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15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注(晉.僧肇)▪P2

  ..續本文上一頁,然後能信,明法之深妙也。

  【「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衆生,得如是無量福德。】

  即以如來知見,明理非虛,一念淨信,其福無量,推功測理,豈不信之乎。

  【「何以故?是諸衆生,無複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

  釋一念至促,而福德無量,何耶?政以無或我人,理解爲弘。

  【「無法相,亦無非法相。】

  無因緣法相,亦無無因緣之非法相。

  【「何以故?是諸衆生,若心取相,則爲著我人衆生壽者;】

  我人橫計,理故宜忘。諸法是理,何故複無耶?正以心緣四大,假名諸法,而計我人,見假名空,我人息矣,故應無也。

  【「若取法相,即著我人衆生壽者。】

  若取色聲香等實法相者,亦起我人等見,故應無之耳。

  【「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衆生壽者。】

  釋何故複無非法耶?緣空故有有,由有故空空,若無有相雲起;起相計我,萬惑茲生矣。

  【「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

  並結無法相、無非法相也。空有兩忘,心無所取,解會平等,結盡道成。

  【「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即引昔說以證今理也。譬欲濟河,構筏自運,既登彼岸,棄筏而去。將度生死,假乘萬行,既到涅槃,萬善俱舍;道法尚舍,而況非法之空也。○「之空」二字疏無。

  【「須菩提!于意雲何?如來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

  竟尊重弟子,引衆聖同解,以證理之必然。

  【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如我于佛所說義中而作解,窮相盡,謂之菩提;無相故不有,假名則不無,不有不無,何實可得,何定可說也。○「窮相」之上,疑脫「解」字。

  【「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

  菩提無相可取,諸法空不可說,故無定實。

  【「非法非非法。】

  非法則不有,非非法故不無,有無並無,理之極也。○「有無」之上疏有「故不可說」四字。

  【「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爲法而有差別。」】

  理無生滅,謂之無爲。無爲之理,衆聖同解,解會無爲,爲結盡道成,所謂一解脫義,同入法性者也。然無爲雖一,解有明昧,明深昧淺,優劣差者也。

  【「須菩提!于意雲何?若人滿叁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甯爲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又格功德,即以明理,功德既多,故宜弘也。

  【「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

  福德無性,可以因緣增多,多則易差,故即遣之耳。

  【「若複有人,于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爲他人說,其福勝彼,】

  積寶多而功薄,四句約而福厚。

  【「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法,皆從此經出。】

  「何以故」四句約而功勝耶?金玉叁千,正以養身,四句雖約,妙極資神,豈可同日而等彼者也。○「正」疏作「止」。

  【「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愛佛功德,七住未忘,妙著難覺,宜應虛心也。

  【「須菩提!于意雲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

  例訪衆聖,求之諸心,優劣雖異,忘懷必同。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爲入流,】

  海爲衆流之川,菩提神極之淵,始會無生,終必盡源。

  【「而無所入,】

  理無乖順,何入之有?

  【「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違理故入色聲,背色聲則會于理。理會無入,非入色聲也。自下衆果類可知。

  【「須菩提!于意雲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須菩提!于意雲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爲不來,而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須菩提!于意雲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爲著我人衆生壽者。】

  阿羅漢者,無生也。相滅生盡,謂之無生。若計念,則見我人,起相受生,非謂羅漢,諸果類亦應爾,但隨義異明耳。

  【「世尊!佛說我得無诤叁昧,人中最爲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

  以己所解,驗理非虛,心宣恒靜,诤從何起?○「宣」疏作「空」。

  【「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

  阿蘭那行者,寂靜行也。相盡于外,心息于內,內外俱寂,何時不靜也。

  【「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得名不虛,必積實也。○「積」疏「稱」。

  【佛告須菩提:「于意雲何?如來昔于然燈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于法實無所得。」】

  次明菩薩,其解亦同。

  【「須菩提!于意雲何?菩薩莊嚴佛土不?」】

  菩薩自行,嚴土化人,嚴國之義,亦在虛心。

  【「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相惑必土穢,虛明則國淨。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诃薩,應如是生清淨心。】

  理極于此,結勸修明。

  【「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不封六塵,相滅解生。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于意雲何?是身爲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解洹虛通,猶身假能大也。○「洹」疑「恒」字。

  【「須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恒河,于意雲何?是諸恒河沙,甯爲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恒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恒河沙數叁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爲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第二廣格。

  【「複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

  封賓法身,謂之爲塔;樹像靈堂,稱之爲廟。聖體神儀,全在四句,獻供致敬,宜盡厥心矣。○「賓」疑「殡」字。

  【「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

  四句已爾,況乎始終。

  【「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法妙人勝,理故宜然。

  【「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爲有佛,若尊重弟子。」】

  人能弘法,則人有法,以法成人,則法有人,人法所處,理令弘矣。初章訖之也。○「令弘」疏作「當貴」。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

  夫修散難究,本一易尋,會宗領旨,宜正其名也。○「修」疏作「條」。

  【「我等雲何奉持?」】

  尊修爲奉,任弘爲持,在叁成範,請聞其軌。○「尊」疏作「遵」。

  【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爲《金剛般若波羅蜜》。】

  名貫首題,義已備矣。然境慧相從,通名般若,取要宜歸乎聖心。○「貫首題」疏作「冠題首」。

  【「以是名字,汝當奉持。】

  契經舉目,苓合義從,名正理顯,宜應修弘。○「經」疏作「綱」。「苓」作「诠」。「弘」作「習」。

  【「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

  釋所以此名字而奉持者何?夫名不虛設,必當其實。金剛所擬,物莫不碎;此慧所照,法無不空。則非般若即慧空也。境滅慧忘,何相不盡?弘持之旨,宜存于此乎。

  【「須菩提!于意雲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境慧都空,複何所說?

  【「須菩提!于意雲何?叁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爲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散爲微塵,合成世界,無性故非,假名則是。○「則是」疏作「即有」。

  【「須菩提!于意雲何?可以叁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叁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叁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叁十二相。」】

  世界宅也,如來主也。如來出世,道王叁千,主宅皆空,其誰說法乎?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複有人,于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爲他人說,其福甚多。」】

  身命布施,不免有生;弘持四句,累滅道成。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

  餐名服旨,妙悟解衿。

  【涕淚悲泣,】

  嗟我晚悟,兼悲未聞。

  【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資神之寶,曠代難聞。深慶自幸,加歎及人。

  【「世尊!若複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相,】

  聞妙不疑,生解必真。

  【「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解生累滅,人德之高也。

  【「世尊!是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虛盡實忘,理之極也。

  【「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爲難。】

  遇佛成聖,方信何難!

  【「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衆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爲第一希有。】

  道敗時信,此最可稱。

  【「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

  上士虛心,故爲希有。

  【「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

  有封爲惑,無封爲解;解爲第一,所以希有也。

  【「何以…

《15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注(晉.僧肇)》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