體建設方面,大門堂沿馬路邊的空地,一直連到保健室外的舊有房屋,總一千八百多建坪土地上,新建了一幢電腦大樓,沿路邊的九層,原走廊部分爲五層,皆已裝修完峻,分層使用。在軟體建設方面,爲了適應環境的需要,學校已經全部裝成冷氣教室,使學生夏季上課,免受炎熱之苦,在教學內容方面,現除原有的電子科、商科、機械科外,又增設又美工科、資料處理科、餐飲科、資訊科、控製科等五科,而總爲八科。學生人數,日夜間部今年招生下來,應可破六千大關。近幾年來,因爲一般就業水准要求提高,我們也一直鼓勵畢業同學繼續深造,凡考取大專者,皆返校領取獎學金,叁年前,成一更提供一份導師獎金,給考取大專生所讀之班級導師獎金,鼓勵老師認真督導教學,以提升考取成績,因此教學競爭風氣彌漫校園,形成一片清淨的優良學風。此之成就,大多是妙然法師管督有方之所致。而張南山校長之誠笃精進,亦功不可沒,此足堪告慰于師公老人者。
籌建佛教大學,亦師公老人向所關心的事,中國佛教會,在七十五年第十一屆會員代表大會上,通過籌辦佛教大學一案後,即積極展開籌備工作,成一先是被推爲籌建委員,後又改爲執行委員,待文教基金會成立後,又被選爲董事,在被選爲覓地五人小組之一後,曾以一年多的時間協助找地,在董事會成立後,我們以蓮社名義,捐出籌備基金貳佰萬元,又替住持淨海法師捐助一佰萬元,然後義賣、園遊會、法會、傳戒會等籌錢活動,無不參加勸募,乃至在外講經時,亦不忘爲佛大鼓吹及勸募工作。沙鹿竹林寺、臺中佛教會館及苗栗法雲寺等寺院,皆亦因此而慷慨捐助。現在校地已購妥在新竹市香山區,政府開山執照業已取得,即可著手整地建築,預定八十叁年招生上課,此一醞釀多年的佛教大學,已定名爲玄奘人文社會學院,雖經諸多曲折,重重難關,但在執行長了中去師,孜孜不息努力奮鬥之下,此次決定成功,不會再告吹了,尚請師公老人慈力加護,俾能早日順利成功!
設置南亭和尚紀念獎學金,鼓勵佛教青年(含僧俗)研修佛法,以期將來從事弘法利生工作,蓮社爲了推動此一工作,特將師公老人家圓寂期間,所有師友、信徒,致贈之香儀、禮金,提撥出來,作爲南公紀念獎學基金,以孳息作一年一次頒發獎學金之用,配合趙氏慈孝獎學金,分發各大專院校及各佛學院所優秀學生,受獎學生中亦有國外留學者,如就讀美國哈佛大學的卓登喇嘛,就讀南韓東國大學的惟果,日本東京大學的證光、大正大學的日賢師等,還有智光學校設置(蓮社信徒出錢)的南公紀念獎學金,專獎智校生。受獎學生皆知感恩上進,影響很大,這也是老人住世時最愛做的功德之一。
叁、慈善工作
從師公老人上生之年開始,我們把信徒每月慶生會,易名爲華嚴福田功德會,分組勸募慈善基金,成爲社會福利濟助之用。捐款方法是每人每月一佰元(多捐更多),零繳整繳隨便,銀行開一專戶,公推一人爲管財務者,負責記赈支付,其救助對象五分種:(1)急難救助,社會發生水災、風災、家庭變故等災變時,立即派員前往訪問送錢,如有兒童無人撫養者,亦可救送僑愛兒童村收養。(2)醫藥救助,我們已連絡有榮民總醫院、臺大醫院、馬偕醫院、仁愛醫院等多家醫院,凡遇貧苦無力繳付醫藥費用者,隨時跟蓮社連絡,隨時派人前往代爲繳付。還有遠道地方鄉鎮公所,我們也有連絡,遇有久欠醫藥費者,亦可隨時申請撥付。目前有汐止、新莊、澎湖、臺中等地鄉鎮公所跟我們有連系。(3)貧困救助,政府登記有案之低收入戶,我們每年參加區公所開會,認定十戶至二十戶不等。(4)冬令救助,這是蓮社行之叁十多年的一項救濟工作,每入冬季,即發動信徒捐款實施。(5)慈善救助,這是指對一般公私立育幼、養老、殘障等救濟機構,如孤兒院、養老院、盲啞傷殘院等慈善機構而設的,對這些地方,我們也會送一些溫暖慰問之意,因爲這也是師公老人,生平最關懷的對象。
四、文化工作
