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給孫倫禅修者的一些提示
假如,你對孫倫禅修法大感興趣,希望堅定不移地修持下去,直至證得涅槃,而現今則想先證得初果(須陀洹果),那麼,在修持過程中,你可能會遇到下述問題。如果不幸地,又沒有人可以指導你和解答你的問題,那麼,下面的提示,將會有一些可以幫到你。
首先,要清楚明白:(一)每個人的業(Karma)都與其它人的不同,即使是長得一模一樣的雙胞胎,他們彼此的業,也有相當程度的不同。(二)業確實是可以透過禅修來改變的。
所以,如果你是一位初學者,或者是一位還未開始修習內觀禅的人,那麼,當你看到下列某些問題,提到孫倫禅修法充滿痛苦時,請千萬不要害怕或擔心。其實,導致禅修者痛苦的原因並不是孫倫禅修法,而是禅修者自己本身的惡業。換言之,有兩大類禅修者:第一類是幸運的禅修者,他們擁有某種善業,可走上樂(易)行道(Sukha-padipada, Easy Path)。而第二類是不幸的禅修者,他們擁有某種惡業,而必須走上苦(難)行道(Dukkha-padipada, Difficult Path)。現代的大多數禅修者皆屬于第二類。
無論你是那一類的禅修者,必可在「短」時間內成就初果。當然,所謂的「短」,是依禅修者個人的業而定的。例如,有些人可在連續十日的整天禅修中成就果位;原因是:他們皆幸運地,早已在此生或過去生中,完成了十分之九或者更多的助道功德(Paramis or spiritual strengths)。而那些尚未圓滿助道功德的人,就必須花更多的時間去禅修,以期盡快成就初果或更高的果位了。
個人所作的善惡業,不但影響取證涅槃的時間長短,也會影響到修持過程中的苦樂程度。例如,有些人在此生或是過去生中,曾傷害或多次殺死過其它衆生(人或其它動物),給他們造成極大的痛苦;那麼,這些人通常會走上苦(難)行道。因爲,不論這些人以那一種方式來禅修,依據因果律這普遍法則,他們曾給衆生造成多少痛苦,他們都必須承受相同的痛苦來回報。在這些惡業尚未去除之前,他們是無法證得初果的。這其中的理由是:一旦一個人成就了初果,他就不會再轉生入四惡趣(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而要做到這一點的前提是:那些會送他入四惡趣的惡業,必須完全被消除掉。
孫倫禅修法似較其它禅修法爲痛苦,這祇是因爲:它比其它方法更能快速地證得初果;因此,痛苦亦會更快速和強烈地生起,好讓惡業的淨化過程可以更快地完成。
一個人在內觀禅修習期間(這是指禅修正行以外的時間,而不是在禅修正行的時候。因爲在禅修正行時,是「不可以去想其它無關的事情」的),以下的問題或許會在他的心中生起:「緣于什麼重要因素,可令過去所造的惡業得以逐漸減少、甚至完全地被消除呢﹖」
我想,忍辱(Khanti)(包括克製、耐性、和忍受得起在正式禅修時,連續多個小時要保持不動的坐姿所生起的痛苦)可能是最重要的因素,尤其是以真正的平等心(Equanimity)去忍受。這也就是爲什麼在緬甸有句諺語說:「忍辱可導致涅槃。」
真正的平等心又是什麼﹖尤其是對西方人而言,「平等心」這個名詞已很陌生了,再談到要去實踐平等心,肯定地說,就更令他們奇怪了。
平等心是指:當禅修者遭遇到身心的痛苦感覺生起時,無論怎樣強烈,他也要忍受著它們,而不讓絲毫的生氣或挫折的念頭生起。他應努力保持冷靜和超然。如果痛苦實在是太無法抵抗了,那麼,如前面所教的技巧,他應用心專注在這苦受上。努力的程度應該配合疼痛的程度。那麼,疼痛就不再影響到心了。同時要注意,努力的程度也不可以超過疼痛的程度。正確的方法是:在疼痛還沒有完全消失之前,心力要稍微強過疼痛。這樣,心便可以很有效地專注在疼痛上,漸漸地禅修者祇覺知到身體的苦谛(Dukkha Thissa)—— 苦的實相,而不會想著是身體那個部位疼痛了。
