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全身舒適,最能養心。一般心髒病,高血壓,能自動痊愈,亦即妄想去除,又不昏沈,最最補心之法也,可望試之。常課仍以《上師供》《五字真言》爲主。
信上說“密宗同修”能否看?此是否一本書,本人未見過,不知內容如何,要先知內容後再能說。不過總的說,黃密宗大師一系列的書都可以看,近代人著作,知見正不正不敢說,不看爲好。非黃密之書,最好不看,看後除動搖自己信念外,余則一無好處。
書信一〇一
來信收訖,知二位身體有所好轉,甚慰!既已問過多珠師,一切聽從他安排就是。
開列早晚課誦,最好有個重點,即四皈依可多念些,白傘蓋祛邪,六字明治病亦可多念,余則維持不斷即可。
密宗對往生淨土,《上師供》後面說明有五力,臨終之時,依此決定往生,其中有破瓦法,已在上海傳過一次。五會念佛磁帶是歌音,不如廣化梵音念佛磁帶爲好,本寺流通處有請。
密宗,顯宗,在印、藏都能兼修淨土。《起信論》中明文說若今生修行,未能成就者,則可來世求生西方淨土,繼續修行,實即《廣論》中增上生的一種,所以修行人不要把密宗與淨土隔裂起來。而修淨土的也不能什麼法都不修,祗求往生安養,這就與大乘成佛度生之旨,有不符了,因淨土宗亦大乘之一宗,應當注意,出離心,菩提心若沒有乃至相似的生起,要求往生是困難的。而出離、菩提二心,是要修才會生起的。所以著于淨土的,應努力于這方面的學修。
信中知二位曾趕來杭州,但因轉車誤時,未遇,殊歉!
書信一〇二
接來信,知身上不適感,已基本消除,此上師叁寶慈悲加持所致,望繼續努力觀修,必獲更大加持,全部痊愈!
居士一心在道上會,對當地個別幾人對居士之流言蜚語,人身攻擊,置之度外,實可贊歎!彼等以卵撞石,毀謗正法,來日感果極可怖畏,實堪哀愍也。
居士早晚課誦可以行,且已得明顯加持與感應,甚慰!令郎日後可以培養信佛。
複信雖有時間不敷使用之感,但他人代複每致言不達意,不如自複,直捷了當也。
書信一〇叁
接來信,知悉壹是。
修持日課,可以用。修持方法可向久修居士核對,若無誤,則無妨。至于魔外幹擾,由于居士的曆史和身份,可能會有,但不足懼,堅持修法心不動搖,堅定信心,淨持戒律,久則自息。若功課太緊,完成之任務要求偏高,會産生疲厭,身體不支,甚至退失信心,故宜適當協調,以《四十二章經》調琴之喻,自作調整。
再則吾念經時替你回向,勿慮。某Z以頑固的毅力,戰勝了魔擾,諒居士早已聞知。
附珍貴南無寺壇城粉一包,有極大加持力,慎勿入口。
造屋時,可四周牆基撒一些。一般供養起來。
書信一〇四
來信收到。知目前依法修持,情況很好!至于雜念,那需要依奢摩他修九住心,這是修定階段的事了。《上師供》的密遮瑪和《五字真言》的百字明是海公上師的傳承,《四加行儀軌》中的是佛爺的傳承。隨哪一種均可,但不夾雜念,一般《上師供》、《五字真言》仍按原來念,表示傳承一致。
《五字真言》略本,能算不中斷,但不能充實求灌頂的座數。四皈依滿十萬未中斷的就算一個,若不滿十萬中間停了的,不能算數。
四月初四是文殊菩薩聖誕,大致在叁門,另外,本人不是四月初四日生辰。你供養的二百元到後,給你在文殊菩薩聖誕日燃燈供養。
書信一〇五
接12月5日來信,方知居士近一段時間備受病魔折騰,然亦是過去習外道之隱患,悉行去除,叁寶加持也,如感有力不勝處,可電請南無寺誦經加持,彼寺有多種祛魔、治病、消災、免難儀軌,可詳述病情,求多珠當家師安排。
居士等在患難中,能不忘叁寶,不退信心,極爲可嘉,誠如所雲,亦可視爲一種考驗,達到“一心皈命叁寶,絕不留戀外道”,爲來日健康長壽,多修佛法,建議向南無寺求誦經加持。
望安心療病休養,待體力恢複後,精進學修,爲當地居士作榜樣,爲佛教增光。
書信一〇六
來信見悉,唯侍者今日才持來,致宗大師聖誕節未能即時口複,殊歉!
居士深研《廣論》,對出離心已有感觸,甚慰!至于心理上的恐怖症,依居士所想辦法亦可,實則《廣論》中已說「增上生」,祗要今生努力、動機不錯,增上生是可靠的。
關于善知識問題,在依止根本上師之後,以後要親近的善知識,按依止法,應先向上師呈白,蒙允可才能行,希望仔細聽學《事師五十頌》,免犯錯誤。
書信一〇七
來信見悉,令媛宿世有怨,可虔念《藥師尊經》解怨釋結,消災免難,令其自念,家人也可幫助同念,如請戒行清淨之僧人爲彼念誦回向,較果更大。
再念四皈依(最好經傳授,如有藏地喇嘛可請傳)四句:皈依上師,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力量不可思議。
書信一〇八
接來信,知眼疾已平複,真是叁寶加持,甚慰!