所謂文化工作,應分兩方面來說,一是民族文化,二是佛教文化,我是佛教徒,當然以發揚佛教文化爲第一優先。但我對于民族文化亦很重視,因爲佛教是泛國際性的,而民族文化則是區域性的,但是欲發揚泛國際性的佛教文化,必需先配合區域性的民族文化,方始不被排斥而收相互激蕩之效。何況我中華民放,文化含蘊甚深,尤其長于治世之道,所以六祖大師有“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之語。太虛大師則強調“人成即佛成”的現實主義。這就說明了宗教修養應從人生修養做起。所以我常關心世道,重視民族傳統文化的宣揚。我在講經的時候,常引用儒家的名言,強調世道的修治。在跟智校或佛學院的師生說話時,曾不止一次地鼓勵他們研讀四書,我強調四書是中國人的聖經。去年放寒假時,我曾贈送智校老師們以世華銀行所印的“論語袖珍本”每人一本,要大家有時間翻閱,或能得到其中的益世名言。我也曾選論語中有與佛學意義相通之語句,略加譯釋,著之校刊之首,以啓發師生對儒佛思想一致之認知。爲了發揚佛教文化,我曾在師公老人上生之第二年,即著手編輯老人遺作爲全書,計可裝訂十二巨冊,今全書已出齊了,這是對老人的最大交待。另外除了按月選印通俗佛書送人結緣外,更于七十四年元月,創辦萬行雜志月刊,報導海內外佛教動態,介紹淺顯佛學義理,以導迷歸覺、益世利人。另有一大願心,尚待推行中,即編纂一套華嚴業刊,把十吟中外所有有關華嚴著作,搜集起來,加以標點符號,分章分段,以便利世人閱讀,讓華嚴大教,能以無阻無礙地弘傳于天下,茲事體大,懇祈老人慈光加護,令此一理想早日實現!
五、社會服務
當師公南老人圓寂時,我領導中國藥用植物學會,從事藥用植物的研究,另代理智光商工職校,及華嚴蓮社董事長。一年後,兩董事會先後改選,我均被選爲董事長,負起爲智光及蓮社服務責任。另外,我還是中國宗教徒聯誼會的常務理事、中國佛教會常務理事、文化大學佛學研究所副所長。七十四年美國東方大學,贈我以名譽博士學位。七十五年世界宗教徒協會在臺北成立,我被選爲中國區副會長,十月,世界佛教僧伽會,假高雄皇統大飯店召開執行會議,我也被選爲中國區副會長,同時我以中國佛教會常務理事身份,奉派組團出席在尼泊爾召開的,第十五屆世界佛教徒友誼會,由于雜護我國代表權益得法,回國後還受到內政部給我的嘉勉。七十六年我帶團出席在巴黎召開的全歐洲佛教大會,順道訪問英、比、德、義、荷、盧等國家,與各該國家佛教團體,也建立了良好的友誼關系。七十七年,中國佛教文教基金會成立,我被選爲董事,同時當選連任智光商工董事會董事長。七十八年當選連任華嚴蓮社董事長,七十九年九月,當選中國宗教徒聯誼會(現改爲中國宗教徒協會)理事長,八十年七月,當選爲中華民國宗教教育協會理事長,聯合全國各大宗教教育團體,爭取宗教教育的合法地位,並要求政府早日頒布宗教法。
最後,我請師公老人慈悲原諒,我寫得太噜蘇了,但是我想,假如我不把這些寫出來,又無法表明我在過去這十年中,爲佛教、爲蓮社、爲學校做了些什麼事。其實,我之所以能有機會參與佛教社會、宗教團體,做一點服務工作,還不是仰仗您老人家的余蔭。不過,我雖然有機會爲佛教教育、文化及慈善等工作獻出心力,略盡棉力,但我毫不驕傲,相反地,我時時警惕自己,希望努力盡職負責,把每一件能做的工作都做圓滿,不要出任何差錯!慈悲的師公老人!請賜我力量!今天,我謹以上述這一份報告書,作爲紀念您老人家圓寂十周年的小小獻禮!敬請慈悲納受!並請早日乘願再來!
華嚴蓮社成立四十周年紀念特刊序
佛說:“萬法因緣生,緣具事成就”。華嚴蓮社之創立,亦因緣所生法也。
先師祖上南下亭老和尚,于叁十八年春,應寶島弟子群之虔邀,奉其恩師智光太師祖以俱來。曾叁易其居,持久作客,諸多不便,南公爲盡弟子奉養師長之職責,乃于四十年春,從信貨款購屋,定居于新生南路一民宅,以便晨昏定省,嗣以左右鄰居逼近,喧鬧難堪,無法度其靜修生涯,乃于四十叁年遷至今址,方始安定,遂命此居名華嚴蓮社,此創立蓮社之最初因緣也。
另一促使華嚴蓮社成立之因緣,爲信徒酷愛華嚴大教而成立,蓋寶島淪爲異族統治者五十余年,信徒渴求大法,苦于無處問津,幸有政府八年抗戰獲得勝利,臺灣光複,大陸高僧,陸續來臺弘法。及至聞得焦山智光大師,泰州光孝律寺南亭和尚,宣講華嚴、法華等大乘經典,如飲甘露,如餐醍醐!唯以二老依人爲生,居無定所,無法廣…
《華嚴文選(成一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