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定道資糧頌講記▪P5

  ..續本文上一頁。而出定之後這個禅悅就失掉,粗的四大的作用又起,那就要吃東西。吃東西——他因爲好幾百年沒有吃過,他吃下去,東西吃下去營養還不夠,反而把以前本來很豐滿的身體把它瘦下去,越吃越瘦。以前有這麼一個公案。

  那就是說“禅悅爲食”的話,初禅的人你不給他吃東西,他就入定好了,一年兩年都沒關系,只要不出定,出了定就不行。

  那這個是初禅相,那麼二禅更高。這是世間定,入了定之後就有這個功能。

  “若上生”,那就是說得了初禅定的人,他這一輩子死掉,下一輩子決定生初禅,上生初禅天。那麼得了二禅定的人,他這一輩子死掉,決定是生二禅天,這是決定的。“上生”,生到天上去。

  “久住于觀行,從欲至非想,世間九次第。”這是世間道。

  修世間禅定,婆羅門教就專門修這個定,所以說婆羅門教的神通是從定中來的。世間禅定也可以發五通,我們經上經常看到的外道仙人有五通的,一般都是指這些修世間禅定的。那麼我們說氣功師的禅定奇怪,你看他氣功師都有妻子兒女,沒有離欲,他也吃飯,不吃飯他要餓死的,他這個禅定哪兒來,這個神通哪裏來的?這個一想就可知,加持的,鬼神的通在他身上起作用。所以說他也可以得一點定,也可以有一點通,但不是他自己的,是屬于加持的。大力鬼神有這個功能的,可以加持到他身上去。這些不是自己的,比婆羅門那些世間禅定還差。

  那要修這個世間的禅,也不是說一下而成的,要“久住于觀行”,要很長的時間安住于修這個觀,修這個禅定。“觀”就是觀下地的粗、苦、障,觀上地的靜、妙、離。然後在初禅來說,要離開欲界的惡不善法,就是欲界的瞋恚,欲界的淫欲心,還有這個五蓋:昏沈、掉舉、睡眠、惡作等等。這些障礙除掉,可以得離生喜樂,就是初禅定。二禅有二禅的方法。那是一層層上去,所以說也不是很簡單得到的。但是氣功師很快,做一個夢,或者山上去一次,他就會突然發通。那是加持的,不是自己來的。要“久住于觀行”,要很長的修行,也要刻苦的。那麼修行後果就是得禅定。

  所以欲界是第一層,欲界沒有定的——但是欲界也有定,有個欲界定叫電光定,但是一刹那,真正地起作用是色界定。從未到地定開始,那真正能起作用的。那麼從欲界到非想非非想天,一共有九個地方,就是九個次第,這是“世間九次第”。從這個地方總的來說,欲界是沒有定的。如果要叫九次第,就把欲界與初禅的中間那個層次,也屬于初禅天的未到地定擺進去,那麼是九個定,這是講世間的有漏定。這個定得到之後,煩惱是伏下去,就是說不起現行,但是根子不能斷。所以說得了初禅的人,他對男女的心是沒有的,但是不能碰到境界,因爲他種子還在。

  我們講《俱舍》不是有這個話嗎?煩惱現起的主要原因,是煩惱的種子未斷,對方的生煩惱的境現前,非理作意起來,不能克製自己的話,就會起煩惱。所以得了初禅定的人,要世間定的話,經常要提高警惕,不能放逸。

  這個在佛經上很多。一個國王每天到中午的時候迎接一個仙人從天上飛下來應供,吃了飯之後又送他回去,飛回去。那是五通仙人,他能飛,這是神境通。但是有一天國王有事,要去辦公,不能接,他就很著急。他的女兒說:“哎,父親,我天天看你接的,這個事情哪個做不來呢?他來,我手這麼一接,兩個腳持牢,把他輕輕放在地上,他就踩著地走。他要走的時候我就把手擺在地下,他踩上去,我把他擡起來,他就飛走。這我會,你放心好,我來接。”國王說:“好好好,你天天看我接的,你大概會了。”國王就放心去了。那個女兒就來接,她是國王的女兒,國王的王妃都是長得好的,國王是國中選來的王妃養的,本身也是長得端正的,她的女兒當然端正的。她去接仙人的時候,這個仙人,一般印度都不穿鞋的,他腳一碰到女人的手感到很柔軟,一下子欲心一起。也不要動其他的念頭,也不要做什麼壞事,就是這個欲心一念起來之後,禅定就沒有。禅定沒有飛不來,飛不來他只好飯吃好之後,本來他到平臺上要送他回去,飛回去的,他只好打妄語,他說:“你們這國家我來了那麼多次,你們那麼富強,那麼繁榮,人民那麼多,那麼好,我從來沒有仔細看過,飛來飛去的話那是一下兒過,今天我要仔細看看,我不飛。”那就一步一步走回去,那就是禅定沒有了。

  所以說世間禅定是不穩當的。真正要不退,要無漏禅,就是出世禅定。下邊講出世禅定。

  丁二 出世禅

  由親近善士 聰慧具堪能 知苦思斷集 修道趣涅槃

  得有學智見 繼續修聖道 見修所斷斷 自離系涅槃

  永超越叁界 是爲出世禅

  出世禅定又要進一層,不是那麼容易就得到。那麼怎麼得到出世禅呢?

