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腦上讀《金剛經》
──多媒體光碟「《金剛經》專集」編輯筆記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乃是一誇張的比喻。
會用此光碟,勝讀十年書,乃是一縮水的經驗。
目 錄
緣 起
一、《金剛經》之源頭淵源
二、《金剛經》的中文譯本
叁、爲何鸠摩羅什譯本流傳最廣?
四、「四句偈」何所指?
五、《金剛經》之科分
六、昭明太子之叁十二分
七、《金剛經》二周說
八、「雲何應住」和「應雲何住」
九、《金剛經》八卷說
十、關于「彌勒菩薩偈頌」
十一、傅大士可曾寫頌?
十二、《金剛仙論》肯定是華人所撰
十叁、關于慧能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口訣》
十四、略說《金剛經》論注之曆史沿革
煩瑣的古印度經論
第一本中國式的注釋
集大成之吉藏《金剛般若疏》
《金剛經》結構分析之濫觞
帝王之推波助瀾
禅入《金剛》
儒佛攜手
後記 對電腦中文化的一點思考
緣 起
一九九四年春,紐約上州,一幢簡樸的小屋中,不尋常的主人,接待了一位不尋常的客人。
主人,是鼎鼎大名的沈家桢居士,當年的「船王」,傾家興佛的大菩薩、大護法。
客人,是一位美國人,卻是一個喇嘛。他一口英語,但帶來的手提式電腦屏幕上,卻全是蝌蚪般彎彎曲曲的梵文──原來他是一位學者,專門從事把梵文佛經輸入電腦,製作多媒體光碟的工作。
當 Michael Roach 教授把那小巧的、铮亮的光碟放到電腦中去時,一個奇妙的世界呈現了,一個火種點燃了,一個宏偉的理想産生了,一個浩大的工程發動了……一年半以後,中文《金剛經》多媒體光碟測試版完成;又一年半,正式版「《金剛經》專集」問世。
富于曆史感的中國人,喜歡結集典藉,往往一部叢書、一輯集成、一套彙編,就涵蓋一個時代、一個領域,窮盡一個主題、一個作者。即使在如此之背景下,稱光碟「《金剛經》專集」爲集《金剛經》之集大成者,也不爲過。
小小一張光碟中,收羅如下:
(一)六種中文《金剛經》之譯本
﹝1﹞後秦鸠摩羅什譯本 《大藏經》No.235
﹝2﹞元魏菩提流支譯本 《大藏經》No.236
﹝3﹞陳真谛叁藏譯本 《大藏經》No.237
﹝4﹞隋笈多譯本 《大藏經》No.238
﹝5﹞唐玄奘譯本 《大藏經》No.220(《大般若經》577卷第9分)
﹝6﹞唐義淨譯本 《大藏經》No.239
(二)誦念鸠摩羅什譯《金剛經》之錄音(有國語、臺語、廣東話和客家話可選擇)。
(叁)叁部佛學辭典(丁福保編《佛學大辭典》、普潤法雲編《翻譯名義集》和陳義孝編《佛學常見辭彙》,並附有九十叁張圖表和二百二十一幅圖片)。
(四)六十種《金剛經》注疏論著
偈頌
﹝7﹞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彌勒菩薩偈頌 有二譯系 流支譯取《大藏經》No.1511;義淨譯取《大藏經》No.1514
﹝8﹞梁朝傅大士頌金剛經 《大藏經》No.2732
經論
﹝9﹞金剛般若論(宋元版)(無著造 笈多譯) 《大藏經》No.1510-1
﹝10﹞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明版)(無著造 笈多譯) 《大藏經》No.1510-2
﹝11﹞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天親造 流支譯) 《大藏經》No.1511
﹝12﹞金剛仙論(金剛仙造 流支譯) 《大藏經》No.1512
﹝13﹞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釋(無著造 義淨譯) 《大藏經》No.1513
﹝14﹞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破取著不壞假名論(功德施造 地婆譯) 《大藏經》No.1515
經注
﹝15﹞金剛般若波羅密經注(晉 僧肇) 《續藏經》第38冊
﹝16﹞金剛般若經疏(隋 智顗) 《大藏經》No.1698
﹝17﹞金剛般若疏(唐 吉藏) 《大藏經》No.1699
﹝18﹞佛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略疏(唐 智俨) 《大藏經》No.1704
﹝19﹞金剛般若經贊述(唐 窺基) 《大藏經》No.1700
﹝20﹞金剛般若論會釋(唐 窺基) 《大藏經》No.1816
﹝21﹞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口訣(唐 慧能) 《續藏經》第92冊
﹝22﹞禦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宣演(唐 道氤) 《大藏經》No.2733
﹝23﹞金剛般若經旨贊(唐 昙曠) 《大藏經》No.2735
﹝24﹞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唐 宗密) 《大藏經》No.1701
﹝25﹞金剛般若經依天親菩薩論贊略釋秦本義記(唐 知恩) 《大藏經》No.2736
﹝26﹞金剛波若波羅密經並注(唐 慧淨) 《續藏經》第38冊
﹝27﹞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注解(明 宗泐 如卺) 《大藏經》No.1703
﹝28﹞金剛經百家集注大成(明 永樂皇帝) 普門文庫
﹝29﹞金剛般若經演古(明 寂焰) 《續藏經》第40冊
﹝30﹞釋金剛經(明 真可) 《續藏經》第39冊
﹝31﹞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破空論(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觀心釋)(明 智旭) 《續藏經》第39冊
﹝32﹞金剛決疑(明 憨山) 《續藏經》第39冊
﹝33﹞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筆記(明 如觀) 《續藏經》第39冊
