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63 《金剛經》的研究(沈家桢)▪P14

  ..續本文上一頁生了,那些被節節斬斷的手足耳鼻都還複如舊。修行人又發願:「願我成佛時,第一個先度大王。」這位修行人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前身,而這位歌利王就是佛陀成佛後,去鹿野苑度五比丘中的第一位憍陳如的前身。

  回過頭來看看《金剛經》的「我

  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

  各位,現在讓我念一段《金剛經》的經文,以說明今天講這個故事的緣由。佛說「須菩提!如我昔爲歌利王割截身體,我于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應生嗔恨。」反過來講,如果生氣懷恨,即是著了我、人、衆生、壽者四相。換句話說,生氣動火,就是極明顯也是最容易犯的我、人、衆生、壽者的形相。是什麼人在生氣呀?是我,這是我相。生氣一定有個對象,這是人相。生氣是爲了各種不同的緣由,這是衆生相。生了氣可以一天不吃飯,這是壽者相。

  各位,請您想一想,您在這一生之中可曾生過氣?我自己呢?慚愧得很,我就生過好幾次的氣,有時甚至可以爲一件極小的事而生氣。去年莊嚴寺的夏令營中,許多可愛的小朋友表演蘇東坡「八風吹不動,一屁過江來」的故事。有一天,蘇東坡自認在禅方面已有很大的收獲,遣仆送一首偈呈對江的佛印禅師,禅師打開一看「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禅師閱後在原紙上批「放屁」。仆人把信帶回給主人,蘇東坡一見禅師批了放屁兩個字,立刻過江去質問。蘇東坡之所以過江去和禅師算帳,表示他生了氣,所以雖然自以爲八風吹不動了,還是被一屁打過江去,這就是因爲著了我、人、衆生、壽者四相。

  當然生氣有輕有重,皺皺眉頭,心裏不高興也是生氣,這是輕的;可是,是誰在皺眉頭呀?是我在皺眉頭,即有我相。爲了誰而皺眉頭呀?有了人相。是什麼原因在皺眉頭呀?乃是衆生相。皺了一秒鍾的眉頭叫壽者相。所以皺眉頭雖然是極輕微的生氣,也著了我、人、衆生、壽者四相。怒發沖冠、拔槍相見,這是重的生氣。懷恨在心、尋求報複,這是更重的生氣,都一樣的著了我、人、衆生、壽者四相。

  以上舉了幾個例子,希望各位對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有個粗淺的印象,現在就文字的意義做一簡單的說明:

  經注中對四相的解釋很多,有深有淺,根據我有限的知識,以《圓覺經》中的經文爲最深入,可是這部經是佛陀對大菩薩們講解的道理,對我們來講恐怕太深,不易了解,若好高骛遠,也許反而不易幫您修行,不過各位如果有興趣的話,不妨讀一讀《圓覺經》的淨諸業障菩薩品,可以對我、人、衆生、壽者(該經中譯壽者爲壽命)的深度有一個印象。今天的題目是淺談,就照淺而易于明了的意義來說明。

  有的人說:「一個人在一生中字眼用得最多的是『我』這個字。」這個結論正確與否,我們姑且不去管它,但每個人將「我」看得十分重要,則是事實。在座的可曾聽過陳綱居士在大覺寺的演講,他的題目就只是一個「我」字。他將「我」的涵義發揮得淋漓盡致,後來在美佛慧訊的第二、第叁期中也刊登了,各位不妨將這篇講詞再拿出來看一看。

  我相不僅是說有我的形相,也包括了表現在外的我的觀念、見解、情緒,凡一切由我爲中心而産生的腦筋作用都是我相。所以前面的例子中生氣光火是我相,嗔恨也是我相。生氣嗔恨總有個對象,這對象就叫做人相。人相不一定是人,你對狗也可以生氣。再如一件事你老是做不好時,你說我真恨死了,雖然你自己也不清楚到底是恨你自己呢?還是恨這件事?或者恨其他什麼的,這些也都是我相人相。如果對象不止一個,就成了衆生相。凡是有時間觀念的,即是壽者相。不論是多久,或者有過去、現在、未來叁世或只是一刹那都是壽者相。所以有一次趙真覺居士用空間時間來表明我、人、衆生、壽者四相,也有他獨到的見地。總之,我、人、衆生、壽者四相,實在包括了人生的一切,而這一切都是虛妄不實的,我們卻沈醉在這四相之中,跳不出來,把它認爲實有、執著不放,一切煩惱苦痛都由此而生,一切無明流轉也由此而起。所以佛陀在《金剛經》中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又說「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又說「以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也即是「則名諸佛」。由此可見我、人、衆生、壽者四相不僅重要,而且是學菩薩道,上求佛道,下化衆生的必經之途,非將四相徹底破除,不得圓成佛道。

  破除四相並不容易,今天我們是淺談,所以我只貢獻各位一點我自己的經驗,即是減少生氣,您氣生得愈少,對四相的執著也就愈少。至于怎樣方可以減少生氣呢?要看每個人的宿業因緣,但有一個要訣,就是不要怨人。

