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那就是說前面的方式有了,自己還要起慚愧心,自己感到起一個蓋的時候,要知道這不是好東西,生的蓋不要堅著。蓋生之後還會堅著,這個很不理解。這個蓋是壞東西怎麼會堅著呢?實際上,確實如此。你看到貪欲的東西,淨妙相,貪欲蓋生起,你是不是想把它舍掉呢?一般都是堅著。你起了疑蓋,起一種不正的思惟,認爲自己很對,也是要堅著。生了極大的憤怒心,自以爲自己振振有辭,我這個瞋恚心是該起的,堅著。這些都是起了蓋之後,不知道它的危害性,不但不去掉,還堅著不放。這就是修行的對立面,應該去除。自己要慚愧心,知道這個不是好東西,不能堅執,要趕快把他舍掉,變吐。“舍棄”、“擯遣”、“變吐”這是幾個層次了。
“又能自觀此所生蓋”,自己有這個能力,知道這個所生蓋是“甚可羞恥”的,就是有慚愧心,有慚的心,那麼這個蓋,使我們的心要染汙的,一切智慧因爲這個蓋會削弱、羸劣,損害善品的,善法要受損的,那就是自己有慚心,“由自增上”,那麼自增上,起個慚愧心,真正的修持還要依法增上。
雲何名爲由世增上,從順障法淨修其心?謂如有一于諸蓋中隨一已生,或將生時,便作是念:我若生起所未生蓋,當爲大師之所诃責,亦爲諸天及諸有智同梵行者、以法輕毀。彼由如是世增上故,未生諸蓋,能令不生;已生諸蓋,能速棄舍。如是名爲由世增上,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還有一個依世增上,一個是對自己起慚心,一個是對人家起愧心。什麼叫由世增上,“從順障法淨修其心”呢?“謂如有一于諸蓋中隨一已生或將生時,便作是念:我若生起所未生蓋。”蓋將生的時候,或者已經生,他就自己要觀想,這個蓋生起來之後,或者沒有生的話,生起之後,“當爲大師之所诃責”,佛要诃斥的,對佛的畏懼心,不敢生。“亦爲諸天及諸有智同梵行者,以法輕毀”,那麼不但是佛要诃斥,諸天看到也要诃斥了。那麼跟一些同修的那些有智慧的,有同修梵行的人也要看你不起了。所以說人家看你不起,你不要去怪人家,還要看看自己是不是做得對了、不對,做錯,人家看不起,這是因果嘛。你不能把因果反過來,要強,要順了自己的做,因果的法則是不順你的主觀願望的。你做得不對,因果就會這樣子現出來,所以說要自己要有自知之明:自己爲什麼人家對你诃斥、對你看不起,就是因爲自己沒有做對。那麼起這個心是好心,這是愧心,因爲怕人家诃斥,那麼自己就不要給蓋生起來,那就對了。
“彼由如是世增上故,未生諸蓋能令不生”,就怕佛要诃斥,天有天眼,你說你躲在暗角裏幹壞事,天都知道,哪個就不知道呢?想不知道,就是自己不要做,這個很簡單的話。未生的蓋能夠不生,已生的蓋,能夠很快地把它遣除。這個叫“由世增上,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于中夜初分如法寢臥
又爲護持諸臥具故,順世儀故,盡夜初分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從順障法淨修心已,出住處外,洗濯其足。洗濯足已,還入住處,如法寢臥,爲令寢臥長養大種。得增長已,長益其身,轉有勢力,轉能隨順無間常委善品加行。
下邊是講中夜養息的事情。“又爲護持諸臥具故,順世儀故”,要護持臥具,那麼順了世間的道理,就是說我們佛法要隨順世間法,不違世間理,要隨順毗尼,不要違背佛的毗尼,所以說這裏就是說要順世間法,爲了護持臥具。
“盡夜初分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從順障法。淨修其心已。出住處外洗濯其足。”就是說初夜分,你經行也好,宴坐也好,修除障的法。那麼修好之後,初夜分過了之後,那就是說要出去,洗腳去了。洗腳的目的就是保持臥具,就是世間上講衛生了。弄得稀巴髒的,人家看了譏嫌。
“洗濯足已還入住處”,腳洗好之後,回到住處。“如法寢臥”,如法地養息。“爲令寢臥長養大種。得增長已,長益其身,轉有勢力,轉能隨順無間常委善品加行。”爲什麼要睡覺?養息。養息長養四大種,四大種長養之後,就可以長養我們的身體。四大種是能造,我們的身體是所造的色,能造的長養好了之後,所造的色也得到長養,就是營養豐富,那就是休息,把體力恢複了。恢複之後有什麼好處?有轉力量,可以再來修行無間地,常委地去修善品跟加行。如果你疲勞不堪就修不起了。爲了要修,能夠精進地、無間地修行善品,所以說要養息,這個養息的目的在此,不是爲了安逸,爲了舒服。
問:以何因緣右脅而臥?
答:與師子王法相似故。
問:何法相似?
