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即其事也。問:若達觀者,一切皆道,何故偏雲行于非道通達佛道?答:于菩薩,無非是道,但爲對二乘言涅槃是道生死非道,是故今說達此非道即是佛道也。又上天女,即是休道之人,寄迹女身,以通達佛道。前但略明一事,今備辨行一切非道,悉能通達佛道……至人體達佛道故,能示現行一切非道,悉是佛道,故是果門。”
玄奘法師所譯的《說無垢稱經》是《維摩诘經》另譯本,窺基大師于《說無垢稱經疏》中同樣留下了大量了義教言,佛友們可自行參閱。
《圓覺經》也爲密宗提供了有力的理論依據:“善男子,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得念失念無非解脫,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癡通爲般若,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無明真如無異境界,諸戒定慧及淫怒癡俱是梵行,衆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宮皆爲淨土,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一切煩惱畢竟解脫,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虛空,此名如來隨順覺性。”
綜上可知,煩惱即菩提、輪涅無二乃是大乘佛法最極精妙不共之處,具有十分堅實的理論基礎。金剛密乘在這方面展現的自在遊舞,只能證明她的偉大,而不是罪過。
無論從第二轉般若大空性看,還是從第叁轉了義大樂光明看,煩惱妄心的勝義本面,都非如直線思維模式所誤解的那樣可厭。全知麥彭仁波切在《大乘莊嚴經論釋》中賜予的金剛語,爲密宗,也爲整個大乘圓實教法發出了無畏獅吼——如是了知煩惱自性本來清淨後,若能通達煩惱本自解脫,則不須依靠其他對治力。若有煩惱其本體不是解脫,則誰也無法使其解脫、將其斷除!有者聞之皆腦裂,有者寂聽生欣悅,本應如是!
在斷除自相煩惱、證得實相本面這個根本點上,大乘順行、逆行沒有任何不同。暫時的差異,僅在于具體的方式和途徑上。爲表相形式所轉的無智者,當然難以理解這種深刻的內在一致性。意識永遠是意識,煩惱永遠是煩惱,而解脫,則永遠是缥缈孤立的他體實法,真不明白,這麼傻乎乎的劣見,怎麼也好意思在大庭廣衆下歡然起舞呢?
《真假邪說》講道:“索達吉也沒有理由藉詞說:“那是密教裏的秘密,不可公開辨正。”因爲雙身法的內涵已經不是秘密了,不但平實導師詳細的剖析了其中的內容與邪謬處,連坊間書局也已經有很多敘述雙身法的書籍出版了,根本無秘密可說了,所以索達吉應該針對平實導師在書中對雙身法的剖析,提出辨正,藉以證明雙身法確實是佛法,確實與解脫道證量有關,確實與佛菩提道證量有關,提出合于教證的理論出來,才能使人信服。”(P470)
上文已經講到和不遑述及的大量教證、理證,都是證明密宗雙身法清淨無垢和蕭氏邪說荒謬無恥的有力證據,有待蕭張師徒靜心研讀、好自反省。
時丁季運,自然會出現一些不合理現象。本應極度保密的雙身修法詳情,之所以逐漸公開,有著方方面面的原因,書局的出版發行不過是最終環節而已。但是,能否因爲在一定程度上已被公開,就說明這些密法再無保密性可言,已完全喪失了價值呢?事情並非如此簡單。在沒有任何特殊必要的情況下,隨意公開大量甚深密法,出自何種動機,我們不得而知,但按照密法本身的要求,慎加保密卻是必須的。這個原則,不能因爲某些人通過其他渠道已對保密內容有所了知,就隨便放棄。
保密原則,其實不是密宗的特法,顯教的大小乘中都有這樣的規定。譬如小乘就規定,在家人不能閱出家戒本,未受大戒者不能偷聽比丘誦戒、羯磨。如今,《大藏經》是人人可請閱的了,一定想偷聽比丘內部的秘密,也有很多高科技手段可以幫助滿足這種好奇心。那麼,是否因爲已出現泄密的現象和途徑,人們就可以破罐破摔,隨便公開僧衆戒律,徹底放棄保密原則呢?恐怕不行。