  各位不妨自己體驗一下,您如果在怨人或責備人的時候,是不是往往會生氣?而且可以因爲生氣,就愈怨人愈責備人;而愈怨愈責備,氣就愈大。反之,責己往往會自己原諒自己,一下子就忘了,氣也生不起來。古人說「責己嚴而待人寬」確實是經驗之言,可以減少生氣嗔恨。從佛法的觀點講,就是可以減輕對我、人、衆生、壽者四相的執著,願各位得到受用,謝謝各位。

  (注一)欲結:有欲望的缺點。

  一九九一年一月廿日講于紐約大覺寺

  (二十叁)再談「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

  我、人、衆生、壽者四相的根源,簡單的講,即是我相。因爲有了我,有了一個我的觀念,這是我的,我認爲這是對的,那是錯的;我喜歡,我討厭等就有了我相。有了我,而後就有你、有他、有大衆、有一切的一切、有空間、有時間、有世界、有生死,也就是說有人相、衆生相、壽者相。所以這四相的根源是我相。今天我們再談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將以我相爲主題。各位只要掌握住我相,其他叁相自會自動追隨。

  我相和我見

  《金剛經》裏面佛陀除用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這四個名詞外,還用了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用最簡單的解釋,凡見諸形相的叫做相,譬如臉孔漲得通紅,大聲和人爭辯,是我相;在爭辯的背後就有一個我見(見解或者是意見的見)。正因爲有了這個我見,才會和人爭辯,才會現出臉紅大聲的我相。相可以見(看見的見,包括其他的感覺如聽見),但見(見解的見)的本體卻不能看見,所以見比相更深一層。

  相並不一定必須先有見。譬如我這個身體──五官四肢,也是我相;嬰兒呱呱地叫,是人一出世就有的相;皮膚破了,血會向外流,這也是相。這些都可以說是自然現象,並不需要先有我見。所以見固然比相深,可是相的範圍比見廣,而且有許多的我相並不重要,實在不需要破除。譬如說,饑來吃飯、倦來眠,一個開悟的人也有這些相。可是強詞奪理,拔刀相鬥就不是應該保留的相,而應該明白它背後的見。

  因此修行從見上著手,要遠比在相上做功夫爲重要,心淨則國土淨,如果貪嗔癡慢疑等我見能逐漸減輕消除,則沈淪六道造業受苦的我相,也自然會淡薄泯滅。

  上次在紐約大覺寺講「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淺談」之後,有一位朋友對我說:「您說生氣、怨人、責備人即是著了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這正好說到我的毛病,謝謝您給我的指點,以後我見了人一定盡量恭維、稱贊。」各位,你們聽了,覺得怎麼樣呢?當然贊歎稱譽他人,總比怨人責備人好,可是在一個人還沒有證悟之前,贊歎稱譽往往是有動機、有目的的,尤其是恭維。所以還是著了我人衆生壽者四相。是什麼人在稱贊呀?是我,這是我相;恭維誰呀?恭維某某人,這是人相;因爲這種種貪嗔癡的理由而恭維,這是衆生相;繼續的恭維是壽者相,所以一樣是著了我人衆生壽者四相。

  不僅如此,如果你說我既不責備人、也不恭維人,我心中空空洞洞,什麼都沒有,那就對了嗎?還是不對!是誰心中空空洞洞呀?這還是著了我相。甚至于發願要往生西方,想成佛作祖,都是著了我相。《圓覺經》中佛對大菩薩們說:「其心乃至證于如來,畢竟了知清淨涅槃,皆是我相!」我相的難除如是,各位,讓我們慢慢的研究下去。

  《金剛經》裏有幾句經文,大家都熟悉,現在我們一起來念一念:「是諸衆生,無複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衆生,若心取相,則爲著我人衆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衆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衆生壽者。」

  各位,上次我們講一個人生氣、怨人、責備人是著了我人衆生壽者相,這很明顯的都是心中取了相。佛說:若心取相,則爲著我人衆生壽者。這一段我想大家沒有疑問。

  責備人是不好,要贊美人,這是一種教法,也可以說是佛法中的修行辦法,所以是法相。這第二種人,他心中不怨人不責備人而是贊美人,這是他取了法相。現在佛說,若取法相,即著我人衆生壽者,換句話說,似乎法相也不應該取。可是佛法即是法相,誦經拜佛、忏悔求福、十善道、布施持戒,甚至于發願往生西方,念阿彌陀佛,都是法相,現在佛說,若取法相,也著我人衆生壽者,這就比較難以理解,須得細心研究。

  第叁段「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衆生壽者。」這就更難懂了。首先,什麼叫非法相?各位,有人歡喜講一講嗎?很好,我們歸納起來,有兩種人,佛說是取了非法相。

  第一種人是不明因果、不信因果,滿腦的貪嗔癡慢疑,認爲一切法(包括法律)都不能束縛他,所謂無法無天,這種人是取了非法相。

  第二種人是誤解佛法的空,以爲什麼都是空無所有,既沒因果,也無所謂善惡,這種人不是消極沈寂,就變成任性亂爲、造惡多端,這種人也取了非法相。這比取法相更難破除,所以佛說,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衆生壽者。

  是什麼人在取非法相呀?是我。

  所以佛…

《63 《金剛經》的研究(沈家桢)》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