答:如師子王,一切獸中,勇悍堅猛,最爲第一。苾刍亦爾,于常修習悎寤瑜伽,發勤精進,勇悍堅猛,最爲第一。由是因緣,與師子王臥法相似;非如其余鬼臥天臥受欲者臥。由彼一切懶惰懈怠,下劣精進,勢力薄弱。
“問:以何因緣右脅而臥”,爲什麼要一定要右脅而臥呢?“答:與獅子王法相似故”,我們右脅而臥,第一個理由是跟獅子王,獅子是衆獸之王,獅子臥的時候是這樣子臥的,我們要學他。“法相似”,跟它相似的。
“問:何法相似”,什麼地方相似呢?“答:如獅子王一切獸中勇悍堅猛最爲第一“,爲什麼學獅子?因爲獅子在一切野獸之中最勇悍、最堅猛,又能夠堅決,又是勇猛,又是最勇敢的。所以說我們要學法,要學它一樣。我們要用獅子的勇悍,對其他的野獸,就是大象來了獅子敢咬的。其他的看到大的野獸來,逃也來不及,獅子就無畏,什麼大的小的它都不害怕。所以說要學獅子的原因就在此。就是煩惱來,再大的煩惱也不要害怕,就象獅子一樣地敢于沖上去,敢于拼搏,如果你看到大的煩惱來,逃掉,那就沒有用,所以說我們學獅子。
“苾刍亦爾,于常修習悎寤瑜伽,發勤精進勇悍堅猛最爲第一”。修悎寤瑜伽,對治五蓋,要像獅子一樣,勇悍堅猛,不要推诿。“由是因緣與師子王臥法相似”,因爲這個原因,所以要學獅子王睡的樣子。“非如其余鬼臥、天臥、受欲者臥”,“鬼臥”就是頭朝下的,俯,就是身體朝下地睡;“天臥”嘛仰天睡;“受欲者臥”左脅而眠,這個都是不好的。“由彼一切懶惰懈怠下劣。精進勢力薄弱”,這些睡法都是懶惰懈怠的,不能精進的,力量很微弱的,那麼這些都是不好的睡法了。尤其是佛教裏邊最是忌左脅而臥,這是說受欲者臥,貪著五欲的人左脅而臥,離欲的人右脅而臥。
那麼佛教裏邊也最忌左,我們這裏有些人不大懂。一切東西都要右繞,不能左繞,拿東西也不要左繞,這個要養成習慣。我記得在寶光寺,在繞塔,寶光寺有個舍利塔,也是佛的真身舍利。繞塔繞了一半,來了個老婆婆,她說你怎麼這樣繞的呢?我說你怎麼繞。她說我們右叁繞、左叁繞,這樣繞。我說:你是外道。(師笑)你看我們佛教只有右繞不能左繞的,左繞是反對佛,右繞是順佛。當然這些人也不懂事,也就跟她笑一笑,我們說佛教是這樣子轉的,不能左繞,信不信就由她——尤其外道是轉不過來,不是一句話轉得過來的。
又法應爾,如師子王右脅臥者,如是臥時,身無掉亂,念無忘失,睡不極重,不見惡夢。異此臥者,與是相違。當知具有一切過失。是故說言右脅而臥,重累其足。
獅子臥的第一個解釋因爲勇猛,“發勤精進”。第二個,“法應爾”——按了法應當如此,“如師子王右脅臥者,如是臥時身無掉亂”,因爲這樣子臥的時候有什麼好處,“身無掉亂念無妄失,睡不極重不見惡夢”, 獅子臥,法爾有這麼的功德,身不會掉亂。有的人睡覺,翻來覆去地,最過分的就是有人睡在床上還會掉到地下去,這個就是小孩子了。大的,一般長大了不會了。小孩子晚上翻身,翻了翻了就翻到床下邊去,這還是有的。我也看到過,這個我們親戚裏邊有這些事。那麼這個獅子臥就不會掉亂。“念無忘失”,也不會忘失正念。“睡不極重”,不會睡迷,死睡不會,睡得很警醒的。獅子是警醒的,以這樣的方式睡,天然會産生這個效果。“睡不極重不見惡夢”,還可以避免惡夢。“異此臥者與是相違”,反過來,如果你不這樣子臥的話,尤其是左脅而臥的話,那就是身要掉亂,念要忘失,睡要極重,乃至做惡夢。所以說不要其他的睡,其他的當然很多,仰臥、俯臥,還有就是左脅而臥,都不好。
臥的方法知道,獅子臥,那麼臥的時候該怎麼觀想呢?
雲何名爲住光明想巧便而臥?謂于光明相善巧精懇,善取善思,善了善達;思惟諸天光明俱心,巧便而臥。由是因緣,雖複寢臥,心不昏暗,如是名爲住光明想巧便而臥。
這個“善巧精懇,善取善思”我們抄過,就不要念了。那麼這個時候,就對這個光明相,想的是什麼光明呢?諸天光明,就是依身的光明,這樣子,這是一種方法,其他也可以,“巧便而臥”,以這個方法這樣的觀想,善巧方便而養息。“由是因緣”,這樣子的睡的因緣,“雖複寢臥心不惛暗”,雖然是睡,在養息,但是心沒有昏暗,心沒有糊塗,還是這個提高警惕的。這個是“住光明想巧便而臥”。那就是晝夜六時都在修行,如果你心昏暗的,惡夢連夜的這樣子睡覺,那這個時間就不在修行之中,那就是放逸了。這樣子作,是可以即使睡覺可以對法還有增益,不會浪費時間。
雲何正念巧便而臥?謂若諸法,已聞已思,已熟修習,體性是善,能引義利;由正念故,乃至睡夢,亦常隨轉。由正念故,于睡夢中,亦常記憶,令彼法相分明現前;即于彼法心多隨觀。由正念故,隨其所念,或善心眠,或無記心眠,是名正念巧便而臥。
“雲何正念巧便而臥”,他說得很仔細,“正念巧便而臥”,什麼一個情況,還要問。“謂若諸法已聞已思已熟修習,體性是善能引義利,由正念故乃至睡夢亦常隨轉”,“若諸法”,這說的是法光明。你對那些法已經聽到,已經思惟過,及成熟地修習過了。這些法體性是善的,能引義利——就是將來的利益安樂的。由這個正念的緣故,即使夢中也有這些法、法義隨轉。由正念的緣故,夢中也…
《定道資糧頌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