大乘顯教亦複如是,如《大乘莊嚴經論》雲:“密深及呵犯,贊持與教授,令覺諸魔事,五業如善友。”無著釋雲:“一非器者秘其深說,二犯戒者如法呵責,叁具戒者以善稱譽,四修行者教令速證,五魔事者即令覺知。是名菩薩五種似善友業。”五善友業之首,即是對非器者保密深法。因爲非法器的人,對深密玄妙的大乘法難以順利接受,菩薩爲護其善根慧命,使其免于滋生邪見,故予保密。《虛空藏菩薩經》雲:“初發心菩薩趣向大乘,有八根本罪犯波羅夷,先所修習一切善根皆悉燒然,墮于惡趣離安隱處失人天樂,亦失大乘境界之樂,久在生死離善知識。何等爲八?謂彼菩薩宿業因緣生五濁世,有余善根近善知識,歸趣甚深大乘之法,發無上心,智慧微淺,是初發心菩薩又從他聞甚深空法讀誦受持,複于少智愚癡人前讀誦解說,余人聞已驚疑怖畏,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生退沒,樂聲聞乘,是名初發心菩薩犯于第一根本重罪。”此處經文講的是見解方面的保密,甚深行爲的保密,可依此類推。
由于見解、修證、行爲更加超勝,金剛密乘的保密原則就更爲嚴格了。如《叁戒論》雲:“非器未作儀軌者,無圓滿與失毀者,畏懼深法五者前,泄露秘密第七條。”在非法器等衆生之前,密宗的見解修行必須嚴加隱秘,否則很容易出現曲解、誹謗的現象。不特藏密如此,唐密也是這樣。蕅益大師《法海觀瀾
密咒圓因》中引《佛說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叁昧大教王經》雲:“若有不見大曼拏羅者,汝不應爲說此叁昧法,若爲說者違越叁昧。然後金剛阿阇梨自結薩埵金剛印,安于金剛弟子頂,安已作是言:“諸不應說人,汝爲說者,以此叁昧金剛摧碎汝頂。””“汝不應以此秘密法辄爲人說,無令返招殃咎,身壞命終墮大地獄。”複引《大乘瑜伽金剛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缽大教王經》雲:“若有教主阿阇梨,不在受法道場內,與人妄說如來秘密叁摩地觀秘教法藏者,此人好求名利谄谀妄說,其人說者得四重之罪,其聽者生生得障道罪,墮入地獄,永不聞正教之法。”及引《廣大寶摟閣善住秘密陀羅尼經》雲:“勿以此法于後世時,妄相付于下劣賤人,惡性衆生破戒衆生懈怠衆生邪見衆生小乘衆生貪欲衆生我慢衆生,如斯之類,不須爲說此陀羅尼。”
是故當知,大小顯密教法之所以有需加保密的內容,並不是因爲有何見不得人之處,而是爲了不讓人妄生邪見,不讓聖法速滅。若不如實了知此理,則會自誤誤人。雖說有授記講到,末法時期個別密法可稍加公開,但此中分寸極難把握,唯有極少數具大智慧的高僧大德才能如理取舍。如何讓密法盡可能地饒益更多有情,同時又對負面影響進行有效掌控,絕非易事。
總的來說,佛法中的保密,是個自覺性的問題。不隨便泄密,不任意傳播密法,以及在不具資格的情況下自覺不接觸那些應須高度保密的內容,既是對法寶的尊重,也是對自己解脫慧命負責的表現。不敬重法寶,實際上是不自重;亵渎法寶,同時也亵渎了自己的人格。
在這個問題上,蕭平實師徒再次爲人們提供了很有教育意義的反面教材。惡心誹謗大乘妙法並予大肆宣揚,肆意毀壞衆生相續,正是輕率接觸並嚴重誤讀了本該保密的大乘法要所致。成了活生生的反面例子,還不以爲恥,反以爲榮,真是可悲!“返招殃咎,身壞命終墮大地獄”、“生生得障道罪,墮入地獄,永不聞正教之法”,這些明確授記,無疑給蕭平實師徒的未來,已經抹上一層濃重的陰影。
由此我們更加體會到,對非器者保密深法的重要性。《藥師琉璃光本願功德經》中說:“勿于薄福衆生,誹謗正法毀賢聖者,授予斯法,令法速滅。”遇上對教法、對衆生、對自己完全不負責任的人,看來的確需要小心。
值得一提的是,爲了達到保密的效果,密宗的經續論著和修法儀軌,有不少地方做了顛倒次序、虛假混雜等處理,複還有許多隱秘幽深的指代、暗喻處。如果沒有具清淨傳承的上師詳細指點,單憑社會上流傳出來的個別譯本就擅加修習,或者妄下評論,那是意義不大的,甚而可謂是相當危險的。
“根本無秘密可說了”,真是這樣嗎?最大的秘密是什麼,你們明白嗎?愚者最關心的,永遠是些粗淺的表相,至于深層的內涵、無上的秘密,就算擺到眼前,也如癡如盲。
正因爲對最大的秘密茫然無知,你們才一錯再錯猶不警醒,可知道嗎?
《第八章 如意自在 第二節 大樂的秘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