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心灵成长·事事本无碍(三)▪P3

  ..续本文上一页  如果你的修行层次只是着重在个人的五蕴身心方面,只是着重在内身、内受、内心、内法方面,很容易会形成「井底青蛙」之见,形成一种「以管窥天」,这方面你要清楚看到。佛陀要帮助我们破解五阴以及四念住,是要让我们对五阴身心的如实了知、如实了悟,但是在实证实修方面,一样告诉你要内身、外身,内、外身都是修到、都要觉察到,你才能够突破、才能够超越,而不是说修了四念住之后,你就马上能够证果。纵使你整个四念住阶段都是很认真的在修,还是未必能够证果,除非你能够看到法界的这些种种,真的能够看到活生生的法、处处都能够见法,不是只有在禅坐、禅修区里面才见法,你要处处都能够见法。

  这时候在你生活的历缘对境之中,不只是在禅修才有外境,生活中的历缘对境都是在跟境界在接触,你要处处去见法,才能够真的来到证果。如果你没有超越的话,就只是在「见树不见林」的阶段,当然不是说个人五蕴身心方面的修练不重要,那的确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你的「自我」没有完整统合,你是没办法来到对外界的「如实观」,你自己的内心世界就都在里面摆不平,「自我」都在那里厮杀拉扯了,你怎么能够去看到法界的奥妙呢?你是看不到的!

  如果你一直在「自我」展现,想要构筑你的梦幻世界,这时候告诉你要看到真实的法界,你也会不敢看、不敢面对,因为「自我」是很狡猾的,它总是要逃避的,它不敢面对这个法界。为什么呢?因为它怕见光死啊!因为自我、小我跟整个法界一比较起来就相形见拙,它原本认为:我是、我能啊!结果跟整个法界一比起来,当然就不敢照见,所以就躲避起来了。

  如果没有真正要历经大死一番,这一个关卡你就突破不了,就不敢去看法界的这些法。你一直要在「自我」成就、我是、我能…,就会不敢去看到整个法界,你会去否定。就算你去看,还是用「自我」去看,会故作态势的说:这没什么啊!还是以自我封闭的世界在看,一样不是否定,不然就是看不到(视而不见),因为他不敢掀开「自我」的金钟罩,当他一掀开看到这整个法界,就变成小巫见大巫,他原先所巩固的「自我」就没有存在的余地,那个「自我」就赶快躲回去。如果你真的决心要大死一番,就不一样啦!这时候真正的智慧才会开启,你的心量才会真正打开,你的十个结也才会真正的一一松开、断除,这就是要协助大家把解脱之路探究得更清楚。

  「所谓的成长,通常是指个人的眼界在内在的深度或外在的广度上的扩展,这正是意识层次图向下取向意思,向下深入一层,便表示他的心灵领域又扩大了一层。成长就是重新分配、重新划界、重新组合。是自我迈向更深、更广、更丰富之境的心路历程。」(第27页)这一段描述非常好,我们讲说「心灵成长」,你的心灵要怎么成长?真正佛教所讲的「证果」、「解脱的境界」,就是整个「心灵成长」的过程。当你的视野不断的开展,你的心胸不断的开展,你的智慧不断的提升,而这个开展及提升这些,根源是来自于你有向内反观,你越有内观,越深入你的内心世界去觉察,就可以把那「十个结」一一去除,去除一个结,你的心灵就成长一分。

  所以,「成长」指的就是个人的眼界,也就是我们的六根、我们的心,在内在的深度或是外在广度上的扩展,这个眼界不光是讲「眼根」,是我们的智慧眼。你的心要不断的明觉,然后越向内看,你的深度会加深,广度也会加深。「向下深入一层」便表示他的心灵领域又扩大了一层。「心灵成长」就是心灵上重新分配、重新划分、重新组合。是「自我」迈向更深、更广、更丰富之境的心路历程。

  「成长」就是从这样的界线越来越向下延伸,因为在越上面,就表示界线越多,就是生活在越狭小的世界,你的苦海越无边。成长的过程就是你越向内看,越向你的内心里面深层去看,看种种的界线、种种的隔阂、种种的痛苦、冲突、矛盾、不安,然后慢慢的如实去面对、逐渐的超越,这就是「心灵的成长」。

  如果我们以太极图来讲,众生如果越向下,视野就越狭小,心胸就越狭小,当你越向下,会怎样呢?无边的苦海啊!包括修行也是这样,如果你要在支流末节上面绕,会修个没完没了。如果你一直在那里对治,看到什么,就对治什么!看到什么,你就对治什么!把外境认为是贼,把外境认为跟你是对立的。所以,当你的六根跟六尘接触时,常常都会在自责:「我又有漏了」有漏,就要去对治!要怎样啦…。你都是在这支流末节上一直耍弄,这样外境的种种还有很多等着你去应付呢!

  因为你的「六根」每天都会跟「六尘」接触,如果把外境的一切种种际遇认定是你的敌人,你的心跟境不能够统合,就有修不完的行,甚至还有可能修个三大阿僧祇劫、三十亿年,你都还在修个没完没了。所以,当你慢慢去体悟之后,真的要不断的提升,你如果提升一层上来,你的视野就越广,而且也就越省事。如果你能够慢慢的一直提升上来,就是「心灵智慧的成长」。从井底青蛙狭小的视线慢慢的提升,提升一层所看到的范围世界就越广,你越提升一层,「自我」就不断的成长突破,如果能够来到「终极意识」、来到「一体世界」,也唯有「无我」,才能够来到这个层级。

  只要你还有「我」,就有「我」跟「非我」,只要你的内心世界还有「我」,如果还没有来到「一体世界」,你顶多是来到「超人格」的极致层面,因为你还有「我」的存在,这时候你的心量虽然已经是非常广大了,是人间所称许的圣贤、圣人,但是你还有很多的「另一半」,只要你还有「自我」,就没有真正溶入「一体世界」里面,所以你必须一定要有真正大死一番的决心,才能够真的来到「无我」的世界。

  整个修行之路就是不断的「心灵成长」,不断的超越提升,不要只是以头脑知见在听闻修练,不只是装填一些知识、知见而已,而是要用心灵来听闻体会,真的要「归零」,把过去的知识、知见放下,随时「归零」,才能够不断的跳脱、提升、超越,要有让自己大死一番的决心与魄力,当「自我」大死一番之后,你才会超越、才会跳脱啊!不然,你就只是一直在原来狭小的世界框框里面运转。如果真的能够「归零」,你每次的闻思精进、修行都会是不断的在成长,再加上又不断的亲身去实行、去实践,你就是一直在提升、提升。如果能够真的「归零」,身心柔软下来,你就会不断一直的脱胎换骨、大彻大悟。所以,什么叫做「成长」?就是不断的让自己有无限的可能,让自己真的展现无限的可能,把视野心胸扩大、再扩大。

  

  

《心灵成长·事事本无碍(三)》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