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對社會自殺行爲的預防▪P4

  ..續本文上一頁,加強對自殺率高發地區與地點的監控管理。但是我國大多數地區尚未建立起自殺預防機構,而且從事精神疾病治療的心理醫生遠遠不夠。所以預防自殺行爲不僅需要政府官員、衛生保健部門、相關研究機構等協同開展行動,還要有教育部門、勞動部門、公安部門、司法部門、宗教團體及新聞媒體的合力參與。

  佛教的教義、戒規、情操與修行方法有利于淨化人心、規範個人行爲、和諧社會關系、促進社會公義。佛教認爲敬法出家當保命求解脫,自殺會障礙善道,所以佛製戒不許。對于一般的社會大衆,或于佛教不生信仰,或者有信仰卻無修無證,佛教更是反對他們自殺。佛教一方面追求自我道德和智慧的圓滿,也追求社會的和諧與淨化。佛教的緣起性空、修行解脫、隨緣自在、弘法利生等積極、智慧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可以消除人們對社會人生的執著、困惑、悲觀與失望,持戒、忍辱、四攝、六和敬等有利于規範個人行爲、和諧人際關系、增加社會支持、緩解社會矛盾,禅定修習可以淨化人心、防治一些精神疾病。佛教還可以調動自身與社會的資源,通過各種弘法、社會義舉與慈善活動等協同政府、社會及民間各種自殺預防機構一起預防自殺行爲,通過社會宣傳、動員和融資,促進和幫助社會對自殺危機的幹預,提高公衆對自殺的認識程度以及防止、幹預自殺行爲的意識與能力,還爲有自殺傾向的人、曾經自殺未遂的人以及自殺者、自殺未遂者的親屬、朋友提供心理幫助與支持。

  佛教思想對佛教信徒是有積極影響,但佛教弘法活動何時象基督教一樣走進社會、融入生活,這是佛教淨化人心、和諧社會的時代局限性。另一方面,佛教禅定對于精神疾病的預防與治療雖然已經引起國內外學者的注意,但是臨床操作還有待進一步研究與完善,而且教內弘法師將禅修防治精神疾病付諸社會實踐的自覺性幾乎沒有。這些都是佛教自我發展、適應時代的新課題,有待我們進一步努力。

  注釋:

  1.費立鵬:《中國的自殺現狀及未來的工作方向》,《中華流行病學雜志》第25卷第4期,2004年4月。

  2.《五分律》卷六:“若比丘自殺生草木,若使人殺,波逸提”。《大正藏》第22卷第41頁下欄。

  3.《五分律》卷二:“若自殺身,得偷羅遮罪”。《大正藏》第22卷第7頁下欄。

  4.《五分律》卷二:“從今,是戒應如是說:若比丘,若人若似人,若自殺(指親自殺)、若與刀藥殺、若教人殺、若教自殺,譽死贊死:“咄!人用惡活爲?死勝生”,作是心隨心殺,如是種種因緣,彼因是死,是比丘得波羅夷,不共住”。《大正藏》第22卷第8頁中欄。

  5.《雜阿含經·一二六六經》,《大正藏》第2卷第346頁中欄至第347頁中欄。

  6.《雜阿含經·一二六五經》,《大正藏》第2卷第347頁中欄至第348頁中欄。

  7.《雜阿含經·一〇九一經》,《大正藏》第2卷第286頁上欄、中欄。

  8.釋恒清:《佛教的自殺觀》,《哲學評論》第9期,1986年1月。

  9.《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一,《大正藏》第3卷第294頁下欄。

  10.《續高僧傳卷》卷二十叁<護法篇上>,《大正藏》第50卷第626頁下欄。

  11.《妙法蓮華經》卷六,《大正藏》第9卷第53頁中欄。

  12.《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卷十下:“若不燒身臂指供養諸佛,非出家菩薩,乃至餓虎狼師子、一切餓鬼,悉應舍身肉手足而供養之”。《大正藏》第24卷第1006頁上欄。

  13.《高僧傳》卷十二,《大正藏》第50卷第404頁下欄至第405頁下欄。

  14.《高僧傳》卷十二,《大正藏》第50卷第404頁上欄。

  15.《高僧傳》卷十二,《大正藏》第50卷第404頁中欄。

  16.《<妙法蓮華經>文句》卷十下,《大正藏》第34卷第143頁中欄。

  17.《南海寄歸內法傳》卷四之叁十八<燒身不合>、叁十九<傍人獲罪>,《大正藏》第54卷第231頁中欄、下欄。

  18.《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七第二經,《大正藏》第2卷第699頁上欄。

  19.《注華嚴法界觀門序》,《大正藏》第45卷第683頁中欄。

  20.《大方等如來藏經》,《大正藏》第16卷第459頁上欄。

  21.《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十,《大正藏》第9卷第465頁下欄至第466頁上欄。

  22.《起世因本經》卷八,《大正藏》第1卷第403頁上欄、中欄。

  23.《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六第叁經,《大正藏》第2卷第693頁下欄至第694頁上欄。

  24.《雜阿含經·四四二經》,《大正藏》第2卷第114頁中欄、下欄。

  25.《雜阿含經·四〇六經》,《大正藏》第2卷第108頁下欄。

  26.《雜阿含經·五四八經》:“四種姓者,皆悉平等,無有勝如差別之異”。《大正藏》第2卷第142頁中欄。

  27.在我國通行的《四分律》中,比丘戒有二五〇條,比丘尼戒有叁四八條。

  28.《遊行經》第二初,《大正藏》第1卷第11頁上欄、中欄。

  

  

《佛教對社會自殺行爲的預防》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診斷菩提心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