﹝34﹞金剛經宗通(明 曾鳳儀) 《續藏經》第38冊
﹝35﹞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鎞(明 廣伸) 《續藏經》第39冊
﹝36﹞金剛正眼(明 千松) 《續藏經》第39冊
﹝37﹞金剛般若經略談(明 衡觀) 《續藏經》第39冊
﹝38﹞金剛略疏(明 元賢) 《續藏經》第39冊
﹝39﹞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補注(明 韓岩) 《續藏經》第92冊
﹝40﹞金剛經如是解(明 張坦翁) 《續藏經》第39冊
﹝41﹞新 大乘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音釋直解(明 圓杲) 《續藏經》第39冊
﹝42﹞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心印疏(清 溥畹) 《續藏經》第40冊
﹝43﹞金剛直說(清 成鹫) 《續藏經》第40冊
﹝44﹞金剛經石注(清 石成金) 《續藏經》第40冊
﹝45﹞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懸判疏鈔(清 性起) 《續藏經》第92冊
﹝46﹞金剛般若經偈會本 金剛新眼疏經偈合釋 金剛新眼疏經偈合釋懸示(清 通理) 《續藏經》第39冊
﹝47﹞金剛經正解(清 龔概) 《續藏經》第92冊
﹝48﹞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郢說(清 徐發) 《續藏經》第39冊
﹝49﹞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淺解(清 王錫 ) 《續藏經》第39冊
﹝50﹞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義脈(太虛) (《太虛全集》五編「法性空慧學」)
﹝51﹞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錄(太虛) (《太虛全集》五編「法性空慧學」)
﹝52﹞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釋(太虛) (《太虛全集》五編「法性空慧學」)
﹝53﹞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義(江味農)
﹝54﹞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倓虛)
﹝55﹞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印順)
﹝56﹞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義(吳潤江)
﹝57﹞金剛經中道了義疏(慈舟)
﹝58﹞金剛經講錄(道源)
﹝59﹞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圓瑛)
﹝60﹞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達理)
﹝61﹞金剛經說什麼(南懷瑾)
﹝62﹞《金剛經》的研究(沈家桢)
感應傳
﹝63﹞持誦金剛經靈驗功德記(唐) 《大藏經》No.2743
﹝64﹞金剛般若經集驗記(唐 孟獻忠) 《續藏經》第149冊
﹝65﹞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感應傳(唐) 《續藏經》第149冊
﹝66﹞金剛經持驗錄(許添誠)
上千萬字,所有的文字都是四校以上,且全部重新編排,新式標點和統一分科。一千個日夜,多少心血和奉獻!特別是沈居士,八十余高齡,無數的信件和客人……但他居然參予了「專集」中所有文字的校對標點工作;而全部文字的校定,他一人獨力擔下!還要加上財務、人事、組織、聯絡……若非親眼目睹,簡直無法想象!沈居士的願力與精進,直予人「高山仰止」之感!「景行行止」之歎!
正是沈居士的影響和感诏,促使筆者下決心撰寫本書。
筆者本系一介書生,鎖定佛學爲畢生研究之業。閉門書齋,潛心撰述,企望業有所成,再帶幾個學生,也無愧此生。但或是宿業使命,命運所趨,早就過了不惑之年,英文也全部還給了老師,居然占了年輕人的名額,被哈佛大學燕京研究所邀爲訪問學者。又大概是前世因緣,在波士頓一年,什麼地方都沒去過,偏偏會摸到遠在紐約上州。與沈居士談了十分鍾,我又成了「世界宗教研究院」的特聘研究員,當時是九叁年夏天。
當「《金剛經》專集」正式版問世,一個盤旋腦海好久好久的念頭也成熟了。
「專集」是一專題資料庫,但與傳統的圖書館相比,它有著不可比擬的優點──體積小,便于攜帶;容量大,易于複製;不怕蟲蛀,利于保管……最重要的,是光碟所具的自動檢索功能,乃是傳統圖書館所沒有的。但是,無論如何,它還是一種資料庫,其目的,是供人使用。
然而,「近水樓臺」,我在製作「專集」的過程中,差不多對光碟中所有的經論都通讀了一遍,恰似古人閉關閱藏。作爲一個學者,我當然會對所讀的經典有所理解、有所體會、有所分析、有所歸納、有所批評……
更重要的是,我已嘗到了電腦檢索的甜頭──當年我撰寫《禅淨合一流略》(臺灣叁民書局「現代佛學叢書」一九九七年十一月版)一書,寫到永明延壽(904-975)之「四料簡」:
有禅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
無禅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有禅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爲人師,來世爲佛祖。
無禅無淨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
産生了疑問,我認爲延壽不…
《64 《在電腦上讀金剛經》(顧偉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