念百字明,有人一千遍僅一小時,當然不會太清楚,居士念四小時以上,質量顯然較好,如感疲勞,可略減。
破瓦法依傳承,七日修一次,居士所見各相,可能即是多修之反映,各種現像都不必執,任之不理。長壽心咒21遍已足,七遍亦可。
念咒時,從此咒不覺念成那咒,這是妄想失念,應繼續持原來的,不令改換。居士等用功辦道,甚好!解脫心,菩提心,要提起。
書信一〇九
所問諸端:
1、道谛四相爲道、如、行、出。
2、愛取煩惱造業即有支,但這十二支又通稱有支。
3、內明即佛學,聲明即文學,因明即論理學,工巧、醫方,如名可知。
4、叁輪體空,如布施,無施者、受者及布施事。
5、《俱舍》比《廣論》好懂,《廣論》難在“止觀章”。
6、見與行不結合,見也難爲正見。
書信一一〇
兩次來信,都收到,很高興!你在學佛數年後進步極大,教理通達了不少,且能聯系實際,找出差距,甚慰!
居士與令尊之關系,以世間眼光看之,似太無情,棄汝而去。但從叁世因果來看,必定宿世別有因緣,才促使他這輩子這樣做。總之,一切恩怨親仇,皆如演劇,而所感果,莫不是流轉痛苦。多看《叁學》《廣論》逐漸使怨親平等,而後修七重因果,激發菩提心也。
爲償清宿世怨業及結來生化度之緣,你可以對令尊格外關心照顧,使他生起慚愧心,且爲作入佛之階梯。
居士于宗大師聖誕日所發十種大願甚好!要圓滿此大願,同樣要出離心、菩提心、空性正見,修圓滿,望以此爲目標,努力修行,菩薩大行。
出家修行是易行道,固然很好,但出家也要看因緣是否成熟,未成熟前,以在家身分修行亦好,不必過于勉強,而惱亂他人。
居士們發心製寶蓋圓幢,功德無量!
書信一一一
1、佛教“卍”是瑞相,佛叁十二大人相之一,意爲吉祥,清淨圓滿,又譯吉祥海雲,或曰吉祥萬德之所集。
2、關羽死後爲神,後遇智者大師皈依叁寶而作護法。
3、有些寺廟,將堯、舜、禹列入伽藍神供奉,如無依據,恐是民間對他們叁位的敬重而爲之。關羽是有曆史依據的。
4、關于成佛,則釋迦牟尼佛示現給我們看,必須出家,經過苦修乃能成就,在家修行最高能得叁果,再高則決定現出家相。菩薩示現,有時現在家相,但初地菩薩“心常欲出家”,以出家爲正規,成佛則必現出家相。
5、仲登巴上師雖是居士身分,但修的是苦行僧的道路,所以成就最大(主要對上師信心具足,如理依止)。
書信一一二
關于你一封長信,沒有繁冗之感,反而很高興,因爲你是一位真正學佛的居士。你的問題:
一、你四皈依念的誠,已有感應了,你以前念的和今年皈依後念的可以一起算,但越多越好(總數)。
二、你把念誦功德回向給一切有情,這是大乘的發心,很好!
叁、你的夢境,說明你念四皈依已有效果了,見不到觀世音菩薩的頭,是功夫還差一些,以後要加緊用功,以感謝叁寶對你的慈悲示現。
書信一一叁
來信收訖,因在外地弘法才回,遲複是歉!
《科頌》所談是理,具體修法在儀軌,也可以按《科頌》一段一段去思惟。
某L,許多居士反映他有附體(前練過氣功),可能他代請的法本磁帶有問題,但自己一心持咒,也可以解除,舊帶能修理,則盡量修好,實不能修則放(淨處)一邊。勿丟與穢物垃圾處。
《上師供》、《五字真言》與大家一起學了。實際上參加會供就是傳了,不知你寫的所謂“學了”是不是本人傳了,如本人不在場,那就未傳,未傳的法當然不能學,如參加會供或本人親口傳了,則無妨。
人工流胎是殺人罪,四加行中的忏悔法都能忏,沒有其它更好的法了,此是最高的!
供養款一般都寄收據來,本人寫過多次。
打卦不要做,一切依戒律做,就不會錯。
《科頌講記》請問贈送處有無余書,以前印過。
書信一一四
來信收到,知居士勸化母親,聽經,此是大孝!不知她皈依過了沒有?如果皈依叁寶了,那真是功德無量,培了大福,能感現生受報了,你母親已向善方面進步,好好培養她的善根,雖然你們性格合不來,常會起矛盾,但思惟她對你十月懷胎,受了很多苦,又把你從小養大,恩德是極大的,很多人把女嬰拋棄了,她沒有這麼做,這就是恩啊!多多觀想她的恩德,也多多觀想她的功德(人總有好的一面),就會生起感情和恭敬心,到時你們關系就融洽了,一切以佛法的原則來協調你們的關系。
書信一一五
接來信,知學佛後,精進學修覺悟提高,對無始以來,尤其是能憶知的今生罪惡,一齊發露忏悔,忏悔之要知罪知墮(將來墮惡趣受苦)更障聖道,于是發出猛利心,後決不更造,再修大禮拜或百字明等忏悔法,決定能忏淨。
爲自己及一切父母超脫輪回苦海,爲使一切有情得究竟大樂,自己應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荷負利有情之重擔,不惜犧牲一切,以此心修忏悔法,能速盡業障。
書信一一六…
《智敏上師書信160篇》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