  “由親近善士”,那就是“菩提道次第”的了。你要修出世法,先要親近善知識。善知識十個功德,沒有十個功德就不能親近。很多人就是有這個矛盾,就是說在皈依的時候,叁寶都是寶,都要尊重,都要聽話。那麼我碰到剃了頭的都是善知識,都是僧寶,什麼話都聽。恰恰有些人非法的,你要聽,什麼話都聽他,糟糕了。

  我們上次講的,一個居士,她是練氣功的,練放氣身體放壞了。她就拼命求,求一個師父來救我,怎麼怎麼……。那她這樣求是有感應,夢中就看見一個穿岀家衣服的師父來救她,不久夢中看到的人又真的發現了。哎,趕快,這是真正的大救星來了,趕快叫他求救了。求救之後,怎麼救?修雙身法來救她。這個不是糟糕了嗎?這是外道,碰到一個外道。

  所以說要親近善士,不是說現了出家相的人都可以親近他,就可以跟他去學法。這個還得要看看“菩提道次第”,十個功德夠不夠,不夠的不能學。而這十個功德,康薩仁波卿的抉擇,兩個是不能少的。一個是持戒,必定要持戒的,不持戒的話你不要去上當;管你什麼樣,裝模裝樣的怎麼樣,不持戒的,不能親近。第二個悲心。所以這個是康薩仁波卿的智慧,也是他曆代傳承的經驗之談。在我們試下來非常兌現的,這兩個東西你抓住,再怎麼不會上當。這個東西不抓住的話,上了當之後叫冤也沒地方叫。親近善士,“菩提道次第”講過的,我們不多說了。

  “聰慧具堪能”,“聰慧”就是說由聞思修的叁個慧,有堪能性,自己有能夠學法的堪能性,自己要有堪能性。

  海公上師這裏特別強調,所謂有堪能性的有兩個:“耐煩”,耐煩什麼?就是說你能夠忍得下去。一個要“勇猛”,勇猛就是說看到困難的時候不要退,要沖上去。

  在我們講《辨識阿含》的時候,不是講《法蘊足論》的四聖種品嗎?四聖種品5:比丘就是勇士,比丘就是打仗的勇士,跟敵人要拼刺刀的。什麼敵人呢?煩惱。煩惱就是敵人,不能跟它妥協的。比丘是真正的勇士,世間的勇士會投降,比丘是死不投降的。那麼這個是說我們斷煩惱,要勇猛的心,不能是看到困難就退。

  還有“耐煩”,這個海公上師特別強調的,他說你實在是過不下去,賴都要賴過去。這次安居我們這裏就出現一些人。安居,有的時候,他感到條件不對,或者身體不適應,或者是同室的那兩個人之間不和,他總是要想辦法離開,要走。安居,我們說移安居有沒有?是有。有什麼條件?命難、梵行難。你在這裏住下去,你命要送掉的,這個地方有獅子老虎或者有非人要害人的,那你不得不移安居;如果這個地方有一些淫女,她要逼迫你做淫欲事情,梵行難,那你要轉移。除非這些的話,否則是不動的。海公上師說除了這兩個以外你賴都要賴過去。賴過去才能夠成就。

  我們說一切艱難困苦來,你能夠勇猛向前地跟它搏鬥,勝過它當然是最好。如果你一下勝不過,你就不要退,賴在那裏,賴在那裏把時間賴過,也算你勝了。我們說“堅持就是勝利”,世間上有這個話,你堅持下去好,哪怕你打輸,你還堅持,結果勝利還是你的。如果你要退,好,失敗了。

  安居,海公上師親自示現一個例子——就是說他在進藏的時候,因爲他的年紀不是很年輕了,叁十九,要學法,還要學藏語,很困難。就修“白文殊”,修這個法希望增加記憶力。(2A)正好這個法傳了就去安居,安居麼一個房間配好。還有個同修一起去的,一個房間。結果這個房間,進去之後發現糟糕,安居定也定下來,這個房間裏邊臭蟲是滿的。你只要睡在那裏,晚上是咬得睡不著的。他那個同修沒有辦法,不管你天熱,也沒辦法,把整個的被蓋,把頭到腳全部包起來,這樣子躺在那裏。而海公上師,用功了要坐,那這個怎麼辦呢?床上的臭蟲,手一拉就一把。那麼他想辦法,床離開牆,床的腳下面放幾個罐桶,裏邊有水,臭蟲它爬不進去。不是好了嘛?那就是有傘兵下來,天花板上的臭蟲“叭啦啦”掉下來,還是滿床,這個臭蟲是多得不可計。你要找什麼方法都沒用,它是海陸空叁軍都有,什麼辦法都沒有用。結果那個人就坐不住,走,這個地方再住下去人就要死掉,睡也不能睡,怎麼辦呢?海公上師咬了牙賴,賴了叁個月,賴過去,成功,“白文殊”修好了。這個就是你賴過去也是勝利,要想逃避就是失敗了。

  所以這個地方我們正在安居,很多人要跑,跑了兩個。走的時候我們也給他提高警惕,第一個安居你退了的話,這個等流果下去,以後你碰到困難都會退。你成佛的中間困難是無邊無數的,那你碰到困難就退、碰到困難就退,你要成佛的話,困難得不得了。不要說成佛,你想得一個禅定,有困難的,要退,得不到禅定,你要成就個什麼,也有困難,也得不到什麼。以後你什麼都得不到。因爲這個等流果的力量很大,一次失敗,以後碰到困難,自然心裏有個反應,要退,這個力量就起來了。

  我們在上海的時候,我們幾個居士以前都是金剛道場的,大家很要好,那個時候到五臺山出家去了。有一位,他過去分配到東北去工作,東北很冷,他是上海人,從來沒有經過那麼冷。就看到馬路上的馬,馬背東西、拉車,不是身上淌汗,汗流下來,由于東北的天…

《定道資糧頌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