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也。叁者臨終正願,願與願合,感應不虛,如前叁身中廣說,自然善生成就。
叁、他生勝報之功德
(附有勝生功德頌) (附有十六殊勝福德)
此人善得勝壽命,此人善來人中生,
此人不久當成就,如彼普賢菩薩行。
此接前文言,具修普賢行人,未即往生者,現生健康身強,福緣善具,壽命延長。死後乘願再來,生嚴浮提人中,續行普賢大願不久必成。何以故?嚴浮提人具速成佛之殊勝種行故。如《大般若經》中說,嚴浮提人有十六種殊勝福德因緣,能于現生證大般若各種功德故。
附 勝生(壽命)功德頌(出律藏中)
「入胎一、住胎二、與出胎叁、叁時正知不顛倒,母愛四、父德五、福享全六,具戒七出家多親屬皆良善八。身全壽康九、正見具十,身心調柔十一、心安定十二,衆中賢表十叁、毅力雄十四,色身莊嚴十五、解脫易十六。」
附 南嚴浮提士夫特殊福德十六種(出般若中)
特能殊勝親近供養如來等。
特于般若波羅密、能起作意(生趣味)。
于無生法忍、能得。
于所應(能)作之菩提、及能作菩提諸法,能無所緣。
十善等、及無色之修習悟入,易作易得,特別超勝。
鄰次諸天。
自能鎮伏諸魔勢力。
與導師及相同之士夫共一處住。
學處悉皆清淨,一切事相具足方便善巧。
具足成就如來種性(悲心,菩提心)。
能得佛果之因相具足(諸波羅密等)。
與波羅密反背(自利)方面、心意不生。
色等及俱有之觀察心非熾然生。
波羅密法普攝能正知。
一切圓滿成就能得。
正等圓滿菩提,相近轉成。
四、消滅罪障之功德
往昔由無智慧力,所造極惡五無間,
誦此普賢大願王,一念速疾皆消滅。
此顯消滅業障之功德殊勝也。佛說若人成就五無間大罪者,聞法修行,障重無功。是義雲何?謂無間大罪成就,是能妨害一切有情多分善根增上,隨增成辦衆罪惡行多類惡業。以罪境罪行作用流傳廣遍故,故稱無間。如他之有情以此因緣輾轉造行惡業不息,皆由自身造因惡行而生。彼之罪行又令他人輾轉生罪,如是自分罪力亦隨之增長無窮,無間無息,頭緒紛萦,無從拔濟,無方遮止,橫遍豎通,隨時空而無盡也。是故必以遍空時無盡之有情上,發無盡大行大願而對治之。問雲:如是大罪一念速能消滅耶?由彼造因是由無始一念無明故,今亦由一念覺明之願力,故成對治。譬如千載暗室,一燈刹那而除彼暗,明破無明頓然顯照故。
五、勝生出家成道之功德
族姓種類及容色,相好智慧鹹圓滿,
諸魔外道不能摧,堪爲叁界所應供。
初顯勝生功德同上所說。次明成佛叁無數大劫,最後之百劫修相好,相好圓滿,坐菩提座。此中因相,多攝律中威儀功德感發,亦說爲別解脫微細果德圓滿具足。次明智慧圓滿者,總攝叁智。初一切根本體智;次一切道種智,或稱道相智;叁一切種種智,或稱相智。叁智圓覺,稱爲大覺。內降諸魔,定道具足故;外治外道,慧力具足故。不爲魔外所治,堪受叁界人天供養。亦是戒定慧叁學真正圓滿具足功德也。
六、究竟成佛功德
速詣菩提大樹王,坐已降服諸魔衆,
成等正覺轉*輪,普利一切諸含識。
接上所述,以悲愍衆生苦痛故,速詣道場而證菩提。以勝靜慮降伏魔衆,以如實平等無上正覺轉大*輪,所謂證得一切有情皆具如來智慧德行、而不自證。本無衆苦,悉由貪嗔我慢而生苦痛。四十九年開曉愚昧,無說而說;乃至分身萬類,普利一切含識之倫,成佛究竟。
七、凡情難思之十法行功德
若人于此普賢願,讀誦受持及演說,
果報唯佛能證知,決定獲勝菩提道。
上說聞信渴仰、現生臨死、他生勝報,乃至勝生出家、降魔成道、*輪無盡、普利含識、一串相續之功德,如實輾轉輪次效用發生之理。今則更顯入門之到。十法行中,隨取一門以爲入處,皆得成就大願。若並十法行而行之者,其功德果報唯佛親證難言。此人決定獲得無上菩提之道,成佛無疑。十法行者:一書寫、二供養、叁施他、四聽聞、五披讀、六受持、七開演、八諷誦、九思維、十修習。
八、念誦之特別功德
若人誦持普賢願,我說少分之善根,
一念一切悉皆圓,成就衆生清淨願。
此顯十法行中讀誦功德,最易亦圓。若能一轉成就願中所有成佛善根始終功德,而且無間常誦,余九法行亦能隨緣次第而興,乃至一切具足。若以此念誦功德回向世間,自他滅罪增福,修行資緣成辦。在家增長財祿壽考,無病身輕、安祥自在、眷屬如意、碩德莊嚴,凡是世間好願一切皆成。
九、回向叁有往生淨土
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
普願沈溺諸衆生,速往無量光佛刹。
此總回向。以此勝行無邊勝福,自分不享,回施諸道沈溺五欲造業受苦之一切有情,消滅衆苦,速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成就種種功德莊嚴。
吉祥圓滿
此頌文解釋者,
釋迦如來教下比丘弟子法名能海,于己醜年在峨眉山磚殿普賢願王裝藏開光法會中講演,隨行作釋未競,會畢下山,無暇續筆,乃于辛卯年八月、在北京德勝門外黃寺資福院圓成之。維願自他,依教行持,次第不錯,精進不怠,直至成佛,永無退轉。作者自識發願如是。
上海佛學書局《能海上師全集第叁輯》:之四《普賢行願品頌解》
《能海上師全集第叁輯 之四《普賢行願品頌解》》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