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 如果你的修行層次只是著重在個人的五蘊身心方面,只是著重在內身、內受、內心、內法方面,很容易會形成「井底青蛙」之見,形成一種「以管窺天」,這方面你要清楚看到。佛陀要幫助我們破解五陰以及四念住,是要讓我們對五陰身心的如實了知、如實了悟,但是在實證實修方面,一樣告訴你要內身、外身,內、外身都是修到、都要覺察到,你才能夠突破、才能夠超越,而不是說修了四念住之後,你就馬上能夠證果。縱使你整個四念住階段都是很認真的在修,還是未必能夠證果,除非你能夠看到法界的這些種種,真的能夠看到活生生的法、處處都能夠見法,不是只有在禅坐、禅修區裏面才見法,你要處處都能夠見法。
這時候在你生活的曆緣對境之中,不只是在禅修才有外境,生活中的曆緣對境都是在跟境界在接觸,你要處處去見法,才能夠真的來到證果。如果你沒有超越的話,就只是在「見樹不見林」的階段,當然不是說個人五蘊身心方面的修練不重要,那的確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你的「自我」沒有完整統合,你是沒辦法來到對外界的「如實觀」,你自己的內心世界就都在裏面擺不平,「自我」都在那裏厮殺拉扯了,你怎麼能夠去看到法界的奧妙呢?你是看不到的!
如果你一直在「自我」展現,想要構築你的夢幻世界,這時候告訴你要看到真實的法界,你也會不敢看、不敢面對,因爲「自我」是很狡猾的,它總是要逃避的,它不敢面對這個法界。爲什麼呢?因爲它怕見光死啊!因爲自我、小我跟整個法界一比較起來就相形見拙,它原本認爲:我是、我能啊!結果跟整個法界一比起來,當然就不敢照見,所以就躲避起來了。
如果沒有真正要曆經大死一番,這一個關卡你就突破不了,就不敢去看法界的這些法。你一直要在「自我」成就、我是、我能…,就會不敢去看到整個法界,你會去否定。就算你去看,還是用「自我」去看,會故作態勢的說:這沒什麼啊!還是以自我封閉的世界在看,一樣不是否定,不然就是看不到(視而不見),因爲他不敢掀開「自我」的金鍾罩,當他一掀開看到這整個法界,就變成小巫見大巫,他原先所鞏固的「自我」就沒有存在的余地,那個「自我」就趕快躲回去。如果你真的決心要大死一番,就不一樣啦!這時候真正的智慧才會開啓,你的心量才會真正打開,你的十個結也才會真正的一一松開、斷除,這就是要協助大家把解脫之路探究得更清楚。
「所謂的成長,通常是指個人的眼界在內在的深度或外在的廣度上的擴展,這正是意識層次圖向下取向意思,向下深入一層,便表示他的心靈領域又擴大了一層。成長就是重新分配、重新劃界、重新組合。是自我邁向更深、更廣、更豐富之境的心路曆程。」(第27頁)這一段描述非常好,我們講說「心靈成長」,你的心靈要怎麼成長?真正佛教所講的「證果」、「解脫的境界」,就是整個「心靈成長」的過程。當你的視野不斷的開展,你的心胸不斷的開展,你的智慧不斷的提升,而這個開展及提升這些,根源是來自于你有向內反觀,你越有內觀,越深入你的內心世界去覺察,就可以把那「十個結」一一去除,去除一個結,你的心靈就成長一分。
所以,「成長」指的就是個人的眼界,也就是我們的六根、我們的心,在內在的深度或是外在廣度上的擴展,這個眼界不光是講「眼根」,是我們的智慧眼。你的心要不斷的明覺,然後越向內看,你的深度會加深,廣度也會加深。「向下深入一層」便表示他的心靈領域又擴大了一層。「心靈成長」就是心靈上重新分配、重新劃分、重新組合。是「自我」邁向更深、更廣、更豐富之境的心路曆程。
「成長」就是從這樣的界線越來越向下延伸,因爲在越上面,就表示界線越多,就是生活在越狹小的世界,你的苦海越無邊。成長的過程就是你越向內看,越向你的內心裏面深層去看,看種種的界線、種種的隔閡、種種的痛苦、沖突、矛盾、不安,然後慢慢的如實去面對、逐漸的超越,這就是「心靈的成長」。
如果我們以太極圖來講,衆生如果越向下,視野就越狹小,心胸就越狹小,當你越向下,會怎樣呢?無邊的苦海啊!包括修行也是這樣,如果你要在支流末節上面繞,會修個沒完沒了。如果你一直在那裏對治,看到什麼,就對治什麼!看到什麼,你就對治什麼!把外境認爲是賊,把外境認爲跟你是對立的。所以,當你的六根跟六塵接觸時,常常都會在自責:「我又有漏了」有漏,就要去對治!要怎樣啦…。你都是在這支流末節上一直耍弄,這樣外境的種種還有很多等著你去應付呢!
因爲你的「六根」每天都會跟「六塵」接觸,如果把外境的一切種種際遇認定是你的敵人,你的心跟境不能夠統合,就有修不完的行,甚至還有可能修個叁大阿僧祇劫、叁十億年,你都還在修個沒完沒了。所以,當你慢慢去體悟之後,真的要不斷的提升,你如果提升一層上來,你的視野就越廣,而且也就越省事。如果你能夠慢慢的一直提升上來,就是「心靈智慧的成長」。從井底青蛙狹小的視線慢慢的提升,提升一層所看到的範圍世界就越廣,你越提升一層,「自我」就不斷的成長突破,如果能夠來到「終極意識」、來到「一體世界」,也唯有「無我」,才能夠來到這個層級。
只要你還有「我」,就有「我」跟「非我」,只要你的內心世界還有「我」,如果還沒有來到「一體世界」,你頂多是來到「超人格」的極致層面,因爲你還有「我」的存在,這時候你的心量雖然已經是非常廣大了,是人間所稱許的聖賢、聖人,但是你還有很多的「另一半」,只要你還有「自我」,就沒有真正溶入「一體世界」裏面,所以你必須一定要有真正大死一番的決心,才能夠真的來到「無我」的世界。
整個修行之路就是不斷的「心靈成長」,不斷的超越提升,不要只是以頭腦知見在聽聞修練,不只是裝填一些知識、知見而已,而是要用心靈來聽聞體會,真的要「歸零」,把過去的知識、知見放下,隨時「歸零」,才能夠不斷的跳脫、提升、超越,要有讓自己大死一番的決心與魄力,當「自我」大死一番之後,你才會超越、才會跳脫啊!不然,你就只是一直在原來狹小的世界框框裏面運轉。如果真的能夠「歸零」,你每次的聞思精進、修行都會是不斷的在成長,再加上又不斷的親身去實行、去實踐,你就是一直在提升、提升。如果能夠真的「歸零」,身心柔軟下來,你就會不斷一直的脫胎換骨、大徹大悟。所以,什麼叫做「成長」?就是不斷的讓自己有無限的可能,讓自己真的展現無限的可能,把視野心胸擴大、再擴大。
《心靈成長·事事本無礙(叁)》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