爲什麼禅修者要避免想著是身體那個部位疼痛呢﹖理由是:爲了要離開産生「我」的錯覺危險。事實上,「無我」才是這個身體、生命和世間的真實特性。禅修者是理應經由禅修去通達「無我」(Anatta or No-self)的概念的。
如果從上述相反的角度(即對愉悅的感覺)來說平等心,也就是說,當一個人遭遇到適意的感覺時,他不應欣喜或向往它們,否則,就會落入貪愛和執著的陷阱之中 —— 屬貪煩惱。如我們所知:貪、瞋、癡是引發所有惡行的叁種根本煩惱。因此,簡而言之,平等心能防止所有惡行的生起。
所有禅修的最終目的是要體證涅槃。而涅槃究竟又是什麼呢﹖這是禅修者在修行過程中,遲早要面對的一個問題。老實說:涅槃是無法以語言文字來全面描述的,沒有人能給你一個確切的答案。祇有通過親身體驗,禅修者才可知悉涅槃。而祇有成就初果時,才可能有這種涅槃的體驗。因此,如果禅修者很想知道什麼是「涅槃」,他應該踏實地用功苦幹,以證得初果。
多數人皆缺乏宿世善業而不能走上樂行道,因此,在正式禅修時會充滿痛苦。但是,不要誤解,以爲涅槃也是痛苦的。佛陀和許多阿羅漢已在經中留言,保證涅槃是無上的快樂和甯靜的。
有個譬喻可助我們了解這個情況。假設,有一個人正徒步穿越一個炎熱的沙漠。由于天氣酷熱,他必須承受極大的痛苦和幹渴。但是,他知道當天旅程結束時,他將會到達一個清涼和多蔭的綠洲。雖然沙漠的炎熱和艱苦是現實的,但是,他也知道旅途的終點會是清涼和舒適的。同樣地,禅修者必須了解:在要證得初果的修行過程中,必須經曆各種消除過去惡業的痛苦感覺,但是,在成就初果後便與到達綠洲一般,是不會像穿越沙漠時,那麼地痛苦難熬的。
有些禅修者,在坐下進行內觀禅修時,可能在剛開始強烈呼吸不久,就感到頸部背後有酸痛的感覺。這可能是坐姿不良所影響,若然如是,祇要坐得正直些,便有助減輕痛苦。盡量保持背部挺直,頭部不要太過前傾或後仰,可減少這種酸痛的感覺。
但是有時禅修者無論怎樣去調整姿勢,仍然無法減輕酸痛的感覺。類此情況,可能是外界惡力的幹擾。若然如是,禅修者必須在每次禅坐前,念誦以下的「願文(Prayer)」:
敬禮至尊的導師,遠離塵垢,圓滿正覺的大阿羅漢!(叁稱)
若我曾對佛法僧、父母師長與及衆生,作過任何不善的身口意業,無論大小,我願爲此稽首悔過。
敬禮佛陀世尊!在這節禅修當中,爲了達致涅槃,我願獻出身心五蘊。
敬禮孫倫大師!在這節禅修當中,爲了達致涅槃,我願獻出身心五蘊。
願叁界中所有衆生身心自在!(誦叁次)
我願與叁界衆生共享此禅修功德。請念「善哉」來分享我的禅修功德!
我願能分享叁界衆生所作諸善功德——善哉、善哉、善哉!
在大多數情況下,禅修者在念誦完「願文」之後,就可與一切衆生和諧共處,就能夠正常地禅修而不受幹擾。對于那些仍然無法專心修行的人,請參考以下以太太的例子。
有人會問:「如果一個人,有意在修行上取得一些重要成果,他每天要花多少時間來修習內觀禅呢﹖」
答案是:這與發問者的個別情況有關。找到時間的人,最理想是把所有時間都投入內觀禅的修習。在佛陀時代,有些人祇花七或八天時間,日夜不斷地修持內觀禅,就證得了阿羅漢果。在今天看來,這是不可思議的。
對于必須爲生活而工作的人,每天要抽出一、二小時來修習孫倫禅修法,可能已相當困難了。那麼,他就需要好好地計劃和有真正想進步的意願了。
《四 給孫倫禅修者的一些提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